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语文第三次大联考试卷
一、古代诗文 (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6分)
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2)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潜《饮酒》)
(3)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滕王阁序》)
(4)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5)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陋室铭》)
(6)越明年,政通人和 ,百废具兴。(范仲淹《岳阳楼记》)
(二)文言文 (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周恭帝幼冲①,太祖英主有度量,将士归心。将北征,京师喧言:“出军之日,当立点检为天子。”富室或挈家逃匿,独宫内不知。太祖惧,密以告家人曰:“外间汹汹若此,将如何?”太祖姊面如铁色,方在厨,引面杖逐太祖,击之曰:“大丈夫临大事,可否当自决,乃来家内恐怖妇女何为耶!”太祖默然出。
陈桥驿在陈桥、封邱二门之间。艺祖②拥戴之初,陈桥守门者拒不纳,遂如封邱,抱关者望风启钥。逮及帝位,斩封邱而官陈桥者,以旌其忠于所事。
太祖皇帝初入宫,见宫嫔抱一小儿,问之,曰:“世宗子也。”时范质与赵普、潘美等侍侧,太祖顾问普等,普等曰:“去之。”潘美与一帅在后,独不语。太祖问之,美不敢答。太祖曰:“即人之位,杀人之子,朕不忍为。”美曰:“臣与陛下北面事世宗,劝陛下杀之,即负世宗;劝陛下不杀,则陛下必致疑。”上曰:“与尔为侄。世宗子不可为尔子也。”美遂持归。太祖后亦不问,美亦不复言。后终刺史,名惟吉,潘夙之祖也。
艺祖受命之三年,密镌一碑,立于太庙寝殿之夹室,谓之誓碑,用销金黄幔蔽之,门钥封闭甚严。因敕有司,自后时享及新天子即位,谒庙礼毕,奏请恭读誓词。独一小黄门不识字者从,余皆远立。上至碑前,再拜跪瞻默诵讫,复再拜出。群臣近侍,皆不知所誓何事。自后列圣相承,皆踵故事。靖康之变③,门皆洞开,人得纵观。碑高七八尺,阔四尺余,誓词三行,一云:“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内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一云:“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一云:“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后建炎间,曹勋自金回,太上寄语,祖宗誓碑在太庙,恐今天子不及知云。
(节选自《宋人轶事汇编》)
【注】①周恭帝:指柴宗训,五代时期后周皇帝,周世宗第四子,继位时年仅七岁。幼冲:年龄幼小。②艺祖:指一朝开国的帝王,在本文中与“太祖”“点检(官职)”均指赵匡胤。③靖康之变: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在城内搜刮数日,掳徽宗、钦宗二帝和后妃、皇子、宗室、贵卿等数千人后北撤,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北宋灭亡。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以旌其忠于所事 旌:表扬、表彰。
B.太祖顾问普等 顾:故意。
C.因敕有司 敕:命令。
D.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殛:诛杀。
3.下列句子中,全部体现宋太祖对柴氏子孙体恤有加的一组是(3分)( )
①太祖问之,美不敢答 ②即人之位,杀人之子,朕不忍为
③与尔为侄。世宗子不可为尔子也 ④太祖后亦不问,美亦不复言
⑤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 ⑥太上寄语,祖宗誓碑在太庙,恐今天子不及知云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宋太祖虽然受到将士们的爱戴,但一听到要立他为天子还是感到心慌而拿不定主意,结果被他的姐姐训斥了一通。
B.宋太祖相当理性地处理陈桥事变后的问题,如对当初那个不让他过关的陈桥守门者进行封官,以表彰他能忠于职守。
C.在对待柴世宗儿子的问题上,宋太祖在杀与不杀的矛盾中最后听从了潘美的意见,从而保留了柴氏的血脉。
“听从了潘美的意见”的说法有误,不杀柴世宗的儿子是宋太祖自己的意见。)
