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学习是一个坚持不懈的过程,走走停停便难有成就。比如烧开水,在烧到80度是停下来,等水冷了又烧,没烧开又停,如此周而复始,又费精力又费电,很难喝到水。学习也是一样,学任何一门功课,都不能只有三分钟热度,而要一鼓作气,天天坚持,久而久之,不论是状元还是伊人,都会向你招手。逍遥右脑为正在努力学习的你整理了《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
1、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依次是:___系___系___系___
总星系河外星系其他恒星系统其他行星___
2、太阳系:
1)组成成员:太阳(中心天体)、八颗行星及卫星、矮行星、太阳系小天体(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及行星际物质组成。
2)按八颗行星的分类,写出八大行星的名称:
类地行星:、、、巨行星:、
远日行星:、
3)在星和星之间有小行星带。
3、地球:
1)普通性:在太阳系八颗行星中,就大小和质量而言,地球在太阳系中并不显眼。
2)特殊性:存在生命:
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宜的温度
自身物质条件体积、质量适中——有适合生物生长的大气
存在生命的条件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适中----有利于液态水的生成
宇宙环境稳定的光照条件
安全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说明:(Ⅰ)说出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Ⅱ)说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出现在太阳大气的层)、
(出现在太阳大气的层)
(出现在太阳大气的层)
太阳活动的周期为年.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对地球的影响:黑子与降水
②对地球的影响:耀斑爆发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甚至中断
③对地球的影响:产生磁暴现象、出现极光现象
④产生自然灾害:地球上的水旱灾害
3、太阳的主要成分是和。太阳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
4、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为地球提供光和热,是地球上大部分能量的直接和间接来源,如煤、石油。
2)维持地表温度,为地球上的水循环、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提供了能量。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1、地球运动的特点:
地球运动
围绕中心
方向
周期
速度
自转运动
地轴
自西向东
北逆南顺
恒星日(真正周期)
太阳日(昼夜更替的周期)
角速度:15°/小时
线速度:赤道最大,向两级递减
公转运动
太阳
自西向东
恒星年(真正周期)
回归年
近日点:(1月初)快
远日点:(7月初)慢
2、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书本18页图1-3-5)
黄赤交角:概念: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度数:目前是23°26′
产生的影响: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3、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图自画)(书本19页图1-3-6)
回归年:是以春分日为参考点的。太阳连续两次通过春分日的时间间隔。
…………………………………………23°26′N
0°
………………………………………23°26′S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晨昏线晨线:由到
1)产生昼夜更替昏线:由到
昼夜更替周期:
意义:使地面白天增温不至于过分炎热,夜晚冷却时不至于过分寒冷,保证了地球上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2)产生地方时
①定义: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叫地方时。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②特点:东早西晚15°/时4°/分钟
③计算公式: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时差(东“+”西“—”)
④区时:①定义:每一时区,以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该区区时。
②计算公式: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东“+”西“—”)
③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120°E地方时
3)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
偏移规律:沿运动方向,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赤道无偏转
4)地球呈椭球体也和地球自转有一定关系
5、地球公转与自转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地理意义
1)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书本21页)
概念: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叫做太阳高度角。一天中,太阳高度角的最大值出现在正午。
规律: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_____
正午太阳高度角总是由__________向南北两侧递减。
2)昼夜长短的变化:
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为北半球的夏半年,太阳直射__半球,北半球的昼长__(大于、小于)夜长,并且纬度越高,昼越____,北极圈内出现极;南半球则相反。
秋分日(9月23日前后)—春分日(3月21日前后)为北半球的冬半年,太阳直射半球,昼长(大于、小于)夜长,并且纬度越高,昼越,北极圈内出现极;南半球则相反。
二分二至时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节气
太阳直射点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
春分
秋分
由___向南北两侧递减
全球昼夜____。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昼长为12小时
夏至
最大值:_____及其以北地区
最小值:_____
北半球昼最___夜最__,且纬度越高,昼越___;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____现象(南半球则相反)
冬至
最大值:_____及其以南地区
最小值:_____
北半球昼最___夜最__,且纬度越高,昼越___;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____现象(南半球则相反)
3)四季更替:
从天文上看四季,夏季就是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高度角最大的季节;冬季就是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高度角最小的季节;春秋二季是冬夏的过渡季节。
第一、二节练习题:
1、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
A水星B.地球C.金星D.木星
2、在太阳系中,有关地球的特殊性的正确叙述:
A.既有自转又有公转B.体积在八大行星中最小
C.唯一有高级生命的行星D.质量在八大行星中最大
3.天体是指
A.所有恒星B.所有行星C.彗星和星云D.宇宙中存在的所有物质
