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2014届高三语文下册百题精练考试题(附参考答案)4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三 来源: 记忆方法网
M
91、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刘石庵是清乾隆年间的书法家,他能集各家之长而又自成一体,形成了丰腴厚重的独特风格。刘石庵有个学生,是另一位书法家翁方纲的女婿。翁讲究“笔笔有来历”,写字处处以古人为典范,不像之处,便认为是败笔。当他的女婿问他对刘石庵的书法有何看法时,翁方纲不以为然地说:“去问问你老师哪一笔是古人的?”他单纯憨厚的女婿没注意这句话的挖苦口气,真的去问老师刘石庵,刘沉吟了一会儿,说道:“你回去问问你岳父,哪一笔是他自己的?”这针锋相对地质问,表现了两位书法家不同的艺术见解。
而后人对有自己独特的个人风格的刘石庵作品的喜爱,也表明了人们对两个人的态度。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92、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天,小狗问它妈妈:“幸福在哪里? ”
妈妈微笑着说:“幸福在你的尾巴上。”
于是,小狗就天天追着它的尾巴转啊转,可是怎么追也追不到。
小狗就不高兴了,又问:“妈妈,我为什么追不到幸福? ”
妈妈摸摸小狗的头,说道:“你只要抬头大步一直向前走,幸福就会永远跟着你了! ”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9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境界,是一种状态,一种境况,一种情景;境界,也是一种态度,一种品质,一种追求……请以“生活的境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9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个经历过社会炎凉的企业家说:“人的尊严靠财富。”
一个经历过冤案折磨的老年人说:“人的尊严靠法制。”
一个经历过艰辛研究的学者说:“人的尊严靠思想。”
看来,不同经历的人,对“尊严”各有各的理解。你是如何理解“尊严”的?请以“尊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
要求: 1.立意自定。 2.文体自选。 3.题目自拟。 4.不少于800字。
9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个传说,说的是有那么一只鸟儿,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声比世上一切生灵的歌声都更加优美动听。从离开巢窝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寻找着荆棘树,直到如愿以偿,才歇息下来。然后它把自己的身体扎进最长、最尖的棘刺上,在那荒蛮的枝条之间放开了歌喉。在奄奄一息的时刻,它超脱了自身的痛苦,而那歌声竟然使云雀和夜莺都黯然失色。这是一曲美好的歌,曲终而命竭。然而,整个世界都在静静地谛听着,上帝也在苍穹中微笑。因为最美好的东西只能用深痛巨创来换取……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9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老狐狸为了喂饱出生不久的小狐狸,不辞辛劳,到处觅食,甚至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去偷盗猎人布在陷阱里的诱饵。而小狐狸一旦长大,具有独自觅食的能力,老狐狸就毫不留情地将其赶出家门。如果有谁恋恋不舍,它就连抓带咬,将其逐走。老狐狸的这种前后迥异的亲子行为,用心良苦。大自然是残酷的,弱肉强食,几乎随处可见。只有敢于闯荡的强者,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97、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0年1月,上海市同济、华东师大、华东理工、上海财大、上外和东华等六所高校自主招生测试密集举行,考生人数逾万。但是,在这六所高校中,有4所招考内容设置上,要么是理科生不考语文,要么是全部考生只考数学和英语两科,这一“学科歧视”现象引起众多考生、教师的关注。
对此,一位高校招办老师解释,自主招生考试并非高考,功能侧重于选拔专业人才。之所以考英语,是因为英语有利于学生的学科发展,搞学术离不开查阅国外资料,英语不好往往没有前途。不考语文不是因为语文不重要,而是考太多科目会给考生带来负担。
而徐汇区一所重点中学的校长却认为,不考语文,和现在高校普遍重理轻文有密切的关系。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98、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紧张的学习环境中,保留自己的一份兴趣和爱好,我们的生活会更美好;在寻常的家庭生活中,营造温馨和谐的氛围,我们的生活会更美好;在人生的旅途中,拥有一份快乐的心情,我们的生活会更美好……请以“___________,让生活更美好”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根据自己的理解把题目补充完整,如“爱”、“阅读”、“拥有快乐”……(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99、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司长高而坤说,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依然认为中国“地大物博”,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现在很多年轻人没有体验过缺水、缺电、缺粮的滋味,总认为现在谈论资源危机为时尚早,或者是“危言耸听”,甚至一些领导干部也没有充分意识到资源紧缺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往往把“节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政策方针“口号化”。数据表明,“双重挤压”已经威胁到中国的长远发展。
追求奢侈消费在一些城市中正成时尚。一些人脱离实际需求,盲目攀比,举债进行高消费。一些国外厂商也瞄准青年群体好奇、攀比心理和新富阶层显示奢华、品位的炫耀性心态,不断翻新花样,鼓励人们过度消费。一些人手机的更新频率超过1年1部。这导致了快买、快扔的消费行为,产品的设计使用寿命被人为缩短,而资源消耗量与电子垃圾废弃量由此大幅增加。