D.由于宋太祖对誓碑的严格管理,因而除了天子外,即使朝中大臣以及皇帝的近侍也不知道誓碑上所镌刻的内容。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富室或挈家逃匿,独宫内不知。(3分)
译:
(2)自后列圣相承,皆踵故事。(3分)
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 (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越 台 怀 古①
[元]萨都剌
越王故国四围山,云气犹屯虎豹关。 铜兽暗随秋露泣,海鸦多背夕阳还。
一时人物风尘②外,千古英雄草莽间。日暮鹧鸪啼更急,荒台丛竹雨斑斑。
【注】①越台:在今福建闽侯县冶山上,汉闽越王无诸曾在冶山前建都城,开辟闽疆,是福建历史上的第一个重要人物。此诗为作者在福建任闽海廉访知事时作。
②风尘:此处指污浊的场合,即指官场、腐朽的上层社会。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2)这首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请作简要赏析。(4分)
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 (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 (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5分)( )
A.张飞一路平定蜀中郡县,巴郡太守严颜依靠城池的坚固进行抵抗,张飞强攻却是打不下。最后,孔明用计活捉了严颜。张飞对他以礼相待,严颜感其恩义,于是投降。随后,严颜一马当先,打下了他所管辖的地方。(《三国演义》)
B.觉民把学堂明年暑假要招收女生的消息告诉琴,琴说到时候要第一个去报名。她找母亲商量,母亲的态度虽然让她很失望,但当她读了易卜生的《娜拉》后,又充满了希望。(《家》)
C.吴荪甫和孙吉人、王和甫成立了一个银行,吴荪甫此举是要利用筹措来的资本从事股票生意。由于股票生意利好不断,他又低价收购8个小型工厂,经营生活日用品。(《子夜》)
D.有一年,聂赫留朵夫在姑妈家小住。临行前夜,他把玛丝洛娃诱奸了。临别时,他塞给玛丝洛娃一百卢布就到部队去了。玛丝洛娃怀孕被发现后,女主人嫌她败坏名声,便把她辞退了。(《复活》)
E.爱斯梅拉达带着她心爱的小山羊离开了狂欢的节日广场。当来到广场的一条小巷时,爱斯梅拉达被弗罗洛和卡西莫多劫持。刚巧皇家卫队经过此地,侍卫长弗比斯救下了她。(《巴黎圣母院》)
8.简答题。(任选一题)(5分)
(1)“你对我说的,我一点儿不明白,”欧也妮回答,“把文书给我,告诉我签字应该签在哪儿。”葛朗台老头的眼光从文书转到女儿,从女儿转到文书,紧张得脑门上尽是汗,一刻不停地抹着。(《欧也妮?葛朗台》)
让葛朗台“紧张得脑门上尽是汗,一刻不停地抹着”的事情是什么?请简要叙述。
(2)请简述《红楼梦》中王熙凤毒设相思局的故事。
答: 第( )题:
(二)文化经典阅读 (6分)
9.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曰:“君子矜①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
②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②之,不可则止,毋自辱③也。”(《论语?颜渊》)
【注】①矜:庄重。②道:引导。③辱:受辱。
(1)请根据上述文字概括孔子的“交往”原则。(2分)
答:
(2)对待朋友的错误,孔子为什么认为只要忠诚地劝告他就可以了?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 (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阅 读 即 享 受
岳洪治
国人自古就有尊重知识、鼓励耕读的传统。读书人每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话勉励自己。然而,如果认真想一想,这个话似乎也不是那么完美。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勤学苦读,固然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然而,一个“苦”字,势必会使一些人把读书视为畏途,尚未接触便远远地避开了。这些年来,阅读率的下降,固然有很多因素,而认为读书辛苦,不如坐在电脑前打游戏来得痛快,也是使一些人疏远书本的一个原因。
我们为什么不能把读书变成一种享受,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呢?
