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作业28 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
时间:30分钟 满分: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2010•北京东城期末质检)读我国陆地领土四端的经纬度位置,完成1~3题。
四端点①端点②端点③端点④端点
经纬度位置4°N,
112°E附近49°N,
135°E附近53°N,
123°E附近40°N,
73°E附近
1.②端点是我国陆地领土的( )
A.最西端 B.最东端
C.最北端 D.最南端
2.③端点所在地的自然地理事物对人类活动最重要的意义是提供( )
A.土地资 B.矿产资
C.水资 D.森林资
3.④端点所在省级行政区的地理特征是( )
A.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B.三夹两盆的地形分布特征
C.农业以“河谷农业”为主
D.南部地区的河流有春汛现象
解析:根据四个端点的经纬度可知,①是最南端,②是最东端,③是最北端,④是最西端。③端点所在省级行政区是黑龙江,可提供丰富的水资。④端点所在省级行政区是新疆,“三夹两盆”是新疆地形的分布特征。
答案:1.B 2.C 3.B
(2010•江苏南京一模)我国各地的居民往往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其地域的自然环境和化,根据图示的民居风格分析完成4~5题。
4.使用乙图民居的我国少数民族是( )
A.侗族 B.傣族
C.赫哲族 D.布依族
解析:乙图民居反映的是湿热的自然环境,使用该民居的我国少数民族是傣族。
答案:B
5.在甲图民居中生活的我国少数民族,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是( )
A.达努节 B.三月三歌节
C.那达慕大会 D.泼水节
解析:甲图民居为蒙古包,蒙古族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是那达慕大会。
答案:C
(2010•广东汕头统考)下图是“我国四省区轮廓图”,读图完成6~7题。
6.跨我国三大自然区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④为甘肃省,跨我国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以及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区。
答案:D
7.省内有著名的“雾凇”气象奇观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③为吉林省,省内有著名的“雾凇”气象奇观。
答案:C
(2010•保定12月)读“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图”,完成8~9题。
8.有关图中四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省是我国西南的边疆省份,它同四个国家接壤
B.②省是我国位置最南的省,我国最南端曾母暗沙位于该省
C.③省是我国的湖北省,简称鄂,该省人民政府所在地为武汉市
D.④省是我国的黑龙江省,它同俄罗斯和蒙古两国接壤
9.图中四个省中,地跨我国第二、三级阶梯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由各省区轮廓、水系可知,①为云南,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②为广东,海南是我国位置最南的省;④为黑龙江,它不与蒙古接壤。
答案:8.C 9.B
(2010•株洲5月)某游客日记中写道:北京时间2时15分,旭日的霞光就撒满了三江平原的乌苏镇。在这个有我国“东方第一镇”之美誉的边境小镇的市场上,早已集聚了大量的、相邻国家的境外商人进行木材、大豆、小麦等交易。据此判断10~12题。
10.读上图,我国“东方第一镇”——乌苏镇位于( )
A.①图中 B.②图中
C.③图中 D.④图中
解析:乌苏镇位于我国的最东北角,是中国最东部的小镇,有“东方第一镇”的美誉,从图中经纬度可以看出①图最靠东,故选A。
答案:A
11.依据日记内容判断,当时的时间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解析:从题干得知该地区2时15分日出,昼长大于夜长,应为夏季,故选B。
答案:B
12.小镇市场上集聚的境外商人,最可能自的邻国是( )
A.朝鲜 B.韩国
C.俄罗斯 D.蒙古
解析:三江平原乌苏镇与俄罗斯接壤,所以小镇上的境外商人主要自邻国俄罗斯,故选C。
答案:C
(2010•河北保定月考)2006年8月21日下午,加拿大“女王”号护卫舰到达青岛,开始为期4天的友好访问。结合下图,回答13~14题。
13.青岛所临的海区为( )
A.东海 B.黄海
C.渤海 D.南海
解析:渤海与黄海以辽东半岛老铁岬至东半岛蓬莱岛为界,青岛属黄海沿岸城市。
答案:B
14.有关该海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底全为大陆架 B.海底锰结核资丰富
C.季风洋流盛行 D.为我国内海之一
解析:黄海海底全部为大陆架,油气资丰富,为我国边缘海区之一。
答案:A
二、综合题(共22分)
15.(11分)(2010•河北名校调研)下图为世界地图上回归线的一部分,已知点A—B之间为海洋,A点以西、B点以东为陆地。回答下列各题:
(1)AB线位于( )
A.东半球、北半球 B.西半球、北半球
C.东半球、南半球 D.西半球、南半球
(2)C地所在国( )
A.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国家
B.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C.是世界上热带沙漠气候最典型的国家
D.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
(3)该线穿过的省区有( )
A.云、桂、粤、台 B.桂、粤、台
C.琼、桂、台 D.粤、台
(4)简述A点所在国家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世界海陆轮廓的认识和对我国有关地理知识的了解。首先应根据题中的已有信息(经度度数向东增大),可知东边的经线是120°E,由于120°E经过海洋,可判断该条纬线是北回归线,因为120°E在南回归线附近穿过澳大利亚大陆。再根据对我国地理位置的了解,可判断出该段北回归线正好横穿我国南部地区的广西、广东和台湾,A点以西是广东,B点以东是台湾。然后可根据对我国自然和人地理知识的了解回答第(2)题和第(4)题。
答案:(1)A (2)A (3)B
(4)我国所处的纬度位置和南北差异,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海陆兼备的地理位置,使我国广大地区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雨量充沛,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地区也便于发展海洋事业,有利于同海外各国进行友好交往。
16.(11分)(2010•江苏南通)阅读,完成下列问题。
一:《华商报》王志安的一篇《气候贫困人口的中国挑战》中谈道:“我国的贫困带主要有三个:第一个是东部地区的孤岛贫困带,包括东北边境,东、河南一带的革命老区;第二个是黑河—腾冲线贫困带,这条中间线的两侧,多数都是高原和高地区,是我国主要的贫困地区所在的区域;第三个就是西部沙漠和高原酷寒地区。”
材料二:黑河(黑龙江)—腾冲(云南)线(如图1所示)是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和自然地理分界线(基本上和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重合)。
图1
材料三:黑河—腾冲线两侧人口与面积比重图(图2)。
图2
(1)分析黑河—腾冲线贫困带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的甲、乙两图,表示面积比例的是________图,表示人口比例的是________图;图中字母表示东南部人口比例的是________,表示西北部面积所占比重的是________。
(3)图1所反映出的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从地形、气候、生态环境、自然灾害等方面分析。第(2)题,甲为人口比例图,乙为面积比例图。东南部面积占全国的43%,人口占全国的94%以上;而西北部面积占全国的57%,人口占全国的6%。第(3)题,从第(2)题中,我国人口分布不均。
答案:(1)该地带以高原、地为主,地形崎岖;大部分地区气候较干旱,降水偏少;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多发。 (2)乙 甲 Q R (3)人口分布不均;东南部(或东部)人口稠密,西北部(或西部)人口稀少。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san/39517.html
相关阅读:河南省许昌市五校2013-2014学年高二第三次联考地理试题 暂缺答案
届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上学期期终基础学业测评(地理)
厦门双十中学—学年高三上期中地理
江苏省淮阴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地理
上海市某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