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科的提点是内容琐碎、信息量大、体系复杂,但相比理科课程课和语言类课程而言,它更加生动具体,更加系统。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的提高要求教师在深入理解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响应国家新课改的理念,积极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电教化的教学手法,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帮助学生提升地理知识的思维和实践能力。
一、优化课堂环节,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的教学环节遵照死板的“引入——讲解——总结”的过程,教师以课堂权威的角色主宰课堂的进程,学生很难与教师互动交流,很难真正参与其中。这就导致实际教学效果和大纲的要求出现很大差距,教学有效性大打折扣。在新的课堂教育改革下,高中地理课的课时被大量压缩,在同样的大纲要求下,教师的课业任务更加繁重,这就要求教师更加合理地设计课堂环节,优化每一个步骤。实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近年来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堂环节时,要结合建构主义的理论和教育心理学的知识,突出强调学生的主观体验,激发学生对高中地理课程的兴趣和主动性。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要遵循“编排——试行——反馈——评价——创新”的程序,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收益者,因此,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的设计中来,根据学生的反馈、评价进行调整、创新。只有把学生作为教学设计的根本依据,才有可能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二、通过提问方式,丰富课堂体验
兴趣的激发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是培养学生主动性和自觉性的出发点和基础,只有对所学内容充满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思考,才能积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新的教育改革理念强调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性。问答教学的核心是利用学生认识上的困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要帮助学生寻找理论教学和生活经验中的差别,挖掘这种不一致下本质的矛盾所在,从而激发学生不断探索的欲望。同时,教师应该有效加工、提炼学生有疑问的知识点,形成有针对性的复习策略,为复习课的高效进行奠定基础。
三、搭建互动平台,完善校园文化
新的教学理念主张教师以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的身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与学生建立一种宽松、和谐、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构建一个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实现良好交流的平台。
综上所述,新课标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广大的教师队伍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地理课堂教学质量,体现义务教育对满足社会人才需要和个人价值实现的一致性,是评价学生在知识储备、能力提升、思维扩展方面取得成效的重要指标。提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要求广发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合理编排课堂环节、创设发现和处理问题的机会、构建互动平台,重视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有机结合,在积极贯彻新课改思想的基础上努力创新,勇于实践,营造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主动、快乐地学习。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1271638.html
相关阅读:高考地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必背内容
污染源自动监控难题如何破解?
高中地理案例分析
2014年高考备考:高考地理复习提纲
高考地理气候与自然带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