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0小题,其中第1~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第2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注意:每小题都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1.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与海洋中的鲸,组成它们的各种化学元素的种类A.完全相同 .基本相同C.完全不同 D.差异很大.生物体新陈代谢旺盛和生长迅速时,通常自由水含量变化情况是A.会升高 B.会降低 C.不变化 D.波动不大 A.蛋白质 B.钙盐 C. 铁 D. 镁4.一位同学在早操后出现了休克现象,医生检查后,很快给他静脉注射质量分数为50%的葡萄糖溶液,其目的主要是A.供给能量 B.供给全面营养C.供给水分 D.维持细胞的渗透压5.东北虎主要分布在我国长白山、小兴安岭等地;华南虎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根据我们学过的知识判断,东北虎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与华南虎相比,下列物质含量所占比例较高的是A.脂肪 B.糖原 C.蛋白质 D.核酸.“泛素”是一种由76个氨基酸组成的一条直链多肽,每合成1个“泛素”分子生成多少个水分子?A.76 B.75 C.74 D.无法计算.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下列关于蛋白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蛋白质是生物大分子 B.C.蛋白质由一条肽链构成 D.参与人体免疫的抗体是蛋白质.下图表示一分子A.核酸 B.氨基酸C.脱氧核糖核苷酸 D.碱基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A.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细胞是生物体相对独立的单位C.细胞可以产生细胞D.细胞分为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膜三大部分用高倍镜观察蓝藻和绿藻,可以用来鉴别两者差异的主要结构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核膜.变形虫的表面任何部分都能伸出伪足,人体内的一些白细胞可以吞噬病菌。上述生理过程的完成都依赖于细胞膜的A.选择透过性 B.流动性C.保护性 D.主动运输叶片显绿色和显红色均与色素的存在有关。决定叶片显绿色和显红色的色素依次存在于A.液泡、叶绿体 B.叶绿体、液泡C.内质网、高尔基体 D.高尔基体、内质网A.①—细胞膜B.②—细胞质C.③—细胞核D.④—核孔15. 生物膜系统包括 A.细胞膜、核膜 B.各种细胞器的膜C.细胞膜、核膜、各种细胞器的膜 D.细胞膜、线粒体膜、叶绿体膜16. 人体中,K+很容易穿过细胞膜,但许多细胞内部的K+比这些细胞外部的K+浓度要高,如人的红细胞中K+的浓度比血浆中K+的浓度高30倍。这种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属于A.简单扩散 B.易化扩散C.被动运输 D.主动运输 在蔗糖溶液中,能够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是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B.蛙的红细胞C.皮肤的角质层细胞D.洋葱的表皮细胞短跑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为骨骼肌细胞直接提供能量的物质是A.葡萄糖 B.脂肪C.ATP D.蛋白质A.梨 B.萝卜 C.西瓜汁 D.苹果20.用显微镜镜检人血涂片时,发现视野内有一清晰的淋巴细胞如下图所示。为进一步放大该细胞,首先应将其移至视野正中央,则装片的移动方向应是A.向右上方 B.向左上方C.向右下方 D.向左下方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B.核糖的组成元素是C、H、O、N、P等C.脂肪的组成元素是C、H、OD.不同种生物组成元素种类和含量是有差异的.下面是关于生物体细胞中水含量的叙述,错误的是A.水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B.越冬植物的细胞内自由水含量一般较高C.细胞自由水含量较高D.成熟叶肉细胞中含水量比幼嫩细胞要少.血钾含量降低可以引起心律失常,从而造成生命危险,该实例说明A.无机盐是细胞内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无机盐能维持正常的渗透压.无机盐能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无机盐能调节体液的酸碱平衡下列选项中,属于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类是A.淀粉、脱氧核糖、乳糖B.葡萄糖、淀粉、果糖C.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D.麦芽糖、果糖、乳糖决定蛋白质的分子结构的多样性的原因不包括A.氨基酸种类和数量B.氨基酸排列顺序C.肽链的空间结构D.27.如果图1表示纤维素的结构组成方式,那么符合图2所示结构组成方式的是核酸 多肽 ③淀粉A. B. C. D.28.某蛋白质由m条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该蛋白质至少有氧原子的个数是A. n-m B. n-2m C. n+m D. n+2m29.如图表示物体内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NA和RNA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只在②方面B.人体内的②只有一种C.③在生物体中共有8种D.人体内的③有5种.假如你在研究中发现一种新的单细胞生物并判断其分类,则以下何种特性与你的判断无关?①核膜的有无 ②核糖体的有无 ③细胞壁的有无 ④膜上磷脂的有无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细胞膜上糖蛋白成分相同的两种海绵动物,将其细胞都分散成单个后混合培养,发现这两种细胞能够结合在一起;但将细胞膜上糖蛋白成分不相同的两种海绵动物的细胞分散后混合培养,会发现这两种细胞不能结合在一起。