我国古代先贤们认为: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多难兴邦”,“无敌国外患,国恒亡”;对个人而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0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一天,我的老师问我们:“学校教学楼的勤杂工叫什么名字?”我们答不上来,尽管每天喝着他烧开的茶水,走过他清扫的楼道,甚至会时常漫不经心地将衣物丢放于他的斗室。老师说:“你们该记住他的名字。人生如旅行,你们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人,或许每个人都是重要的,都值得你去注意、关心、哪怕回报一个微笑。”
请研读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5不得抄袭。
1、答案: B。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多音字和形声字。A.“隽”应读jùn;C.煊:xuān;D.间:jiàn。
2、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形近字的读音。A项分别为“méi、huǐ、wǔ、huì、huì”;B项分别为“jùn、jūn、qūn、suō、quān”;C项分别为“jī、qǐ、qí、yǐ、yǐ”;D项分别为“hé、kè、hé、?āi、?āi”。
3、答案: B。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同音字的读音,B项zhì;A项xù、chù、xù、xū;C项qiàn、qiàn、qiān、qiān;D项lüè、nüè、nüè、lüè。
4、答案: C。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多音字和形近字。 A项jué/jiǎo,zhuó,màn/wàn;B项jiàn?/qiǎn?,hùn,sài/sè;C项diàn/zhàn,mò/mù,xué/xuè;D项pìn/chěn?,yá,chà/zhà。
5、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习惯性误读字的读音。A.脂zhī,倨jù;B.憎zēn?,症zhēn?;C.漩xuán,滂pān?。
6、答案:D。解析: A.暴虎冯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蛮干。望文生义,感情色彩不当。B项“势如破竹”指富有气势,节节胜利,没有阻碍。C项“目无全牛”用来形容技艺已经达到纯熟的地步。用在这里不合语境。D项“珠联璧合”:珍珠串在一起,美玉合在一起,比喻美好的事物凑在一起。
7、答案: B。解析: A.噤若寒蝉:比喻因为害怕、有顾忌而不敢说话。句中想表达的是为保护嗓子而不发声。B.筚路蓝缕:形容创业的难苦。C.夹生饭:半生不熟的饭,比喻开始没做好再做也难做好的事情。D.上梁不正下梁歪:比喻上面的人行为不正,下面的人跟着学坏。
8、答案 C。解析: A.褒贬误用,“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含贬义)。B.轻重失当,“妙手回春”是称赞医生医道高明,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C.无与伦比:没有能比得上的(多含褒义)。D.用错对象,“国色天香”原形容牡丹花色香俱佳,后多比喻女子容貌美丽。
9、答案 B。解析: A.付之一笑:一笑了之,表示不值得理会。B.明日黄花: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C.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应为“流光溢彩”。 D.在劫难逃:表示命中注定要遭受祸害,不能逃脱,比喻坏事情要发生。与语境不合。
10、答案 C。解析:A.“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指过一天算一天,凑合着混日子,比喻遇事敷衍,得过且过。B.“无所不用其极”指做坏事时任何极端的手段都使得出来。C项拉大旗作虎皮:比喻打着某种旗号以张声势,来吓唬人、蒙骗人。 D.“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用来比喻人或集团虽已失败,但其势力和影响依然存在。
11、A (B一是 "听到……声音",动宾搭配不当;二是成分残缺,应在"石头和茅草搭成的小屋"前补入介词"用"或"以"。C句式杂糅,后一个分句可改为"是因为它具有一个突出的优点--把讲课和练习结合起来"。D问题较多,最明显的是句末的"左右"应删去,全句可以这样修改"国产轿车价格低,容易被百姓接受,像'都市贝贝'市场统一售价才6.08万元,'英格尔'是6.88万元,新款"桑塔纳"也不过十几万元"。)
12、C (A句中"然而"表示对前半句话的转折,而"事实是最好说明"却承认了前面的偏见,可改为"然而事实证明这是一种偏见"或"然而事实却是对这种偏见的最好反驳"。B句式杂糅,可改成"其经费只能来自国家财政拨款"或"其经费只能来源于国家财政"。D学生们的种种行为现在已被认可,不能说成是"已经得到纠正"。
13、B (A"要防……的重任"搭配不当,可改为"曼城足球队要防守住曼联队的'恐怖左翼',邓恩不行……"或"曼城足球队员要承担起防住曼联队 '恐怖左翼'的重任,邓恩不行……"。C"不是"一词语序不当,应移到"质量"前面。D重复累赘和语序不当,可改为"为了使辞典有较高的质量,《语文大辞典》编委会躬耕修典三个春秋"。)
14、A (B句式杂糅,正确的说法应是"……这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影响决定的"。C照应不周,或者说前后不一致,"文艺作品语言的好坏"有两面,"而在于它的词语用得是地方"等只涉及一面,应改为"不在于它是否用了一大堆华丽的词,用了某一行业的术语,而在于它的词语用得是不是地方"。D"主旨……出来",主谓搭配不当;另外,还缺少两个"的"字,可改为"有的文章主旨比较隐晦,不是用明白晓畅的文字直接表现的,而是借用某种修辞手段或表现手法,含蓄地揭示出来的"。)
15、C (A"优质""农户",搭配不当, B一是"关于"用得不当,可改为"对于手机质量的投诉……"或"手机质量方面的投诉……"。二是"不可缺少"与"必需"重复,赘余,D句式杂糅,可改为"同时也不能不发挥民间力量在舆论动员、监督检查等方面的无可替代的作用"或"同时民间力量在舆论动员、监督检查等方面也能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
16、A (先看整体语段的基本内容和意境。独坐书斋,怡然自乐,惟书为友。在此好情趣之下,自己平时喜好的一些东西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了。再看所给的四句,它们相对独立构成一个语段,与前面已给定内容在语法上、结构上等方面没有直接联系;主要联系体现在意蕴上,这是一种内在的联系。这四句都是写室外的所见、所闻,那么“窗外”一词极有可能就是由所给定内容(室内以书为友)到要求排序内容(室外景象及感受)的过渡。可初步确定③句为首。③句与①句皆为所见景象,应连在一起;②④句皆为感受,应在其后。④句开首有指代词“这”,而内容与“所见”直接相关,自应放在③①之后;②句写听觉,是对视觉所体现感受的进一步深入,可放在最后。)
17、C (这道题是一道传统排序题。看似有一定难度,其实这类题型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排除法,同时要注意隐藏信息。考生应当首先注意②⑤⑥句,因为⑥句很明显是一个带有总结性的句子,而②⑤句又明显被镶嵌在⑥句之中,先说文化,后说历史,也就是⑤必在②前面,而只有C选项符合推测,所以答案很轻松就选出来了。)
