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答题基本要求“四审五排法”
四审 ①审题干:把握关键词(时间、方位、主要、核心、根本等)明确题目主旨意思
②审设问(正向或逆向选择)
③审题肢(正确或错误)
④审题干与题肢的关系
五排 ①排谬法(排错法)
②排异法:观点正确,但与题干无关
③排重法:与题干意思相同,重复的题肢
④排倒法:因果关系颠倒的题肢
⑤排乱法:题肢的共性或个性,与题干共性或个性不符的题肢
(3)注意几种特殊的选择题
I.组合选择题
此类题目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可以确定候选项中有些应该选或应该不选。在四个选项中,包含有不该选的内容可以排除,不包含有该选的内容的也可排除。(即排误与选对相结合)。
II.反向选择题
此类题目的题干设问常为“下列理解错误的有”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III.辨析型选择题
此类题目一般以引文、漫画等作为材料。引文的内容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漫画往往带有讽刺性。该类题型注重考生的理解和判断能力。考生要能够理解引文或漫画中的人物出现的错误是什么?原因又是什么?要特别注意:①如果题目的“设问”考查对引文或漫画的理解,那么判断一个选项选与不选并不是以这个选项正确与否为依据,而是以该选项的观点是否蕴涵在材料中为依据。即使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也可能选;②如果题目的“设问”考查分析引文的作者或漫画中的人物错误及其原因,请注意是站在“我们”的角度,还是站在材料作者或漫画中的人物的角度,这是有区别的。
IV.不定项选择题
此类题目判断选项是否入选的标准是:在正向选择的情况下,该选项说法错误的不选;观点正确,但与题意无关的不选;与题意有关,但不符合题目设问具体要求的不选。注意,在不定选中即使仅与题干中某层意思吻合,也可能入选。特别要关注题干最后的设问性表述。通过上述思考仍不能排除的,应该入选。
总之,单项选择题是政治试卷上比较容易得分的题型,但也必须要慎重考虑,马虎不得。不定项选择题是容易失分的题型,一定要反复斟酌、再三推敲,既不能抱投机思想,也不能为了保证的一分而放弃三分的机会。
常见错误选肢:
A、只要------就
B、意识对事物具有促进(指导)作用
C、创造规律、改变规律
D、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E、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经济)≠股份合作制经济(集体经济)
F、“点面结合”体现的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的辨证统一,而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G、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事物发展的源泉(内因)
H、认识的途径(实践、读书)≠认识的源泉(实践)
I、认识的根本任务(透过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认识的目的(指导实践)
J、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联系的。
K、遇有“决定”等绝对用语要小心。如认为作为意识范畴的方针、政策等看成是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那就是错误的;如认为作为政治范畴的决定经济范畴的也是错误的;
L、依法治国的本质(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
二、简答题
1、体现型:体现型的设问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如何体现?等。
解题方法:
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应把所学教材中与材料相关的所有知识点一一罗列,然后将这些知识点与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加以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答案要点。答题时,应先写教材中的知识点,再采用材料中的关键词句说明它体现了这一原理即可,即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结合,具体的解题思路是:定点——联系——疏理——作答。一定点:确定考核的知识点是什么?二联系:联系所给材料与所学知识。三疏理、作答:将材料所给的信息与考核的知识点一一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答案要点。作答时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结合。
下面以江门一模38题的第三小问为例加以说明。
(一)、确定考核的知识点:哲理
(二)、联系所学知识和所给材料:
联系所给材料:所给材料的关键词句是
①“面对…的艰难险阻…做了…工作”;
②“选择了5个冻土试验段,对不同的冻土工程技术的效果进行严密的观察…总结了措施”;
③“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
④综合材料所述,整个过程“在修建过程中,按照目标,面对…的艰难险阻…做了…工作;选择了5个冻土试验段,对不同的冻土工程技术的效果进行严密的观察…总结了措施;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培育了青藏铁路精神”
联系所学知识:教材中以下观点与材料的关健词相符合
