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高中政治知识点:新民主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政治 来源: 记忆方法网



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条件:


马克思主义认为,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直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经过一个相当长的过渡时期,就可以实现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旧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就决定了中国社会的转变必然有其独自的特点。中国的过渡时期,不是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而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起来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时期。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属于社会主义范畴,带有过渡性质的社会。
第一,新民主主义社会在政治上,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这就为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证。
第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经济上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和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是社会主义因素与非社会主义因素彼此斗争的时期。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为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准备了物质条件。
第三,在文化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日益占据指导地位,并且成为广大人民进行改造旧中国的自觉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理论日益深入人心,走社会主义道路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这一切为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国际环境也是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因素。新中国是在推翻“三座大山”的反动统治的激烈斗争中诞生的。在政治、经济上,中国长期受到西方列强的压制和封锁,中国不但不可能从资本主义大国得到任何援助,就连普通的贸易交往都很困难。中国人民只能从自己受侵略、受歧视的记忆中和受敌视、受威胁的感受中认识帝国主义。而当时,只有社会主义国家和战后为独立而斗争的国家同情中国,只有苏联能够援助中国。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对于中国来说,具有重要的榜样作用。
正如毛泽东所说的:“现实生活证明,社会主义是中国的唯一的出路。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即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一场伟大的斗争,是社会制度和人民的相互关系的一场大变动。”


中国共产党强调加强自身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党学说,成功地解决了在无产阶级人数很少而战斗力很强,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如何建设一个具有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重大课题。
第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强调从思想上建党。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保持中国共产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来教育党员,用无产阶级思想来改造和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把党建设成为一个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能够代表和团结人民群众的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还创造了延安整风运动这一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好形式。
第二,毛泽东在强调从思想上建党的同时,还特别重视党的思想建设与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之间的关系。他指出,党的政治路线正确,党的发展、巩固和布尔什维克化就前进一步。同样道理,党的建设能否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得到正确的加强,也直接关系党的政治路线的制定和执行。毛泽东强调,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特别重视组织建设,强调实行民主集中制,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全党的积极性,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
第三,毛泽东非常重视党的作风建设。1945年4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首次对党的优良作风作了简明的概括: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这主要的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这三大优良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发扬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作风,其实质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性质和宗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矛盾的好办法。


统一战线的主要特点和历史经验:


毛泽东指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要胜利,没有一个包括全民族绝大多数人口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不可能的。不但如此,这个统一战线还必须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之下。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的领导,任何革命统一战线也是不能胜利的。”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必须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因为敌强我弱和中国革命发展不平衡。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占人口的少数并且尖锐对立,而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中间阶级占人口的绝大多数。中国无产阶级虽然具有先进性、组织性和革命性,但毕竟人数少,力量较弱;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人数虽少,但掌握着庞大的国家机器,并有帝国主义的支持,力量比较强大。在这种情况下,要战胜强大的敌人,中国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就必须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决定了中国革命发展的不平衡。这就要求中国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以便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逐步发展自己,削弱敌人,改变敌我力量的对比,争取革命的胜利。
建立统一战线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能的。这是因为,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民族矛盾,中国的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都是要求反抗民族压迫的。民族资产阶级在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时,他们的态度有可能发生变化。在民族危机的紧要关头,国民党、地主、买办阶级的阵营有可能发生分化。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有可能把一切爱国的人们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主要特点和历史经验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实现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领导权问题是统一战线的核心问题。第二,在统一战线中必须正确处理两个联盟的关系。工农联盟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是最主要的联盟。同时还要扩大同非劳动人民的联盟。第三,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对资产阶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


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但是由于各国的历史条件不同,走的道路也不尽相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创造性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
第一,从社会性质看,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这种特殊的国情,决定了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
第二,从革命性质和革命动力看,农民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中国武装斗争的实质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第三,从中国反动统治的残酷性和敌我力量对比看,强大的敌人长期占据着中国的中心城市,而广大农村则是他们统治的薄弱环节。中国无产阶级政党的主要任务是到农村去积蓄革命的力量,并联合农民和其他尽可能多的同盟军,组织武装斗争,为争取民族的和社会的解放而斗争。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266866.html

相关阅读:2016年1月5日时事政治(国内)
高一政治知识点
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时代主题
高中政治知识点:国际组织概观
高中政治巧记政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