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人:袁玉立 审题人:谭文岳考生注意:本卷共两道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右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河流两侧的潜水等水位线示意图”(单位:米),P为河岸的一处观测点。读图回答~题。A.从东北流向西南 B.可能位于内蒙古高原C.可能会出现凌汛现象 D.一年有两个汛期2.此时,该河流的剖面可能为 ( )右图表示我国某地季节性积雪融化完毕日期等值线及水系分布。读图回答—4题。A、① B、② C、③ D、④4、等值线在②处明显向北弯曲,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洋流右图所示岛屿面积约为15万Km2。读图,回答5~6题。5.关于该岛屿的自然地理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①以山地丘陵为主,主要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②终年受西南风控制,降水丰富③河流短小湍急,落差大,水力丰富④西南部冰川地貌发育显著⑤位于板块(张裂)生长边界,面积不断扩大A.①②③ B.①②③④⑤C.①③④ D.②④⑤6.该岛屿西侧以畜牧业为主,东侧以种植业为主,形成此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日照时数与地貌 B.地面物质与土壤C.坡度与人口分布 D.地面坡度与交通 右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在四个地区分布的四种农作物。回答7~8题。7、下列地区与农作物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A.①甜菜 ②冬小麦 ③水稻 ④葡萄 B.①青稞 ②玉米 ③甜菜 ④哈密瓜C.8、图中②、③两地区农业生产的相同之处是( )A.农业单产水平高,商品率高 B.气候条件皆为雨热同期C.下图中,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分别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读图回答9~10题。 9、与甲区域相比,乙区域农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条件有( )①地广人稀 ②水热资源丰富③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④劳动力充足 ⑤耕地面积广大A、②④ B、②③⑤ C、②⑤ D、①③⑤10、甲、乙两区域共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①土地荒漠化 ②水土流失 ③土壤次生盐渍化 ④湿地遭破坏 ⑤水资源短缺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④⑤ 读我国北方某城市2015年12月上旬甲、乙两个PM2.5观测站日观测数据平均值曲线图,完成11-13题。11.该城市两个观测点数据显示,PM2.5数值高值出现在9:00左右的主要原因是A.上班高峰时期 B.逆温现象明显? C.各工业机器开始工作的时间 D.城市风最弱的时期.下列有关甲、乙两个观测点的位置最有可能位于?A.甲位于工业区内、乙位于城市主干道旁B.甲位于商业区内、乙位于住宅区内C.甲位于城市主干道旁、乙位于城市风景区内D.甲位于住宅区内、乙位于商业区内A.北斗导航系统 B. 地理信息系统 C. 遥感 D.数字地球2015年9月”日,我国大陆境内的第一个自贸区一一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之后许多跨国公司总部纷纷落户上海自贸区。读下图,回答14-15题。14.吸引跨国公司总部落户上海自贸区的最主要因素是( )A. 技术 B.政策 C.交通 D.市场15.图中的上海磁悬浮列车专线(龙阳路站至浦东国际机场)是世界第一条商业运营的磁悬浮专线,它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A.中心商务区将移至郊区 B.沿线地带形成大型工业区C.中心城区辐射作用增强 D.城市其他交通运输方式衰落读下图“哈尔滨市人口增长曲线图”。完成16—17题。16.对哈尔滨市人口增长分析不准确的是( )A.哈尔滨城区人口最多时期是1985年——1990年之间 B.在2000年后人口增长主要影响因素是人口的机械增长。 C.在经过80年代生育高峰之后,从90年代开始自然增长进入低增长阶段 D.人口再生产类型现已进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阶段。17.哈尔滨市的人口增长不会导致( )A.公共空间严重不足 B.城市热岛效应明显C.交通拥挤加剧 D.城市功能分区合并 20世纪初,底特律因优越的区位条件,发展为世界“汽车之都”。底特律因汽车业需要大量的劳工成为欧洲移民和南部工人(包括大量黑人)的汇聚地。21世纪初,由于美国汽车行业受到来自日本和欧洲的竞争压力等原因,企业亏损,大部分企业开始裁员。底特律出现了高失业率和大量人口流失现象,底特律的人口也大大减少。2015年11月底特律因财政等问题而宣布破产。完成18-19题。18.根据上述图文判断,下列有关底特律早期汽车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不包括? A.丰富的煤铁资源 B.大量廉价劳动力? C.发达的水路交通 D.广阔的市场.21世纪初,底特律因汽车产业的衰落而破产,其主要原因不包括? ?A.生产结构单一 B.国外汽车产业的冲击 C.高素质人才的大量流失 D.煤铁资源的枯竭读“我国沿30°N几种地理参数随经度的变化趋势示意图”。回答~题。.图中三条曲线代表的地理事物分别是A.①年太阳辐射量 ②7月均温? ③地势?B.①地势 ②7月均温? ③年太阳辐射量C.①7月均温 ②年太阳辐射量?③地势D.①年太阳辐射量?②地势?③7月均温.②曲线在b处数值很低的主要原因是A.地势高,气温低 B.云量多,反射强C.距海近,水汽多?D.纬度低,对流弱. b地的气候类型符合下图中的右图中甲、乙分别是M、N河流上的水文站。完成~题。.观测发现,M、N河流的径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防洪任务最重的月份是7月B.引起甲、乙两水文站下游自然植被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纬度变化C.大陆沿岸有暖流经过D.大陆沿岸常年受极地东风带影响.