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反复强调为何造成逆反心理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化学 来源: 记忆方法网
  《无间道风云》(又名美版《无间道》)是好莱坞导演马丁-斯科塞斯借用港版《无间道》的故事,但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来拍的电影。自10月6日正式上映后,在美国获得一片赞美之声。但在华语地区,观众还是对其似曾相识的情节表示厌烦。新加坡的《联合早报》认为,“《无间道》已经被视作经典,《无间道风云》里的故事框架和《无间道》一般无二,没有带给观众什么惊奇和意外。”香港地区的影迷更是认为《无间道风云》“沉闷无比,抄也抄得不好”,完全比不上梁朝伟、刘德华演的《无间道》。
  
  其实,很多导演都知道,翻拍的电影往往没有前作获得的评价高。而一些影视剧接连出第二部、第三部,也大多是一部比一部的收视率差。
  
  中国有句俗语——话说三遍是嫌言,任何事情,反复的次数过多也会惹来人的厌烦。
  
  当某种刺激过多,超过一个人的最低阈限时,会造成不耐烦甚至反抗行为
  
  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北京某心理咨询中心的专家孙欲晓认为,人的心理都有承受的限度,心理学上将这种限度称为阈限。当某种刺激过多过强,超过一个人所能承受的最低阈限时,会造成人的心理疲惫,形成沮丧、懊悔等负面情绪。这时人们为了保护自己,就如弹簧一样将压力反弹回去,而产生超限效应,表现出不耐烦甚至反抗的行为。
  
  “话说三遍是嫌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标准
  
  孙欲晓说,这种心理阈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标准。所谓“话说三遍是嫌言”、“事不过三”的“三” 也只是一个初步的概念。心理能承受刺激的阈限因人而异。这就像人们吃饭,有人能吃一碗,有人能吃三碗。那么两碗饭对于这两个人的效果就不一样,前者可能会因吃的过多而呕吐,而后者才刚刚吃饱。但是如果无限量的吃,无论是谁都不能承受。
  
  1945年,罗斯福第四次连任美国总统。一位记者采访他,请他谈谈感想,总统微笑着没有回答。拿起一块三明治,很客气地请记者吃。记者受宠若惊十分愉快地吃了下去。罗斯福继续微笑着,请他吃第二块。记者肚子已经饱了。但盛情难却,又吃了下去。不料总统又请他吃第三块。他实在吃不下了,但还是勉强吃了下去。没想到,罗斯福在他吃完之后又说:“请再吃一块吧!”记者一听啼笑皆非。因为他已经有要呕吐的感觉了。罗斯福说:“现在,你不要再问我的感想了,因为你自己已经感觉到了。”
  
  采用表现力丰富的语言不会很容易让人厌烦
  
  事实上,“话说三遍是嫌言”不仅是在批评和指责上,表扬过多也是如此。现在很多家长意识到责骂孩子不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于是很多人希望通过表扬激起孩子的进取心。但是过多的夸大的表扬,一样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如果孩子一直生活在赞扬声中,时间长了,不但不能激起他上进的欲望,反而会使他找不到度量自己的标尺。在情绪低落时,如果父母像往常一样给予他鼓励和赞扬,更可能会令孩子认为父母一直在哄骗他,甚至怨恨、谴责父母。很多教育心理学家都提倡三分鼓励、两分表扬、一分批评的教育方式。表扬也要注意适度和适量,夸大事实的表扬反而会令孩子觉得虚假,反而可能因此而丧失信心。
  
  孙欲晓认为,为避免产生超限效应,如果必须要重复某些话时,尽量不要用简单、枯燥的词汇和单调的语言。采用表现力丰富的语言不会很容易让人厌烦。而某些从事长期重复性劳动的工作者,也应在工作中积极培养工作热情,在必要时主动调节心理状态。用人单位也应为员工创造好的工作环境,适当调节其工作时间,从而避免因超限效应而形成心理疲惫。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356597.html

相关阅读:高中学习计划早制定
学年度高考化学答题技巧
我国生物无机化学的发展
不要让高考倒计时牌打乱了考生的心态
高一年级化学选修四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