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组
1.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
A.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B.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C.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D.用牛力耕 田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2.乾隆《元和县志》“(安徽)歙人阮弼在芜湖创立染局,招来‘染人’,分工操作,费用省而获利多,其产品行销于全国各地。”说明 ①地域性商人群体较为活跃 ②新的生产关系迅速发展 ③长途贸易比较发达 ④生产的专业化程度提高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唐代诗人王绩《田家》一诗中写道:“依床看妇织,登垄课儿锄。”对诗中反映的生产模式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生产中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B.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C.生产的目的是为了生活的需要和缴纳赋税 D.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4.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来穿衣,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及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的对应的思想是
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 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
C.甲-儒,乙-法,丙-墨,丁-道 D.甲-道,乙-墨,丙-法,丁-儒
5.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
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
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
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
D.认为孩子犯错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
6.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A.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进攻B.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 D.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
7.《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引文认为,君主应当
A.建立上传下达的邮驿制度B.经常巡游天下C.深入民间体察民情D.加强对中央与地方官员的监察
8.在某学校的一节历史课上,学生们表演了皇帝处理朝政的情景:皇帝作了一个重大决定,他把想法告诉中书省,然后由中书省起草文件,交由门下省审核后,认为还有不妥之处,于是将之驳回,由中书省再次请皇帝略作修改。当门下省再次审核后,交给尚书省去执行。这一情景与哪一朝代的什么制度有关
A.西汉、刺史制度 B.唐朝、三省六部制 C.秦朝、三公九卿制 D.宋朝、二府三司制
9.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天问大臣:“天下谁人最快活?”有的说:“金榜题名。”有的答:“功成名就。”朱元璋都不以为然,当大臣万钢回答说“畏法度者快活”时,却极为赞赏,随后对其委以重任。朱元璋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的原因是
A.其他大臣的回答自相矛盾 B.万钢强调了对专制统治的服从
C.万钢的回答揭示了快乐的源泉 D.其他大臣的回答背离了主题
10.某一本历史著作有这样的叙述:“在万历的祖父嘉靖皇帝以前,大学士为三至六人,皇帝可能对其中的一人咨询较为频繁,但从名义上说,他和另外的几位大学士仍处于平等的地位。这以后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张居正名为首辅或称元辅,其它大学士的任命则出于他的推荐,……”文中所指的制度是
A.汉代内外朝 B.唐代三省制 C.明代内阁制 D.清代设军机处
11.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其侍从顾问;康熙帝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任职。从中可以看出( )
A.明清饱学之士享有政治特权B.明太祖和康熙帝处于危机境地
C.明清皇帝推行重视文人政策D.二者都是强化专制皇权的产物
12.政治制度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体现,与经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你认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有
① 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② 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③ 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 ④ 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23456789101112
宜宾县白花中学2014级历史创新试题(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史)
参考答案
第六组:BAABA BDBBC DA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san/71776.html
相关阅读:广东省“十二校”2013——2014学年度高三第2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山东师大附中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山东省青岛市届高三期末检测 历史试题
高三文综历史联考试题(天津市带答案)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5--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历史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