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现实主义的生命力》阅读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议论文阅读 来源: 记忆方法网
现实主义的生命力 在现代文艺发展史上,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以及在 20 世纪形成的世界范围内的文艺主潮,当然不乏积极意义。同时也必须看到,虽然现代、后现代主义以 现实主义的生命力
在现代文艺发展史上,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以及在20
世纪形成的世界范围内的文艺主潮,当然不乏积极意义。同时也必须看到,虽然现代、后现代主义以反叛现实主义“
起家”
,但在根本上,并未完全挣脱现实主义这一重要创作原则。
现实主义与现代、后现代主义的重要分歧之一,以及基于这种分歧所产生的创作实践上的分野,首先表现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上。内容与形式是构成文艺作品的两个核心要素。19
世纪以前,尤其是在现实主义那里,内容居于主导地位,“
内容论”
是文艺史的主流。在现代、后现代主义出现以后,形式获取了至高无上的权威。几乎所有的现代、后现代主义作家都有一种“
形式主义”
偏嗜症。他们对“
怎样写”
的关注和探索冲动,远超过对“
写什么”
的热情。
纵观文学史,现代、后现代主义的每次形式创新,最后之所以被认可并得以保留,无一不是因为这种形式是一种“
有意味的形式”
。“
有意味的形式”
是指这种形式所蕴含的内容寓意。没有任何一部作品仅仅是因为形式本身的华丽或奇特而被归入经典之列。如《等待戈多》,它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完整清晰的故事,也没有紧张的冲突和丰满典型的人物。贝克特之所以采用这种古怪的艺术形式,就是因为它巧妙地呼应了作品的主题,表现了现代人孤独绝望、无所归依的精神状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贝克特们”
与现实主义大师殊途同归,共同抵达了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终点。可见,现代、后现代主义处心积虑、挖空心思地开创的种种花样翻新的形式,最终达到和收获的,仍然是现实主义的目的和结果。
现代、后现代主义的异军突起,在一定程度上对现实主义潮流形成遮蔽之势。有人将此视为现实主义衰朽的表征,认为未来的文艺必将是现代、后现代主义的天下。其实,现代、后现代主义大势之成,主要倚仗的是方法上的优势,而并未在根本上颠覆和取代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和精神立场。
现代、后现代主义开创的象征、隐喻、意识流等创作手法,与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相比,有它利于表现人的内心世界的一面。这些新的技法,真正形成的效果,不是背离现实,而是更加全面、生动、有冲击力地反映现实。与现实主义瞩目于客观存在的现实生活不同,现代主义往往着眼于人的主观世界。问题的关键在于,任何一种主观情绪、心理体验,都绝非凭空而至,实质乃是客观现实的派生物和折射品。从创作意图来看,所有现代主义作家艺术家,其创作的主观目的,绝不止于为表现而表现、为心理而心理,最终指向无一不是社会现实。同样,后现代主义对现存秩序、权威、中心的解构,说到底,本身仍然是对现实的一种立场表达。无论它的内容有多荒诞,形式有多离奇,其逻辑起点和根本归依仍在现实,仍在生活。列宁曾把托尔斯泰的现实主义作品称为镜子,那么,后现代主义也是一面镜子,只不过它们不是现实主义那样的平面镜,而是哈哈镜或凹凸镜,将真实的现实镜像通过扭曲、变形,夸张地呈现出来,达到另外一种艺术效果。
现代、后现代主义的创作理路,仍然是一定程度地围绕现实、观照现实、介入现实,只不过与传统的现实主义相比,调整了观照点和切入点。
(选自《人民日报》
02
月21
24
版,有删改)
1
.下列对“
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
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现代、后现代主义的出现对20
世纪形成世界范围内的文艺主潮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B
.现代、后现代主义尽管极力规避现实,但其创作实践并未在根本上颠覆和取代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和精神立场。
C
.现代、后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分歧,从根本上看,就是如何看待文学作品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
D
.在几乎所有现代、后现代主义作家看来,形式大于内容,他们只是关注“
怎样写”
,忽略“
写什么”

2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
.19
世纪以前,“
内容论”
是文艺史的主流,现代、后现代主义出现后,“
形式论”
居于主导地位。
B
.作品的形式创新能否得到认可,关键还在于这种形式是否是一种“
有意味的形式”
,即这种形式是否蕴含有内容寓意。
C
.没有一部作品是因为形式的原因而被奉为经典的,所以现代、后现代主义对形式的追求是误入歧途。
D
.现代、后现代主义开创的种种创作手法,其真正效果,不是背离现实,而是以一种类似于哈哈镜或凹凸镜的方式来来折射现实。
3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
.《等待戈多》虽然有着古怪的艺术形式,但作品主题的精神内核反映的是现实,是现实主义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B
.现代、后现代主义“
反叛现实”
,想尽办法创新形式,其出发点仍是为了达到现实主义的目的和结果。
C
.在表现人的内心世界,展现人丰富的心理情绪、主观感受时,传统的现实主义要弱于现代、后现代主义。
D
.现实主义作家往往关注客观的现实生活,现代主义作家更钟爱直觉、梦幻、潜意识、想象等人的主观世界。
参考答案:
1
.B
解析:A
.表述不当,原文意思是: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和在20
世纪形成的世界范围内的文艺主潮在现代文艺发展史上,不乏积极意义。C
.原文显示“
如何看待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
只是“
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重要分歧之一”
。D
.“
只是”
说法绝对。
2
.C
解析:“
对形式的追求是误入歧途”
的说法太绝对,“
没有任何一部作品仅仅是因为形式本身的华丽或奇特而被归入经典之列”
,并不是完全否定形式的作用,而是承上文强调形式应该“
有意味”

3
.A
解析:
现代、后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目的和最终结果虽然都是立足于现实,但仍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流派。可以说《等待戈多》是以另一种方式来表现现实,但不能说它“
是现实主义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373416.html

相关阅读:“艺术批评”阅读答案
宋石南《大学的三种精神》阅读答案
摘编自孙焘《美,价值观的意义建构》阅读答案
高二议论文赏析阅读:《浅议经典文化教育》阅读答案
《人类的集体道德记忆》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