国人向来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理想人生的目标。一个人无论从事何种职业,读书都应该是毕生躬行的事。如果说,生活的最高目的是健康和快乐,那么,愉快的阅读,也应该成为读书的一个最主要的目的。除去年少时做功课,年长后做学问所必须的阅读,因为不得不读而难免枯燥乏味之外,我们的阅读,都应该是愉快的,都应该是一种享受。具体而言,愉快的阅读,就是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所说的“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那种读书。假如是汲汲于职称、汲汲于做官、汲汲于炒股盈利而读书,纵然你读得很努力、很见成效,但是,这阅读的过程也是很难愉快的。
然而,要达到读书的高境界,要实现愉快的阅读,所读的书,必须是你真正喜欢的书,是可以使你内心得到满足、心智更加丰盈的书。因为只有阅读这样的书,才会有思想上的共鸣,才会获得精神上的享受,你才会因为阅读的愉快而进入“欣然忘食”的高境界。
在一个讲究品质的时代,要想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品质、有修养的人,一个最为便捷有效的途径,就是多读好书。那么,什么样的书,才可以称之为好书呢?我想,好书至少应该具备如下几个要素:第一,作品的思想内容,应该是作者曾经接触过的、思考过的社会生活的艺术地再现。整体上,具有一种催人奋进、积极向上的内在品质和自然完美的表现形式。第二,作品语言要清新质朴、生动形象,既优美流畅,又富含感情与哲理。第三,每个句子,都应该是从作者心田里生长的美丽花朵和智慧果实,能够让读者在愉快地阅读中,不由自主地就进入了作品中的世界。
一本好书,是一个人最贴心的友伴和心灵上不可缺少的营养美食。人生在世,许多东西都可以放弃,只是不要放弃了享受阅读的权利。
(选自《中华文摘》2014年第1期,有删改)
10.下列关于“读书”这一概念的理解,符合作者原意的一项是(3分)( )
A.因为读书辛苦,使一些人把读书视为畏途,所以造成了阅读率的下降。
B.假如为了职称、做官和炒股盈利这些功利而读书,其过程都是难以愉快的。
C.文中引用陶渊明的话是为了论说愉快的阅读应该有远离官场的思想。
D.不管什么时候,阅读都是一件快乐的事,我们不要放弃享受阅读的权利。
11.本文谈的是愉快的阅读,作者为什么要在倒数第二段陈述自己对“好书”的看法呢?(3分)
答:
12.从全文看,“要达到读书的高境界,要实现愉快的阅读”,作者认为必须具备什么条件?(不超过40个字)(3分)
答: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 (选考)(15分)
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 (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买 水
陈永林
在鄱阳湖一带,去世的老人入殓前,得由长子披老人生前穿的棉袄,次子捧老人的遗像,三儿子端老人生前穿的鞋,幺子端脸盆,依次去池塘“买水”为老人净身。每口池塘只能“买”一盆水。水买回来后,放在死者门口。村人便端着碗来买水。有专人登记,谁拿了多少钱来买水,一笔笔记上。来买水的人越多,老人的子孙们就觉得越有面子。老人活得岁数越长,是无疾而终,生前人缘又好,子孙多而且都有出息,还乐善好施,来买水的人便越多,买的是老人的福气,都想自己今后死时像老人这样风光。反之,买水的人越少。
这天,鄱湖嘴村的德贵和七根同一天去世了。
德贵是村长的爹,德贵活了八十岁,而且是无疾而终。德贵生的五个儿女,除村长在农村,其余四个儿女都在城里吃公家饭。德贵的晚年过得很惬意,吃好的,穿好的,抽的也是十元钱一包的“金圣”烟。德贵在生时,村人都说他命好,说得德贵皱纹里都是笑。
再说七根,尽管活了七十八,却是得了肝癌,在病床上躺了三个月才闭眼的。七根只生了一个儿子,没生女儿,应属儿女不全。七根的儿子也是个种田的,自己的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当然没钱给七根。七根种不动田地了,只有去镇上捡破烂。晚年过得极凄苦。死前三个月,还捡破烂。
德贵去世的第二天,德贵的儿女都赶回家了。儿女们单位上的人和儿女的亲朋好友送给德贵的花圈有五六十只。而七根竟没有一只花圈。七根的亲戚都在乡下,乡下人没有送花圈的习惯。
给德贵买水的队伍很长,有一百七八十人。且买了十二口池塘里的水,村里的池塘不够,只有去邻村的池塘里买水。一口池塘一盆水,两只水桶装得满满的。还游了街,成千上万的人看热闹,都一脸的羡慕。
给七根买水的才二十余人,而且只买了四口池塘里的水。
满满一担水放在德贵门口。德贵的大儿子还叮嘱卖水的人,待会儿村人来买水,别盛满,要不,水卖完了,就没水给爹洗身子。但半个小时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仅十几个人来买水。
去七根家买水的却有一百余人。七根的儿子亲自为村人盛水。他噙着泪水连说,谢谢,谢谢!