4.下列关于太阳和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氦和氮B.黑子、耀斑和极光都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C.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大约是10年D.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5.未包括地球在内的天体系统是
A.太阳系B.河外星系C.银河系D.总星系
4.小行星带位于
A.水星与金星之间B.火星与金星之间C.火星和木星之间D.木星和土星之间
6.太阳活动对地球造成的影响有
①引起潮汐现象②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现象④诱发降水量变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7、维持地表温度为地球上的水循环、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是
A.重力势能B.生物能C.太阳辐射D.风能
8、读“太阳大气结构示意图”(右图),太阳风来自于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
第三节练习题:
1.有关地球自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地心的运动
B.地球自转围绕的中心是地轴
C.地球自转是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之一
D.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是稳定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2.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
A.昼夜B.昼夜交替C.昼夜长短的变化D.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周期是
A.24小时B.一个恒星日C.23小时56分4秒D.一个恒星年
4.北京和广州两地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相比较,正确的叙述是
A.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B.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
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广州大于北京D.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广州小于北京
5.下图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6.有关黄赤交角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夹角B.度数永远不变
C.随公转有规律地增大或减小D.地球自转和公转同时形成的
7.5月1日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并向哪个方向移动
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B.在北半球但向南移动
C.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D.在南半球但向北移动
8.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地区是
A.高纬地区B.温带地区C.低纬地区D.回归线附近地区
9.下列城市中,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A.悉尼B.新加坡C.广州D.北京
10.某地,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左偏,一年中只有一天太阳直射,该地位于
A.北回归线B.南回归线C.赤道D.南纬30o
11.关于地方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方时是因经度不同的时刻B.经度每隔15o,地方时相差1小时
C.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D.相对位置偏东地点的地方时要晚一些
12.关于天文四季的叙述正确的是
A.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是夏季B.立秋(8月7日-—8日)以后为秋季
C.l、2、3三个月为冬季D.西方国家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来划分四季
13.读下面太阳直射点移动图判断,当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时
A,太阳直射南回归线B.南半球昼长夜短
C.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度D.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14.读下图,国庆节位于
A.a段B.b段C.c段D.d段
15.夏至日时,下列各地白昼最长的是
A.北京B.长春C.南昌D.广州
16.当120oE某地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时,伦敦(0时区)是
A.12时B.8时C.0时D.4时
17.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方向B.除南、北极点外的地表各地线速度相同
C.赤道地区角速度最大D.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时间为24小时
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白昼时间
5小时30分
9小时09分
11小时25分
13小时56分
18.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19、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A甲乙丙丁B甲乙丁丙C丙丁乙甲D丁丙乙甲
读下面右图,是中心点为极点的地球光照图,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20-21题:
20.此时,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A.90度B.66度34分C.43度8分D.46度52分
21.当地球出现右图所示的现象时,地球应公转至左图中的()
A.A点B.B点C.C点D.D点
22.飞机从上海于10月1日17时飞往美国旧金山(西八区)需飞行14小时,到达目的地时当地时间是()
A.10月1日3时B.10月1日15时C.10月2日3时D.10月2日15时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1、地球的内部圈层:①是指地表至莫霍面之间的部分;②是指莫霍面以下至古登堡面之间的圈层;③是指古登堡面以下至地心的部分。
:人们认为它是岩浆的发源地。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合称。
2、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3、大气圈是由、和固体杂质组成,主要成分是和。大气圈可分为三层:
层、层、。
练习题:
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1-2题。地震波:E波、F波不连续界面:A、B
1、图中C表示
A.地幔B.地壳C.地核D.软流层
2、岩石圈位于
A.G顶部B.C顶部C.G和C顶部D.D外部
3.下列地区中地壳厚度最小的是
A.喜马拉雅山B.内蒙古高原C.四川盆地D.大西洋
4.有关大气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B.平流层的大气运动剧烈不利于飞行
C.对流层的温度从近地面往上递增D.臭氧层存在于高层大气中
5.关于大气各成分的作用,正确的组合是
A.光合作用基本原料——O2B.强烈吸收紫外线——CO2
C.地球生命的保护伞——O3D.维持生命活动不需要氮元素
6.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
