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2012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必修1 第8单元 考点复习教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三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必修1 第8单元
考点15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加强
课前自主学习
一、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1.走向联合的欧洲:
(1)背景:二战使 西欧 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逐渐走上了联合的道路。
(2)过程:1951年,签订《巴黎条约》,建立欧洲 煤钢共同体 ,条约促使 法德 两个政治宿敌开始走向和解;后来, 欧洲经济 共同体和欧洲 原子能 共同体成立;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统称为 欧洲共同体 。
(3)影响:
①西欧加强经济合作,实力大大加强。
②开始摆脱 美国 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③20世纪70年代,尽量“用一个声音说话”,加强了 政治 上的联合。
2.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1)原因:①美国推动日本进行 民主改革 ,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② 朝鲜战争 使日本通过给美国提供商品和劳务得到大量的“特需”收入。③日本加强政府投资和重视 教育 。④引进大量先进技术,提出“ 贸易立国 ”“ 出口第一 ”的口号。
(2)结果: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3)影响:随着实力的增强,日本提出成为 政治大国 的目标。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二战后, 民族解放 运动发展,许多民族国家独立。
(2)目的:摆脱 美苏 控制和维护自身独立,主张团结起来。
(3)标志: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 贝尔格莱德 举行,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
(4)政策:不结盟运动奉行 非集团 、 不结盟 的政策。
(5)影响: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推动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崩溃,一定程度上冲击着 两极 格局。
4.中国的振兴: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的重要力量。
【疑点1】 20世纪80年代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不断强大,追求政治大国就成为他们的梦想。作为一个曾被其侵略的国家的公民应持怎样的态度?假如日本真成了政治大国,我们应怎样处理与日本的关系?
指点迷津:态度:反对。处理与日本关系:假如日本已成为政治大国,首先,直面现实,加强政治对话与合作。历史证明中日两国合则两利,分则两损。两国间政治、经济各有长短,互有需求,彼此之间的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其次,防范日本重走军国主义道路。我们希望看到日本的和平发展,而非重走军国主义为害中国和亚洲人民的老路。
二、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两极格局的瓦解??苏联解体。
(1)原因: 戈尔巴乔夫 的政治改革,使苏联改革走进了误区。
(2)解体:1991年底,俄罗斯等11个苏联加盟共和国成立 独立国家联合体 ,苏联不复存在, 两极格局 也随之瓦解。
2.东欧剧变。
(1)原因:受 苏联 改革和国内经济困难影响。
(2)实质: 社会制度 随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3)表现:1989年, 波兰 成为第一个剧变的国家。1990年, 民主德国 并入联邦德国,实现了两德统一。
【疑点2】为什么说多极化趋势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
指点迷津:
①这次世界格局变化不像以往是在世界大战根本改变国际力量对比的形势下迅速建立的,而是在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形势下各国力量消长的基础上形成的,各国力量对比的根本变化需要较长的时间。
②各强国较量磨合、分化组合也需要较长时间。
③决定国际格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经济的发展,以经济为基础和核心的综合国力对比变化需要较长时间。
3.和平与动荡并存。
(1)世界形势:“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出现了 缓和与紧张 、 和平与动荡 并存的局面。
(2)动荡表现: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没有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对南斯拉夫动武。“冷战”结束后,国际 恐怖主义 也呈现泛滥趋势。
4.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一超:“冷战”结束后, 美国 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 单极 世界。
(2)多强:
①“冷战”的结束,为欧洲的统一提供了历史性机遇,1993年, 欧盟 正式成立;
② 日本 将两极瓦解视为跻身政治大国的大好时机;
③ 俄罗斯 取代了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国际地位有很大改善;
④ 中国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致力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3)世界格局特点: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 多极化 趋势进一步发展但仍然只是一个发展趋势。
【疑点3】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指点迷津: ①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多极化是一个趋势,即世界是由多种力量、多种社会制度、多种发展模式和多种价值观构成的,它承认了世界的多样性。各种力量之间的平衡与制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维护了世界和平。
②它促进了大国关系的缓和。为了对付共同的威胁??恐怖主义,大国之间开始尝试进行新的对话,并加强合作,从而使大国之间的联系加强,促进了缓和。
③使世界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两个主要趋势: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
④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总体实力增强,多极化趋势对于发展中国家既提供了机遇,又提出了挑战。