村人相互招呼,你也来这买水?咋不去那买水?
我才不去那个小气鬼家买水呢。有一回,我儿子交学费少了二十块钱,我低声下气对他说了一箩筐好话,他只有两个字,没钱。七根叔知道后,二话没说,把口袋里的钱全掏出来了,尽管只有十五块二角五分钱,我当时眼窝子都湿了。
我也是,我女人得了子宫癌,医生说发现得早,只要开了刀就没事。我没钱去找他借,还朝他下跪了,他就是没拿一分钱。晚上,七根叔却来我家送了三十五块钱,七根叔那时对我说,我只有这么多钱……
我儿子那回掉进了鄱阳湖,七根叔衣服也来不及脱,就跳进湖里救起我儿子。他却躲开了……
修村小学,还差五百元,七根大伯去医院卖了几次血,而他才出了一百元。
村子路上的砂石是七根叔公铺的……
七根的儿子听着村人念着他爹在世的好,泪水掉下来了,许多村人也掉了泪。四盆水很快被村人买完了。七根的儿子说,你们等等,我这就去买水。七根的儿子挑着水桶就走,走得飞快。
德贵的儿女们一个个阴着脸。他们弄不明白,村人为啥要买七根的水而不买自己父亲的水。自己的父亲的命比七根的命不知要好上多少倍。德贵的一个堂侄子说,村人都说叔太小气,说叔尽管有钱,但他们没得一点好处。说七根虽然没钱,但他尽最大能力帮他们,还说七根为人正直,说七根心地善良,说七根……德贵的大儿子大吼,别说了。
半个月后,村前那条被七根铺了砂石的路修成了水泥路。路是德贵的五个儿女们修的。德贵的儿女们说,修路的钱是德贵生前省下的。
选自《天津文学》2014年笫8期,有删改)
1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开头第1段对鄱阳湖一带“买水”风俗的介绍,既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伏笔,又为德贵家和七根家的“买水”造成悬念。
B.小说写七根的贫穷以及“儿女不全”,既反衬出他尽其所能尽心为善的优秀品质,也反映了鄱湖嘴村风俗的价值取向。
C.德贵家“仅十几个人来买水”而“去七根家买水的却有一百余人”这些细节,蕴含着鄱湖嘴村村民对七根生前为人处事的充分肯定。
D.德贵生前过得惬意和七根“晚年过得极凄苦”,两家“买水”的情形以及两个人生前的为人等形成对比,有力地凸现了小说的主题。
E.小说通过村民的言行展示了七根这位普通人贫穷的一生,暗示了中华民族的一些优秀传统仅仅存在于社会底层的现实。
14.德贵的五个儿女用德贵生前省下的钱,把村前那条被七根铺了砂石的路修成了水泥路。小说最后这样写有什么用意?(4分)
答:
15.鄱湖嘴村的村民不按旧俗“买水”折射出鄱阳湖风俗怎样的变化?请作简要分析。(6分)
答: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 (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我的小屋
--忆陈原先生的出版人生
罗俞君
①“回味往事,写不出灿烂的星光,只能告诉我的亲人,我在那一间又一间的小屋里,度过了美好的一生,充满苦恼和希望、激情和友爱的几十年。”这是老一辈出版家陈原先生的自传,也是他的绝笔《我的小屋,我的梦--六十年如歌的行板》中最后的话。
②20世纪30年代还在读高三的陈原在广州拥有了第一间小屋,在那里他踏出人生的第一步。1938年抗战爆发,他和他年轻的伙伴们在小屋里唱救亡歌曲,唱别人翻译和他自己翻译的苏联歌曲。1938年秋,他又在这小屋中翻译了大战前夜苏联流行的战歌《假如明天战争》。《假如明天战争》连歌带谱在夏衍主编的《救亡日报》上发表。歌声像长了翅膀,激励着年轻的爱国者上战场。
