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 掌握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的主要性质 2. 掌握Fe3+的检验及氧化性
3.明确Fe2+与Fe3+的相互转化
知识梳理:
三.铁的重要化合物
1. 铁的氧化物
名称氧化亚铁氧化铁四氧化三铁
俗名
化学式
铁的化合价
颜色 状态
溶解性
与H+反应
空气中稳定性
2. 铁的氢氧化物
名称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铁
化学式
物质类别
颜色状态
稳定性
试剂
制备化学方程式
现象
与盐酸反应
思考1:在制备Fe(OH)2时,为什么要用新制备的FeSO4溶液?为什么还要将吸有NaOH 溶液的胶头滴管插入到液面下,挤出NaOH溶液?还可采取哪些措施?
3. 铁盐和亚铁盐
(1)Fe3+和Fe2+的检验
观察实验,将实验现象填入下表:
Fe3+Fe2+
溶液的颜色
加入KSCN溶液
加入NaOH溶液
(2) Fe3+和Fe2+的性质
FeCl3溶液现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加入铁粉,KSCN溶液,
再加入氯水,震荡
在以上反应中,Fe3+表现_______性, Fe2+表现___________性, 但Fe2+还具有___________性.
试写出完成下列转化的合适试剂
(3)铁盐的净水作用
Fe2(SO4)3溶于水后,也可生成__________________,可吸附水中悬浮物.所以可溶于水的铝盐和铁盐均可做___________________
课下作业:
1.下列物质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显红色的是( )
A.FeO+ HCl(溶液)
B.过量铁+ 稀硫酸
C.FeCl2(溶液) + Cl2
D.Fe + CuSO4(溶液)
2.下列检验Fe3+的方法错误的是( )
A.加入NaOH溶液,生成灰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B.加入NaOH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
C.加入硫氰化钾溶液,显示红色
D.加入氨水,生成红褐色沉淀
3. 硫酸亚铁溶液含有杂质硫酸铜和硫
酸铁,为除去杂质,提纯硫酸亚铁,应
该加入下列哪种物质 ( )
A.锌粉 B.镁粉 C.铁粉D.铝粉
4.证明某溶液只含有Fe2+而不含有 Fe3+的实验方法是 ( )
A.先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
B.先滴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后显红色
C.滴加NaOH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变灰绿,最后呈红褐色
D.只需滴加KSCN溶液
5.某溶液中有 NH4+、Mg2+、 Fe2+和Al3+四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微热并搅拌,再加入过量盐酸,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已知NH4+ + OH- NH3↑+ H2O)( )
A.NH4+ B.Mg2+
C.Fe2+ D.Al3+
6.将一定量铁粉投入氯化铁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溶液中Fe3+和Fe2+浓度相等,则已反应的Fe3+和未反应的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2:3 B.3:2 C.1:2 D.1:1
7.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有的杂质(括号内的物质),将选用的试剂和方法填在横线上,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注:属于离子反应的只写离子方程式)
(1)Fe2O3 (Al2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e2O3[Fe(OH)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eCl2(FeCl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FeCl3( FeCl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Fe(A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已知,常见金属单质A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中F为红褐色固体
(1)写出A→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E→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红砖是用粘土高温烧结而成,因其颜色呈红色或棕红色而得名,常用作建筑材料
(1)根据红砖的颜色、猜测其可能含有的成份是(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
(2)为了检验你的猜测是否正确,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简要地写出各步操作过程以及最后的实验分析和结论,涉及化学反应的写出化学方程式(实验用品任取,该实验分几步自已决定,不必写实验装置中的仪器安装)
实验步骤:
① 用铁锤敲碎红砖,取小块磨成粉末。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yi/64973.html
相关阅读:碱金属元素
有机化合物
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硝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