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高考生物第二轮考点遗传的基本规律汇编检测题(有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三 来源: 记忆方法网

【考点8】遗传的基本规律
1、(2011•广东高考•T5)黄曲霉毒素是主要由黄曲霉菌产生的可致癌毒素,其生物合成受多个基因控制,也受温度、pH等因素影响。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环境因子不影响生物体的表现型 B.不产生黄曲霉毒素菌株的基因型都相同
C.黄曲霉毒素致癌是表现型 D.黄曲霉菌产生黄曲霉毒素是表现型
【命题立意】本题以黄曲霉菌产生黄曲霉毒素为材料,主要考查对表现型、基因型概念的理解及它们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思路点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表现型的含义以及表现型与基因型、环境间的关系。它们的关系如下:表现型 = 基因型 + 环境因子。
【规范解答】选D 。性状指生物表现出来的外部特征及生理特性,表现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黄曲霉菌产生黄曲霉毒素属黄曲霉的特性,是黄曲霉菌表现出来的性状,故D正确;从题中“其生物合成…,也受温度、pH等因素影响”可判定环境因子影响生物体的表现型,所以A错误;基因型指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由于黄曲霉菌产生黄曲霉毒素这一性状受“受多个基因控制”,且表现型还受环境的影响,故不产生黄曲霉毒素菌株的基因型不一定相同,故B错误;黄曲霉毒素致癌不是黄曲霉菌表现出来性质,故不符合表现型的定义,所以C错误。
2.(2011•安徽高考•T4)南瓜的扁盘形、圆形、长圆形三种瓜形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a和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将2株圆形南瓜植株进行杂交,F1收获的全是扁盘形南瓜;F1自交,F2获得137株扁盘形、89株圆形、15株长圆形南瓜。据此推断,亲代圆形南瓜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
A.aaBB和Aabb B.aaBb和Aabb C.AAbb和aaBB D.AABB和aab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应用。
【思路点拨】F2代中,双显性个体A B 出现的几率最大,双隐性个体aabb出现的几率最小,基因型A bb或aaB 表现为圆形。
【规范解答】选C。根据题意可知,F2代扁盘形南瓜基因型为A B ,圆形南瓜基因型为A bb或aaB ,长圆形南瓜基因型为aabb,各表现型比例约为9?6?1, 此性状分离比是由AaBb自由后代的9:3::3:1分离比衍生而来的,故F1基因型为AaBb,所以亲代圆形南瓜株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和aaBB。
【类题拓展】
独立遗传的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获得的F2代性状分离比
(1) 9?3?3?1:9代表双显性个体A B 出现的比例,3代表基因型A bb或aaB 出现的比例,1代表双隐性个体aabb出现的比例。
(2) 9?7:9代表双显性个体A B 出现的比例,7代表 A bb、aaB 和aabb出现的比例。
(3) 9?6?1:9代表双显性个体A B 出现的比例,6代表基因型A bb和aaB 出现的比例,1代表双隐性个体aabb出现的比例。
(4) 15?1:15代表 A B 、A bb和aaB 出现的比例,1代表双隐性个体aabb出现的比例。
(5) 9?3?4:9代表双显性个体A B 出现的比例,3代表基因型A bb或aaB 出现的比例,4代表 aaB (或A bb)和双隐性个体aabb出现的比例。
3.(2011•北京高考•T4)决定小鼠毛色为黑(B)/褐(b)色、有(s)/无(S)白斑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 的小鼠间相互交配,后代中出现黑色有白斑小鼠的比例是
A.1/16   B.3/16  C.7/16    D.9/16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等知识的理解,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个体概率的计算。
【思路点拨】解题本题思路如下:

【规范解答】选B。小鼠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小鼠毛色黑色(B)相对于褐色(b)为显性,双亲基因型都为Bb,后代出现黑色(显性)的概率为3/4;小鼠无白斑(S)对有白斑(s)为显性,双亲基因型都为Ss,后代有白斑(ss)的概率为1/4;所以后代中出现黑色有白斑小鼠的比例为3/4×1/4=3/16。
【类题拓展】
将自由组合转化为分离定律的方法—拆分法
(1)拆分的缘由: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或等位基因)在遗传时,各对性状(或基因)是独立、互不干扰的。因此,人为地使一种性状增加或减少不会影响与其自由组合的另一种性状的数量或分离比。
(2)拆分方法:先只把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分别相加,再把另一对相对性状按同样方法相加,得到每对相对性状的分离比,这样就可容易地求出每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及各种概率问题。
(3)重新组合:根据上述方法求出各性状的基因型和相应概率后,如有必要(这是经常遇到的问题),将相关基因组合或利用概率的乘法、加法原理就能非常方便地求出所要求解的基因型及其概率。
4、(2011•天津高考•T6)食指长于无名指为长食指,反之为短食指,该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TS表示短食指基因,TL表示长食指基因。)此等位基因表达受性激素影响,TS在男性为显性,TL在女性为显性。若一对夫妇均为短食指,所生孩子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指,则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长食指的概率为
