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试卷分为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1至4页,第II卷5至6页,共100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
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
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1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图1),回答第1题。
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
1.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l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A.a增加 B.b增加 C.c减少 D.d减少
【试题立意】该题考查的是水循环各个环节和各个环节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解析】本试题要抓住题目中的“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中的“透水”两个字,联系水循环中的各个环节,实质就是增加地表水“下渗”这个环节,根据图像所以选择B ,而a环节是地表径流,铺透水材料后这个环节是要减少的,c环节是地下径流下渗量也会随之增加,但是要通过下渗环节后才会增加,d 环节是蒸发或蒸腾。
【答案】B
【思路导引】“透水材料铺”替代“硬质地面”→影响“下渗量”增加
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2),回答2~3题。
2.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图2所示区域最适宜发展的产业部门是
A.水产品养殖 B.棉花种植 C.林产品加工 D.水力发电
【试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等高线的判读和农业的生产布局。
【解析】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判读和经纬线定位,应该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东北部附近,这个区域平均海拔低,但又有明显起伏,从纬度来看应该属于中温带地区,图示只有一条河流,没有明显的静止水域,加上纬度较高,气温较低,生物生长量较低,故不能选择A,棉花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暖温带或亚热带地区,排除B,根据等高线判读可知该河流的落差不大,排除了D,结合该地区纬度高的位置特征和图中有大量的林地信息,故选择C。
【答案】C
【思路导引】2-3题
3.在图2所示的区域中,a~b路段容易遭受自然灾害,主要是由于沿线
A.山体坡度大 B.地表崎岖不平 C.河水流速快 D.泥沙淤积严重
【试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等高线的判读出地形和自然灾害的关系。
【解析】 图中从a村镇到b 村镇,先经过一个小沟谷,到一个等高线较密的一个坡度,再跨过河流到达b村镇。根据图中等高距,总体的平均海拔高度不大,属于平原范畴,排除B和C,又根据图中的林地分布信息,该地区含沙量不大,排除了D,故选择A。
【答案】A
高雄矿产资源匮乏,工业部门主要有石化、炼油、钢铁、造船、食品等。读高雄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图3),回答4-5题。
4.对该城市功能区布局的评价,正确的是
A.商业区高度集中,缩小了服务范围
B.住宅区远离海岸,避免了海洋污染
C.工业区相对集中,方便了企业联系
D.文教区过于分散,降低了服务功能
【试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城市功能区布局的知识点。
【解析】整个高雄市位于图示区域西部海岸,呈南北狭长分布,商业区主要位于中部,符合市场原则,其它地区也有零星分布,符合交通最优原则和方便居住区居民购物。故排除A, 住宅区主要远离海岸的原因是防止海潮或海浪,并且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空气质量好,故排除B,工业区主要位于盛行风下风向的南部海港旁,既有利于产生集聚效应,又有利于城区环境质量的提高,并且海上交通方便, 故选择 C;文教区分散主要是为了方便各住宅区居民子女就近入学,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故排除D 。
【答案】C
【思路导引】4-5题
5.高雄的石化工业最适宜布局在图3中的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试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城市功能区布局的知识点。
【解析】石化工业既污染空气,又污染水源的企业,布局时必须位于城区盛行风的下风向,位于城区河流的下游,根据题设条件,该地区资源匮乏,说明石化工业的原料主要依靠进口,作为临海地区,应该靠近大型港口,综合考虑,只有 d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又位于海港附近,所以选择D 。
【答案】D
第30届奥运会将于2012年7月27日19点12分(零时区区时)在伦敦开幕.结合图文材料,回答6-7题。
6.各国学生若计算在本地观看奥运会开幕式现场直播的日期、时刻,可依据图4中的
【试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时间计算与经纬度的关系,昼夜长短与日期的关系,以及光照图的判读。
【解析】伦敦时间19点12分,还差4h48in就到24:00或0:00,经度相差是72°,从伦敦的本初子午线向东走72°应该是72°E,为0:00或24:00,180°为国际日界线,所以72°E 向东到180°为新的一天即7月28日,故选A ,而B错, 而7月27日19点12分,伦敦是昼长夜短,此时为白天,故C和D错。
【答案】A
【思路导引】6-7题
7.伦敦奥运会开幕当天,下列国家中白昼最长的是
A.菲律宾 B.巴西 C.新西兰 D.英国
【试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世界主要城市地理位置的识记和不同日期昼夜长短的判别。
【解析】2012年7月27日19点12分,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已经向南移动,在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并且长于12小时,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短,并且小于12小时,新西兰、巴西在南半球,故排除。而英国的纬度比菲律宾高得多,故选择D 。