③在小屋里,年轻的陈原和他的挚友做着“语言梦”:学会世界语、学会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研究制定广州话拉丁化的方案。他曾把西班牙内战时期的世界语杂志《人民阵线》传播到别的城镇,他是这个杂志的中国代理人,并和几个同是穷学生和初入职场的青年,用仅有的几文零用钱,自己写稿、编辑、下厂印刷,每个月出一份《走向新阶段》的世界语刊物,诉说日本侵略者的凶残、报道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事迹。这本朴素的小刊物,在欧美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三十几年后,他在维也纳国家图书馆附近的世界语博物馆藏书库中,看到了各期《走向新阶段》。
④1938年10月21日凌晨一点,陈原随四战区一个民运机关撤离广州,几个小时后,日本侵略军侵略了这座城市。因为奉命紧急撤离,他匆匆离开这间小屋,什么也没有带走,没有余暇想到小屋和书。在以后辗转行军的日子里,他也没有时间去想念小屋,只有在奉命结束的时候,才想起还有两部手稿没有带出--有一部只完成了一半,这手稿标志着他做文字工作的开始。已经完成的一本手稿是作者从日文和世界语翻译的稿本,未完成的手稿则是他读大学时翻译的美国铁木辛科教授的《弹性力学》。这半部永远留在小屋的力学译稿,预示着他告别了工程学。随着战争与革命的开展,他进入了原先没有想到的领域。
⑤陈原曾两次入住桂林东郊的施家园小屋。他在此开始了他的编辑生涯,编辑《漫画与木刻》和《工作与学习》两个进步杂志,同时也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他的第一本著作《中国地理基础教程》初稿就是在这间小屋完成的。
⑥小屋在变,陈原的梦不变。在人生的最后一个小屋里,他把回忆自己在不同小屋度过的一生的自传副标题叫做“如歌的行板”。
⑦想起我最初组稿《我的小屋,我的梦--六十年如歌的行板》的时候,把《陈原散文》的样书送到陈原先生的小屋里。交谈中,他说还要写《我的小屋》。我意识到,这将会是一本对中国现当代出版史有独特价值的书,对读者更有意义,便马上和陈原先生约稿。写完书稿后,陈原先生曾想再修改,不幸的是,他长卧病榻三年后,离世。
⑧北京建国门大街那幢七八十年代的老楼里,那间满是书的小屋令我难忘,还有陈原先生的地址和电话,我怎么换电话簿都不愿撤去,总会再抄一遍,好像他仍住在那里,依然活着。
(选自2014年10月14日《中华读书报》,有删改)
13.下列关于这篇回忆录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从第②自然段写陈原先生“在广州拥有了第一间小屋”,到第⑦自然段写他在一个小屋里离世,既照应了他的“小屋”人生,又使文章的主体部分前后呼应。
B.抗战爆发,陈原在他的第一间小屋翻译大战前夜苏联流行的战歌,并和他的伙伴们一起写稿、编辑出版了《走向新阶段》,加入了抗战文化活动的行列。
C.因为奉命紧急撤离,陈原把翻译未完成的美国铁木辛科教授的《弹性力学》留在小屋,这使他不愿再接触工程学,进入了原先没有想到的领域。
D.在桂林东郊的施家园小屋,陈原开始了他的编辑生涯和写作生涯,除了编辑杂志,他还在此期间完成了第一本著作《中国地理基础教程》的初稿。
E.这篇文章,作者以翔实的史料,真实的描述,通过陈原与他的小屋回忆了陈原先生的一生,并展示了陈原“充满苦恼和希望、激情和友爱的几十年”。
14.作者为什么会意识到,《我的小屋》“将会是一本对中国现当代出版史有独特价值的书”?(4分)
答:
15.作者是如何表现陈原先生的出版人生的?请作简要分析。(6分)
答:
四、语言文字运用 (13分)