这一实验现象说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与A.细胞间的相互识别有关B.细胞间的免疫作用有关C.细胞的分泌作用有关D.细胞的物质交换有关2.下面关于叶绿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主要分布于植物叶肉细胞B.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C.内含的叶绿素等色素分布在基质中D.光合作用所需的酶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和基质中A.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 B.进行能量转换和代谢的场所C.直接调节生物体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的场所 D.储存和复制遗传物质的场所34.在马铃薯中用打孔器打出两圆柱体块P和Q,P在蒸馏水中放1 h,Q在与马铃薯细胞液等渗的盐溶液中放1 h,测定处理的圆柱体是否与原来的孔刚好合适,结果是A.P不合适,Q合适 B.P不合适,Q也不合适C.P合适,Q也合适 D.P合适,Q不合适.糖拌西瓜是消暑止渴佳品,如把短时间内白糖拌过的瓜瓤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会发现A.细胞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B.液泡的颜色逐渐变浅C.叶绿体的颜色逐渐变深D.液泡的体积逐渐变大A.核仁被破坏 B.染色体被破坏C.细胞膜被破坏 D.蛋白质合成受到影响38.下图表示一种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该膜中载体也能运输蔗糖B.碘以该方式进入海带细胞C.该方式不会出现饱和现象D. 该方式发生在被运输物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时萤火虫尾部发光,是荧光素接受ATP中的能量后,将化学能转化成光能所致,这些化学能来自APPP的哪些磷酸键?A.①② B.②③C.① D.③下列关于高倍物镜的使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因为藓类的叶片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镜B.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后,即可换高倍物镜C.换高倍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D.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换用大光圈或凹面反光镜(1)在结构式中,方框①表示的是________,该物质中共有________个①所示的基团。方框③所表示的是________,该物质中共有________个③所示的基团。方框②表示的是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_______而形成的。该物质是由_______个氨基酸缩合而成的。结构式中的__________是各氨基酸的R基。(4)已知构成该分子的氨基酸的分子量之和为477,那么该物质的分子量是________。假如该物质为食物的一种成分,它在消化道中被消化成氨基酸时,需要消耗______个水分子。(1)图B最可能图A中部位 的细胞,判断依据是图B所示细胞中含有[ ] 结构。(2)图B中②的形成与[ ] 有关,它不能成为细胞生命系统的边界,主要原因是它没有 这一功能特性。(3)图A中与其他细胞相比,部位3的细胞能够吸收更多的无机盐离子,为其提供能量的主要是细胞中的 (填细胞器名称)结构。(4)图B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填数字)。(1)如果在鼠的胰腺泡细胞中注射由3H标记的亮氨酸,3min后,被标记的氨基酸最先出现在附着有核糖体的[ ] 中,17min后,出现在[ ] (一种细胞器)中,117min后,出现在靠近[ ] 的运输蛋白质的小泡中。(2)胰腺泡细胞将通过 方式将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载体。44.(5分)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如图为处于三种生理状态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1)原生质层包括几部分(填标号),一层膜。(2)若将细胞a置于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再放入清水中,则细的变化是( ) A.a→b→c→b→a B. a→b→a→c C.a→b→c D.a→c→b→a(3) 图c所处的生理状态是 。(4) 图中各细胞细胞液的浓度依次是 > > 。45.(6分)图1是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a、b、c、d代表物质出入细胞膜的方式,图2和图3表示物质跨膜运输速率与物质浓度差、氧气浓度的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构成细胞膜基本骨架的是 (填图1中数字),图1中①是 。图2所代表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用图1中的字母表示是 ;图3中BC段物质跨膜运输速率不随氧气浓度的增加而加快的最可能原因 。(3)图1中c所代表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是 ,所消耗的能量是由 直接提供的。I.现有无标签的稀蛋清,葡江苏省邗江中学(集团)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yi/151913.html
相关阅读:云南省腾冲县第四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江西省上饶四校高一上学期联考生物试题
吉林省吉林市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 Word版含答
假期百分百高一生物试题
广东省汕头市潮师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