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高一地理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54分)读下图,回答1~2题。1.与当前我国人口增长状况相符的类型是( )A.① B.② C.③ D.④2.下列关于④类国家人口问题现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老龄人口较多B.青壮年劳动力过剩,就业压力过重C.人口素质偏低,教育压力过大D.城市人口比重过高,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读我国部分地区某年的人口资料,完成3~5题。3.图中省、市、自治区中,死亡率最高的是( )A.上海市 B.北京市 C.西藏自治区 D.宁夏回族自治区4.上海人口的出生率比北京的高,而自然增长率却比北京的低,其原因是上海( )A.经济发达 B.人口老龄化严重 C.文化水平高 D.自然条件优越5.目前我国已进入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为什么还要继续坚持计划生育( )A.人口基数大 B.经济迅速发展C.资源分布不均 D.生产力地区差异大下图中人口迁移率指迁移总数与总人口的比值,正值表示迁入,负值表示迁出。读图回答6~7题。6.图中四个地区人口增长速度最快和最慢的是( )A.A、C B.B、D C.C、D D.A、D7.如果A、B、C、D各代表一个国家,则下面四组国家中最可能的是( )A.埃塞俄比亚、沙特阿拉伯、德国、日本B.美国、德国、阿根廷、俄罗斯C.日本、中国、越南、匈牙利D.科威特、索马里、葡萄牙、德国下图为2000年我国人口年龄及性别结构,回答8~9题。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人口年龄构成特点导致就业压力大B.15岁以下人口约占总人口数量的27%C.人口总数增长造成严重环境污染D.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现代型9.根据图中内容推测,未来10~20年内我国将会出现( )A.人口总量逐渐减少 B.人口老龄化加速C.每年新增人口减少D.人口总量基本稳定读中国、日本和韩国人口负担系数百年比较图[注:人口负担系数=(14岁及以下人口数+65岁及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100%],回答10~12题。10.国际上一般把人口负担系数≤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据图,中国“人口机会窗口”达到顶点的时间为( )A.1970年前后 B.1990年前后C.2010年前后 D.2030年前后11.据图可知,“人口机会窗口”期一般为A. 20年左右 B.40年左右C.60年左右 D.80年左右12.“人口机会窗口”期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是A.人口老龄化加剧,阻碍社会经济发展B.生育率迅速上升,造成人口结构失衡C.劳动人口过多,失业率下降D.劳动力供给充足,社会负担相对较轻,利于社会经济发展下图为国家经济发展时期与其人口数变迁的统计图。读图,回答13~14题。13.图中各曲线所代表的意义,正确的是( )A.①=出生率;②=死亡率B.②=出生率;③=人口数变化C.①=人口数变化;②=出生率D.①=人口数变化;②=死亡率14.关于此统计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过渡时期,死亡率高于出生率B.过渡时期,人口增长迅速C.工业前期的出生率与死亡率均高于工业后期D.工业时期,出生率下降,但人口数仍然持续增加读2001~2007年江苏省人口增长情况图,回答15~16题。15.2004~2006年,江苏省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A.外省区流入人口较多 B.自然增长率上升C.人口政策松动 D.育龄妇女比例持续上升16.受人口增长周期的影响,2008~是江苏省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期。要稳定当前低生育水平,必须( )A.限制外省人口流入B.坚持计划生育,提倡晚婚晚育C.鼓励人口外迁D.实行差异性人口政策甲市2008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下图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据此回答17~18题。17.甲市可能是( )A.上海 B.延安 c.西宁 D.广州 18.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人口增长模式与甲市处于同一类型的地区是( )A.① B.② C.③ D.④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因,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判断19~21题。19.图中,等值线a、b、c的付租能力关系是 ( )A.a?b?c B.a?b?c C.a?b?c D.a?b?c20.造成图中局部地区地租分布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出的主要因素( ) A.地形条件 B.交通条件 C.人口分布状况 D.早期商业活动21.近年来甲地出现了高级住宅群,主要原围是该地 ( ) A.位于城市外缘,环境质量好 B.远离中心城区,地价便宜 C.地势开阔,便于建立工业区 D.位于河流附近,取水方便读“伦敦的城市规划和布局”示意图,回答22~23题:22.伦敦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属于 ( )A.同心圆模式B.扇形模式C.多核心模式 D.块状模式23.伦敦曾经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为改善城市环境,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分散和减少大城市功能B.在城市周围建设新城和卫星城C.把政治只能为主的首都和经济完全分离D.