课堂精讲精练
1.二战后欧洲国家联合的必要性。
(1)战后西欧任何一个国家都无力单独与美苏抗衡,并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起到主导作用,唯一的出路是“联合”。
(2)西欧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各国人民的反战情绪强烈,迫切希望有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来恢复和发展经济。
(3)西欧土地面积狭小,资源相对贫乏。因此必须打破国家壁垒,在经济上联合起来,实现一体化。
(4)雅尔塔体系使欧洲处于美苏两国的控制之下,随着西欧各国经济的恢复发展,摆脱美国、与美国建立平等伙伴关系的要求日益强烈。
【例1】 1951年4月,法、意、联邦德国、荷、比、卢六国在法国巴黎签订了为期50年的《关于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条约》,简称为《巴黎条约》,这意味着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启动。西欧国家开始走向联合的根本目的是( )
A.增强西欧经济实力 B.摆脱美国的控制
C.加强自身政治安全 D.恢复欧洲霸主地位
解析: 20世纪50年代,随着西欧各国的恢复与发展,如何在两极格局的局面下发展经济,增强经济实力成为欧洲许多国家政治家的愿望,因而增强欧洲经济实力成为欧洲开始走向联合的根本目的。B、C也是目的之一,但从属于A,D说法明显错误。
答案:A
变式训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开始走向联合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深受美国的压迫与剥削
C.苏联威胁日益严重
D.法国与西德已开始和解
解析:二战后,欧洲走向联合的关键因素还是其自身经济发展。苏美“冷战”的外部环境也是诱因,但不是主要原因。
答案:A
2.对不结盟运动兴起的作用和影响的理解。
(1)背景:
①美苏“冷战”对峙引起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②二战后五六十年代一大批新兴民族国家的诞生,为不结盟运动的形成提供了组织基础;
③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要求为不结盟运动的形成提供了动力;
④殖民主义国家的衰弱以及美苏的相互对立则为不结盟运动的形成提供了客观条件。
(2)特点:非集团、不结盟(不与美苏及其盟友结盟);队伍和影响扩大十分迅速;斗争矛头由最初针对新老殖民主义转向集中反对霸权主义;斗争从政治领域逐渐扩大到经济领域。
(3)影响:不结盟运动的形成推动了国际政治力量由美苏两极向多极化方向转化。不结盟运动所确立的不结盟、独立自主的原则和反帝、反殖的立场,以后受到越来越多的第三世界国家的承认和支持,从而促进了第三世界的兴起和壮大。不结盟运动作为第三世界最大的政治性国际组织,已成为当代国际社会中强大而充满生气的政治力量,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例2】(2010?福建高考)1961年,为寻求稳定和平的发展道路,不结盟运动兴起。这一运动
A.标志着区域合作进入新阶段
B.推动国际政治力量向多极化方向转化
C.动摇了美苏的霸权地位
D.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
解析:不结盟运动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不结盟国家决心制止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统治的一切形式和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但没有动摇美苏的霸权地位,推动国际政治力量向多极化方向转化,故排除A、C、D三项。
答案:B
变式训练:普京在给哈瓦那举行的第14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的贺词中说:俄罗斯认为不结盟运动是现代国际关系构架中的关键因素之一。世界面临着如恐怖主义等的新的威胁,应对这些挑战最合适的方法就是寻求集体解决办法。普京的话表明( )
①当今,第三世界国家仍然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活跃在国际社会 ②不结盟运动对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至少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制约作用 ③俄罗斯希望与不结盟运动国家结成政治联盟 ④俄罗斯反对美国奉行单边主义,滥用反恐政策
A.②③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结合题干材料分析,由“不结盟运动是现代国际关系构架中的关键因素之一”可知①②正确;由“寻求集体解决办法”可知④正确。寻求集体解决并不意味着俄罗斯要与某个国家或集团结成政治联盟,故③说法违背了不结盟运动的宗旨。
答案:C
3.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及表现。
(1)对区域经济发展与多极化格局关系的理解:
①经济决定政治,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发展趋势,即经济发展的区域集团化是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根源和主要表现。
②政治反作用于经济,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又反过来促进了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直至出现世界经济的一体化。
(2)对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理解:
①多极化是指一种趋势,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就当今世界实际情况来看,国际政治关系中存在美国、日本、西欧、中国、俄罗斯五个力量中心。五个力量中心之间存在的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使军事霸权主义受到更多的制约和限制,有利于世界的安全与稳定。但是多极化趋势与美国单极霸权企图之间的斗争远未结束,反而愈演愈烈。
②世界多极化中的任何一“极”或者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或者具有巨大的国际政治影响力,这两者通常是相辅相成的,构成了综合国力的两大方面。所以对多极化可以主要从经济上实力的增强和政治上国际影响力的提高两个侧面去理解。
③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主要包括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实力的相对衰落趋势,欧洲、日本的迅速崛起态势和中国、第三世界国家兴起的上升趋势。
【例3】在决定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的时候,美国总统尼克松说:“美国同新欧洲的关系非改变不可”,“要建立一个比较完善、可以维持的伙伴关系,从而共同合作”。尼克松的这段话反映出
A.西欧实力增强,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
B.世界呈现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多极格局
C.欧洲联盟成立,迫使美国调整全球战略
D.美苏争霸美国受挫,美国需调整对欧政策
解析: A错在材料没有涉及日本;C错在欧盟;D错在美苏争霸美国受挫。
答案:B
变式训练:(2009?广东高考)约瑟夫?奈教授2002年指出,当今国际力量的分布有如一盘三维空间的国际象棋:顶部的军事力量大致是单极的,中部的经济力量是多极的,底部包括众多的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恐怖分子、黑客等),力量非常分散。下列表述与奈教授的看法一致的是( )
A.同苏联时期相比,俄罗斯的经济实力下降,军事实力并未削弱
B.“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都保持着异常明显的优势
C.从某些维度看,“单极世界”和“多极世界”都是比较准确的说法
D.国际力量分布十分复杂,可以说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已接近形成
解析:苏东剧变后,俄罗斯虽然仍不失为一个大国,但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都大为削弱,美国尽管经济地位受到欧盟和日本的挑战,但是其军事实力却保持着异常明显的优势,因此当今世界格局尽管呈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但却日益呈现多极化趋势。奈教授认为军事力量是单极的,而经济力量是多极的,体现了他对当今世界格局的多维度认识。
答案:C

特别提示

1.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的需求,而不是摆脱美国的控制。二战以来的美日关系是不断变化的。二战后初期,日本从属于美国;1948年后为伙伴关系;20世纪80年代以来既有联盟又有摩擦。
2.世界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经济格局多极化,而不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3.“冷战”结束后,“一超多强”的局面出现,但这并不能说多极化格局已经定型,因为多极化是一个趋势,有一个发展过程,目前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san/59322.html

相关阅读:2012届高考历史第二历复习五代 辽 宋 夏 金 元专项教案
第6课 解放战争的胜利教案
2012届高考历史学业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专题复习教案
2012届高考历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复习教案
2012届高考历史考点复习: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