甲水文站的月平均流量显著大于乙水文站,最可能的原因是A.甲水文站干季河流流量小B.甲水文站河流流量年际变化较小C.甲水文站上游流域面积较大 D.甲水文站上游有水库25.结合图中信息判断正常年份北半球夏季风最A.赤道附近大陆东岸副热带地区大陆东岸赤道附近大陆西岸副热带地区大陆西岸图乙所示年份的上半年冬、夏季风势力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A.冬季风偏强夏季风偏弱冬、夏季风均偏强冬季风偏弱夏季风偏强冬、夏季风均偏弱图中负值中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大洋东、西岸洋流性质的变化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海陆热力性质差异28.安徽天柱山属花岗岩峰丛地貌,地质遗迹丰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地质公园。图中“峰丛”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为( )A.固结成岩一地壳抬升一流水侵蚀 B.岩浆侵入一地壳抬升一风化、水蚀C.地壳下沉一变质作用一风蚀水蚀 D.岩浆活动一地壳下沉一风化、堆积 湖南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据此回答--30题。29.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A. 全球昼夜平分 B. 北半球为夏季C. 太阳直射20°SD. 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极昼. 北京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应做的调整是①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②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③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④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安装高度 A.①③B. ①④ ? C. ②③ D. ②④二、综合题31.(16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中A地区河流的水系特征。(4分) (2)分析该地区铁路建设的不利自然条件。(4分) (3)依据图中信息,指出云南东川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并分析其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8分)3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分) 材料二:西辽河流域某村1997-2002年地下水水位变化及丰水期与枯水期水位对比图 材料三:西辽河流域某村粮豆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图(1)根据材料一,描述该流域的地形特征。(分)(2)根据材料二,说明该流域地下水水位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特点。(分)(3)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该流域粮豆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原因。(分)33.(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我国某区域某时近地面天气形势图。 材料二 安徽省等高线地形图。(1)指出材料一所示天气系统影响下郑州和合肥的风向,并说明图示锋面系统过境时合肥的天气状况。(3分)(2)简述皖北地区商品棉生产的不利自然条件。(3分)(3)“缘煤而建、因煤而兴”的淮北市正面临经济转型的问题。请你为淮北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4分)参考答案:选择题:(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CBBCCADBDCBCBBC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ADBDCBDACBADBDA31.(16分)(1)河流干流自北向南流;并列分布;落差大;流域面积狭小。(4分)(2)该地区铁路穿越喀斯特地貌区,地质条件复杂;地形崎岖,穿过河流多,需建桥梁、隧道多;区域降水丰富,洪水灾害频发。(4分)(4)(8分)有色冶金工业(1分)铜矿(或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原料充足;(1分)临近水电站(和煤矿),动力充足(或能源丰富);(1分靠近河流,水源丰富;(1分) 临近铁路,交通便利。(1分)32、(14分)(1)(4分)西部高东部低,西部为山地,中部为丘陵,东部为平原。(2)(4分)1997-2002年地下水水位呈波动下降趋势,丰水期和枯水期地下水水位均波动下降;除1998年外,丰水期地下水水位低于枯水期(枯水期地下水位高于丰水期地下水位)(3)(6分)该地区河流众多,地下(泉)水丰富,灌溉水源充足,(2分)加之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宜水稻、玉米和大豆等种植;(2分)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水稻(因单产高)种植比例上升。(2分)大面积种植水稻后,用水量增加湖南省衡阳市八中2015届高三第六次月考(地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san/342512.html
相关阅读:河南省许昌市五校2013-2014学年高二第三次联考地理试题 暂缺答案
届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上学期期终基础学业测评(地理)
上海市某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江苏省淮阴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地理
厦门双十中学—学年高三上期中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