1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目前,我国收藏者人数已递增至7 000万以上,全国的收藏媒体已经有50多家,古玩市场也达到了60多个。其实,爱好收藏并不是什么坏事,它可以保护历史文化,传承文明。对个人来说,收藏能yí(①)情养性,满足人的求知和审美等精神需求。但是,凡事都要讲究个度,如果收藏热过了头,就会走入误区,与收藏的初衷② 。
(1)在①处根据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1分)
答:
(2)在②处填上一个恰当的成语。(1分)
答:
(3)文段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改正。(1分)
答:
17.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一致,内容合理。(3分)
诗人说:“一株三叶草,再加上你的想象,便是一片广阔的草原。”因为,每一汪水塘都有海洋的气息,……
答:示例:每一棵绿树都有森林的苍翠,每一片白云都有天空的回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7分)
崇文区工商联副主席邱淦清等15名北京市人大代表联名提出议案,建议把“孝道”写进中小学课本。他们认为:“孝道”的教育应从小学开始。一方面,孝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面,孩子承担着继承传统文化的责任。另一方面,孝道的教育有利于加强孩子的品德修养,从小教育孩子尊敬长辈,长大他才更有望成为一个促进社会和谐的人。他们曾经做过一项调查,一些小学目前已引入了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如《论语》《三字经》等。建议可以将“孝道”加入中小学课程,可以是语文课、政治课以及相关课程。
请简要阐述你对上述材料的看法。(150字左右)(7分)
五、写作 (7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70分)
爷爷常说:“趁我还能干活,能干就多干点。”爸爸常说:“要能多休息几天多好啊!”我常说:“受不了受不了了!”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题目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2014届高中毕业班大联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2014.3)
一、
(一) 1.(1)善假于物也(2)心远地自偏(3)声断衡阳之浦(4)同是天涯沦落人(5)谈笑有鸿儒(6)政通人和(每处1分,错、漏、添字的不给分。)
(二) 2.B(顾:回头。)
3.C(①表现的是潘美的智慧;④表现的是君臣对这件事的默契;⑥表现的是太上皇对有关誓碑一事的关心。)
4.C(“听从了潘美的意见”的说法有误,不杀柴世宗的儿子是宋太祖自己的意见。)
5.见“参考译文”画线处。
【参考译文】
周恭帝年纪很小,太祖英明而有气量,将领和士兵都诚心归附他。将要北征的时候,京都到处都乱哄哄议论:“部队出发的时候,即当立点检为天子。”有些富贵人家带着全家逃走或隐匿起来,只有宫内不知道。太祖害怕,偷偷地告诉家人说:“外面传得这么厉害,我该怎么办呢?”太祖的姐姐铁青着脸,她正在厨房,拿起面杖追逐太祖,敲打他说:“大丈夫面临大事,能不能做应当自己决断,却来家里让妇女担心害怕干什么!”太祖默默地走出去。