18、D (这段话的结尾句是“因此绳结也是中国古典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综观所给的六句话,只有⑤句是谈绳结与服饰的关系,所以⑤句应与结尾句紧密相连。于是,排除A、B、C三项,只能选D项。具体地分析:④句是总起句,呼应上文,介绍“中国结”的悠久历史,③②⑥①⑤句具体说明“中国结”在历史上的种种作用。答题时要注意“上古时期”“当时”“同时也”“此外”等词语的承递与关联作用。)
19、③①⑤②④⑥。 (前三条横线处于句群的中间位置,所以既要“勾前”,又要“连后”,应排③①⑤句。因为①句的“结构全不用钉”和⑤句前半句的“用榫铆接合”正是“崇尚天然之美”的表现(③句是对①⑤的总提),这就做到了“勾前”;而⑤句后半句的“接合得天衣天缝”产生的效果是“牢固结实”,这就做到了“连后”。后三条横线处于句群的尾部,所以要“勾前”,应排②④⑥句。因为②④⑥句依次照应了横线前的“不过多地进行装饰”“不过多地渲染技艺”“不过多地雕琢”,这就做到了“勾前”。)
20、D (因为一个人有了①句中的“高尚的道德追求”,才能够做到②句中的“勇于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义务”;正因为能够勇于承担②句中的“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义务”,才能够做到④句中的“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因为能够“有高尚的道德追求”“勇于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义务”“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够做到⑥句中的“自尊、自爱、自强、自律”。为此,该题第二个句号前的四道横线上应依次填上①②④⑥。而⑤③则是对“人格”的介定,其中⑤介定范畴,③介定内涵。为此,该题第一个句号前的两道横线上应依次填上⑤③。)
21、B 偷换概念。第二段“从词语本身找不到任何流行的理由”的说法表明,“理由”不能
简单等同于“流行的理由”。A项和C项的答题区域在第二段,D项的答题区域在第四段。
22、A 参照第三段“人们上网发表意见可能是自由的”的说法,A项“人们能在网上自由地
发表意见”的说法曲解原意,变或然为实然。B项的答题区域在第四段,C项和D项的答题区域在第六段。
23、C 条件缺失。从全文来看,热词出现和流行的原因包括“网络为当代中国民众提供了一
种新的政治表达可能”、“网民自发形成的积极介入态度”、“普通民众对媒体操控者和所
谓‘权威’的不信任”、“每个网民个人的直觉和判断,来自一个人内在的同情心和正义
感”等方面,“媒体操控者和所谓‘权威’不受信任”只是热词出现和流行的原因之一。
A项的答题区域在第三段,B项的答题区域在第五段,D项的答题区域在末段。
24、D(“让公众精通建筑”不合文意,原文只是说“建筑审美”的问题。)
25、C(是作者依据豪?鲍克斯的观点得出的结论)
26、D(应该是“一个人的生活更加优雅或更加糟糕,重要的是取决于本人对于建筑的认识,而不仅是取决于建筑物的质量。”)
27、C(应该是低氧条件下的健身与“一般自然状态下的健身”相比)
28、D(“很多时候”应是“必须”)
29、A(“将会因价格低廉而迅速普及”的说法过于绝对化)
30、D“这与用于吉萨大金字塔的粘合物很相似”,说成了“相同”。
31、A“这个地道把3个丘陵连接起来”之前有“据推测”,不是调查发现。
32、C原句前有“据当地的传说”,说明是早已形成的东西,而不是由现实依据推断出来的。
33、D “皆为四字”错。图片中门匾即为2字。表述绝对化。
34、D. A因果关系不成立。B门楼是富有和气派的象征,不包括门楣字匾,范围扩大。C“兴无灭资”不属于知恩图报范围。
35、C “民居被楼房代替,门楣字匾将随之消失,门楣字匾文化也将消失”错误。
36、C(去:离开)
37、B(A、就、于是/凭借,依靠;B、如果/如果;C、凭借/用;D、却/连词,表承接)
38、D ①中“责其王”和②中“诛斩匈奴使者”表现介子的“勇”;④“天子使我私报王”是一种计策,表现介子的“智”;③写其回国报功;⑤表示自己甘愿担当重任;⑥陈述“士刺王者”,与介子关系不大)
39、C(路过的是“龟兹”,没有防范之心的也是“龟兹王”)
40、⑴随即拿出黄金财物让译官看,译官回去报告了楼兰王,楼兰王贪图汉朝的财物,来见汉朝使者。(“即”“示”“译”“报”各1分,句意1分)
⑵于是介子就带着楼兰王的头回去晋见朝廷,参加商讨的公卿将军都赞许他的功劳。
(“遂”“诣阙”“嘉”“公卿将军议者”定语后置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傅介子是北地人,因参军当了官。从前,龟兹、楼兰都曾杀害过汉朝的使者。元凤年间,傅介子凭借骏马监的身份,要求出使大宛,于是王下诏命令他去指责楼兰、龟兹国。
介子到了楼兰,指责楼兰王教唆匈奴堵截杀害汉朝使者:“王如果没有教唆匈奴,匈奴使者经过楼兰到其他各国去,为什么不说?”楼兰王谢罪表示顺服,说:“匈奴使者刚走,将要到乌孙,路过龟兹。”介子来到龟兹,又指责龟兹王,龟兹王也服罪。介子从大宛回到龟兹,龟兹王说:“匈奴使者从乌孙回来,现在这里。”介子于是率领他的部下杀了匈奴使者。介子回到汉朝后,把这件事奏给皇上,皇上下诏书授介子中郎的官职,又改为平乐监。
介子对大将军霍光说:“楼兰、龟兹反复无常却不去讨伐,就没有惩罚的办法了。介子路过龟兹时,发现龟兹王对身边的人没有防范之心,容易得手,我愿意前去刺杀他,以此向其他各国示威。”大将军说:“龟兹路远,暂且到楼兰试一下。”于是,大将军禀告皇上后,就派介子出发了。
介子与士兵一起携带黄金财物,扬言要用来送给外国人。到了楼兰,楼兰王流露出不喜欢介子的神情,介子假装带领士兵离去,在西面的边界停了下来,派译官回去,并对他说:“汉朝使者带着黄金和五彩丝绸,前去赏赐各个国家,楼兰王不来接受,我们要离开到西边的国家去了。”随即拿出黄金财物让译官看。译官回去报告了楼兰王,楼兰王贪图汉朝的财物,来见汉朝的使者。介子与他坐着饮酒,陈列那些财物给他看。等到楼兰王和他的手下都喝醉了,介子对楼兰王说:“汉朝派我秘密地和你谈一些事情。”楼兰王起身随介子进到帐篷里,让其他人退避,二人单独讲话,两个壮士从后面刺杀楼兰王,两把剑刺穿了胸,楼兰王立刻死去,那些贵人和身边的侍从都逃散了。于是介子就带着楼兰王的头回去晋见朝廷,参加商讨的公卿都赞许他的功劳。皇帝封介子为义阳侯,赏七百户人口的封地。刺杀楼兰王的两个壮士都补为侍郎。”
41、C(战胜)
42、A(③表现以国家为重,⑤⑥表现大义凛然)
43、B(不放弃和谈的同时以军事作后盾)
44、(1)李邈向宣抚副使请求援兵,并且从小路传送密信上报朝廷(或:使朝廷知道),都没有答复。(状语后置句、“间”、“报”为得分点)
(2)脸色不变,向南拜了两拜,端正地坐着接受刑戮。(“颜色”、“再”、“就”为得分点)
【参考译文】
  李邈,字彦思,临江军清江人,唐代皇族、宰相李适的后代。年轻时就很有才能和谋略,凭父亲的官职任太庙斋郎,提拔任河间府通判。因为触犯蔡京、童贯,调任霸州知州,任辽国贺正副使。回到朝廷,童贯想要联合金人夹攻契丹,召李邈到自己府第,想用言语打动他,使他依附自己。李邈说契丹人尚未厌弃自己的君主,就教童贯暗中帮助契丹来图谋金人。童贯不能采纳,李邈就向朝廷请求辞官还乡。感叹说:“国家的祸乱从此开始啦!”