A. B. C. D.
【命题立意】本题通过较新颖的形式考查遗传基本规律以及灵活运用遗传规律推断亲本的基因型和计算子代概率。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以及双亲基因型的判断,思路如下:

【规范解答】选A。据题,TS在男性为显性,男性为短食指的基因型可能为TSTS或TSTL,TL在女性为显性,女性为短食指的基因型为TSTS。由于该夫妇所生孩子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指,可确定该夫妇的基因型为:丈夫TSTL,妻子TSTS。该夫妇再生的孩子中只有女儿可能为长食指(基因型为TSTL),生女儿概率为1/2,基因型为TSTL的概率为1/2,故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长食指且为女儿的概率为1/4。
5、(2011•江苏高考•T20)喷瓜有雄株、雌株和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雄株,g基因决定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雌株。G对g、g—是显性,g对g—是显性,如:Gg是雄株,g g—是两性植株,g—g—是雌株。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Gg和Gg—能杂交并产生雄株
B.一株两性植株的喷瓜最多可产生三种配子
C.两性植株自交不可能产生雌株
D.两性植株群体内随机传粉,产生的后代中,纯合子比例高于杂合子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知识以及灵活运用基因分离定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路点拨】解答此题应注意以下关键点:
(1)注意各种表现型相应的基因型的书写方法。
(2)排除性别决定对本题的影响。
(3)灵活运用公式计算纯合子、杂合子的概率
【规范解答】选D。A项,Gg和Gg—都是雄株,两者不能杂交;B项,一株两性植株的喷瓜的基因型可能是g g或g g—,最多产生g和g—两种配子,由此判断B项错误;C项,一株两性植株的喷瓜的基因型可能是g g或g g—,g g—自交后可能产生雌株(g—g—),由此判断C项错误;D项,两性植株的喷瓜的基因型可能是1/2g g或1/2g g—,故g=3/4, g—=1/4,随机传粉(g g×g g、g g×g g—、g g—×g g、g g—×g g—)后代中gg=9/16、g—g—=1/16、g g—=6/16,所以纯合子的比例是10/16、杂合子的比例是6/16,D正确。
6.(2011•海南高考•T15)某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出了一个红绿色盲的儿子和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儿,该女儿与一个表现型正常的男子结婚,生出一个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
A.1/2B.1/4C.1/6D.1/8
【命题立意】本题以色盲家系为载体,考查了色盲的遗传规律和子代个体概率的计算,要求学生能够根据题意推测亲本及子代的基因型和概率,然后计算个体的概率。
【思路点拨】

【规范解答】选D。假设色盲由b基因控制,由于夫妇表现正常,其不完整的基因型是XBX—、XBY,又后代中有色盲的儿子,所以亲本的基因型是XBXb、XBY。他们所生女儿的基因型是1/2XBXB、1/2XBXb,当女儿为1/2XBXb时与正常的男子(XBY)能够生出红绿色盲的携带者,且概率是1/2×1/4=1/8。
7、(2011•广东卷•T28)克氏综合征是一种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的疾病。现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克氏综合征并伴有色盲的男孩,该男孩的染色体组成为44+XXY。请回答:
(1)画出该家庭的系谱图并注明每个成员的基因型(色盲等位基因以B 和b 表示)。
(2)导致上述男孩患克氏综合征的原因是:他的 (填 “父亲”或“母亲”)的生殖细胞在进行 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染色体不分离。
(3)假设上述夫妇的染色体不分离只是发生在体细胞中,①他们的孩子中是否会出现克氏综合征患者?②他们的孩子患色盲的可能性是多大?