陈桥驿在陈桥、封邱两个关门之间。太祖刚受拥戴为帝的时候,陈桥守关的人不让他进去,于是就到封邱,守关的人听到传言就打开关门(让他们进来)。等到宋太祖当了皇帝,就下令斩了封邱的守关者而给陈桥的守关者加官,用来表彰他忠于职守。
太祖皇帝刚刚入宫的时候,看见宫嫔抱着一个小孩,就问这小孩是谁,宫嫔回答:“他是世宗的儿子。”当时范质、赵普和潘美等人侍立在旁边,太祖回头问赵普等人,赵普等人说:“除掉他。”潘美和一个元帅在后面,独自不说话。太祖问他的意见,潘美不敢回答。太祖说:“坐了人家的皇位,而要杀人家的儿子,我不忍心这样做。”潘美说:“臣和陛下都是世宗的臣子,劝陛下杀他的儿子,就对不起世宗;劝陛下不要杀,那么陛下一定会怀疑我。”宋太祖说:“让他给你当侄子。世宗的儿子不可以当你的儿子。”潘美于是就带着他回家。太祖后来就不再问这件事,潘美也不再提起这件事。这孩子长大后在刺史的任上去世,名叫潘惟吉,是潘夙的先祖。
宋太祖当上皇帝的第三年,就秘密地镌刻了一块碑,立在太庙寝殿的夹室,称它作誓碑,用销金的黄幔把它盖起来,门户关闭非常严密。他还因此命令有关部门,自此以后(天子)四季举行的祭祖典礼以及新天子即位,拜谒祖庙行礼结束,都要奏请恭读碑上的誓词。只能让一个不识字的小太监跟从,其余的都要远远地站着。天子来到碑前,拜两次跪下来一边看一边默诵完毕,再拜两次然后出来。众大臣以及近侍,都不知道宋太祖立下什么誓言。自此以后,各位皇帝继承皇位,都跟随着这个旧例去做。靖康之变,门户都被打开,人们才得以自由观看。碑的高度约有七八尺,宽有四尺多,誓词有三行,一行说:“柴氏的子孙,即使有罪也不得使用刑法,纵然犯了谋逆罪,也只能在狱内赐他自尽,不能在公众场合诛杀,亦不得搞连坐牵涉其他的亲属。”一行说:“不能杀士大夫及上奏书言事的人。”一行说:“子孙有违背这个誓言的,上天一定诛杀他。”后来在建炎年间,曹勋从金国回来,太上皇帝交代他回来说,祖宗誓碑在太庙,他担心现在的天子还不知道。
(三) 6.(1)本诗通过怀念汉闽越王,寄托了作者壮志难酬、抑郁不舒的苦闷。
(2)这首诗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来抒写自己的情感。如颔联和尾联分别以傍晚时分站在山上所见到的凄凉秋景,来抒写自己内心的哀伤,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二、
(一) 7.A C(A.①“孔明”应是“张飞”;②“严颜一马当先,打下了他所管辖的地方”应是“严颜所管辖的地方都望风归顺”。C.吴荪甫此举并不是“要利用筹措来的资本从事股票生意”,同时,也不存在“股票生意利好不断”。)(答对一项给3分,答对两项给5分。)
8.(1)欧也妮的母亲去世,根据法律规定,欧也妮将继承母亲的财产,这使葛朗台寝食不安。为了不让自己的财产被欧也妮分割,葛朗台让公证人起草了欧也妮自动放弃继承权的文书,希望女儿能顺从地在文书上签字,但又担心女儿不答应,所以非常紧张。
(2)贾瑞想打凤姐的主意,凤姐就故意勾引他,让他钻入穿堂冻了一夜。贾瑞不死心又去找凤姐,于是凤姐又约贾瑞晚上到一间空房子里等候,并派贾蓉、贾蔷去捉弄他。最后,贾瑞被泼了一桶尿粪吓得魂不附体,还给贾蓉、贾蔷各写了一张五十两欠契。(由于版本不同,外国文学人物的译名可酌情放宽要求。)
(二) 9.(1)与他人交往要保持“适中(度)”的关系。(2)孔子在这里实际上是讲究交往过程中的相互尊重的问题。朋友之间讲求一个“信”字,这是维系双方关系的纽带。对待朋友的错误,要坦诚布公地劝导他。这是“信”的要求。如果他不听也就算了。因为这是对别人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如有其他说法,言之成理亦可。)
?参考译文?
