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2012届高考历史考点古代中国的农业梳理复习教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三 来源: 记忆方法网



【二轮考点梳理】
1.古代中国的农业(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生产工具的改进与耕作技 术的发展、水利设施的完善、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的演变、农作物品种的推广、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仅岳麓版)。
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金属冶炼业、制瓷业、纺织业、官营手工业与民营手工业)。
3.古代中国的商业(商业的发展概况、城镇的繁荣)。
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总体政策——“重农抑商”;对外贸易政策演变;对手工业和商业的政策及市场管理政策)。

【二轮知识归纳】
考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A.新人教版——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中国是世界农业起地之一,农业起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距今七八千年时,中国原始农业已相当发达。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种。为了寻找肥沃的土地,人们不得不经常迁徙。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也从频繁迁徙开始走向定居。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B.人民版——“神农”的传说(中国古代农业起和地位)
神农氏创制了原始农具耒耜,教导民众耕作。“神农能殖嘉谷”的传说,反映了农业的先行者进行农作物种植的成功实践。许多新石器时代的遗存,反映了当时先民们农耕创造的实践。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国古代的重大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
C.岳麓版——农业的起
原始农业经历了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的发展。大约一万年前,农耕经济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出现。它们在发展的初期就已显露出地域的差别。伴随着农业的发展,家畜饲养业也逐渐发展起。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二)生产工具的改进与耕作技术的发展
A.新人教版——古代农业生产工具与耕作技术(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种。人们先用石刀、石斧把树木砍倒,晒干后放火焚烧,然后再用石犁翻土播种。土地耕种一两年后,地力下降。随着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农业生产力得到提高。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农具。由于青铜比较珍贵,在农业生产中很少使用。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仍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那时候的农具,都比较粗笨简单。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已经懂得开沟排水,除草培土,用杂草沤制肥料,治虫灭害。这样,土地可以连续耕种,土地的利用率大大提高。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西汉赵过推广的耦犁,要用两头牛牵引,三个人驾驭。耦犁二牛三人的耕作方法发展到西汉后期即逐渐被二牛一人的方法取代。后又出现犁壁,使铁犁可以朝着同一个方向翻土。使用耦犁的牛耕方法,到东汉时已推广到珠江流域。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西汉发明了播种工具耧车。耧车是将开沟和播种结合在一起的专用播种机。耧车是近代条播机的雏形。
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这种犁安装了犁评,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既简便.又轻巧,能适应各种土壤和不同田块的耕作要求。至此,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一直为后世沿用。
耕作技术也不断进步。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垄作法已经使用。西汉时,赵过总结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推行代田法(代田法是垄作法的发展;先把田地开成一条条垄和沟,第一年把庄稼种在沟里,出苗后,逐渐把垄上的草和土培到苗根上;第二年在原的垄上,再如法开沟栽种;这是一种合理利用地力、保苗抗旱的栽培方法)这种方法比当时普遍采用的撒播方法先进。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耕耙耱技术是一种精耕细作技术,耙用于碎土,耱用于平整土地)形成,南方的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魏晋以后直到今天,人们基本上都沿用这种耕作技术。两汉的耕作制度是以一年一熟为主。宋朝以后,随着南方社会经济的日益发达,我国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江南逐渐形成了稳定的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
B.人民版——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技术)
原始农耕技术(“刀耕火种”的原始阶段):在茫茫原始林中,人们利用“火耕”拓荒营田,进行最基本的种植经营。西汉时期,中国南方依然采用耕种前用火烧、耕种后用水除掉杂草的耕作方式。
春秋战国农耕技术: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达地区已经采用了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秦国“以牛田”(用牛耕田),国强民富,具有了其他各国难以抗衡的实力。
从汉至唐的农耕技术: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出现了便于中耕(中耕是指作物生长期间在株行间进行的表土耕作;中耕的作用有疏松表土、增加土壤通气性、促进养分有效化、去除杂草、促使根系伸展等)的曲柄犁和便利收获的大镰,还出现了播种工具耧车。东汉时,用两头牛牵引的耦犁(二牛抬杠)回转不便,某些地方已经出现了较轻便的一牛挽犁,这有利于牛耕的普及,也有利于地的开垦。唐代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的曲辕犁(可以改变牵引点的高低,控制耕土深浅)。
