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2014届高考历史复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单元测试题(有参考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三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单元测试29: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同志们,炮火包围着我们,凶猛的野兽齐向我们猛扑。”为打退国内外敌人的进攻,苏俄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下列不属于这一政策内容的是(  )
A.把大中企业全都收归国有
B.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
C.取消一切商品贸易
D.生活必需品由国家集中分配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实行余粮收集制,而不是在土地方面实行改革。
答案:B
2.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粮食。”这一措施实行于(  )
A.1917年十月革命时期 B.三年国内战争时期
C.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 D.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
解析:本题考查迁移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提供的信息判断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规定,由此判断是三年国内战争时期。
答案:B
3. 1921年苏俄暴动者提出“拥护苏维埃,但不要共产党人参加”的口号。一个红军战士在信中说:“不是富农的暴动,而是对正义的胜利丧失了任何希望的劳动农民的暴动。”导致农民丧失希望的原因是(  )
A.农民对苏维埃政权不满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C.新经济政策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D.农业集体化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解析:结合1921年的时间,可知当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引起了农民的暴动。
答案:B
4.下面是1919年某地几个长工的闲谈,他们的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
A.张三:还是人家俄国好,吃、穿、用国家统一发给,不用自己花钱去买
B.李四:说的也是,听说人家俄国的农民,有自己的土地,可我们还要给地主干活
C.刘五:我觉得俄国不好,农民虽然有自己的地,可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余粮都得给国家,不许卖
D.王六:谁说余粮不准卖,听说人家列宁专门通过了一项法令,鼓励自由买卖
解析:王六的话反映的是新经济政策,1921年开始实施,不符合题意。A、B、C三项均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正确表述。
答案:D
5.实行余粮收集制后,粮食征购量有较大幅度的上升。1917~1918年度征购粮食7 340万普特(1普特=16.38千克),1918~1919年度为10 790万普特,1919~1920年度为21 250万普特。这(  )
A.体现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大大提高
B.有力地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
C.体现了农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
D.体现了农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解析:从材料中“粮食征购量”、“上升”等信息可知,粮食集中到国家手中,这有利于取得战争的胜利,“农民生产积极性”、“生产效率”、“生活水平”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C、D三项。
答案:B
6.列宁指出:“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的党纲里却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基本任务。……由于我们企图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在经济上遭受了严重的失败。”下列对本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题干材料中提到的政策是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列宁否定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妨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可能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提取题干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从“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由于我们企图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在经济上遭受了严重的失败”等信息可看出A、C、D三项是正确的。
答案:B
7.列宁说:“目前的新事物,就是我国革命在经济建设的一些根本问题上必须采取‘改良主义的、渐进主义的、审慎迂回的行动方式’。”这种“改良主义的”行动方式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在内容上的相似之处是(  )
①都是为了发展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②都是从农村改革入手,前者实行余粮收集制,我国则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③都允许私人办企业 ④都是利用商品市场发展经济
A.①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依据材料判断,苏俄实行的是新经济政策,当时苏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还未建立,农业政策是实行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故①②说法错误。
答案:B
8.列宁认为:“不摧毁旧的社会经济结构??商业、小经济、小企业、资本主义,而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他们。”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苏俄实行了(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解析:题干材料中“旧的社会经济结构”是相对于社会主义经济结构而言的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结构,“不摧毁”就意味着保留这些东西。利用商品、市场、货币建设社会主义经济,这是新经济政策的本质。
答案:B
9.下列表格说明了(  )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得重大成就
B.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正确和重大成就
C.农业集体化取得重大成就
D.指令性计划对经济造成巨大损害
解析:从表格内容可看出,1923年后农业耕种面积和产量都有大幅度增长,由于当时苏俄正在实施新经济政策。
答案:B
10.斯大林决定实行农业全盘集体化的主要目的是(  )
A.配合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B.克服粮食收购危机
C.工业化的高速发展,对粮食需求量大增
D.粮食收购危机的出现
解析:四个选项的表述极其接近,很显然A、B两项是从目的的角度作的阐述,C、D两项则是从原因的角度作的解析,而在A、B两项中B项是从属于A项的,因此A项是最准确的。
答案:A
集体农庄庄员在田间用餐
11.“谁不加入集体农庄(如上图),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口号的出现,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在农业集体化运动中出现了过激现象
B.确立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水平还有距离
C.农民加入集体农庄的积极性很高
D.苏联搞农业集体化运动时机还不成熟
解析:题中口号说明了存在强迫参加集体农庄的情况,恰恰说明农业集体化强行推进生产资料公有制,脱离了苏联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
答案:B
12.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最大的区别在于(  )
A.市场和计划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B.对工农联盟和农业发展的认识
C.对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认识
D.对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认识
解析: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策是计划经济,以行政命令取代市场,否定商品经济,计划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统治地位;新经济政策则是有限度地恢复私人资本主义,允许市场发展商品经济。因此,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市场和计划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同,所以符合题意的是A项。