①孔子说:“君子庄重而不与别人争执,合群而不结党营私。”②子贡问怎样对待朋友。孔子说:“忠诚地劝告他,恰当地引导他,如果不听也就罢了,不要自取其辱。”
三、
(一) 10.B(A.文中说“阅读率的下降,固然有很多因素”,“读书辛苦”只是原因之一。C.引用陶渊明的话是为了说明什么是愉快的阅读。D.“不管什么时候”不严密,做功课、做学问所必须的阅读未必都是快乐的。)
11.从文章内容看,“好书”是与愉快的阅读密切相关的,读“好书”是愉快的阅读“必备”的条件,因此作者在陈述愉快的阅读时有必要阐述自己对“好书”的看法。从文章结构看,文章在阐述了为什么要愉快的阅读、什么是真正的愉快的阅读之后,就进一步谈怎样实现愉快的阅读,这样,文章的思路清晰,逻辑严谨,结构完整。(如有其他说法,言之成理亦可。)
12.①没有功利性(或“不慕荣利”);②所读必须是自己喜欢并可以使自己内心得到满足、心智更加丰盈的书。
(二) (甲)
13.A E(A.第1段并没有涉及到德贵和七根,因而也就不存在为德贵家和七根家的“买水”造成悬念。E.小说并没有展示“七根这位普通人贫穷的一生”,“暗示”一说也不符合小说的主旨。)(答对一项给3分,答对两项给5分。)
14.表现德贵的五个儿女通过这件事认识到道德褒贬自在人心,因而用老人生前省下的钱做公益事业,这也说明“买水”这件事对后代所产生的影响。(如有其他说法,言之成理亦可。)
15.鄱湖嘴村的多数村民不按旧俗“向子孙多而且都有出息”的德贵家“买水”,而向贫穷且“儿女不全”的七根家“买水”,(指出变化的现象,2分)反映出虚无的“风光”“福气”再也不是人们的欣羡和追求,只有乐善好施、乐于助人的新风尚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揭示变化的内涵,2分)可见,这个故事折射出鄱阳湖风俗的价值取向的变化。(点出变化的本质,2分)(如有其他说法,言之成理亦可。)
(乙)
13.C E(C.“这使他不愿再接触工程学”说法有误,“告别了工程学”“进入了原先没有想到的领域”是“随着战争与革命的开展”,他没有机会再接触工程学。E.文章并没有展示陈原“充满苦恼和希望、激情和友爱的几十年”。)(答对一项给3分,答对两项给5分。)
14.因为《我的小屋》的作者陈原先生经历并见证了中国现当代出版的发展,(2分)而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从“我的小屋”展开叙述可以使人从一个特殊的视角窥见整个中国现当代出版史。(2分)(意思对即可)
15.作者借助陈原先生的自传《我的小屋,我的梦--六十年如歌的行板》的书名和这本书最后的话,描述了他在“充满苦恼和希望、激情和友爱的几十年”中为国家和社会做出的贡献;(3分)全文以小屋为线索,通过陈原先生小屋的变换,展示了他作为翻译家、语言学家、出版家、作家的人生轨迹,令后辈把尊敬的目光投向这样的前辈,并表达了作者对陈原先生深深的怀念。(3分)(如有其他说法,言之成理亦可。)
四、
16.(1)怡 (2)背道而驰 (3)把“它”改为“收藏”。
17.示例:每一棵绿树都有森林的苍翠,每一片白云都有天空的回忆。∥每一片花瓣都有百花的芳香,每一个雨滴都有云朵的味道。∥每一颗砂砾都有大地的性格,每一颗星星都有宇宙的奥秘。
18.示例一:我赞同把“孝道”写进中小学课本它可以弥补目前青少年教育的缺失。其实目前的小学课程设置中已包含了相关内容,像思想品德课,语文课里也有关于“孝”的内容。不过,这些课程中道德文化教育的力度不够,远远落后于香港、台湾等地,而且现在大多数青少年都是独生子女,普遍得不到这个方面的教育。因此,把“孝道”写进中小学课本,有利于促进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示例二:我认为把“孝道”写进中小学课本只会增加学生的负担,作用不大。孝道应从小开始培养,但培养的途径应是多样的。就孝道来说,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其实是家庭,通过家庭感悟、实践,因为孝的含义本身便是以家庭为核心。对于是否有必要将孝道写入课本,我认为目前学校教育的内容已很丰富、很系统了,在现有基础上,注重在教学、实践中渗透民族传统就已经够了。
(看法明确2分,理由充分4分,语言表达连贯1分。)
五、
19.(提示)这个材料想展示的是这个时代中三代人的不同心态不同感受,也透露着世界观生命观的不同,考生面对此材料,应是十分熟悉的,无异于面对当今这个时代。写作时,可以选择自己的侧重点写,但要注意的是三者之间是有关联的,不可截然分开;至于主题,只要从此材料引出的,言之成理即可,不过应鼓励积极向上的思想。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san/74609.html
相关阅读:2013高三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有答案)
2019?2019学年度寒假作业高三语文答案
湖北省武穴中学2015年3月份高二月考语文试题
2019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一模试题及答案(语文)
2019年秋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模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