选择新址,建新首都读下图,回答24~25题。blogid=5a18c50f0100lotp&url=http://s8.sinaimg.cn/orignal/5a18c50fx8e2e628dc0b724.根据图2信息可知,甲城市的火力发电站适合选择在①~④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25.适合K点布局的企业是 ( )?A.火电厂 B.印染厂 C.污水处理厂 D.自来水厂右图为某城区地价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回答26~27题。26.城市中最繁华的商业街是 ( )?A.L1-①及L3-①?B.L2-①及L4-①?C.L1-①及L2-①?D.L3-①及L4-①27.下面反映该城市地价剖面的曲线,正确的是?( )读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模式图,回答28~29题。28.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所属城市对应正确的是 ( )?A.甲为普通服装店 乙为家具商店 丙为五星级宾馆?B.甲为汽车销售点 乙为早点店 丙为高级家用电器店?C.甲为珠宝行 乙为家具商店 丙为早点店 D.甲为早点店 乙为五星级宾馆 丙为珠宝行29.关于城市等级与其服务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城市一定位于城市服务范围的几何中心?②高一级城市的服务范围被低一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所覆盖 ?③城市服务范围的大小与其等级成正比?④同一级别城市的服务范围相互排斥?A.①②?B.③④ C.①③ D.②④下图是城市热岛强度日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30~31题。30.图中有关城市热岛强度的信息,正确的是( )A.晴天日平均值约1.7℃,最大值约3.7℃ B.阴天日平均值约0.9℃,最大值约2.4℃C.热岛强度与天气有关,云量少,风速小,热岛效应微弱 D.阴天时热岛效应显著31.若图示热岛强度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密切,其依据是( )①城市人口密度高于农村 ②臭氧层空洞不断扩大 ③海陆热力环流显著④峰值时刻与人流、车流高峰期吻合A.①③ B.①④ C.②④D.①② 读我国某市1978~2008年30年间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图,回答32~34题。32.1988年 该市的城市化水平约为( )A.10%B.20%C.30% ? D.40%33.有关该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30年间该市的农村人口数量逐步减少是因为人口死亡率上升大于出生率B.自1978年以来该市的城市化水平一直在提高C.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拉力D.城市人口的快速增加会导致城市环境压力增大34.1998年以来该市农村人口减少的可能影响因素是( )①农村生态环境改善 ②城乡经济收入差距加大 ③城市交通条件便利 ④城市就业机会多 ⑤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右图是某城市发展阶段图。读图完成35~36题。35. Ⅱ阶段城市不会发生的现象有( )A.交通问题得以缓解 B.与周边地区温差变小C.工业污染日益严重 D.农业用地不断减少36.能正确反映Ⅱ阶段城市人口密度与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两者之间关系的是 ()?37.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3分)(1)图中A、B、C为工业企业,钢铁厂和服装厂的合理区位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4分)(2)该城市拟建一座化工厂,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D、E两地中较合理的是_______(填字母),理由 。(5分)(3)在竞争环境下,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取决于 ( )(2分) A.各种活动规模的大小 B.各种活动重要的程度 C.各种活动付出租金的多少 D.政府的决策(4)影响土地租金高低的主要因素包括( )(2分) 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②土地利用方式 ③交通通达度? ④企业的支付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8.下图为某城市略图和该城市各地区2004年人口变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人口迁移差额率为人口迁入与迁出的差额与总人口的比重)。(15分)(1)从上图可以看出该城市A-I的老城区和卫星城中,人口不断减少的是 城区, 人口增加最快的是 城区。(4分) (2)依据城市地域形态和工业卫星城的区位推断,该城市所在地区的地形特征是 , 盛行风向是 。(4分)(3)据图分析,该城市解决城市化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3分)(4)该城市在郊区规划建一个大型仓储式超市,请在图1中用“△”标出其最佳位置, 并阐明理由。(4分)39 综合题.下图是我国东南某地城乡规划示河北省邯郸县馆陶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yi/1096164.html
相关阅读:高一地理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堂练习题(附答案)
高一上期末地理期末考试卷
高一地理寒假作业:寒假精选地理非单选题三
2016学年高中一年级寒假地理作业
江西省万载县第二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