  金人侵犯京师,皇上命他急速入见,李邈激昂振奋,再次出仕上路。到达朝廷,恰逢姚平仲出战失利,京师震惊恐惧。皇上问怎样抵御敌人,李邈说:“胜败是兵家常有的情形,陛下不必过分忧虑,只是自古以来没有求和与出战的策略没有确定而能成功的。”就说:“种师道是老将,有盛名,是契丹和金人畏惧的将领。朝廷只管主持和谈,而把各路军队全部交给种师道,根据敌情确定攻守。将领在军队中,君主的命令有不接受的。使他发现可攻击的机会就进攻,战胜固然是国家的福分;不胜,也足以使敌人知道我们有把国家存亡作为重任的将领。”皇上认为很好。
  守卫真定,士兵不满二千,钱财不到二百万,自己估计无法抵御敌人,就出文告让百姓出钱,共同死守。百姓信赖李邈能够坚守,不几天,筹得钱十三万贯,粮食十一万石,招募百姓组成敢死队也有几千人。金兵到来,李邈向宣抚副使请求援兵,并且从小路传送密信上报朝廷,都没有答复。城被围,有时出战,有时坚守,相持四十天。城被攻破,李邈巷战不能取胜,想要投井自尽,身边的人拉住他,不能投井。(被俘后)斡离不胁迫李邈向金人下拜,李邈不下拜,斡离不用火烧他的胡须眉毛和大腿,李邈也不顾惜,斡离不就把他关押在燕山府。
  金人问他说:“召集民兵攻击我们,说我们是贼人,这是为什么?”李邈说:“你们违背盟约,到处抢掠我们的钱物和人民,为什么还忌讳我说你们是敌人呢?”金人不能使他屈服。过了一些日子,想让李邈任沧州知州,李邈笑着并不答复,并且劝说他们:“你们不在此时送还我们的两位皇帝和两河地区,每年像契丹一样收取丰厚的财物,来谋求长久之利,(难道将来你们的)强大还可以依赖么?”金人忌讳他的话,让他披散头发衣襟左开,李邈大怒,斥责更有力。金人大怒,李邈就遇害了。将死,脸色不变,向南拜了两拜,端正地坐着接受刑戮。燕地的百姓为他流泪。
45、过:经过
46、D
47、C
48、B(“魏尚因故意虚报军功”说法不准确,原文无此信息。)
49、①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3分因此作战失败士兵溃逃,被秦国擒拿消灭。(“兵破士北”、“为……所……”“禽”各1分分。
② 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3分)李牧做赵国大将时,驻守在边境,军中市场的租税全部用来犒赏士卒( 为,居边,军市之租各1分)
参考译文:
皇上辇车经过郎中官署,问署长冯唐说:“老人家,你家住在哪里?”冯唐回答说:“臣祖父是赵人,到父亲时迁徙到代。”皇上说:“我住在代时,为我主办膳食的主管高祛好几次对我谈到赵将李齐很贤能。老人家你知道李齐这个人吗?”冯唐回答说:“李齐还比不上廉颇、李牧的将才呢。”皇上拍着大腿无比惋惜的说:“唉!我为什么得不到廉颇、李牧这样的人作为大将呢?如果得到他们这样的人,我又何必担心匈奴祸害呢!”冯唐说:“陛下就是得到廉颇、李牧,也不会任用他们。”
皇上很生气,起身进入禁宫中,过了很久,召见冯唐责备他说:“你为什么当众羞辱我呢?难道不能在没有人处对我说吗?”冯唐谢罪说:“我是个鄙陋的人,不知道避忌。”皇上最终还是问冯唐:“你凭什么断定我不能任用廉颇、李牧呢?”冯唐回答说:“臣听说上古时候的国君,派遣大将时,跪着推动车毂,对出征的将帅说:‘朝廷内的事,由寡人作主;朝廷外的事由将军裁断。’臣的祖父说李牧做赵国大将时,驻守在边境,军中市场的租税全部用来犒赏士卒,一切奖赏恩赐都是在朝廷外决定,不由朝廷控制。朝廷委派任用他,只要求他胜利成功,所以李牧才能够竭尽他的才智能力。在那时候,赵国几乎称霸天下。后来遇到赵王迁继立为王,听信郭开的谗言,最后杀了李牧,让颜聚代替他,所以士卒败逃,被秦擒获消灭。现在臣私下听说魏尚身为云中守,把军中市场的租金全部用来犒赏士卒,并且拿出私有钱财,五天杀一只牛,自费慰劳宾客、军吏和舍人,所以匈奴远远避开汉的士兵,不敢接近云中边境。敌人曾经侵入过一次,魏尚亲自率领战车骑兵迎击,斩杀的敌人非常多。一般士卒都是普通人家的儿子,他们整天积极作战,舍命前驱,斩杀、捕捉敌人,向幕府呈报战功,所报告的和实际稍有不合,文吏就用法令来制裁他,该奖赏的不奖赏他,但犯了法,文吏一定依法办理。臣认为陛下奖赏太轻薄,而处罚又太重。况且云中太守魏尚因记录斩杀敌首功劳和实际差了六个首级而被定罪,陛下的文吏削夺了他的爵位,判他一年徒刑。由这一点看,可以说陛下就是得到廉颇、李牧,也不能任用他们。”皇上听了很高兴。就在当天,命令冯唐拿着符节前驱赦免魏尚,再度任用他为云中太守,又任命冯唐为车骑都尉。
50、C(A 字:人的表字;B 因:于是;D 徒:同一类的人)
51、C(①讲郑遨对文学的热爱和才能,不关乎品格;②表现郑遨断绝世情,隐逸之志坚决;⑥写郑遨的生活情趣)
52、B(“三人虽屡受朝廷征召,但均未出仕”于原文无据)
53、⑴后来李振获罪向南方逃匿,郑遨步行千里前往探望他,从此以后听说这件事的人更加尊重他的德行。(“得罪”1分,“省”1分,“高”1分。句意通顺1分)
⑵高祖很尊崇他的话(或:认为他的话很重要),将他请入内殿讲授《道德经》,拜(他)作老师。(“大”1分,“延”1分,句意通顺1分,“以为”中“以”的宾语必须翻译出来)参考译文
郑遨,字云叟,滑州白马人。唐明宗祖庙名遨,所以世人以其表字相称。郑遨年少时喜好学习,文思敏捷。唐昭宗时,郑遨考进士不中,见天下已乱,有了拂衣遁世的念头,想携妻带子和他一起归隐,他的妻子不同意,郑遨就进少室山当了道士。他的妻子屡次写信劝他回家,郑遨总是将信件扔到火里烧掉,后来听说妻子、儿子去世了,他大哭一声就停止了。郑遨与李振有旧交情,李振后来供职于梁国,地位显贵,想请郑遨到梁国任职,郑遨不予考虑。后来李振获罪向南方逃匿,郑遨步行千里前往探望他,从此以后听说这件事的人更加尊重他的德行。这以后,郑遨听说华山有五粒松,树脂流入地下,千年以后化为药材,能去掉三尸,于是迁居到华阴,想寻求这种药材。郑遨和道士李道殷、罗隐之交情深厚,世人把他们看作三位高尚脱俗之人。郑遨种田,罗隐之靠买药来自给自足,李道殷有钓鱼之术,只用鱼钩不用鱼饵就能钓起鱼,又能够点石成金,郑遨曾经察验这件事,果真如此,却并不(向李道殷)探求这种道术。节度使刘遂凝多次赠给他贵重的物品,郑遨都不接受。唐明宗时用左拾遗、晋高祖时用谏议大夫的官职征召他,都不出仕,于是赐给他逍遥先生的称号。郑遨天福四年去世,时年七十四岁。
