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区第一学期高一年级地理学科期末质量调查试卷温馨提示:本试卷包括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祝同学们考试顺利!第I卷选择题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2.本卷共35题,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月14日,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的双子座流星雨划破天空,这是近年来最值得观测的流星雨。下图为双子座流星雨图片。读图,回答1-2题。1.绝大部分流星体在到达地面以前都在大气层中燃烧掉了,其产生的地理意义是 A.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升高 B.避免地球上的生物遭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 C.减少了小天体对地球表面的撞击 D.使地球表面昼夜温差不至于过大2.在月球上没有流星现象,这是因为月球 A.气温过低 B.太阳辐射过强 C.没有大气层 D.没有引力读“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完成3-4题。3.在大气受热过程涉及的辐射中,辐谢波长种类与其他几种不同的是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4.关于大气的热力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只有少量被大气削弱,绝大部分到达地面 B.大气逆辐射是地面的根本热量来源 C.地面以反射太阳辐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 D.地面辐射是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三峡水利工程建成以来对于长江下游地区的防洪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备受争议的三峡大坝得以“正名”。下图为“水循环略图”,读图完成5-7题。5.在水循环过程中,三峡大坝影响的主要环节是 A.① B.② C.③ D.④6.每年夏秋季节长江流域都会水位猛涨,主要原因是 A.降水量大 B.蒸发量少 C.下渗减弱 D.用水减少7.下面有关水循环的意义,正确的是 A.维持着地球上各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 B.促进了地球内部圈层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C.通过搬运与侵蚀,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D.使高低纬度间热量差异增大11月28日中央气象台预报发布今冬我国第一个寒潮预警:受东移冷空气影响,未来三天我国东北地区将有5-6级大风,气温将下降8-10℃,伴有降雪。据此完成8-10题。 8.“未来三天”影响东北地区的天气系统是 A.低气压 B.冷锋 C.暖锋 D.反气旋9.该天气系统过境后,该区域天气状况是 A.气温降低、气压降低,阴雨天气. B.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C.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晴好 D.气温升高、气压升高,阴雨天气10.寒潮带来的影响有 ①低温造成冻害②暴雨摧毁房屋③雨雪阻塞交通④大风净化空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下面景观图依次为“长白山原始森林”、 “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 “塔克拉马干沙漠”,读图,完成11-13题。11.上面纬度基本相同的各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体现了 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12.导致以上自然景观的差异最主要是 A.地形 B.土壤 C.水分 D.热量1 3.这种分异规律体现的最明显的地区是 A.北半球低纬度地区 B.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C.南半球高纬度地区 D.南半球低纬度地区下图为“某地的岩层垂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14.判断图中甲地应为下列哪—种地质构造 A.断层. B.陡崖 C.向斜 D.背斜1 5.关于图中三类岩石形成描述正确的是 A.变质岩与沉积岩可相互直接转化 B.岩浆岩与变质岩可相互直接转化 C.岩浆岩与沉积岩可相互直接转化 D.三石之间均可直转化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完成16-17题。1 6.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 A.① B.② C.③ D.④1 7.黄土高原地区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致使水土流失严重,该实例体现了 A.自然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致 B.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 C.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 D.—个区域的变化会影响到另一区域读下图,回答18-19题。 1 8.图中所示的各河在该区域河段,常见的河流地貌是 A.峡谷 B.三角洲 C.冲积平原 D.沙丘1 9.西藏地区聚落主要分布在 A.半山腰 B.河谷地带 C.河口地带 D.高山顶部 3月11日,日本以东海域发生了9级地震,日本福岛核电站因地震导致核泄漏,放射性物质—部分随海水流出,—部分随大气扩散。结合下图回答20-21题。20.日本多地震的原因是 A.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B.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C.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位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2 1.核泄漏的污染物随洋流扩散的主要方向是 A.西南 B.东北 C.西北 D.东南 读低纬地区大气环流圈,回答22-23题。22.形成赤道低气压带的是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23.由丁处到乙处的风向是 A.北半球东南风 B.北半球东北风 C.南半球西南风 D.南半球西北风 “一滴水从波涛汹涌的大海,化为天山的白云,再到漫天的大雪,使地面银装素襄,融化后渗入地下,被植物的根系吸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4-25题。24.这句话涉及了水循环的环节依次是 ①蒸发 ②降水 ③水汽输送 ④下渗 A.①③②④ B.①②④③ C.②③④① D.①③④②25.这—段话说明参与水循环的圈层有 ①水圈 ②地幔 ③物圈 ④大气圈 A.①②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6月4日,智利南部—座火山开始喷发,大量的火山灰及石块上冲云霄达10千米并飘至邻国阿根延南部,导致多次航班取消,附近3500多人撤离。图甲表示地壳物质循环过程,数字表示地质作用;图乙为某种地貌景观照片。读图完成26-27题。26..图甲中的箭头可以表示智利火山喷发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7.与图乙中地貌景观成因同类的地质作用是 A.① B.② C.③ D.⑤下图为“某地理事象关联示意图”,读图完成28-29题。28.图中所示的中心“甲”可能是 A.人口数量增多 B.破坏植被 C.大量排放二氧化碳 D.水体污染29.该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变化性特征 B.区域性特征 C.差异性特征 D.整体性特征读图,分析回答30-31题。30.对左图中海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北半球,A处有暖流经过 B.在北半球,A处有寒流经过 C.在南半球,A处有暖流经过 D.在南半球,A处有寒流经过31.A洋流对应在右图中的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读“某地区等高线,图”(单位:米),回答32-33题。32.图中城镇和村落居民点的分布,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候 B.交通 C.地形 D.矿产33.图中铁路选址主要考虑的因素 ①地形起伏②河流流向 ③资源分布④城镇分布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读“全球气候的长期演变图”,回答34-35题。34.全球气候变化状况的基本特点是 A.全球气温逐渐升高 B.降水量总的趋势在增加 C.冷暖干湿交替 D.气候变化周期长短—致35.图中①~②时段 A.气候由暖湿转为干冷 B.冰川面积减小 C.雪线高度不变 D.海平面在上升第Ⅱ卷 非选择题注意事项: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2.本卷共3题,共30分。36.(14分)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个有机整体,可以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之间。_________________(1分) (2)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位于_______________(风带),请在图上相应的位置用箭头画出该风带的风向。(2分) (3)A地受_____________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对应的自然带①是_____________带。(3分) (4)C地在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交替控制下形成____________气候,与之对应的④地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____带。(4分) (5)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①②③④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_____________为基础的。自然带⑤⑥⑦⑧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____________的地域扮异,这种分异是以____________为基础的。(4分)37.(8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_______________.(2分) . (2)我国少水带和缺水带水资源缺乏的最主要成因是______________。(2分) (3)我国经济发展受水资源限制明显的地区分布在____________带。(2分) (4)我国多水带地区也时常受水资源紧缺的困扰,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2分)38.(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全球气候变化第四次评估报告中指出: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共同驱动,全球气候将在21世纪继续变暖。这一评估报告认为,本天津市和平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yi/771414.html
相关阅读:江西省万载县第二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
2016学年高中一年级寒假地理作业
高一地理寒假作业:寒假精选地理非单选题三
高一地理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堂练习题(附答案)
高一上期末地理期末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