中国古代农耕技术的改进,促使农产品亩产量逐渐提高,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但是,中国传统农业长期以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农业耕作技术难以实现进一步的革命性的发展。
耕作方式: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C.岳麓版——从耒耜到曲辕犁、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主要耕作方式之一。这一时期的人们主要使用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石镰等简单的劳动工具。商周时期,青铜制品虽然广泛存在,但由于铜的产量小,比较贵重,制作农具的主要材料还是木、石、骨、蚌等。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掌握了冶炼铁的技术,铁农具逐渐代替了过去的石制、骨制等笨重易损的农具,由此出现了借助铁农具和牛力的农业耕作方式,这一变化大大提高了当时的农业生产效率。借用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也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大约在春秋后期,牛耕开始出现。战国中后期,铁犁用于牛耕。西汉中期,人们发明了犁壁。犁壁在使用时,可以把土按一定方向翻倒,并能同时完成翻土、灭茬、开沟、起垄等工序。自此之后,牛耕得到广泛的推广。唐代,在长江下游一带早已出现了曲辕犁(又名江东犁)。曲辕犁的发明,是自汉代之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我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在不断地发展进步。商周时期,农具原始,多采用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进行农业生产。《诗经》中的“千耦其耘”或“十千维耦’’就是对当时使用简陋农具、大规模集体耕作状况的形象描述。随着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以及私有土地的出现,自耕农经济,或称个体小农经济应运而生。自耕农出现于春秋时期,他们拥有部分土地,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当时自耕农的主要经营方式。从此,“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也成为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在没有天灾、战乱和苛政干扰的情况下,“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自耕农除盐铁之外,一般不必外求,因此生活比较稳定,也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但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使它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它已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之一。
(三)水利设施的完善
A.新人教版——中国古代的水利设施与技术
我国古代一直很重视农业灌溉,著名的水利工程有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汉朝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修建龙首渠时,其间一段高黄土,采用井渠施工法,开隧洞竖井施工的先河;后传至西北地区,称坎儿井;坎儿井能有效地防止地表水的渗漏和蒸发)。同时,人们还创制和改进农业灌溉工具。曹魏时,经改制的翻车(翻车,又叫龙骨水车,用木制成,可用脚踏或手摇;它既能把低处的水引上高坡进行灌溉,也可以排涝)用于灌溉;唐朝时创制了筒车;宋朝出现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高转筒车,能引水上,将水提到六十多米高的地方;这对解决岸高水低,特别是丘陵地的灌溉,有着重要意义);明清时出现风力水车。这些水利工程和农业灌溉工具的应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B.人民版——大禹和他的继承人(中国古代水利事业)
水利是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大禹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千百年,中国农民长期在“旱”与“涝”的双重威胁下艰难劳作,水利成为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有关水利的献,成为中国化的宝贵遗产。
从战国至汉代水利事业的发展: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工程和郑国主持的郑国渠工程,都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汉代,关中地区灌溉渠道规划合理,成效显著。关中农民还创造了一种“井渠”(坎儿井)。治理黄河的成功,对于促进东汉前期的经济恢复和发展作用极大(王景治理黄河,基本解除了水患)。
古代中国发明的灌溉工具:隋唐五代时期,北方使用立井水车,长江流域发明了高转筒车。宋代使用水转翻车。明清时期出现了风力水车。
C.岳麓版——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
农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水利设施的兴建。大禹治水的传说,反映了上古时代先民为战胜自然灾害、发展生产而兴修水利的艰苦历程。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提高,推动了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著名的芍陂(què bēi)、都江堰、郑国渠以及西汉的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陆续建成。长期以,黄河一直是中国农耕经济的命脉。黄河是否安流,成为影响朝廷财政收入、人民生活和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从汉代起,政府经常组织大规模的治河工程。在边疆和自然条较为恶劣的地区,古代农民充分发挥创造能力,因地制宜,兴建了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西域地区的坎儿井就是其中的代表。坎儿井起于西汉时期。它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利用水平隧洞导引地下潜流,实现地表灌溉的暗渠工程。