郑遨的节操可谓高尚了,身逢乱世而不被荣名利禄所玷辱,甚至抛妻离子而远离家乡,难道不是与世隔绝并且十分珍爱自身品行的人么?但是郑遨喜好饮酒下棋,经常写诗文散落民间,人们大多将这些诗文誊写在丝绢上,作为珍品互相馈赠,甚至有人将他的容貌描画在屋壁之上,把玩观赏,他的踪迹虽远离红尘但声名越来越大,与乎石门这些人真是不同啊。
与郑遨同时的还有一个叫张荐明的,是燕地人。张荐明年少时凭借儒学修养在河朔一带受到称赞,后来离家作了道士,通晓老子、庄周的学说。高祖召见他,问“道家思想可以用来治国么?”他回答说:“道,涵盖万物奥妙而成就一家之言论,得到它的精华,安居于衽席之上就可以治理好天下。”高祖很尊崇他的话(或:认为他的话很重要),将他请入内殿讲授《道德经》,拜他作老师。张荐明听到宫中报时的鼓声,对高祖说:“陛下听到这鼓声了么?它的声音单一,五音十二律,鼓声不在其中,但是能调和这些声音的却是鼓。一,是万事之本源,能坚守一的人可以治理好天下。”高祖认为这话很正确,赐给他通玄先生的称号,后来没有人知道他是如何终老的。
54、C 俟:等候。(3分)
55、C ①是少年时候的学习,②是陈述驻军事实,⑥是平贼以后回京。(3分)
56、A 进兵大庾是在要求增加兵权之后。(3分)
57、(1)你们都是我(管辖)的百姓,在外面聚集,难道是怀疑我吗?(3分,“若”、“屯”、语气各1分)
(2)守仁就挑选了七百个壮士穿上强盗的衣服,跑到山崖下,强盗招呼他们上山。(3分,“简”、“衣”、“上”各1分。)
(3)当时,谗佞奸邪的人在朝中构陷忠良、煽风点火,灾祸变化难以预料,没有守仁的话,东南平贼之事就很危险了。(4分,“谗邪”、“构”、“微”、“殆”各1分。)
[参考译文]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二十岁考中乡试,学业大进。只是更喜欢谈论兵法,而且擅长射箭。兵部尚书王琼一直认为守仁的才华不同寻常。十一年八月擢拔他做右佥都御史,到南州、赣州一带做巡抚。当时,南州盗贼蜂拥而起。守仁到了以后,亲自率领精锐的士兵驻扎在上杭。假装退兵,出其不意,直捣敌巢,连续攻下四十多座敌营,俘虏、斩获七千多敌人。守仁上疏说手中权轻,不能用来命令将士,请求赐予军旗牌令,提调监督军中事务,以便能方便做事。第二年七月进兵大庾。一共攻破敌巢八十四座,俘获、斩首六千多人。回到赣州,商议征讨?头盗贼,只有仲容没被攻下。横水被攻破以后仲容才派弟弟仲安来归降,却(偷偷地)紧密备战。守仁在年初广泛地张灯奏乐,仲容将信将疑。守仁赐给他们节日礼物,引诱他们入城拜谢。仲容率领九十三人在教场安营,自己带领几个人入城拜谒。守仁呵斥他们说:“你们都是我管辖的百姓,聚集在外面,难道是怀疑我吗?”把他们一起引入祥符宫,好好地用酒食招待他们。盗贼喜出望外,更加放心。守仁请仲容留下观赏灯乐。正月三日举行合祀先王的祭礼,守仁在城门口埋伏了披甲士兵,盗贼入门,就一一擒获并杀了他们。其他的盗贼逃跑到九连山。山横亘几百里,陡峭绝立,无法攻克。于是就挑选了七百个壮士穿上强盗的衣服,跑到山崖下,强盗招呼他们上去。官军进攻,里应外合攻击,捉拿斩首没有遗漏。当时,奸邪的坏人在朝中构陷忠良、煽风点火,灾祸变化难以预料,没有守仁的话,东南平贼之事就很危险了。世宗深知此事。刚刚即位,就立刻召守仁入朝受封。大学士杨廷和王琼不和,守仁铲平盗贼,都把功劳归于王琼,廷和不高兴,大臣也有很多嫉妒他的功劳。因此就让守仁做南京兵部尚书。守仁不去任职,请求回家探亲。不久,论功行赏,封特进光禄大夫,岁禄一千石。当时他已经遭遇父丧,屡次上疏辞去爵位,请求记录其他诸位大臣的功劳,这些请求都没有回复。守仁病得很重,上疏祈求告老还乡,不等皇命下达,终究归去。走到南安死去,五十七岁。
守仁天资聪明。十七岁拜谒上饶娄谅,和他谈论朱熹格物致知之学的大意。游览九华山回来,在阳明洞中筑室,几年都没有什么收获。贬谪到龙场的时候,穷荒之地无书可读,每天复习以前所学,忽然悟到格物致知之学,应该从内心而非外物去寻求,叹息说,道就在这里。学者一致听从他,世间于是有“阳明学”。
58、(1)春花凋谢,春风和煦,树木茂盛,空山鸟鸣,环境静谧。
(2)①以动衬静(或:以有声写无声)。诗歌前两联突出了环境的安静,第三联截取两个生活片断写出了诗人安静悠闲的生活,在此宁谧的氛围里,突然传来清脆悦耳之声。
②寓情于景。从“唯有”“好音”可以看出,诗人对半山生活的喜爱之情。
59、(1)第一首诗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陶醉于春天美景,悠然漫步于郊野的隐逸者形象;第二首诗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在阵阵秋寒中带着哀愁,只能倚杖在近郊漫步的老者形象。
(2)两首诗三、四句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周诗赋予蝴蝶以人的感情,和煦的春风让纷飞的蝴蝶陶醉了,“烂醉”二字形象地表现出蝴蝶沉醉花丛,留恋不去的如醉形态,也把作者目睹此景时的陶然之情和盘托出;赵诗将“秋风”拟人化,认为它是个“管闲事”的家伙,染红了枫叶,染白了人头,一年年秋风吹走了一年年时光,它撩起人的种种愁绪,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己老之将至之感形象地表达出来。
60、(1)晴本无雨,夏本无霜。风吹古木,声如落雨;月照平沙,似见寒霜。这两句借助联想和想象,运用新奇的比喻,逼真而传神地写出了夏夜清凉优美的风光,意境高妙。
(2)示例一:全诗以“夕”字统领全篇。首联写海天茫茫,山川阔长,都是“夕”中之景。颔联写“灯火”“星河”,颈联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这些景物都笼罩在“夕”字之中。正因为身处“夕”中的江楼能够消暑,故作者在尾联向朋友发出邀请,回应题中“招客”。
示例二:全诗以“望”字统领全篇。首联写眺望的远景,壮阔而又高远;颔联写近景,万家灯火,映在水中的星河闪烁,都是俯视之景;颈联由上而下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而尾联则是“东望”所感,向朋友发出邀请。
61、(1)①写景采用了远近结合的手法。“十里青山远”是远景,“潮平路带沙”是近景。②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前两句是视觉,而“数声啼鸟”是听觉描写。③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数声啼鸟怨年华”一句其实是表达作者内心的愁怨。