答案:A
13.这是前苏联的一段笑话:农夫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的回到家里和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老婆说:“没有油啊!”伊万说:“那就煮!”老婆说:“没锅!”伊万说:“那就烤!”老婆说:“没有柴!”伊万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该笑话主要针对斯大林时期的(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
C.农业集体化运动 D.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解析:1929年底,苏联掀起农业集体化运动,一切生产工具和生活工具归集体所有,题中信息是对农业集体化运动负面影响的反映,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答案:C
14.以下对“斯大林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建成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确立
B.主要内容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C.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惟一模式
D.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解析:1936年苏联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确立,表现在政治方面是权力的高度集中,表现在经济方面是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适应了苏联的生产力发展,但它并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惟一模式。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5.美苏两个大国演绎了大国兴起的奇迹,走出了自己的发展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根据列宁的提议通过了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决议。……当这一消息被共产国际的各国代表得知时,有些外国革命者痛惜地哭道:“晓得今天是这样,我们不该参加十月革命了。”还有人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列宁做出了很好的回答:“退一步,进两步。退是为了进,为了进必需退,不退就不能进。”
材料二 “总统先生!”一位年轻的记者曾经问罗斯福:“你是共产党吗?”“不是。”“你是社会主义者吗?”“不是。”这位记者对罗斯福拒不承认自己属于哪种常规的意识形态感到困惑,最后问道:“那你的哲学是什么?”“哲学?”有点迷惑不解的总统说:“哲学?我是基督教徒,是民主党人,……如此而已。”罗斯福还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1)列宁是如何做到“退一步”的?“进两步”的主要含义是什么?
(2)罗斯福说的“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是指什么?材料二中“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是什么意思?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产生了什么影响?
(3)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解析:本题以苏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罗斯福新政为主题,考查学生的材料解析能力。第(1)问要抓住“新经济政策”这一关键信息,理解由于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后期引起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说明用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办法不行,必须先恢复国民经济,再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所以实行新经济政策,迂回前进,一方面发展经济,另一方面又巩固了新生的政权。第(2)问要结合所学知识,理解罗斯福说这话是在经济危机时期,造成其原因是胡佛实行自由放任政策。所以他要在保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做暂时的调整,来干预经济,开创了一种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即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第(3)问为开放性试题,结合社会主义借鉴资本主义的市场和资本主义借鉴社会主义的计划,说明计划和市场只是发展经济的两种手段即可。
答案:(1)放弃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和发展经济。(如学生答出新经济政策的任意两条内容亦可。)含义:恢复经济;巩固政权;向社会主义过渡等。(最后一点必须写出,其余两点写出任意一点即可。)
(2)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意思:在保持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或者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来挽救经济危机。影响: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3)计划、市场只是经济手段,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采取什么发展模式归根结底是由国情尤其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1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的目的是使国家富强,在军事上和工业上自给自足。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是计划的核心。在没有外国贷款的情况下进行工业化,农业部门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集体化使大规模的农庄代替了以往的小块田地,这就使资本(机器、拖拉机等)应用于土地成为可能,这有利于提高人均产量。集体化又使上级机关更容易通过管理手段来控制集体农庄的剩余产品。
??据(美)帕尔默?科尔顿:《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二 中国的工业化是在农业生产力水平很低的状况下启动的,落后的传统农业对工业化造成极大制约,这种制约突出表现在农产品供给短缺的制约和农村市场需求不足的制约两种形式。因此随着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全面推行,对农业发展的要求就变得十分强烈。
??据孙代尧:《20世纪50年代中国急速向
社会主义过渡的工业化背景分析》
(1)1928年后苏联农业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2)从工业与农业关系的角度,评价斯大林时期形成的经济体制。
(3)新中国“一五”和“二五”计划期间,在农业方面开展了哪些运动?
(4)1978年后中国的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斯大林经济体制有何突破?
解析:(1)本题从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视角命题。考查苏联和中国采取的不同工、农业政策及后果;(2)从中外历史对比的视角来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一个热点。同学们在复习时要注意对比两国采取的不同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和影响。(3)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事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要注意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搞好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答案:(1)实施农业集体化政策。为了满足国内工业化的需要。(2)短期内使苏联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和军事工业飞速发展,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但不利于农业的发展,从长远看对工业的发展也不利;造成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比例严重失调,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3)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4)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改变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使农业和工业协调发展;兼顾了国家、集体和农民三者的利益,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san/68693.html

相关阅读:山东省青岛市届高三期末检测 历史试题
山东师大附中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高三文综历史联考试题(天津市带答案)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5--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历史试
广东省“十二校”2013——2014学年度高三第2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