我国古代的水利建设经验与成就,构成古代农学知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300多种古代的农学著作中,包含了大量关于水利建设的内容。古代灌溉工具的进步,也是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重要的灌溉工具主要有翻车、筒车等。
(四)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的演变
A.新人教版——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土地制度的演变
随着农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经历了从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的变化。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劳动者在田间集体耕作。在工具简陋、生产力水平很低的情况下,这种耕作方式有利于提高工效。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伴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那时的农民、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或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他们的经营规模很小。农民在自己有限的土地上,努力提高耕作技术,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在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下,农民需要承担沉重的徭役,小农经济十分脆弱,每遇灾荒瘟疫,多数农民家庭就会陷于贫困,失去土地或破产流亡。
在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夏、商、西周时期,一切土地属于国家。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与买卖;同时要向国王交纳贡赋。庶民和奴隶在贵族封地上耕种,遭受着残酷剥削和奴役。那时的耕地,十分规整,成方块状,形同井字,被称为“井田”,这种土地国有制度被称为“井田制”。 春秋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井田以外的荒地被大量开垦为私田。那时周室衰微,兼并战争频繁,土地转让关系进一步发展。诸侯视自己疆域内的土地为私产,加上在井田耕作的劳动力不断减少,井田制遭到破坏。
公元前594年,鲁国首先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收税。其他诸侯国也相继进行税制改革,这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到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进行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这种封建土地所有制,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面对土地高度集中,历朝政府都采取措施抑制兼并,以维护小农经济,巩固统治。北魏至唐朝前期,政府实行均田制,制定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限制土地买卖。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取赋税(明朝政府为整顿田赋,多次在全国丈量土地,登记每块土地的面积、地形、四至和田主姓名,并绘制图册;因所绘田亩图形很像鱼鳞,所以称为“鱼鳞图册”;它是确定土地所有权和征收赋税的依据)。这些措施起到鼓励农民垦荒的作用,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
B.人民版——贫者无立锥之地(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与土地问题)、沉重的赋税和力役(中国古代赋税徭役制度)
中国古代基本土地制度:商周时代实行井田制;战国商鞅变法,废除了井田制。在中国古代社会里,土地大部分为地主所有。北魏到唐前期,曾经推行均田制,国家授田给农民,农民承担赋役。
中国古代土地高度集中: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是两个最基本的阶级。地主占有大量土地,通过地租的方式剥削农民。土地高度集中,是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普遍的现象。土地高度集中的危害: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导致农耕生产秩序的严重破坏,阻碍农业经济的发展;疯狂的土地兼并,使得无数小农破产,社会动荡不安,激起民众的暴动。封建社会通过改革解决土地问题最终失败的原因:地主阶级是中国古代专制主义王朝的阶级基础。
赋税:征收赋税是古代国家剥削农业生产者,为政府的财政支出提供物质保障的主要手段(古代帝国的富强和繁荣是以农耕者的艰辛劳动为基础的)。中国古代赋税的比例和种类(名目):秦始皇时代,征收“泰半之赋”(农民要将收成的三分之二上缴给国家。田亩税和人头税是主要赋税形式,还有很多杂税、各种附加税和临时性的征收。农户缴纳的赋税,是专制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
徭役(力役):徭役是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劳动者服事徭役,使许多大型土木工程得以成功营造。这些工程既有公共工程(如水利、交通、国防、城建等),也有私利工程(始宫室、陵墓等)。沉重的赋税使农民破产离开土地,过度的徭役使农民长期耽误农时,导致正常的经济生活秩序遭到严重破坏。由此引发的社会动乱,往往成为王朝覆灭和社会经济化凋残的直接原因。
C.岳麓版——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明清赋役制度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商周时期的井田制是一种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从春秋战国起土地私有制逐渐取而代之,成为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大土地所有者通过多种途径,特别是通过兼并获得土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的反抗斗争,导致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逐渐减弱,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