【答案】D
读亚洲部分地区四个季度平均气温分布图(图5),回答8~9题。
8.据图5气温分布状况判断,四幅图由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的正确排序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③→④→②→① D.③→①→②→④
【试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气候知识中气温的时空分布特点的掌握程度。
【解析】根据图中的轮廓图可以判断是亚洲的东亚、东南亚、南亚,做题时选择纬度较高的东亚地区,因为那个地区的四季分明,气温四季变化较明显,(不要选择南亚和东南亚,因为纬度位置较低,四季变化不是很明显,气温四季差别不大)从四幅图中可以看出东亚平均气温最高的是②,因为最高温比太阳直射点到达最北时,要滞后一个月,应该为7、8、9三个月,最低的是③,因为最低温比太阳直射点到达最南时,也要滞后一个月,应该为1、2、3三个月,而4、5、6三个月的平均气温又要比10、11、12三个要明显的高一点,综合分析,故选择C。
【答案】C
【思路导引】
9.下列气候统计图中,反映了图5中K城市气候特征的是
【试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气候类型的判读。
【解析】K城的位置在印度半岛的南端,图中明显信息是在北回归线以南,在位置上属于热带,应该为终年高温,首先排除答案B和C,只能从A和D去思考,而A是终年高温多雨,应该为热带雨林气候,而D有明显的干湿两季,并且6、7月份降水超过600,是热带季风气候,故选D。
【答案】D
【思路导引】
读部分地理事物数量的纬度差异示意图(图7),回答10—11题。
10.下列叙述,符合图7所示的动物种群数量分布规律的是
A.南半球的种群数量多于北半球
B.信风带的种群数量多于西风带
C.低纬地区的种群数量少于中纬地区
D.森林地带的种群数量少于草原地带
【试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鲜地理事物的读图能力和归纳能力,对数据的统计等。
【解析】动物种群数量应该主要从城市(因为世界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哺乳动物、爬行动物、濒危鸟类来进行简单的统计,得出南半球的种群数量少于北半球;信风带的种群数量多于西风带;低纬地区的种群数量多于中纬地区;而森林地带的种群数量多于草原地带(森林地带食物链的结构比较复杂),故选择B。
【答案】B
【思路导引】10-11题
11.结合图7中的信息判断,世界特大城市数量纬度差异的形成,主要由于
A.气候、土地资源的差异 B.生物、土地资源的差异
C.矿产、生物资源的差异 D.气候、矿产资源的差异
【试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影响城市的自然区位因素的运用。
【解析】 城市在自然因素的作用下,主要考虑的是气候,地形,河流,而地形又影响耕地资源的数量,耕地资源直接影响城市的食物供给能力,故选择A。
【答案】A
第II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2题,共56分。
12.(26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云南省西北部地形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请说明判断的理由。(6分)近三年来,云南省遭受了持续特大干旱。
【试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河流来判读地形征的相关知识。
【解析】由图中可以观察出云南省河流流向,(上游较细,下游较粗),可以判断出西北部的“地势北高南低或河流自北向南流”,图中西北部河流与林地呈相间分布,并且河流与河流之间呈平行状况,可以推导出地形是“山河相间分布、山脉呈南北纵列分布或河流呈南北纵列分布”。
【答案】山脉纵列分布(地势北高南低)。河流纵列分布(河流自北向南流)。
【思路导引】
(2)面对特大干旱,该省林区应特别重视防御的次生灾害是____。(2分)
【试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气象灾害的相关知识
【解析】根据题意:“干旱”推断出降水少,气温偏高,森林在降水少,气温高的情况下,易出现“森林火灾”或者容易使“森林”在高温少雨的情况下产生“病虫”害。
【答案】森林火灾(病虫害)。
【思路导引】气象灾害→干旱→少雨→森林火灾,虫灾←气温较高←低纬←纬度
(3)应对持续干旱,该省农业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请列举两项。(6分)
甲、乙两河在云南省境内的干支流有已建、在建水电站几十座。
【试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干旱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和治理措施。
【解析】持续干旱,导致长时间没有下雨,结合我国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的特点,首先就应该做好降水季节分配不均的工程措施,如“修建水库或修建农田水利设施”;根据云贵高原为喀斯特地貌,地表水容易下渗,导致地表水缺乏,地下水丰富,可以“寻找地下水资源”;而经常发生这种持续性的干旱,应该在作物上多“采用耐旱作物品种”来减少损失,或者发展“节水灌溉农业”;或者发展实行农、林、牧多样经营,减少农民的风险,从而就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答案】修建农田水利设施;寻找地下水;采用耐旱作物品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节水农业。(答出其中两项即可)
【思路导引】
(4)当地居民对水电站的建设持有支持、反对两种观点。请你为这两种观点各找一条理由。(6分)
支持的理由:________;
反对的理由:________。
【试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有关大型工程对人类、环境的影响的认识。
【解析】对于水利工程,特别是对于大型水电站,在课本学习时,就已经从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对它进行学习过,支持的一定要从正面影响方面着手组织答案,反对的应该从负面影响去思考来组织答案。如正面影响直接从题目着手就可以答“发电或获取能源”;结合前面几题,“提高库区的抗旱能力或灌溉、供水”;从其它条件可以回答“增加收入、增加就业”等。反方可以根据修建水电站和水库的产生的负面影响来回答:修电站破坏当地生物资源,阻挡水生物的回流路径;库区导致当地居民搬迁;结合云南多地震的特点,水坝容易被地震破坏;结合地势特点,可能诱发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