①世界是物质的世界,因此,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唯一标准和目的。
④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三)、疏理、作答:经过比较、对照,以下观点符合了题意,自然也就成了答案的要点。
①世界是物质的世界,因此,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青藏铁路建设者们研究了冻土的实际情况,采取正确的工程措施,选择了科学的、可行的技术。
②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青藏铁路全体建设者发扬挑战极限、争创一流的精神,认识到人类可以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努力攻克“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的难题,认识和利用规律,优质高效地完成青藏铁路的全线铺通任务。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青藏铁路建设者对不同的冻土地段采取不同的工程措施。
④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唯一标准和目的。青藏铁路建设者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并在实践中勇于探索,根据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和问题,不断研究,总结出了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冻土工程技术措施,切实解决了“多年冻土”等世界性的难题。
2、反映型:反映型的设问有上述材料“反映了某一问题发生了哪些变化”、反映了什么现象或什么问题?等。
解题方法:
反映型题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都是感性的,而答案要求则是理性的,也就是要把感性材料理性化,即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用教材中所学的知识加以表述。解答这种类型题目的关键是对材料所给的信息要全面把握,可采用定点法,即采用定点——联系——疏理——作答的解题思路。
3、为什么型:为什么型的设问有“为什么说?为什么要?”
解题方法:
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性。在解答中,一般应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先经济后政治、有秩序、有条理地展开说明。
4、怎么办型:“ 怎么办型”一般以“如何”或“怎样”等字眼来设问。
解题方法:
“ 怎么办型”的设问一般来讲都是给定了主体是谁应该怎么办,如:党、国家、政府、公民、企业、消费者、个人等,并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内容。解答这类题目时,可采用定点法,具体的解题思路是:定点——联系——疏理——作答。
5、意义型 :意义型的设问有“积极影响”、“经济、政治意义”、“意义”等。
解题方法:
“意义型”主要是针对某一“做法”或某一“事件”有什么意义来设问,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首先要明确是经济意义、还是政治意义、或是经济政治意义。其次答案要点要紧紧结合所学的知识点和题目所提供的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有些题目作答时还必须结合党和国家提出的最新精神。
下面以2003年第41题第(3)问为例:1990年到2001年,我国的城市化率提高了11个百分点,达到了37.7%;大量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城镇总人口从1.787亿增加到4.806亿。据测算,我国城市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既新增1400亿元,最终带来3360亿元的GDP。今后我国将继续实施城市化战略,预计到2020年,城市化率将达到56%。结合以上材料,运用所学的经济常识说明城市化对我国经济的重大意义。
思路:明确判断:此题要求回答的是经济意义。
结合知识、材料、最新精神作答:
①结合教材知识作答:“三农”问题等。(可答:增加农民收入)。
②结合关键材料作答:“大量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可答: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我国工业化进程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开辟更广阔的就业渠道。)、“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新增1400亿元,最终带来3360亿的GDP”(可答:促进投资,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增长)。
③结合最新精神作答: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可答:缩小城乡经济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参考答案:见试卷。
6、认识型 :认识型的设问有“如何认识”、“如何看待”、“谈谈对某一现象的看法”、“分析某一现象”等等。
解题方法:
“认识型”的题目可按照“判断表态——阐述道理——明确做法”的思路来作答。也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来作答。
是什么——即题目说(做)的是一件什么事?或题目观点是对还是错?