废井田,开阡陌:随着国家的出现,阶级的分化,在商周时期,原始社会的村社结构虽然保留,但土地公有制遭到破坏,井田制出现。井田的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由周王将全国土地层层分封给各级贵族。井田制中有“公田”和“私田”之分。“公田”实际上为贵族占有,“私田”是村社成员的份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春秋时期,井田制开始走向崩溃。它一方面表现为大量“公田”被抛荒,另一方面则是部分“私田”逐渐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随着土地私有现象的日益普遍,各诸侯国为刺激生产积极性、扩大剥削量,先后进行了税制改革。这些改革的基本精神都是打破井田制中“公田”与“私田”的界限,一律按土地好坏收税,在客观上承认土地的私有权,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税制改革首先发生在齐国。春秋前期,管仲采取“相地而衰征”的措施;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按田亩实数收税。晋、楚、郑等国也推行了类似的税制改革。这些改革实际上使土地私有合法化。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大举变法。秦正式宣布“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对土地私有制给予全面的肯定。商鞅还实行“依军功行田宅”的制度,培植了一批新兴大土地所有者。
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战国时期,贵族占有土地的井田制已经崩溃,代之而起的是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这种局面一直延续了2000多年。战国以的土地私有制主要有三种形式: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和自耕农私有土地。君主私有土地是指由宫廷有关部门掌管的那部分土地,其收入主要用于君主的私人开支。此外,除自耕农私有土地外,就是地主私有土地。自耕农在广义上说也是土地的主人,他与地主的区别在于他所有的土地规模只限于一家人自己耕种。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统治者过度的剥削和压榨是自耕农破产的原因之一。地主的土地有多种,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地兼并成为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土地兼并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引起社会动荡不安。统治者常采取“均田”、“限田”的措施,限制土地的高度集中,保护自耕农经济。公元485年,北魏就曾颁布均田令,按性别、年龄把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这些土地的主要部分只准使用,不准买卖。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缴纳租税,并服徭役和兵役。隋代至唐初,均田制的具体内容虽有调整,但基本精神不变。宋初“田制不立”,“不抑兼并”,使两极分化更为激烈。到明清时期,商品货币经济繁荣,通过土地买卖广占田土的现象日益普遍,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在中国古代,地主和自耕农都是国家的编户齐民,是国家赋税的直接提供者,他们名下的土地是国家田赋收入的。
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别人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称为租佃土地经营方式。地主与佃农之间形成了租佃关系。通过租佃方式进行土地经营,早在战国时期就产生了。到汉代,“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的现象已比较普遍。宋代土地兼并激烈,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土地出租时,多采取订立契约的方式,作为解决纠纷的依据。地租以实物为主,又有分成租和定额租的不同。明清时期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这与人口增加、人均占有土地数量减少有关。由于有大量剩余人口,租金被抬高,出租土地变得更加有利可图。在租佃关系下,虽然佃农要遭受较重的地租剥削,但对地主和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租佃农民通过抗租、减租斗争,争取长期甚至永久租佃土地的权利,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这有利于农业的稳步发展。
明清赋役制度:明清时期,农耕经济的变化还通过赋役制度的变革表现出:明中后期实施“一条鞭法”,把田赋与各种杂税合而为一,计亩征银,起到刺激商品经济发展的作用;清前期推行“摊丁入亩”,即把替代徭役的丁银摊入地亩,与田赋一体征收,放松了官府对农民、手工工匠、商人的人身控制。这是农耕社会赋役制度成熟的标志,体现了生产关系方面的重大变革。
(五)农作物品种的推广
A.新人教版——古代中国的农畜品种
中国的原始农业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农业比较,具有鲜明的特点。在种植业方面,中国北方以粟为主,南方以水稻为主;西亚以种植小麦、大麦为主。畜养业方面,中国最早饲养的家畜是狗、猪、鸡和水牛,猪一直是主要家畜;而西亚以饲养绵羊和羊为主,中南美洲则饲养羊驼。西周时期,农作物种类更加丰富,有粟、稻、黍、稷、麦、桑、麻等,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
B.人民版——中国最早培植的作物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规模性农耕经济——粟、水稻。
C.岳麓版——古代中国的农畜品种、农耕经济高度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北方以旱地的粟麦生产为主,南方以水田稻作生产为代表,并在各自的扩展、传播中相互交融。中国古代农民饲养的家畜主要有猪、马、牛、羊、鸡、狗等六种,即古代常与“五谷”相提并论的“六畜”。
14—18世纪,在明清两朝的鼎盛时期,出现了社会经济全面高涨的局面。双季稻得到大范围扩种,南方的水稻亩产大多为两石或三石,有的地区达到了五六石。玉米、蕃薯等高产作物被引进和推广,加上广泛植棉,民众衣食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六)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仅岳麓版
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自战国到中唐时期的经济重心所在。两宋之际,重心南移至长江流域。区域经济的多元互补以及经济重心南移,是中国古代经济空间布局的一个重要特征。
