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历史2016高三二轮复习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专题测试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三学习指导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历史在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历史网为大家推荐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专题测试,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1.(2014四川成都高三一模)瞿秋白在1921年旅俄日记中写道一友人告诉我,俄国现在无物不集中,消费者都是以团体为单位,个人名义很难领到需要物品。消费者凭劳动券领取,劳动券以工作高下为标准分为几等,每等可得若干,十日以前在消费公报登载。这段材料显示了苏俄()

A.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情况

B.实行新经济政策带来的新变化

C.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场景

D.扩大政治公开性的尝试

[答案]A

[解析]把握时间1921年以及材料中的消费者凭劳动券领取可知此时苏俄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分配方式,故选A项。

2.(2014江苏南通海门高三一诊)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严格地计算和平均分配每一磅粮食,不仅是为了维持生存和战争,而且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真正的主要的门径。这表明他()

A.反思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错误

B.指出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

C.探索出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途径

D.肯定了应对战争局势的新措施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文表明列宁认为战时共产主义不仅能够应对战争,更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这是对战时共产主义的极大认可,D项正确。列宁没有反思该政策存在的问题,A项错误;没有反思也就没有出台新经济政策的必要,B项错误;这一途径是不正确的,C项错误。

3.(2014江西高三新课程适应性考试)对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列宁曾说:增加财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和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大工厂,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而对于一个农民国家来说更谈不上社会主义了。这一思想()

A.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

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C.说明列宁对资本主义完全认同D.是列宁对新经济政策的理论阐释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新经济政策的理解。解题关键是理解列宁所说的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大工厂,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这是对资本主义工厂的认可和准备实施,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列宁实行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经济政策。A、B两项中战时共产主义和斯大林模式为单一的公有制,无资本主义经济成分。C项中混淆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资本主义经济形态。故选D项。

4.(2014广东六校高三联考)《俄国史》载,20世纪20年代,社会主义商店虽然享有政府的优惠待遇和较低价格,但常被人认为不如私人商店。因为私人商店一般能提供更快捷、更舒适的服务和较好的质量、较多的品种。这表明()

A.新经济政策削弱了无产阶级专政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市场竞争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弊端日益显现

D.经济状况的恶化催生了新经济政策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材料中出现社会主义商店和不如私人商店,说明是有自由贸易的,结合时间20年代,此时不是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C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实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故A项错误;从材料看,能提供更快捷、更舒适的服务和较好的质量、较多的品种,显然这是竞争的结果,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新经济政策是如何产生的,故D项错误。

5.(2014广东高三第二次联考)他们对苏联这项事业先表示怀疑,后表示兴趣。但他们仍对苏联人缺乏自由、住屋糟糕、消费品匮乏感到震惊,不过他们也同意这项事业让苏联在二次世界大战中有极大的贡献。这项事业应该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农业集体化运动

D.五年计划的实行 [答案]D [解析]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但五年计划使得苏联工业跃居欧洲第二,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故D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当时是苏俄时期,而材料指的是苏联,首先可以排除A、B两项。农业集体化运动牺牲农业利益,不能体现让苏联在二次世界大战中有极大的贡献,排除C项。农业集体化也服务于工业化,是五年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D项是最佳答案。

6.(2014河北保定高三摸底)斯大林说: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苏联筹措工业化资金的主要途径是()

A.借外债 B.调整农业生产关系

C.降低工人工资 D.吸引外国资本家投资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苏联的工业化。苏联工业化需要的资金不能靠采取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而是内部解决的,即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调整农业生产关系),依靠压低农产品收购价格,高价出售工业产品的方式来积累资金。A、C、D三项都不是其主要途径,故选B项。

7.(2014广东广州高三检测)20世纪30年代,继十月革命之后中国知识界出现了新的一轮苏联热,以苏联为主题的报刊书籍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新一轮苏联热关注的重点可能是()

A.苏联经济建设的成就

B.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C.苏联革命成功的经验

D.社会主义阵营的壮大

[答案]A

[解析]时间是20世纪30年代,此时苏联的工业产量取得了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成就,而此时欧美正经历经济危机,而中国处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也采取了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此时人们注重发展经济,所以苏联热必然是关注其经济成就,故A项正确;此时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尚未暴露,故B项错误;从时间上分析,苏联热不会是关注革命成功的经验,故C项错误;社会主义阵营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故D项错误。

8.(2014河南郑州一模)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决议:最主要的任务是尽力保证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战胜私人资本,加强对外贸易垄断制,发展社会主义国营工业,在社会主义国营工业的领导下依靠合作社将日益众多的农户纳入建设轨道。这种做法()

A.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纠正了经济政策的弊端

C.借鉴了西方国家的做法

D.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斯大林模式的成就。根据材料信息保证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和发展社会主义国营工业可知会议作出了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决议,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指导下,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故D项正确;这种做法在实际推行中强迫农民加入农庄,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A项错误;这种做法不但没有纠正经济政策的弊端,反而取消了过去较为成功的新经济政策,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战胜私人资本和加强对外贸易垄断制可知其主张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这完全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做法,故C项错误。9.(2014洛阳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初至30年代中期,资本主义各国进步人士,或者以朝觐式的拜谒,或者以记者式的评述,或者以文人式的寻味,奏响了一曲访苏交响曲。他们称赞新生的苏联是一块让人类再次得救的新大陆,代表着人类精神的新方向。但也有一些西方进步人士对苏联国内政策进行了坦率的批评。1935年访问苏联的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写道:苏联显示了无比高涨的管理生命力和青春活力,正在为全人类更美好更灿烂的未来而工作。另一方面苏联正在不人道地形成贱民阶级,青年人不可能自由地将自己的智力成就和思想与他们的西方朋友相比较,真担心有朝一日突然发生社会动荡。

摘编自《苏联这面镜子》

材料二 我们必须考虑积累的界限问题,投资的最大界限问题,在这里我们弦绷得太紧了,把它绷得太紧,使商品荒更加尖锐化,已经不行了。从供求关系平衡角度作详尽的分析,这自然不是表面的缺点,不是形式上的疏忽,而是一个深刻内在的错误。

苏共领导人之一布哈林

《一个经济学家的札记》(1928年)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20年代初至30年代中期西方进步人士称赞苏联的主要原因。 (2)材料一、二批评了苏联社会中的哪些不健康现象?上述现象反映了苏联工业化中存在的什么严重问题?

[答案] (1)原因:十月革命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建立,使西方进步人士看到了人类解放的希望;十月革命后的苏联支持西方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赢得西方各国进步人士的好感;苏联工业化取得辉煌成就,使西方各国进步人士感到钦佩;3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法西斯势力猖獗,西方各国进步人士对资本主义制度更加失望。 (2)不健康现象:出现新的贫困群体农民;社会上缺乏自由氛围;用于建设的投资过大;商品供应紧张,供求关系失衡。

严重问题:经济发展不平衡,严重忽视农业生产,损害了农民的利益;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一定程度上压制了自由、民主;重建设、轻生活,不重视改善民生,不利于调动人们生产的积极性。

[解析]第(1)问根据时间20世纪20年代初至30年代中期结合所学知识从十月革命、苏联工业化成就以及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的角度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概括,第二小问从苏联高度集中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来分析。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专题测试,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san/583757.html

相关阅读:提高高考数学成绩的三大学习方法
高三地理抓住四大点得高分
十一国庆节期间 高三如何进行高效学习
高三学生家长 请减少不必要的督促
2014年高考政治复习指导: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