为什么——即说(做)这件事的依据、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不做这件保的危害性等。依据——是说(做)这件事的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理论根据。重要性——是说(做)这件事的作用、意义、目的、目标等。必要性——是说(做)这件事当前存在的客观实际,即非做不可的原因。可能性——是说(做)这件事存在哪些主客观条件,使做这件事成为可能。危害性——是做或不做这件事将会导致的消极后果。
怎么办——即党、国家、公民、企业、消费者、个人等准备怎样做这件事,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解决问题。
例:有些人认为,时代变了,“艰苦奋斗”已经不是当代所提倡的精神,应如何看待这种观点?8分
判断表态(是什么):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阐述道理(为什么):提倡艰苦奋斗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是有志者应有的精神境界,是事业成功的保证。
明确做法(怎么办):当前,虽然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和进步,但我们党和全国人民应继续坚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7、启示型 :启示型的设问有“给我们什么启示”,它包括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启示等等。
解题方法: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应在对所给的材料进行认真的分析、提炼的基础上,从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角度去回答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能这样做、不这样做有什么危害的依据是什么,然后再推论出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答案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结合。
下面以2002年第38题第(3)问“从围湖造田到退耕还湖的转变,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为例加以说明:
为什么要这样做:其哲学依据是:(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我们必须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办事情,所以发展经济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2)规律具有客观性,规律的客观性集中表现在它的不可抗拒性,违背了客观规律,必然会遭到规律的惩罚,所以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3)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所以必须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为什么能这样做:其哲学依据是人的认识总是发展的,所以人类应该把认识不断深化、不断扩展、不断向前推移。
不这样做的危害:其哲学依据是违背了客观规律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参考答案:见试卷
三、辨析题
辨析题是近几年高考试卷中一种稳定的题型,也是考生失分率较高的一种题目。这类题,除试题本身难度较大外,考生应试技能差,答题缺少章法,以至于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也是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有必要加强对辨析题答题规律与方法的探讨和研究。笔者认为,解答辨析题应抓好以下四点:
一)明确辨析点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政治试题,辨析题的突出特点是观点正误混杂,合理成分与不合理成分并存,辨中有辨,辨中套辨。因而,这种题目的难度大,干扰性强。要准确回答这种题目,首先就要精审题意,确定辨析点。在此基础上,结合不同题目的具体特点,一点一点地辨,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地分析,这是准确回答辨析题的前提。
通过确定辨析点,即可把原来较为复杂的、多层次的问题分解为结构简单、层次单一的具体问题,实际上就降低了试题的难度,为下一步组织答案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解答必然点
解答必然点,就是在明确辨析点的基础上,针对结论必然正确或错误的观点,要说明其正确或错误的理论依据,并运用有关知识和原理分析说明正确的观点为什么正确,错误的观点为什么错误,以及怎样才是正确的。
三)展开讨论点
展开讨论点,具体地说有两种情况:
第一是对于结论是或然性的观点(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要展开讨论,具体说明其在什么条件下是正确的,在什么条件下是不正确的。
第二是,有些辨析题在一个辨析点中既包含着正确的、合理的因素,又包括着错误的因素。解答这类辨析题,也要按照展开讨论点的原则和方法,针对每一个辨析点,分别指出其合理正确的因素是什么,以及为什么是合理的、正确的(即指出其合理、正确的依据);错误的、不正确因素是什么,以及为什么是错误的、不正确的(即指出其错误的、不正确的依据)。
四)补充遗漏点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联系都是有条件的,一切以条件为转移。辨析题中的观点往往也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成立。补充遗漏点,就是对题目中观点的成立需要一定的条件,而命题并没有完整地给出条件的题目,要有针对性地补充其所需要的条件。
综上所述,明确辨析点,解答必然点,展开讨论点,补充遗漏点,这是解答辨析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其中“明确辨析点”是回答所有辨析题的首要步骤。在此基础上,结合不同题目、不同辨析点的具体情况、特点,将“解答必然点、展开讨论点、补充遗漏点”对号入座、灵活运用,才能切实答好辨析题,提高答题正确率。
三、论述题 是什么
①认识类:如何认识、理解、看待 为什么
②演绎类??如何体现 怎么办
审设问(不同设问决定了不同的答题方向)
(1)类型 审标题(表格名称)
③图表类 审图表(表格内的项目和数据)
审附注(解释性的和补充性的)
审联系(不同表格之间的联系)
注意特定年份的意义(如78年、92年、97年、02年等)
①辨型
②审题 材料
(2)答题的基本要求 设问(注意特殊要求“运用、联系、结合”等)
③选材
④构思
⑤作答 (现象与本质的统一,定量与定性结合,
观点与材料的统一,切忌“两张皮”)
(3)注意点:审题要准确,答题要规范
①答案段落化。答案不能一逗到底,要注意分段。
②段落要点化。答案要简明概括,抓住要点。
③要点条理化。应用知识点要有条理,一个主观题往往需要多个知识点,知识点之间不能相互“窜门”。正式答题之前,可利用草稿纸,先列出提纲,以增强答题的逻辑性和规范化。
④语言科学化。语言要严密,使用科学术语,书写要规范,卷面要整洁,字迹要清楚。
特别提醒:不少考生在答题时习惯于粗粗看题后即答。这种陋习的最大缺点是挂一漏万,影响了解题的全面性,丢分很多。有些考生想到一二即以为想全了,匆匆作答,草草一二行即收笔。还有考生一开始思考很多,但由于没有先列下要点,在答题时出现遗漏。如此种种原因失分,实在可惜。因此,要求考生在答主观题时必须老老实实遵循以上几个解题步骤,方能题题分分必争,最后夺得高分。另外,要明确高考试卷中的适用原理(知识)一般是不会重复的,切忌多个问题用同一原理(知识)作答;而当一个问题适用多个原理作答时,一定要把最重要的,也是最有把握的写在最前面,以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
【综合探究性题】
综合探究题题型,是为新课程改革开路的,起点不会太高。要好好研究高考样题。要紧扣题意和提供的材料,从课题本身的实际出发,注意教材考点与课题的结合。要理解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操作程序,如选题、研究的背景、依据、研究的一般步骤、研究调查方法等,以及研究成功形式(调查报告、论文、建议)。
研究性学习研究步骤:确定课题,制定计划,收集和交流资料,整理评估,总结反思.
研究性学习收集资料的一般方法:小组合作,查阅文献资料法,参观访问、座谈访谈,问卷调查,抽样调查,统计法等。
应试技巧
1.做好考前准备工作,准时进入考场,稳定情绪,对考试充满信心。
2.正确填涂。在答题卡、试卷上正确无误地填涂好姓名、准考证号。
3.通读试卷。抓住考前5分钟的时间快速浏览一遍,对试卷的题型、题量做到心中有数。
4.预答选择题。只能先用指甲在正确的单选答案轻画记号,以争取时间,提高解题速度。实在抓不准的,可放在后面做,但不宜过多。
5.先易后难,冷静思考。严格按照解题步骤答题,一定要保证低、中档难度的试题100%的正确率;其次再做难题中占分多的题目。对于高难度的试题不钻牛角尖,关键时刻懂得取舍。要讲究一次成功率。第一遍看题一定要十分仔细、慎重,力求看对、看准,一步到位。
6.选择题的涂卡,可以边做边涂,或做完I卷后集中填涂;切忌整张试卷答完后再涂卡,因为这容易由于时间紧张而出现错涂或漏涂现象,造成无谓失分。
7.卷面要整洁,字迹要工整、清晰,格式要规范。这一点在网上阅卷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要特别注意。
8.最后要全面检查试卷,防止漏题、空题及其他错误的发生。注意在检查的过程中,不可轻易更改选择题答案,除非原答案肯定错误(如知识性错误)。要相信第一感觉。
9.总之,审题要仔细,思考要快捷,解答要稳,做题要准。在考场上要做到“稳定压倒一切”。考生不必强求超水平发挥,只要达到一贯的水准即可,以一种自信、平和的心态迎接高考。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290407.html
相关阅读: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时代主题
高一政治知识点
高中政治巧记政治常识
高中政治知识点:国际组织概观
2016年1月5日时事政治(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