5-7
题。
“
常回家看看
”
入法折射中国养老困局
1
.近日,民政部有关官员表示,依据新修订的《老法》,
“
以后子女不经常回家看望老人,老人可以诉诸法律
”
。看望父母本是做人的基本伦理,从这个意义上说,
“
常回家看看
”
入法着实有些多余。但揣测立法者的动机,就会发现这条规定基于
“
空巢老人
”
愈来愈多而子女看望老人愈来愈少的现实。从这个意义上说,
“
常回家看看
”
入法,折射出了传统养老模式遭受的严峻挑战
。
2
.中国
60
岁以上的人口已达
1
.
67
亿,我国事实上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而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纵深推进的背景下,一方面社会成员的流动性增大,异地就业的青人增多;另一方面,青一代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增大,购房置业、子女教育和人际应酬令人疲惫不堪。受此影响,传统意义上三世同堂甚至四世同堂的家庭逐渐瓦解,子女与父母分居甚至相隔甚远的分居情况十分普遍,
“
常回家看看
”
自然变得奢侈。
3
.诚然,孝顺作为重要的家庭美德,子女应该尽最大可能履行赡养义务。但现实情况是,面对社会成员流动频繁、父母与子女分居成为常态、人口老龄化高峰日益临近的现实,政府部门却依然将希望寄托在
“
养儿防老
”
的传统模式上。各级政府针对老人的统一、规范、完善的养老保险体系长期未能建立,对相当一部分老人而言,
“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
还只是一个梦想。
4
.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在传统中国,老人赡养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子女义务,而不是政府责任。这种观念不仅会增加青一代的负担,也会影响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同时有悖于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将养老问题纳入社会统筹和政府责任范围,不仅会使老龄人口受益,也会减轻青一代的负担。在这方面,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探索出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早在上世纪
80
代,日本就制定了《长寿社会对策大纲》,以致力于建立
“
具有活力的长寿社会
”
,并将其纳入社会整体规划部署。
5
.如果每一位老人都能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老人和子女就无须因
“
常回家看看
”
难以如愿而焦灼。政府增加对养老问题的投入,不仅是一种社会福利,也是一种社会投资。比规定
“
常回家看看
”
成为法律义务更重要的,是加快以增加政府投入为核心的中国养老模式的社会化转型。
5
.对文中所说的
“‘
常回家看看
’
入法,折射出了传统养老模式遭受的严峻挑战
”
的表述,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纵深推进的背景下,社会成员的流动性增大,异地就业的青人增多,受空间距离的限制而难以常回家看看。
B
.青一代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增大,购房置业、子女教育和人际应酬令人疲惫不堪,想常回家看看心有余而力不足。
C
.社会成员流动频繁,父母与子女分居成为常态,人口老龄化高峰日益临近,这些现实都制约着
“
常回家看看
”
。
D
.老人赡养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子女义务,而不是政府责任,可不少子女不常回家看看,导致
“
空巢老人
”
愈来愈多。
6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
A
.看望父母本是做人的基本伦理,
“
常回家看看
”
入法着实有些多余。
B
.要改变
“
常回家看看自然变得奢侈
”
的困境,政府部门就必须改变
“
养儿防老
”
的传统理念,加大养老投入。
C
.就现实而言,部分老人
“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
的愿望,还是空中楼阁。
D
.时至今日,
如果仍然坚持
“
养儿防老
”
的观念,就不仅会增加青一代的负担,也会影响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同时有悖于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7
.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
A
.传统意义上三世同堂甚至四世同堂的家庭逐渐瓦解,子女与父母分居甚至相隔甚远的分居情况十分普遍,这是现代社会变革的产物之一。
B
.孝顺作为重要的家庭美德,子女应该尽最大可能履行赡养义务,在有可能的前提下,常回家看看也是很必要的。
C
.在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上,发达国家已经探索出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他们将养老纳入社会整体规划部署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D
.政府增加养老投入,不仅能使老人受益,也能使轻人能更加安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答案:
5
.解析
D
肯否相混,原文对
“
老人赡养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子女义务,而不是政府责任
”
持否定态度,见第
4
段;强加因果,
“
子女不常回家看看,导致
‘
空巢老人
’
愈来愈多
”
,因果关系不成立,从文中看,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不在于子女,而在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纵深推进,在于社会的变革;同时,此项所表述的内容与
“
严峻挑战
”
的所指不吻合,文中强调的是社会领域的挑战。
6
.解析
A
【原文有个状语
“
从这个意义上说
”
来界定范围,此处表述扩大了范围。况且,从文章最后一句
“
比规定
“
常回家看看
”
成为法律义务更重要的,是加快以增加政府投入为核心的中国养老模式的社会化转型
”
看,
“
常回家看看
”
入法也是有其合理的一面】
7
.解析
C
【扩大范围,原文第四段是
“
一些发达国家
”
】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380670.html
相关阅读:摘编自孙焘《美,价值观的意义建构》阅读答案
《人类的集体道德记忆》阅读答案
宋石南《大学的三种精神》阅读答案
高二议论文赏析阅读:《浅议经典文化教育》阅读答案
“艺术批评”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