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8年到2001年,我国GDP(国内生产总值)由3624亿元增加959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率为9.4%,超出世界同期年均增长率6.1个百分点;1989年至2001年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环境,我国经济仍保持快速发展,年平均增长速度仍达到9.3%,比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快6.1个百分点,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在面对诸多挑战的形势下,我国经济的宏观调控克服了一个个困难逐步得到完善。始于1988年10月的对经济全面进行的治理整顿,使我国经济逐步走出低谷,GDP的增长率由1989年的4.1%、1990年的3.8%,回升到1991年的9.2%,1991年至1995年GDP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速度达12%。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面对再次过热的国民经济,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加强了宏观调控,经过三年的努力,1996年终于成功实现经济“软着陆”,经济增长幅度回落到9.6%,通货膨胀率降到6.1%。1997年进一步巩固“软着陆”的成果,实现了“高增长、低通胀”。而整个“九五”时期,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GDP年均实际增长速度达到8.3%。2001年是“十五”计划的第一年,GDP增长速度仍然达到7.3%,预计2002年也将超过7%。
从年度间的连续变化上观察,三次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的变动规律互不相同。第一产业比重自改革初期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保持上升趋势,此后基本呈稳步下降趋势;第二产业比重自改革初期到80年代末呈逐年下降趋势,1991年止降转升,近年来呈快速上升趋势;第三产业比重自改革初期到1992年基本呈上升趋势,近年来较为稳定,变化不大。
经济的快速增长缩小了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算,与1989年相比,2001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六位,超过了加拿大和意大利,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与前五位的差距也明显缩小。
从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最新公布的2002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国际竞争力排行榜显示,2002年中国国际竞争力,总体排名居世界第31位,比2001年上升了两位;经济竞争力从上年排名的第七位升至第三位。
洛桑国际管理学院每年公布的国际竞争力状况受到各国政府的关注,是世界上比较权威的评判之一。本次洛桑国际管理学院采用的评判标准与2001年相同,内容包括:经济表现、政府效能、企业效益和国家基础结构等四个方面,共314项指标,评判的国家和地区为49个。
从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公布的情况看,2002年国际竞争力平均水平为59.034分,高于平均水平的有26个国家,基本为发达国家;低于平均水平的有23个国家(地区),基本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得分为52.199分,比去年有所提高,总体排名也随之提高两位。在2001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大幅回落并出现衰退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成为全球的一个亮点。中国以扩大内需带动经济持续稳步发展,经济竞争力有较大提高,以82.497的高分,从上年的第七位上升到第三位。
中国在国际竞争力四个方面表现最为突出的是经济竞争力。近年来,中国国际竞争力水平比较稳定,排名一直在30位左右,这主要取决于近年来中国经济的持续稳步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经济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表明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有相当大的潜力。
从另外三方面竞争力看,中国政府效能竞争力和国家基础结构竞争力也在不断提高,排名分别从上年的第35位和第39位上升到第30位和第35位,但仍处于较低水平,需要大力提高政府管理水平。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企业效益竞争力方面,中国从1998年以来排名连续五年呈下降趋势。在今后的改革中,如何改善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效益是中国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只有逐步缩小与世界先进企业的差距,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从国际竞争力总水平看,美国依然是世界上竞争力最强的国家。在参加评估的世界49个主要国家和地区中,美国以100分排在首位,这是自1996年以来,连续第七年位居榜首;芬兰和卢森堡分别排在第二和第三名。因受经济滑坡影响,新加坡由连续四年的第二名降至今年的第五名;中国香港特区由上年的第六名降至第九名。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372932.html
相关阅读:污染源自动监控难题如何破解?
高考地理气候与自然带知识点
高考地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必背内容
2014年高考备考:高考地理复习提纲
高中地理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