(4)基因组信息对于人类疾病的诊治有重要意义。人类基因组计划至少应测 条染色体的碱基序列。
【命题立意】本题以克氏综合征为素材,体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要求,主要考查学生的图示表达的能力以及减数分裂、遗传规律和基因组计划的相关知识。
【思路点拨】
(1)根据题中“现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克氏综合征并伴有色盲的男孩,该男孩的染色体组成为44+XXY”信息,可判定双亲及子代的基因型,然后画出遗传图谱即可。
(2)分析该男孩的染色体组成,再结合配子形成过程确定性染色体的来源,即可确定答案。
(3)思考哪些变异不遗传?哪些变异遗传?则可确定(3)中①的答案。确定②的答案可借助遗传图解。
(4)回忆人类基因组计划中所需测序的染色体的条数。
【规范解答】(1)色盲症是伴X隐性遗传病,双亲表现型正常而儿子色盲说明其母是携带者,可判定其父
基因型为:XBY ,其母基因型为:XBXb ,儿子由于X染色体未分开,故基因型为:XbXbY 。用“ ” 和 “ ”分别表示男正常和女正常、用“ ”和“ ” 分别表示男、女患者,可以用遗传图解表示出该家庭的系谱图。
(2)儿子X染色体来自于其母亲,且儿子的基因型为XbXbY,可推知,其母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是:XbXb ,说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B、b等位基因正常分离,而减数分裂的第二次b与b分裂异常。
(3)可遗传变异发生通常发生在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故假设上述夫妇的染色体不分离只是发生在体细胞中,则他们的孩子中不会出现克氏综合征患者。他们的孩子患色盲的可能性的计算过程如下:P:XBY ×XBXb→ F1:XBXB XBXb XBY Xb Y 。 从遗传图解可看出:色盲症患者占1/4 。
(4)人类的染色体由22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组成,因每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遗传信息相同,故在进行测序时,22对常染色体只测22条即可。女性的性染色体为同型的,而男性的性染色体则为异型的,且其上的遗传信息有差异,所以性染色体要测X和Y两条。所以,人类基因组计划至少应测24条染色体的碱基序列。
【参考答案】
(1)见右图。
(2)母亲 减数第二次
(3)不会 1/4
(4) 24
【类题拓展】
(1)基因型的确定方法 — 画线法具体操作如下:
① 根据亲代的表现型将能确定的部分写出来,不能确定的部分画横线表示。
② 再根据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关系,确定没有确定的部分。
③ 综合写出正确的基因型。
(2)基因来源的确定方法 — 推理法 具体做法如下例:
例如,本题中父母表现型正常,而儿子是色盲患者,可确定儿子的色盲基因来自于他母亲。具体推理过程是这样的:父表现型正常,可推知父方不含色盲基因。因Y上没有等位基因,故色盲基因只能在X染色体上,而表现型正常的父方的X染色体上已有正常基因,故不能再含色盲基因。所以,父表现型正常,可推知父方不含色盲基因。XbXbY 型儿子的Y染色体一定来自父方,因母方没有。 XbXb 也只能来自母方,因父方没有。所以,父母表现型正常,而儿子是色盲患者,可确定儿子的色盲基因来自于他母亲。
8、(2011•福建高考•T27)已知桃树中,树体乔化与矮化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D、d控制),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H、h控制),蟠桃对圆桃为显性。下表是桃树两个杂交组合的实验统计数据:
亲本组合后代的表现型及其他株数
组别表现型乔化蟠桃乔化圆桃矮化蟠桃矮化圆桃
甲乔化蟠桃×矮化圆桃410042
乙乔化蟠桃×乔化圆桃3013014
(1)根据组别 的结果,可判断桃树树体的显性性状为 。
(2)甲组的两个亲本基因型分别为 。
(3)根据甲组的杂交结果可判断,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如果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甲组的杂交后代应出现 种表现型,比例应为 。