四大经济区的形成:司马迁根据汉代经济分布的特点,将全国划分为四大经济区:东、西、江南和龙门碣石以北。四大经济区中,属于黄河流域的东、西地区是传统的农业区。那里自然条优越,开发较早,人烟稠密,因而经济实力强,长期居于全国经济重心的地位。这里所说的西、东与今天的地理概念不同。它们以河南崤分界,以东为东,以西为西。因为崤附近有函谷关,所以又有关西、关东之称。东包括了今河南、东、河北三省及晋南、苏北、皖北等部分地区。历史上这里被称为中原。东是汉代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也是最重要的粮食产地。西在战国时属于秦地,大体是以关中为主,后又扩展到河西和巴蜀等地。关中“膏壤沃野千里”,巴蜀素有“天府”之誉,都是传统的农业区。与黄河流域不同,江南地势复杂,气候炎热潮湿,很多地区为原始森林覆盖,不利于开发。两汉时这里大部分地区人口稀少,生产技术落后,与东、西相比,经济实力差距较大。龙门碣石以北是指东、西以北的广大地区。这一地区气候寒冷,土地贫瘠,是传统的畜牧区或半农半牧区。它又以长城为界,分为塞内、塞外两部分。西汉时塞内一度被辟为农业区,但经济实力十分有限。农耕与游牧两大经济类型之间长期对峙交流,汇合成互补、互利的统一整体。从战国到东汉,全国的经济区域已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中国古代,由于天灾人祸不断,人口的流动始终没有停止过,有时还出现大规模的流民浪潮。两晋之际,由于汉族统治阶级内乱和少数民族内迁,东、西沦为主要战场,中原人口纷纷向南迁徙,黄河流域的农业生态环境迅速恶化。两晋之际的人口流动,是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二次高潮发生在唐安史之乱以后。安史之乱使黄河流域又一次遭到严重破坏,大批北方人口再度南迁,大量涌人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中唐以后南方的人口迅速增加,经济实力大为提高。两宋之际,金灭北宋的靖康之变引起北方人口的第三次南迁高潮。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中原人口的南迁,不但为南方地区补充了大量劳动力,而且也带了较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这就使得南方的农业生产水平在量和质两个方面都得到提高,从而促进了南方的经济发展。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再加上本就蕴涵着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因此随着大批北人的南迁,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重心也逐渐由北方黄河流域移至南方长江中下游地区。经过孙吴、东晋、南朝的开发,江南地区初步形成了稻麦兼种、水陆互补的作物体系,南方的耕地面积和产量大幅度增加。农业发展带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进步,在南方出现了像建康(今江苏南京)这样人口上百 万的大城市。中唐以后,在大河南北“戎事方殷”、经济停滞的同时,南方无论是农业、手工业,还是商业、都会,都在继续加速发展,逐渐超过了北方。北宋立国主要依靠东南的财富力量。宋都南迁后,更致力于南方的经济建设,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完全确立。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完成。经济重心的南移也带了化重心的南移。自南宋起,江浙地区已成为人才密布区,有“财赋之地,人渊薮”的说法。随着中华帝国疆域的不断扩展,区域经济发展的多样性日益突出;经济重心的南移凸显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互补的需求,成为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一大特点。
考点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
(一)金属冶炼业
A.新人教版——冶铸业
原始社会晚期,中国人已掌握了冶铜技术。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精美青铜器,充分展示出辉煌灿烂的青铜明。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这一领域众多的发明创造,如两汉的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杜诗发明的水力鼓风冶铁工具,南北朝的灌钢法(灌钢法,把生铁和熟铁按一定比例配合,加热后再锻打,成为质地优良的钢)等,使中国钢铁冶炼技术和产量,在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铁器在农业、手工业领域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的水平。
B.人民版——先进的冶金技术
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使用铜器,但它不是主要的生产工具。商周青铜器明高度发达:商代青铜器的出土地点分布相当广泛,当时的生产规模已经相当大。西周青铜器大多作为礼制的象征,代表着权力和秩序。春秋战国时期的冶铁技术:现在已知中国最早的人工冶炼铁器,是春秋晚期的遗物。河北易县战国燕下都遗址出土的铁器中,有经过粹火的钢。
汉武帝时代推行铁业官营制度,全国设铁官49处。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竖炉冶铁由起初的自然通风演进到人力皮囊鼓风,然后又发展到畜力鼓风。东汉初,南阳太守杜诗创造出水力鼓风装置——水排。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技术更先进的灌钢法。北宋时期,已经有了以煤作为燃料冶铁的明确记载。
C.岳麓版——金属冶炼术的进步
从二里头化时期到春秋末期,历时约15个世纪,这是我国的青铜时代。商周时期青铜铸造技艺已相当成熟,不仅数量多,种类齐备,而且工艺精湛,器物造型生动,展示了灿烂辉煌的青铜明。春秋时期人们发明了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这是我国古代冶金技术的重大成就,也是世界冶铁史上的奇迹。从春秋时期开始,通过改进技术手段,人们开始生产出硬度高、性能好的钢。铁器的广泛使用,特别是把钢应用到农具和手工业工具制作上,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早在汉代,人们就开始用煤做燃料,并用冶铁。北宋时,用煤冶铁已相当普遍,使炼出的钢铁的硬度和质量大大提高。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煤的国家。南宋末年,我国开始用焦炭冶铁,明朝流行开。
(二)制瓷业