A.地震波速度的变化B.地下水位的垂直变化
C.内部压力的变化D.物质组成的变化
【二】
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热量的根本来源是_____,大气的最主要的直接热源是______。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反射:无选择性云层和较大尘埃例:白天多云比晴朗时凉爽
散射:有选择性晴朗的天空是蔚蓝色、阳光没有直接射入教室,教室依然明亮、日出前和日落后的天空仍然明亮
吸收:具有选择性二氧化碳、水汽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
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通过___________来实现的。
C
D
A
大气上界
B
B1
看上图(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A为辐射,B、C均为辐射,D为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均属于_____波辐射,太阳辐射为_____波辐射。
二、大气运动
1、热力环流:概念:由于地面_______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画出热力环流:总结记忆:垂直方向:空气受热_______,箭头指向__压
空气遇冷_______,箭头指向_压
水平方向:空气总是从___压流向___压
热力环流的实际问题:城市的热岛效应‚海陆风ƒ山谷风
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概念:气压梯度力:只要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便会产生一种促使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的力,这个力就叫做水平气压梯度力,简称气压梯度力。
‚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______,由___压指向____压。
风形成的直接原因:。
高空大气风向是和的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最终与等压线。
近地面大气风向是、和的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最终与等压线线
三、大气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1、概念: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常成为大气环流。
2、三圈环流(三低四高气压带和六风带)形成原因:地表热量分布不均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书本38页图2-1-11)图自画:
①在气压带和风带中:
带来降雨的气压带是_______、_________风带是_______
天气晴朗的气压带是_______、_________风带是_______、________
②太阳直射点位置移动导致了风带、气压带的季节性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夏季气压带、风带___移,冬季____移。
3、(书本39-40页图2-1-13和图2-1-14)
7月份亚欧大陆上形成,把_____气压带切断,(北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
1月份亚欧大陆上形成,把_____气压带切断,(北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
4、季风环流的成因:①海陆热力差异(主要成因)②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夏季风
冬季风
成因
分布
东亚季风
东南季风
西北季风
①
我国东部、日本和朝鲜半岛等地
南亚季风
西南季风
东北季风
②①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和我国西南等地区
5、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候类型
成因
分布规律
气候特征
热带雨林
气候
受控制
南北纬之间
全年
地中海
气候
受和交替控制
南北纬大陆岸
夏季
冬季
温带海洋
性气候
终年受控制
南北纬大陆岸
夏冬
全年降水
温带季
风气候
南北纬大陆岸
夏季
冬季
2、气旋和反气旋
中心气压
气流垂直方向
气流水平运动方向
天气状况
实例
气旋
北南
反气旋
北南
3、锋面
①冷锋:气团主动向气团移动的锋。过境时天气特点:天气;过境后天气变化:受控制,气压,气温,天气转晴。实例:
②暖锋:气团主动向气团移动的锋。过境时天气特点:;过境后天气变化:受
冷气团
暖气团
冷气团
暖气团
控制,气压,气温,天气转晴。
③准静止锋:移动缓慢的锋或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呈准静止状态的锋。
实例:长江地区的梅雨天气;昆明准静止锋
第一节练习题:
1.太阳辐射由低纬向两极递减的原因是()
①低纬太阳高度角较大,等量的太阳辐射照射的面积小,单位面积上得到的多②低纬太阳高度角较小,等量的太阳辐射照射的面积大,单位面积上得到的多③低纬太阳高度大,经过大气的路程短,太阳辐射被大气削弱得小,地面得到的多④低纬太阳高度角小,经过大气的路程长,太阳辐射被大气削弱少,地面得到的多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下面四图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3.下列关于大气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气运动的原动力是地转偏向力B.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地区间冷热不均
C.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地面辐射D.风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
4.下图所示的地球近地面风带的风向中,表示南半球西风带的是()
A
B
C
D
5.下图为大气环流(局部)的垂直剖面,图中气压带、风带名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副热带高压带,乙为极地高压带
B.①为西风带,②为极地东风带
C.甲为赤道低压带,乙为副极地低压带
D.①为信风带,②为西风带
6.如果上图为“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点位于30°N附近B.乙点位于30°NC.①是冷性气流D.②盛行西南风
①
②
③
a
7.读风向示意图,当风速稳定后,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等压线数值①<②<③B.a是地转偏向力
C.此风形成于南半球D.该风形成于高空
8.气压带与风带的位置移动规律是()
A.大致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一致B.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相反
C.夏季北移,冬季南移D.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9.下列气体,起保温作用的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臭氧
10.下列现象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A.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削弱-大气逆辐射
B.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大气削弱-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C.太阳辐射-大气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削弱
11.“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这句诗描写的景象主要是受()的影响
A.冷锋B.暖锋C.准静止锋D.西风