(2)①抒发了作者年华易逝、青春易老的忧伤之情,从“数声啼鸟怨年华”一句可以看出这一点;②抒发了作者对漂泊天涯的厌倦之情,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一句可以看出;③抒发了作者故地重游既喜悦又感慨的复杂心情,“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写的是词人站在荷塘边,突然想起来原来有一年,也是这个时候,他到过此地,在附近的酒家买酒喝,并乘着酒意还来观赏过荷花。他禁不住向着塘里的荷花问道:“荷花啊,你还记得那年买酒喝的那个醉汉么?”
62、(1)颔联运用衬托的手法,以新安江水色之清衬托出清溪水更清。颈联运用比喻手法,以明镜比喻清溪,岸上景物倒影清溪之中,写出了水的清澈。
(2)诗的尾联描绘了凄凉清寂的情境,流露出诗人内心的一种寂寞抑郁的情绪。
63、(1)不求高位、不慕名利的高士形象。
(2)主要用了对比、拟人手法。作者以池岸边的菊花与高屋上的瓦松作对比,意在说明菊花虽生长在沼泽低洼之地,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献给人们;而瓦松虽踞高位,实际上“在人无用,在物无成”。在这里,菊花被人格化了,作者赋予它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思想品质。“由来”与“不羡”相应,更加重了语气,突出了菊花的高尚气节。
64、(1)描写特征性的景物表现“早”:早霞已散,晓月犹明,残星未落,寒霜犹重。
(2)清幽静谧(清静),以动衬静。
(3)诗人的心境是轻松愉悦。有直接表现:尽管霜重天冷,但诗人心情轻松,便觉马行轻快。间接表现:以景写情,心情愉悦,便觉青山流水皆有情,赏心悦目。
65、(1)“催”字表现击鼓开船,催促离人上船出发;而“留”字表现楼上把酒话别,难舍难分。同一时间,不同地点,一“催”一“留”,鲜明的对比把将别而又不忍离别的情景映衬得十分强烈。
(2)江潮来去容易,友人一别难相逢。饮尽此杯,不知何日才能重逢同饮。(或答“今日樽空而潮载君去,但未知潮水何日能复送君归来”)借江潮抒别情,那茫茫的江潮似乎融汇着词人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浩渺的情思。从将别想到别后,笔意拓展,以问句结尾,表达了作者与好友的深厚友情和依依惜别之情,寄托了重逢的希望,情深意长。
66、⑴ 春与秋其代序 恐美人之迟暮 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⑵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此时无声胜有声 苟以天下之大 谈笑有鸿儒
67、(1)必有我师焉 其不善者而改之
(2)可以横绝峨眉巅 然后天梯石栈相勾连
(3)云归而岩穴暝 山间之朝暮也
68、(1)失道者寡助 亲戚畔之 天下顺之 谁家新燕啄春泥 浅草才能没马蹄
(2)三十而立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干戈寥落四周星 身世浮沉雨打萍
69、(1)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2)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3)于无声处听惊雷。    (4)相逢一笑泯恩仇。
 (5)怜子如何不丈夫。    (6)花开花落两由之。
70、⑴响穷彭蠡之滨 ⑵庶竭驽钝 攘除奸凶 ⑶谁家新燕啄春泥 浅草才能没马蹄
⑷三十而立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⑸可以濯吾缨 可以濯吾足
71、1.(1)①内容上:形象描绘了在洪水滔天之际,音乐家师旷吹奏长箫,成千上万白色蝴蝶翩跹起舞的场景,(1分)表现了在民族面临灭顶之灾时人们对大禹的膜拜和呼唤。(1分) ②结构上:点题;引出下文对禹王台魅力的探寻。(答到其中一点得1分)(2)①句式:多用四字句(或短句),富有节奏感。②风格:语言优美典雅。 ③修辞:使用了比喻修辞。(1点1分)
2.(1)用意:形象真实(1分)地表现了黄河水患给百姓带来的巨大灾难(1分),承上启下,(1分) 表明人们面对灾难时对大禹的呼唤、追怀。(1分)
(2)描写方法: ①动作描写,通过“先送”、“再让……坐”等表现出老陈渡河时缜密的安排及渡河的艰难;再用“死命地抓”写出了老陈面对洪水的无奈。②神态描写,用“眼睁睁地”写出了老陈面对洪水的无奈。 ③心理描写,用“如被五雷劈顶一般”写出了当老陈发现两个女儿已被洪水淹没后的绝望。 ④细节描写。(例子同上) (以上四点回答到两点即可得2分)
3.禹王台是中华民族在生死存亡之际,虔诚膜拜、追怀像大禹这种挺身而出、解除灾难的领袖人物,祈求躲避洪灾、祈盼风调雨顺的象征。(4分。要回答到:禹王台是干什么的,为什么会成为祭坛)
4.(1)“蝴蝶雪”是全文的叙述线索,开头写两千五百多年前在开封高台师旷奏箫时的蝴蝶雪,再写明朝嘉靖年间洪水过后禹王台出现的蝴蝶雪,最后以蝴蝶雪作结。(线索和分析各1分) (2)富有诗意,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蝴蝶”、“雪”都是很美好的形象,能激发人的审美情趣。(“诗意”和“兴趣”各1分)(3)赞扬了大禹受命于危难,帮助人们解除水患的伟大功绩,(1分)表达了人们对大禹这类英雄的呼唤。(1分)
72、所谓“背景”,就是对人物、事件起作用的学历、资历、身份、地位以及家庭出身、社会关系等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
2.(1)北大参与了我的身份的确定;(2)北大曾经给了我们知识,给了我们人品,给了我们前行的方向;(3)北大始终作为一道背景,永远地矗立在我们身后的苍茫之中。(4)无论是在学术会议上,或是应邀到外校讲学、演讲,北大都给了我自信与勇气。它默默地为我增加着言语的重量,并且神奇般地使我容光焕发。它甚至免去了我的尴尬与困境。