A.新人教版——制瓷业的发展及瓷器外销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商朝时已烧制出原始瓷器。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至唐朝,已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宋朝时,中国制瓷技术大放异彩,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并出现了五大名窑。(注:宋朝有五大名窑,即定窑、汝窑、哥窑、官窑和钧窑。定窑在河北曲阳,以烧制白瓷为主,胎质薄而坚硬,瓷釉洁白莹润。汝窑在河南宝丰,主要烧制宫廷用瓷,胎质细洁,釉色多呈天青,青中带蓝,晶莹发亮,堪称宋瓷之精品。哥窑相传在浙江龙泉,出产青瓷,以冰裂纹瓷器最为有名。官窑在河南开封,专为宫廷烧制瓷器,釉色以粉青为主,淡白次之。钧窑在河南禹州,产品有的青中带红,华而不俗,称为“钧红”;有的以天青或月白与紫红色交相掩映,别致美观,称为“钧紫”。)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明宣德年间制造的青花瓷,至今被人们奉为珍品。江西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唐朝起,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明清时通过海上 丝绸之路,瓷器对外的销量更大。为适应国外客户的需要,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和梵装饰图案的瓷器。清代还根据欧洲商人的订单,专门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等。西方国家称中国为“瓷器大国”。在中国制瓷工艺的影响下,从17世纪开始,欧洲国家陆续生产瓷器。
B.人民版——陶瓷业的成就
原始时代的彩陶已经表现出相当高的艺水平。早期的瓷器是一种釉陶,又称做原始青瓷。从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是陶发展到瓷的过渡阶段。
东汉末期墓葬中,出土有青瓷器。唐代制瓷业已经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越窑的青瓷享有盛名,邢窑的白瓷制作精美。中国古代独特的美术陶制品“唐三彩”,曾经风行一时江西景德镇和四川大邑的白瓷,在瓷器中名列前茅。唐代晚期,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并把绘画和诗用于瓷器装饰。唐宋以,河北定窑、河南钧窑、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陕西耀州窑等名窑闻名天下。青花瓷始于元朝。清代康熙年间,粉彩瓷器工艺发明;粉彩瓷器烧制技术在雍正时期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
唐宋以,“海上丝绸之路”被称为“瓷路”。中国瓷器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
C.岳麓版——从烧陶到制瓷
陶器的发明是新石器时代手工业中最重要的成就。中国古代先民创造了闻名于世的陶器工艺,如纹饰缤纷的彩陶,薄如蛋壳、黑亮如漆的黑陶,熠熠生辉的白陶等。陶器为人类共有,瓷器则是中华民族祖先的伟大发明。东汉晚期和南北朝时期,人们先后成功地烧出了青瓷和白瓷。隋唐时期,陶瓷工艺臻于成熟,瓷质的硬度、釉色的纯度都远胜前代。唐代瓷窑遍布南北,制瓷业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瓷器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日常生活用品。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全国出现了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元代承前启后,开始进入彩瓷生产时期。明清时期创造出更丰富多样的制瓷工艺,瓷器与丝绸一起成为对外出口的大宗产品。
(三)纺织业
A.新人教版——纺织业
中国又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考古发掘证明,距今四五千年,我国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商朝时已有了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西周时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西汉政府设在长安的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唐朝丝织技术高,以轻盈精湛著称,还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宋朝丝织品品种繁多,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图案生动活泼。明清中央或地方官府设在苏杭等地的织造局生产的丝织品超过前代,特别是细密精致的缎,成为清朝丝织品的代表。汉朝时,包括提花在内的 丝织技术已相当成熟,能织出绫、锦、罗、绢、纱等二十多个花色品种。唐末以前,我国的丝织品主要产地在北方。唐末以后,伴随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丝织品的数量与质量逐渐超过北方。明清时,南方丝织业进入鼎盛时期,苏州、杭州和南京成为著名的丝织业中心。元朝时,民间棉纺能手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棉纺织品产量增多,改变了丝、麻、棉的纺织品比例。明朝时使用的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至少需要两三个人操作,能够织出画师设计的各种花纹,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西汉开始,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为中国获得“丝国”的誉称。运送丝绸产品的商路被后世称为“丝绸之路”。
B.人民版——纺织业的发展
原始社会时期,在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陶纺轮和骨梭、骨针、骨锥等器物,纺织技术在当时已经萌芽。纺织原料最初是麻和葛,新石器时代开 始用家蚕丝。新石器时代,中国已经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
奴隶社会(以商周两代为主)时期:甲骨中,已经出现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商代还有负责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在出土的商代遗物中,多次发现玉蚕。在《周礼》书中,妇女的纺织生产被称为“妇功”(四德之一;四德即德、言、容、工)。
丝织技术发展:汉代字书《说解字》中有不少关于纺织业产品的字,提到的花色品种达二十余种。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了一素纱禅衣和几种起绒锦。汉代丝织品,经过丝绸之路远销到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中国被称为“丝国”。唐宋元明时代,继承并发展了汉代的纺织技术。唐代中期以后,官营纺织业有相当大的 规模。随着城市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私营纺织作坊兴起。
