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点击写作高手的语文学习经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一学习指导 来源: 记忆方法网
【人物专访】

王浪,曾是湖南双峰县七中的高中学生,凭着对写作的满腔热爱和不懈追求,2005年初,他在首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脱颖而出,获得高中组的一等奖。他是如何才能在这种强手如林的大赛中获得荣誉的呢?

王浪是一个“读书迷”,他从读小学起就喜欢看书,尤其是历史、文学和人物传记等方面的经典文史书籍。《左传》《论语》《孟子》《孙子兵法》他都读过,对其中的一些经典佳句也熟记在心,这就使他在写作时对一些名言名句能信手拈来,为文章增添光彩。王浪的班上有个图书角,有一两百本书供学生课外阅读,他非常喜欢看那些书,总是千方百计地挤出时间来阅读,这进一步扩大了他的视野,丰富了他的思想,陶冶了他的情操。正是因为他这个喜欢读书的爱好,为他的写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王浪不仅喜欢广泛地阅读书籍,摄取知识,还喜欢在读书的过程中写一些读书笔记。他并不是将这些笔记刻意地写成什么作品,而是用一种随笔的形式,记录一些阅读时有感而发的对文中内容的点滴评论、对历史人物的一些看法。尽管有时文笔和看法略显稚嫩,但他还是坚持写,至今已经写了六七个厚厚的笔记本。正是经过日积月累的练笔,他的写作水平才日渐提高,思维也日渐活跃。

王浪清楚地知道,知识的积累,在于不懈地坚持,因此他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了一些良好的习惯,如在学校里每周一三五的晨读,他都坚持看一页成语、记一句名言、背一首古诗、读一篇散文。这样坚持下来,他存储的知识日益增多,因此他在写作时更能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在王浪的写作道路上,有一个人对他的帮助很大,那就是他的语文老师刘献平。王浪写文章有时喜欢用华丽的词藻堆砌,刘老师就要求他用朴实的语言写真情实感,写真实的生活体验,屏弃那些华而不实、空洞的内容,这对他的启发很大。刘老师批改作文时不精批细改,但那高屋建瓴的几句评语反而对王浪起到很大的作用,使他慢慢领悟到立意要高、视角要新、主题开掘要深的作文技巧。有了老师悉心的指导和关怀,王浪在写作道路上一定会走得更远、更踏实。 (李小球 袁杰伟)

【经验之谈】

王浪不仅能在全国性的作文大赛中夺魁,他今年参加高考,语文也获得了高分,高中历史。下面就听听他在语文学习方面的经验之谈吧:

“应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首先要重视平时对知识的积累。知识的掌握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要想真正把语文学好,最重要的是要尽量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在学习中不拘泥于书本。在课余时间可以多接触一些有用的知识,多阅读一些有益的书籍,如散文、诗词等,这样对自己的语文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的提高会有很大帮助。只有知识丰富才能应对各种变化的试题。

其次,在积累的基础上,要学会整理所学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这样才能熟练运用,触类旁通。知识网络越完善,你会感到语文学习越有规律。如学习了庄子的《逍遥游》节选后可以去试着阅读全文,使自己更深地了解庄子的思想,这样做对更深层次地理解课文大有裨益。

再次,要注意应试的策略与技巧,考试之前要制订一个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案。就我个人来说,我为自己制订的计划是先完成基础知识和作文,再集中精力完成主观题,这样可力求每个词句都向标准答案靠拢。

总之,语文学习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要想在语文的海洋中畅游,就非得下一番工夫不可。大家只要在积累和整合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自己的智慧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是完全可以取得成功的。(李小球)

【佳作欣赏】

读书人

传说仓颉造字,开创了知识流传的新纪元。我们今天从那些神秘的甲骨文符号中,可以推测当时的社会发展。甲骨文可说是书了,那,也就开始有读书人了吧。
孔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可知西周文化就比较繁荣了。再以后,百家争鸣,儒、道、法、墨诸家争雄,读书人独领风骚。这时的读书人,可说是纯粹的读书人了。
秦始皇不懂得爱惜读书人,“焚书坑儒”,最终为“不读书”的刘、项所灭。汉武帝纳董仲舒之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董仲舒改造了的儒学渐成封建思想的正统。隋文帝开皇年间,设科举,造就了一条读书人参与政治之路。迄今,中国的读书人在这条路上已走了一千多年。
孔子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后代的读书人就曲解了它,加入了明显的功利因素。俗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就是明显的表现。读书人把“学”作为“仕”的垫脚石。唐代卢藏用隐居终南山读书,借此获得了很大的名声,最后做了大官,“终南捷径”这个成语流传至今。
几千年的“独尊儒术”,几千年的科举取士,造就了多少读书人啊。几本经典,铺平了多少人的道路啊。“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巨大反差强烈刺激着一代代读书人奔波于科举之路。但是,我们看到,社会并未进步多少,科举所取之士中,有成就的不少,但更多的是乱臣贼子,庸碌之徒。
何哉?书之过欤?作为文明的承载者,人类进步的阶梯,书并无过,是人之过。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书本身并无生命,正如武器,可用来杀敌,也可用来行凶。书并不可能改变人的品行,只可增长人的知识。抱着“学而优则仕”的初衷来读书,只不过敲开科举之门,其思想无甚长进。历史上秦桧之类的奸臣,书读得非常不错,其品行大家皆知。周作人,博览群书,被称为“二十世纪读书最多的学者”,其读书本意在于玩弄文化,后果可想而知。
当今社会,功利之风盛行,读书人也未能免俗,大学有代写毕业论文的,高考有代考的,院士评选有舞弊的,让人痛心疾首。仕与学的路,功与利的路,中国的读书人走了几千年,我们还要继续走下去吗?
读书,在于读书人的态度,读书是完善思想,而非徒增苍白的知识。希望我们不要像范进一样,等到门被敲开的那一天,满足地大呼一声:“噫,我中了!”
爱默生说过,学者理应成为有思想的人,其责任是去鼓舞、提高和指引众人看到表象下的事实。当今“以德治国”,个人应“以德修己”。面对书本而学不到进步,修不到德行,而只看得到“黄金屋”,只看得到“千钟粟”,只看得到“颜如玉”,新形势下,怎堪用?
(此文系王浪参加首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现场作文大赛初赛的作文)

【点评】

这篇在一夜之间写就的《读书人》,能够体现出王浪的知识厚积薄发,写作技巧有质的突破,文章构思精巧、旁征博引,由此可见他心中有座储量惊人的书库,在他的笔下名人名言可以随手拈来。而且,由于其思路的清晰、文章结构的严谨,使人感到其文采斐然,文化底蕴十分深厚。

读书人,当读好书。文章贯穿着这样一个主题:读书人是一个独特的历史群体,但古代的读书人都要依附于封建体制,大多地位低下,这是古代知识分子的悲剧。而在当今,读书人的出路多了,但面对诱惑难以保持平静的心态,容易产生功利性的学习。这篇《读书人》对中华民族几千年之读书人心路历程的精辟概括,对现实中读书人种种不良倾向的中肯批评,显示出文章的深厚内涵,使这篇文章因其厚重而显得弥足珍贵。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yi/59641.html

相关阅读:高一历史知识点: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高中生的完美学习方法
高一必读:有效提高成绩的“错题本”小工具
高一政治教案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高一语文基本和提升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