(4)桃树的蟠桃果形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已知现有蟠桃树种均为杂合子,欲探究蟠桃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即HH个体无法存活),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遗传实验,请补充有关内容。
实验方案: ,分析比较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①如果子代 ,则蟠桃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②如果子代 ,则蟠桃不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了学生利用遗传规律结合表格分析性状的显隐性、确定基因型的方法,以及实验设计能力。
【思路点拨】本题的解题思路如下:

【规范解答】(1)根据组别乙可知,乔化与乔化的桃树杂交的后代出现了矮化桃树,所以乔化为显性;
(2)根据表现型先写出亲本不完整的基因型是D_H_和ddhh,因为后代出现了矮化桃树和圆桃桃树,所以亲本为DdHh和ddhh;
(3)甲组的亲本为DdHh和ddhh,如果这两对性状满足自由组合定律,则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1:1:1:1,而表格中的甲组的后代只有乔化蟠桃和矮化圆桃,且为性状分离比是1:1,所以DdHh只能产生DH和dh两种配子,故这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满足自由组合定律;
(4)现有蟠桃树种均为杂合子Hh,Hh自交后如果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正常的蟠桃:圆桃=3:1,则不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反之如果出现蟠桃:圆桃=2:1,则存在显性纯合致死。
【参考答案】
(1)乙 乔化(2)DdHh ddhh(3)4 1:1:1:1 (4)蟠桃(Hh)自交(蟠桃与蟠桃杂交)①表现型为蟠桃和圆桃,比例为2:1 ②表现为蟠桃和圆桃,比例为3:1
【类题拓展】
满足自由组合定律的条件
(1)真核生物
(2)能进行有性生殖
(3)细胞核遗传
(4)两对及两对以上等位基因,且基因不能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9、(2011•新课标全国高考•T32)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花色分为白色、红色和紫色。现有4个纯合品种:l个紫色(紫)、1个红色(红)、2个白色(白甲和白乙)。用这4个品种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紫×红,Fl表现为紫,F2表现为3紫?1红;
实验2:红×白甲,Fl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3红?4白;
实验3:白甲×白乙,Fl表现为白,F2表现为白;
实验4:白乙×紫,Fl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3红?4白。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
(1)上述花色遗传所遵循的遗传定律是 。
(2)写出实验1(紫×红)的遗传图解(若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遗传图解为 。
(3)为了验证花色遗传的特点,可将实验2(红×白甲)得到的F2植株自交,单株收获F2中紫花植株所结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理论上,在所有株系中有4/9的株系F3花色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 。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要求能用遗传图解表示杂交过程,会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思路点拨】由9紫:3红:4白容易想到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9代表双显性个体A B 出现的比例,3代表基因型A bb或aaB 出现的比例,4代表 aaB (或A bb)和双隐性个体aabb出现的比例。
【规范解答】(1)由9紫?3红?4白容易想到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由9紫?3红?4白可知,占9份的紫花的基因型为A_B_。纯合紫花与纯合红花杂交,Fl表现为紫花,F2表现为3紫:1红,即F2中紫花(A_B_)占3/4,将3/4拆成3/4×1,