棉织技术发展:宋代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已经推广到闽、粤地区。元代棉纺织家黄道婆对纺织工艺进行革新,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棉纺织业的发展。棉布逐渐成为元代民众的主要衣料。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标志:手工工场和雇佣劳动关系的出现。
C.岳麓版——衣被天下
中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早在遥远的上古时代,人们就已经学会养蚕缫丝了。西周以后,丝织工艺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品种日益丰富,花色图案精美。汉代丝绸远销欧洲,使中国获得了“丝国”的称号。唐代出现的缂丝技艺,以本色生丝为经、彩丝为纬,以“通经断纬”手法自由变换色彩,纹饰更加绚丽,极具艺术神韵。
宋末元初以,边疆地区种植的棉花迅速向内地传播。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部门。元代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捍(搅车)、弹、纺、织之具”,全面革新内地落后的棉纺织技术。她发明脚踏三锭纺车,取代手摇一锭纺车,能同时纺出三根纱。先进技术的推广,使江苏的松江在元明时期迅速崛起,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柔软结实的棉布日益流行,到明代后期已取代丝、麻、毛,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
(四)官营手工业与民营手工业
A.新人教版——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中国的官营手工业历史悠久。夏、商、西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西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它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中国的官营手工业素称发达,在冶金、制瓷、丝织等诸多行业中,一直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
在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古代社会,以纺织为代表的家庭手工业,是民间手工业的一种。作为农产的副业,家庭手工业产品主要用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的一小部分作为商品出卖。也有一些民间私人经营的民营手工业,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民间手工业经历春秋战国和秦汉的发展后,魏晋南北朝时曾遭受摧残,到隋唐才得以恢复和发展。两宋以后,民间手工业在曲折中继续艰难发展。除纺织品外,城乡所需的日常用具及用品,主要出自民营手工业。明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民营手工业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明朝中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学术界称之为“资本主义萌芽”。清朝时,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
B.人民版——家庭手工业和田庄手工业(小农户手工业和大地主手工业;手工业主要形式)、“工官”和“匠户”(官营手工业及手工劳动者;中国古代手工业管理制度)
中国古代手工业经济的经济基础:中国传统社会是建立在以小农经营为主的高度分散的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中国古代手工业经济的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的特点:手工业长期附属于农民家庭之中,形成了以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的“男耕女织”的经济形式。手工业产品大部分自己消费,少部分进入流通领域。
汉代田庄中的手工业生产:随着土地的集中,汉代出现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即豪强地主控制下的田庄。田庄主要手工业生产:酿造加工;纺织手工业;农具和兵器制造。田庄的手工业生产也是自然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内容。
“工官”制度(官营手工业制度):从汉武帝时代起,煮盐、冶铁、铸钱、炼铜等最有利有图的手工行业,都收归官办,由政府垄断。由中央机构所属各“工官”主办的皇家工场,专门负责制造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的物品(除皇帝特别赏赐外,平民不得使用)。对朝廷财政说,“工官”工场是一大支出。“工官”工场代表了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技术水平。西汉官营纺织业机构:在长安设“东西织室”,在齐郡设“三服官”。服务对象上,水准较高的手工业技术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行业关系上,行业之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技术传承上,技术工艺传承是封闭性的,往往导致失传。
“匠户”(手工业劳动者):中国古代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专业人户,称做“匠户”。唐代已有工匠在官营手工业作坊内定期服役的制度。宋代匠户往往被官府以强制方式役使。元代以后,工匠被编入专门的户籍,不得脱籍改业。清代顺治帝时,废除“匠籍”,匠人获得自由身份。封建统治者可可以十分方便地征调各类工匠。匠户没有人身自由,劳动创造性受到严重的束缚。
C.岳麓版——官私手工业的消长
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小农的家庭手工业生产也十分普遍,其产品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很少进入市场。家庭手工业生产对于稳定小农经济起了一定作用,但技术落后、生产分散,妨碍了市场发育。
代表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的是官营和专业的私营手工业生产 。