3.(1)背景一方面给了我们种种好处,但同时也给我们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2)背景的力量之大,居然能够使你不敢仅仅是利用它、享受它,还能提醒与鞭策你不能辜负于它。(3)背景既给予了我们,又在要求着我们。背景给了我们方便,给了我们荣誉,但又被别人拿了去,成了衡量我们的未免有点苛刻的尺度。
4.要点:文章最后两段总结全文,照应题目,深化中心,升华主题。
73、(1)照应题目(2分) (2)为揭示“笛声”真相作铺垫(引出下文“笛声”) (2分)
2.(1)竹林乐声声势宏大,不同凡响,让作者心存敬畏。(3分)(2)如果把自然风景简单地理解为一幅静态的画,那是没有真正感悟自然(3分)
3.多角度渲染“自然的声籁”,使内容更加充实(3分)与“竹林的交响”映衬比较,彰显“竹林的交响”的美妙。(3分)
4.(1)自然的声音是美好的(2分) (2)自然的声音能净化人的心灵(2分)
(3)人要亲近崇敬自然(2分)
74、1.缭绕的炊烟凝聚着浓郁的乡情、乡思、乡韵,(2分)在游子的心灵世界中,炊烟成了思乡的载体,形成了一种难以割舍的牵挂,挥之不去,萦绕心田。(2分)(围绕“游子的乡情”进行具体阐释,也可从“故土情结”、“乡情文化”的角度作答。)
2.①按照“清晨”、“中午”、“日色已尽”的时间顺序,对“炊烟”展开具体的描写,展现出一天之中“炊烟”的全貌,给读者完整的印象和认识;②运用拟人手法,通过“挠醒”、“嬉戏”、“挽起臂膀”等词语,将“炊烟”人格化,赋予人的思想感情与行为特征,增强了亲切感与感染力,使感情表达更充分。(每点3分)
3.①炊烟,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希望;②炊烟,缠绕着游子的浓浓乡情;③炊烟,折射出时光的推移;④炊烟,蕴含着美好情愫和生活气息、生活趣味,使人们的生活充满诗情画意。(每点2分,答出3点给满分)
4.①首先,作者认为“炊烟”作为“一种标志性符号” 体现了华夏儿女火热的乡土情结,熔铸成了华夏民族的集体人格;②其次,“炊烟”作为农耕文明与劳作文化的载体,内涵丰富,影响深远,作者要求我们须臾不能将其割舍;③对逝去的“炊烟”现状,作者期望唤醒人们的文化传承意识,以勇敢担当神圣使命的姿态和美好的情感,将“炊烟”所积淀的厚重文化发扬光大。(每点2分,答出3点给满分)
75、1.主要写到了二类“盆景”,一类是在花圃中培育的人工“盆景”,一类是自然界中具有盆景特色的景物;作者借“盆景”谈艺,在这里“盆景”寓义是具有个性的文学艺术作品。
2.作者年轻时看到的“盆景”都处在寂寞的花圃中,他因为耐不住寂寞,所以也就无法进一步欣赏到盆景的好处;作者经过不断的生活历练和阅历积累,才逐渐晓得“盆景的好看”的真谛;作者喜欢小巧隽永而又有意境和气势的“盆景”。
3.坚持长期不懈的努力,不急功近利,“一枝一枝地培养,一叶一叶地修剪”。
4.尊重文学艺术的个性,提倡文学创作的个性,在文学艺术创作中要耐得住寂寞,不追时髦,不凑热闹,少些功利之心。
76、 1.运用反衬手法。用有雨时村庄充满生机和快乐反衬近些年村庄的干渴,表现我对童年生活的追忆和对村庄的深厚感情。(6分。手法2分,分析2分,情感2分。意思对即可。)
2.①土地养活不了他们,产出与他们的付出不成比例,②土地改变不了他们的生活,③村庄中更多的人对种地失去了信心,人们都纷纷离开了村庄,④于是土地荒芜,村庄越发失去了生机和希望。(4分。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
3.要点:①细节描写(或白描手法):对油菜、胡豆花、小动物以及乡村父亲们的脸等细节进行刻画,使春雨中“含情脉脉”的群像得以简洁传神地表现。(3分,手法1分,具体分析2分)②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雨给村子带来的欣喜,表达对童年村庄生活的眷恋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3分,手法1分,具体分析2分)
4.第一问示例:作者对村庄的情感态度是复杂的,①有对村庄荒凉衰败的现状及未来的隐忧,②也有对村庄能够风调雨颇、兴旺繁荣的美好期盼或憧憬。(6分,答对一点得3分,意思对即可。)
77、1.从“耐心”“隐藏”等词语可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一切”包含着生长在土地里的所有生命。
2.(1)说蚂蚱、小蝗虫、蝈蝈等的“翅膀振动的频率快”,是将自己与生长在土地里的小生灵作比较,说明生长在土地上才会有最自由快乐的生活。
(2)用黄金比喻土地在那些为了金钱而恣意侵占耕地的开发者眼里的价值,贪图金钱的人都想在瓜分土地时获得暴利。
3.作者对土地被土地开发者所侵占感到极大的无奈与伤感,对已失去的土地充满了无限的怀念之情。
4.从文中可见刘亮锃对土地具有特别深沉的爱,他认为,只有生长在土地上,才会有自由与快乐。虽然城市建设可以创建繁荣,但他崇尚朴素。他的这种土地情结可以理解。但是,社会要进步,经济要发展,城市建设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只是,在城市建设中,对土地的占用,应尽量物尽其用,而不能有得不偿失的后果出现。
78、2.特点:采用白描手法描写了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作用:衬托罗永才渐趋温暖的心理感受,暗示人物心理转变,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
3.示例(1)碑 理由:①“碑”是贯穿情节诗中的线索;②“碑”“洗碑”暗示罗永才的心理极其转化(由“悲”到“洗悲”)过程。(2)王石匠 理由:①小说主要人物之一;②王石匠形象的塑造体现作者的创作意图。(3)转变 理由:①罗永才的心理转变是故事的主要内容;②以罗永才的心理转变来表现小说的主旨。
79、1.作用有二:
(1)制造悬念,让读者也有一个思考的余地,该是谁当选。
(2)在行文上跌宕起伏,曲折有致。
2. 这场考试的“特别”表现在:
(1)考试的内容上,一般应为考查干部的条件、素质、能力等;
(2)考试的方法上,那种抢答游戏式的考试方法与干部应有的考试方法迥异;