【答案】支持的理由:获得能源(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提高抗旱能力)。
反对的理由:当地属于地震多发区,若水库遭破坏,可能导致洪涝灾害(水库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破坏当地生物资源;导致当地居民迁移)。
【思路导引】
丽江古城是纳西族人的聚居地,纳西族文化在此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5)据图8说明,丽江古城的纳西族文化主要体现在____等方面。古老的纳西族
文化在丽江得以保存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6分)
【试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景观图提取知识的能力。
【解析】根据两幅纳西族文化景观图,可以推导出民族文化:建筑、服饰、风土民情。题设条件是自然条件,考生应该立即要从自然的五个要素“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进行分析,结合第(1)题该地区的地形和水文特征,说明山高谷深,河流众多,在历史上阻挡了该地区与外界的交往、沟通,形成了长时间保留下来的独特的民族文化;气候:结合云南的纬度位置较低和气候特点,水热条件较好;植被可以回答森林覆盖率高或植被茂盛;图中没有明显信息提到土壤,可以不去回答。
【答案】建筑(服饰;民俗)。地形较闭塞(周边山高谷深;当地水热条件较好)。
【思路导引】见图第(1)思维导图。
13.(30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二氧化碳排放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1)图9中甲省的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什么?请列举两条原因。(6分)
【试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区域知识的定位和区域地理的识记。
【解析】甲省为我国的山西,是我国煤炭资源最丰富的省区,是我国主要的能源基地,主要发展火电和动力指向的工业部门,所以重工业、能耗大的工业比重比较大;山西位于中部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主要又以农业经济为主,农民生活、生产的能源又主要是煤炭为主,故二氧化碳排放量大。
【答案】甲省是全国能源基地(多火电厂;重工业或耗能工业比重大;第二产业比重大),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甲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以传统产业部门为主),GDP相对较低。
【思路导引】
a城市应对矿产资源枯竭问题,更加重视发展旅游业。
(2)请填表说明,发展旅游业对促进a城市持续发展的作用。(9分)
【试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内涵方面知识的了解。
【解析】因为旅游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的主要影响有:拉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文化繁荣;促进社会的进步,影响区域环境等方面着手分析。社会效益:满足精神文化需求;促进文化交流与发展;促进传统文化保护;提高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提供就业机会。经济效益:发展国际旅游,增加外汇收入;发展国内旅游,回笼货币,稳定市场;增加经济收入,缩小地区差异;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生态效益:加强社区建设,改善生活环境,
【答案】社会效益:提供就业岗位(促进文化交流;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经济效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收入;优化产业结构)。
生态效益:改善环境质量。
【思路导引】
某地理小组的学生考察了中国与新加坡合建的中新天津生态城。
(3)学生发现,生态城所在地有多项可利用的自然资源。请据图10列举三项。(9分)
【试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归纳能力 。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归纳能力,考生在读图时特别要注意图例,图中明显的信息是盐碱荒地、海港、河流,这样可以相应开发荒地资源、海洋资源、水资源;根据纬度位置低,太阳高度角大,可以开发太阳能资源;根据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海边昼夜盛行海陆风,可以有效利用风能资源。
【答案】荒地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风能、太阳能资源。(答出其中三项即可)
【思路导引】(3)(4)题
(4)有学生认为,新加坡重视环保,利用太阳能、风能发电应当很普遍。经过探究,大
家认识到新加坡的太阳能、风能并不丰富。请参考图11说明原因。(6分)
【试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归纳能力。
【解析】从图11中的纬度位置可知,位于赤道附近,终年受赤道低压上升气流的控制,云量多,降水多,云层对太阳的削弱作用强,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照较少;终年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风力较小。
【答案】新加坡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云量多,光照少;终年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风力小。
【思路导引】(3)(4)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san/79116.html
相关阅读:上海市某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河南省许昌市五校2013-2014学年高二第三次联考地理试题 暂缺答案
厦门双十中学—学年高三上期中地理
江苏省淮阴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地理
届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上学期期终基础学业测评(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