结合F1全是紫花可知F1为AABb或AaBB,所以亲本是AABB和AAbb或AABB和aaBB。杂交的遗传图解参考答案。
(3)实验2获得的紫花植株中,有4种基因型,即AABB、AABb、AaBB、AaBb,其比例为1?2?2?4,AaBb个体所占比例为4/9,自交后代花色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9紫?3红?4白。
【参考答案】(1)自由组合规律
(2)

(3)9紫?3红?4白
【类题拓展】
拆比例法反推基本的基因型
假设两对性状分别由A、a和B、b控制,某两个亲本杂交的后代出现A_B_的比例如果是:
(1)3/8 :拆成3/4×1/2,推出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Aabb或AaBb×aaBb
(2) 3/4 :拆成3/4×1,推出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AaBB 或AaBB×AaBB 或AaBB×Aabb或AaBb×AABb 或aaBb×AABb或 AABb×AABb
(3)1/4: 拆成1/2×1/2,推出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aabb 或Aabb×aaBb
10、(2011•浙江高考•T30)苏云金芽孢杆菌产生的毒蛋白能使螟虫死亡。研究人员将表达这种毒蛋白的抗螟虫基因转入非糯性抗稻瘟病水稻的核基因组中,培育出一批转基因抗螟水稻。请回答:
(1)染色体主要由______组成,若要确定抗螟基因是否已整合到水稻的某一染色体上,方法之一是测定该染色体的_______。
(2)选用上述抗螟非糯性水稻与不抗螟糯性水稻杂交得到F1,从F1中选取一株进行自交得到F2,F2的结果如下表: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染色体上,所选F1植株的表现型为_____。亲本中抗螟非糯性水稻可能的基因型最多有_____种。
(3)现欲试种这种抗螟水稻,需检验其是否为纯合子,请用遗传图解表示检验过程(显、隐性基因分别用B、b表示),并作简要说明。
(4)上表中的抗螟水稻均能抗稻瘟病(抗稻瘟病为显性性状),请简要分析可能的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立意】本题以基因工程生产转基因抗螟水稻为背景考查了学生对于孟德尔的两大遗传定律的理解以及应用遗传规律判断中基因的显隐性、基因位置、纯杂合子。
【思路点拨】对于多对性状的杂交试验可以针对每一对相对性状单独研究,根据性状分离比判断显隐性和基因的位置,进一步可以确定基因型,这样所有的问题便迎刃而解!对于判断纯合子可以采用自交或测交,根据子代的性状分离比反推亲本是否是纯合子。
【规范解答】(1)染色体主要由DNA和细胞核中的组蛋白组成,可以通过测定染色体上的DNA序列来检测抗螟基因是否已整合到水稻的染色体上;
(2)分析F2的结果可知,抗螟:不抗螟=3:1、非糯性:糯性=3:1,所以抗螟对不抗螟为显性,非糯性对糯性为显性,且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 F1植株的表现型抗螟非糯性且为双杂合子;抗螟非糯性水稻为双显性个体,基因型可能最多有四种;
(3)欲判断抗螟水稻是否为纯合子,可以采用自交或测交的方法,自交的情况下如果后代全是抗螟则亲本中的抗螟水稻为纯合子,如果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亲本中的抗螟水稻为杂合子;测交的情况下如果后代全是抗螟,则亲本中的抗螟水稻为纯合子,如果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则亲本中的抗螟水稻为杂合子;
(4)上表为F1自交得到的F2的结果,所以可能是F1中抗稻瘟病这对性状为纯合子,所以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F2全是能够抗稻瘟病的纯合子,也有可能是抗稻瘟病的基因和抗螟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这样二者连锁遗传,使得抗螟水稻均能抗稻瘟病。
【参考答案】
(1)DNA和组蛋白 DNA序列
(2)非同源(两对 ) 抗螟非糯性
(3)
P BB P Bb
抗螟 抗螟
? ?
F1 BBF1BB Bb bb
抗螟抗螟 抗螟 不抗螟
1 : 2 : 1
若F1均搞螟,说明该水稻为纯合子,反之,则为杂合子。

P BB x bb P Bb x bb
抗螟 不抗螟 抗螟 不抗螟
? ?