(3)考试评判的标准上,得分高的未被选上,得分低的反被选上。
这样写,设置了悬念,引人入胜。
3.“率先”、“马上”“泰然”、“首先上阵”、“大笔一挥”等,钱科长的形象:官隐浓厚,官欲急切,官腔老到成熟,一副官僚的模样。
4.“全场死寂”是因为得分负分的李科长当选,出人意料之外。“掌声炸响”是表明群众明白了这场考试的真正意图,拥护李科长当选,对官僚作风表示了嘲讽。
80、1.为作品定下了悲剧的基调,预示了作品情节的扑朔迷离,也为师傅雨中送伞埋下了伏笔。
2.①真的没有学到家。只学到了用刀之法,却没有学到为人之道;不懂得学艺先学做人的道理,更不懂得“刀法乃精、气、神所致”的武术真谛。②担心。因为徒儿只重艺轻德,这样不仅不能修得真功夫,甚至会成为武林祸害,所以担心。因而师傅已在心中决定要惩治徒儿,这样说,为把伞变成武器作准备。小说也正是以此引出”削伞”的情节,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引出悲剧结局的。
3.①伞,凝结了师徒之情;②伞,又终结了师徒之义。③一把普通的伞,在师傅手中,能轻易化作一招毙命的利器,体现了师傅所说的“刀法乃精、气、神所致”变化随心的刀法真谛。④结尾处的这场较量,其实已是人格武品的较量,通过师徒对伞的处理,高下已分。⑤以伞为线索,⑥以小见大,深化主题。(每一小点1分,共6分,意思答对即可。)
4.(1)学艺要先学做人。徒儿成功,便要过河拆桥,算计师傅,岂料师父更有一手,将徒儿击毙,这就是高低之分。一个徒儿,只学武功,无人格可言,此人必败。学武功,首先要学会做人。历史上功成身败的例子还少吗?现代社会只,只重技能,不重人品,亦难立足社会。(2)教徒应先教做人。老师傅功深德高,但教徒不力,使徒儿学了武艺却没有修得武德,也没有领会刀法真谛,被迫要亲手将爱徒击毙,这是为师的失败。现代教育同样要警惕只教书不育人的错误倾向。(3)哲学人格大于武功。中国武术博大精深,处处闪烁着中国文化的芬芳。中国武术既能强身健体,又能击敌和自卫,更含深深的哲理和人生哲学。学中国武术岂能只学眼花缭乱的刀光剑影。只有哲理和武功结合学武功和学做人并重,才能学到真功夫,才能达到高境界。(4)人不能失其本心。饮水思源,知恩图报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望恩负义,没有“感恩”之心的人,往往会失其本心,疯狂追名逐利,结果没有几个不身败名裂的。。(以上几点供参考,持之有故,不脱离文本即可。说出以上“道理中的一个方面即可。本文主题的正确概括,其它言之有理的道理亦可。联系现实,看法正确即可。)
81、(1)关于学科分科问题,A省、B省分别采取相应措施。(2分)
(2)示例1:无论学业水平测试还是延迟分科,都有利于学生全面夯实基础素质。文科生要具有理科素质,理科生要具有文科素养,这样才有利于将来的专业发展。过早地分科,将会限制自己的全面发展。(4分)
示例2:学业水平测试或延迟分科,会大大增加中学生的课业负担。中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文理兼顾很难发挥自己的长处。况且“术业有专攻”,无论是今后就业还是个人发展,更需要的还是专门的知识。(若从其他角度分析,言之成理亦可。)
82、一种起源于手机和数码产品等领域,后来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主要表现为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甚至打上创新恶搞和非主流烙印的文化现象。
83、【参考答案】书法、意象、体味、神髓
84、略。
85、我们体味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思索,我们感受李白“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欢愉。(每句3分。句式构成排比1分,诗句符合文意“思考”“欢唱”1分,所引诗句与作者相符1分)
86、天上的繁星,并不因为月亮就在身边而停止眨眼;云间的小鸟,并不因为雄鹰就在眼前而畏惧飞翔。(2)草间的茧火虫,并不因为明星高照而放弃闪光;海中的小鱼,并不因为世鲸的游弋而躲进礁石。
87、①难道感恩就只是给父母洗脚吗? ②学校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③“一刀切”的模式 ④反而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⑤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88、诗人们咏月,常常称明月为金蟾,玉兔;喻月色为寒霜,白雪;状圆月为玉盘,宝镜;比新月为琼构,玉簪.(保留原意,句式和谐对称即可)
89、①世贸组织最不发达国家的小组委员会 最近通过一项经济合作发展规划。②这一规划是在多哈宣言有关条款的基础上制定的。③其目的是帮助最不发达国家加快发展对外贸易。④世贸组织总干事穆尔对该规划的通过表示欢迎。
90、①删去"全校"("我们学校"与"全校"重复)②删去"自行"("自己"与"自行"重复)③删去"和杂志"("报刊"包括报纸和杂志)④删去"一件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情"("十分可喜"与"非常值得高兴"重复)⑤删去"学校的"和"老师"(用"学校"修饰"老师"属多余)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san/72987.html

相关阅读:2013高三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有答案)
2019年秋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模拟题
湖北省武穴中学2015年3月份高二月考语文试题
2019?2019学年度寒假作业高三语文答案
2019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一模试题及答案(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