西周时期,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管理,按行业设立车正、陶正等工官管理工匠。工匠集中在官府设立的作坊内,使用官府供给的原料,制作加工官府指定的产品。他们职业世袭,世代为官府劳作。官营手工业资金雄厚、规模经营,为细密分工和协作创造了条;众多高水平工匠一起工作,加之对产品质量的严格管理,有利于手工业技艺的提高。直到明代前期为止,官营手工业代表着当时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但官营作坊原料由官府提供,不计成本,不进入市场,缺乏竞争;官营手工业采取强制工匠服役的手段,引起了工匠的不满。由于商品经济和私营手工业的发展,官营手工业内部的生产关系不得不加以调整,唐宋时期出现了雇募工匠。从征役制到雇募制,是生产关系上的一大进步。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关系的变革,私营工商业勃然兴起,工、商开始与士、农并称为国家的“四民”。此后,私营手工业成为手工业生产中日益重要的部分。明代中叶以后更在制瓷、矿冶、纺织等诸多行业中,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同时,私营手工业的经营方式也在变化。一方面,唐宋以,商品经济繁荣,私营手工业的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另一方面,到明中后期,雇佣众多工人的大规模手工作坊或工场日益增多,并从中孕育出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式的雇佣劳动关系。
考点三:古代中国的商业
(一)商业的发展概况
A.新人教版——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中国人很早就懂得经商。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因此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商业繁荣。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各地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
秦汉以,统治者多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使商业的发展比较艰难。秦汉至隋唐,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商业总体水平还不高。但是,“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商业还是得到了发展。
隋唐时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大运河的开通,有利于商品流通。除都市商业外,农村集市贸易也发展起,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唐朝,为远距离和大宗商品交易服务的邸店在各大商业城市不断兴办,甚至还开有“波斯邸店”。邸店是兼营旅店、货栈的场所,利润丰厚。后,随着商业的发展,又从邸店中分离出柜坊。柜坊专为富商大贾、贵族官僚、高利贷者储存金银财物。飞钱,又称便换。各地商贾将贷款委托给各道设在京城的办事机构进奏院,领取半联票券,持券可游走四方,合券可在京城或回本道取钱。这样,商旅就不用长途携带钱币,各地之间也不用运输税钱。
两宋的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这一时期,商品种类迅速增加,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元朝交通发达,也有利于商业的繁荣。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国内外各种商品汇聚于此。
明清时期,尽管政府对商人征收沉重的商税;并施行种种压制政策,但城镇商业依然呈现繁荣景象。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的作用越越大。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
B.人民版——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中国古代商业发展概况)
先秦(秦朝以前)商业发展概况:在中国远古时代,已经出现早期的商业交换。商业在商代已经有了初步发展。西周时期,流通骨贝和铜贝。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足的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
中国古代商业运输:唐代诗歌、宋元时期的小说戏曲中,有许多关于商人远行贩运生活的故事。唐代商船中有所谓“俞大娘航船”,船上可以长期居住(水路商运)。唐代陆路商运也十分发达,客舍、邸店、车坊等服务于商运的辅助性经营场所生意兴隆。
宋元明清商业繁荣:宋元时期,商业空前繁荣,海外商运发展迅速,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之一。北宋时的益州(四川)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3)明清时期,出现了会馆和按地域结成的商帮(晋商和徽商势力最为强大)。
古代商人旅途危险:古代旅途盗劫为患十分普遍,商人们经常面临着人身财产安全威胁。
C.岳麓版——商业的发展
商朝时期,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已经产生。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将商人集中起,设官统一管理,为他们提供衣食,驱使他们为政府服务。春秋战国时期,许多庶人冲破官府的束缚,经营商业致富,成为有强大实力的商人。私商逐渐取代官商成为商人的主体。随着商业的繁荣,形成了许多著名都会。
隋唐时期,政治上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密切了南北方的经济往,商业贸易蓬勃发展起。西域以及阿拉伯、波斯商人往经商频繁,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都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宋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集镇、夜市兴盛,元代更广泛流通纸币,古代商业的发展步人了一个新的高峰期。
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不但商业市镇兴起,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农产品也大量进人市场。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经济作物普遍种植,作为农产品加工的副业产品,也都成为商品。白银在流通中的广泛使用,便利了商品贸易和商业资本的集聚。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形成徽商、晋商、闽商、宁绍商人等大商帮。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san/53642.html

相关阅读:第6课 解放战争的胜利教案
2012届高考历史第二历复习五代 辽 宋 夏 金 元专项教案
2012届高考历史考点复习: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2012届高考历史学业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专题复习教案
2012届高考历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复习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