F1 BbF1Bb bb
抗螟抗螟 不抗螟
1: 1
若F1均抗螟,说明该水稻为纯合子,反之,则为杂合子。
(4)①选取的F1是抗稻瘟病纯合子
②抗螟基本与抗稻瘟病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11、(2011•山东高考•T27)100年来,果蝇作为经典模式生物在遗传学研究中备受重视。请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
(1)黑体残翅果蝇与灰体长翅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 和 。F1雄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 。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和 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者的理由是 。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和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弯翅果蝇占得比例是 。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实验并预测最终实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
结果预测: I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II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III如果 ,则X染色体上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命题立意】本题以遗传学中经典实验———果蝇杂交实验为材料,体现考纲中“考生应了解生物史”、“考生应有探究能力”、“考生应具有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的要求,主要考查遗传规律、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裂、实验探究等知识。
【思路点拨】解决(1)的思路是:第一步,判定黑体与灰体、残翅与长翅的显隐性关系;第二步,根据亲代表现型、F1表现型及测交比例确定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第三步,结合F1测交所产生子代的表现型确定配子基因型。
解决(2)的思路是:将刚毛型和翅型两对相对性状分开讨论。分别分析刚毛型和翅型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否与性别有关,有关在性染色体上,无关则在常染色体上。再根据遗传图解判断出F1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同时算出F2中直刚毛弯翅果蝇所占的比例。
解决第(3)题的关键点是:①对“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的理解;②明确如何分析实验结果来推测发生突变的类型。
【规范解答】(1)由“黑体残翅果蝇与灰体长翅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翅”,说明灰体对黑体、长翅对短翅为显性,且可判定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 F1为AaBb。又由于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和黑体残翅两种性状,且性状分离比是1:1,所以控制体色与翅型两种性状的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故亲本个体的基因组成图示可以分别用
、 表示,F1的基因组成图示为: ,
其产生的配子类型是: 和 。
(2)由于翅型遗传与性别无关,故判定控制翅型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刚毛性状遗传与性别有关,而且此性状在雌雄个体中都遗传,故确定控制刚毛型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如在Y染色体上,只传雄性不传雌性。根据题干中“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可确定卷刚毛弯翅果蝇和直刚毛直翅雄果蝇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eeXdXd 和EEXDY。P: eeXdXd ×EEXDY→F1:EeXDXd (雌蝇) × EeXdY(雄蝇)→F2。计算F2中直刚毛弯翅果蝇占得比例如下计算:Ee× Ee→ 1/4EE、2/4Ee、1/4ee (弯翅);XDXd × XdY →1/4 XDXd (直刚毛)、1/4XdXd 、1/4XDY(直刚毛)、1/4 XdY;F2中直刚毛弯翅果蝇占得比例:1/4ee×(1/4 XDXd+1/4XDY)=1/8。
(3)完全致死突变的含义是:凡含隐性致死突变基因的纯合个体全死亡。不完全致死突变的含义是:凡含隐性致死突变基因的纯合个体部分死亡。本题是通过分析雌雄个体比例来确定结果的。为了让统计的结果有可信性,应将该果蝇与多只正常雌蝇交配(因隐性纯合体胚胎期死亡,故正常雌蝇都是显性纯合的个体)。假设控制该性状的等位基因是A和a,那么,雄性突变果蝇的基因型为XaY,正常雌蝇的基因型为:XAXA 。其遗传图解如下:P: XaY×XAXA
→F1: XA Y × XAXa → F2: XA XA XAXa XAY XaY 。由F2分析:若雌雄比为2:1,说明发生了XaY个体全部死亡,发生了X染色体上完全致死突变;若雌雄比为:2:1与1:1之间,说明XaY个体部分死亡,发生了X染色体上不完全致死突变;若雌雄比为1:1,说明X染色体上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参考答案】
(1) ; 、
(2) X 常
刚毛性状与性别有关且每种刚毛性状雌雄均有(或:交叉遗传)
1/8
(3)①这只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
② 互交(或: 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
③统计 中雌蝇所占比例(或:统计 中雌雄蝇比例)
Ⅰ: 中雄蝇占1/3(或: 中雌:雄=2:1)
Ⅱ: 中雄蝇占的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 中雌:雄在1:1至2:1之间)
Ⅲ: 中雄蝇占1/2(或: 中雌:雄=1:1)
【类题拓展】
将自由组合转化为分离定律的方法—拆合法
(1)拆分的缘由: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或等位基因)在遗传时,各对性状(或基因)是独立、互不干扰的。因此,人为地使一种性状增加或减少不会影响与其自由组合的另一种性状的数量或分离比。
(2)拆分方法:将子代中的所有性状,先只把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分别相加,再把另一对相对性状按同样方法相加,得到每对相对性状的分离比,这样就可容易地求出每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及各种概率问题。
(3)重新组合:根据上述方法求出各性状的基因型和相应概率后,如有必要(这是经常遇到的问题),将相关基因组合或利用概率的乘法、加法原理就能非常方便地求出所要求解的基因型及其概率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san/53672.html

相关阅读:谈高考生物复习的回归课本
江西省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测试生物试题及答案
宁夏银川九中2015届高三2月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广东肇庆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
高中生物试题指导:解答生物学试题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