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的自然增长涉及概念:
1.人口: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区域、一定社会制度下,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有生命个体的社会群体。
2.人口出生率: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出生的存活婴儿在该国或该地区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计算公式为:
人口出生率=同期存活婴儿数÷一定时期内平均人口数x 100%
3.人口死亡率: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死亡人数在该国或该地区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计算公式为:
人口死亡率=同期死亡人数+一定时期内平均人口数x 100%
4.人口自然增长率: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与同期平均总人n数之比,计算公式为: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世界人口的历史轨迹:
1、 人类社会初期:
特点:十分缓慢
原因: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们抵御灾害、疾病的能力很差。
2、产业革命后:
特点:速度加快
原因:生产力发展和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增加,生活条件改善和医疗卫生技术进步导致人口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长
3、“二战”后:
特点:迅速增长
原因:科技进步、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善,国际大环境相对稳定等
人口增长随时间的不均匀性:
人口增长在空间上的不平衡性:
相关高中地理知识点: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
环境人口容量:
1、概念: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定义:
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能源及其他资源和知识、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因素 | 相关性 | 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关系 |
资源丰富程度 | 正相关 | 资源越丰富,环境人口容量越大;资源越贫乏,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
科技发展水平 | 正相关 | 科技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科技水平越低,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
经济发达程度 | 正相关 | 经济越发达,环境人口容量越大;经济越落后,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
人口受教育水平 | 正相关 | 人口受教育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人口受教育水平越低,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
地区开放程度 | 正相关 | 地区开放程度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地区越封闭,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
生活消费水平 | 负相关 | 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消费水平越低,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
人口合理容量:
1、概念
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盈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图示如下:
2、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
(1)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意义。
(2)对制定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愈义。
就整个世界来说,一方面国际杜会倡导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另一方面,还要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就各国、各地区来说,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应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既能保持好生态平衡,又能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如中国政府落实的科学发展观。
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
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表解如下:
估计环境人口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1、不确定性:
现有资源的不确定性、科技发展水平、地区与外界交流程度以及人口消费水平的不断变化。
2、相对确定性:
在一定历史阶段,由于技术水平、资源基础相对稳定,生活消费水平变化不大。
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最高值16亿左右。
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7亿~10亿。
中国人均耕地不及世界人均的1/3
中国人均森林是世界人均的13%
中国人均草原是世界人均的32.3%
中国人均水资源是世界人均的1/4
缓解人口与环境矛盾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环境保护
相关高中地理知识点:城市交通与生活
城市交通类型:
1、概念:指城市内部以及城市与外部的各种交通活动。
2、特点:综合性、动态性、混合性
3、城市交通的理想标准:安全、高效、舒适、经济、选择性好
二、城市交通网络
1、构成:城市道路、车辆、人员、环境等构成的复合系统
2、作用:确保人流和物流的不断流动和城市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
城市交通的合理组织与居民生活:
1、城市居民出行方式:
通勤铁路、公共汽车、有轨(无轨)电车、轮渡、单位通勤车、私人小汽车、出租车、摩托车、自行车和步行
2、影响因素:
经济收入、家庭状况、出行时间、个人交通工具拥有状况等
3、现代城市交通的特点:高效、动态、开放、合理组织基本要求
城市对外交通方式:公路、铁路、水运、空运
不同对外交通运输方式的布局原则:
A铁路:应选择在不易被山洪、雨雪、沙土淹没的地段;应尽量避免分割城市或穿越市中心区,以免影响城市发展;客运站要与居住区和市中心有便捷的交通联系;与居民生活关系不大的铁路设施,如编组站,货场等应远离居住区。
B港口:要有足够的岸线和陆上用地;港口去其他类型用地保持一定距离,以留有发展余地;客运码头应尽可能靠近居民区,或接近车站;货运码头与城市仓储区应相聚不远。
C机场:占地面积大,应布局与远郊;地形要平坦开阔,坡度适当,以利于排水;地质条件好,地基稳定;与城市距离适当;交通联系便利;跑到延伸方向与当地盛行风向一致。
D公路:根据公路的等级、城市的性质和规模等因素来决定,同时要考虑交通流量。
交通运输网中点的区位因素分析:
(一)港口的区位
1、自然条件
水域条件(航行条件):等深线密──江阔水深,空间大,便于航行和停泊
港湾:避风浪
陆域条件(筑港条件):平原或三角洲──地形平坦,坡度适当,地质稳定,抛锚空间大
2、社会经济条件
经济腹地:(港口服务的区域)经济发达,辐射范围大,客货集散量大(影响港口的兴衰)
城市依托:单一大城市或某个城市群为依托,为港口提供人、财、物的优势
国家政策:政策支持,如自由贸易港,对外开放港
(二)汽车站的区位
汽车站区位选择的总原则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方便旅客,即:
①路宽,与市内外交通联系方便;②地形平坦面积较大;③工程量。
(三)航空港的区位
1、自然条件
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保证排水
地质:有良好的地质条件,地基要稳,坚实
气候:少云雾、大风、暴雨天气日数
2、社会经济因素
交通:要与市内有便利的交通联系
经济:要建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四、城市道路网布局
A地形平坦的城市:多采用方格棋盘式
B欧洲的大城市:环形放射式道路系统------巴黎、伦敦、慕尼黑
C受自然环境条件影响比较大的城市:自由式道路系统----重庆
D我国许多大中城市:混合式道路系统-----合肥
相关高中地理知识点: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
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
1、日益密切的全球经济联系
全球经济联系的发展
原因:得益于科技进步和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国际互联网作为载体的操作方式。
2、国际贸易的基本格局
国际贸易活动类型:经营服务型贸易(参与商品的买卖)、服务型贸易(不参与买卖,提供场所)。
3、世界主要金融中心
起源:以货币作为媒介的国家之间的商品交换,即国际贸易。
金融市场:专门从事国际金融业务(长短期资金借贷、有价证券交易及黄金、外汇买卖等)的场所。
金融中心:著名的有纽约、伦敦、苏黎世,重要的有法兰克福、东京、香港。
金融网络通过电子计算机、电视、电传等工具联系世界。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1076801.html
相关阅读:高考地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必背内容
高考地理气候与自然带知识点
污染源自动监控难题如何破解?
2014年高考备考:高考地理复习提纲
高中地理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