12.当右图中的天气系统到达北京时,北京的天气会()
A.气温下降、气压升高B.气温升高,气压下降
C.气温和气压都升高D.气温和气压都下降
13.关于季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
B.季风环流不属于大气环流C.我国不受西南季风的影响
D.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是形成东亚季风的重要原因
14.形成我国北方“秋高气爽”天气的天气系统一般是:
A.低气压B.高气压C.气旋D.反气旋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夏季白天多云气温不太高是因为大气的反射作用B.冬天多云的黑夜不太冷是因为大气保温作用
C.晴朗天空蔚蓝是因为大气散射作用D.地表温度在夜晚不会降得太低是因为大气的削弱作用
16.下列哪个气压带控制下的天气通常是多雨的()
A.赤道低压带B.极地高气压带C.极地东风带D.信风带
17.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夏季亚欧大陆上形成的气压中心和切断的气压带名称是()
A.亚洲低压副热带高压带B.印度低压副极地低压带
C.亚洲高压副极地低压带D.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副热带高压带
18.我国华北地区某地,几天内天气变化情况如下:开始两天晴转阴,接着出现强大的西北风,风停后转晴,气温下降,判断是()
A.冷锋过境天气B.暖锋过境天气C.准静止锋影响下的天气D.反气旋影响下的天气
19.当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上的近日点附近时()
A.北太平洋上的夏威夷高压势力强盛B.亚洲大陆被印度低压控制
C.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D.南亚盛行东北季风
20.下列关于锋面对天气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多是受暖锋影响而形成的B.台风是暖锋影响下的恶劣天气
C.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是冷锋南下形成的灾害性天气D.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暖锋
21.下列有关气旋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在南半球是顺时针旋转的空气大旋涡②在北半球呈顺时针旋转的空气大旋涡③过境常伴随有锋面,导致复杂天气现象④过境导致空气下沉,多出现晴朗的天气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2.下图为锋面示意图,a、b、c、d四地大致位于北半球同一纬度,此时气温最低,气压最高的地点是(不考虑地形和海陆因素)()
23.右图表示的热力环流中,
错误的是()
第二节、水的运动
1、结合右边“水循环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A_____B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_F_______G_______
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①联系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促进各个圈层之间的____和___交换。
②调节水分和热量地区分布的不均。
③使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不断更新并能持续利用。
3、世界洋流:
①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是_________。②按照水温,可将洋流分为____和_____。
③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教材P48图2-2-6)自己画图:
a.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方向—北顺南逆
b.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的洋流方向:(气旋型)逆时针方向流动
c.南极大陆外围(南纬40o附近海区):西风漂流(寒流)
d.北印度洋海区为季风洋流:冬逆夏顺
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A.对气候的影响:(暖流流过增___增__,寒流流过降___减___。)
B.对海洋生物资源分布的影响(四大渔场——
C.对人类航海的影响:顺流比逆流速度快,海雾会影响海上航行。
D.对海上污染物的影响: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和净化,但是会使污染范围____。
第三节、地壳运动与地表形态
1.地质作用
地质作用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能量来源
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
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
表现形式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形成大陆与洋底、山脉与盆地,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削低高山、填平低地,是地表趋于平坦
2.地壳运动垂直运动:使地势起伏和海陆变迁
水平运动:表现为______和______。
褶皱:定义:岩层因受力而发生弯曲。
地貌:背斜:岩层向上弯曲,形成高山(如: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安第斯山),
是埋藏区如上图中的处。(填字母)
向斜:岩层向下弯曲,形成谷地(如东非大裂谷),是储藏区如上图中的
处。
断层:定义:如果岩层受到的强大压力或张力超过岩石的强度,岩层就会破裂断开,形成断列构造。其
中断列面两侧岩块有明显相对位移的叫断层。
地貌:地垒:岩层相对上升,常形成,如我国的____、_____
地堑:岩层相对下沉,常形成,如我国的_____平原、著名的_____大裂谷
3.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⑴.风化作用:使地表岩石受破坏,碎屑物残留,地表形成风化壳,如土壤
⑵.侵蚀作用:风力侵蚀(干旱地区)形成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
流水侵蚀(湿润地区)如河床加深加宽、峡谷、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冰川侵蚀形成角峰、U形谷
海浪侵蚀形成海蚀地貌
⑶.搬运作用:
⑷.沉积作用:风力沉积形成沙丘、黄土高原
流水沉积山区-冲积扇、河口三角洲、冲积平原
3、板块学说:
4.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岩石圈的岩石可以分为、、。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
5.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全球由六大板块构成,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和地震。这些板块漂浮于“软流层”之上,且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
板块运动
对地表影响
举例说明
板块碰撞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形成____、____和______
大陆板块和大陆板块碰撞:常形成巨大的_________。
板块张裂
常形成______和_______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1117313.html
相关阅读:高考地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必背内容
高中地理案例分析
2014年高考备考:高考地理复习提纲
高考地理气候与自然带知识点
污染源自动监控难题如何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