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三 教 学 质 量 检 测语 文 试 题2013、01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Ⅰ卷 (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张贴/字帖 急迫/迫击炮 签订契约/锲而不舍 B.连累/累计 提供/供销社 溃不成军/振聋发聩 C.憔悴/崔嵬 离间/反间计 循序渐进/徇私舞弊 D.熟稔/谂知 冠名/冠心病 猝不及防/出类拔萃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仰望夜空,总是会有无可名状的失落感涌上心头。多么怀念幼时曾见到如钻石般 闪耀的星辰,那些闪烁的光亮总能引起我们的遐想。 B.十八大报告提出,全国人民要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实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不懈奋斗,戳力同心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C.“90后”的青年人,不要循规蹈矩的流程,不要拘谨羞涩的胆怯,不要纷烦复杂的表演,只要张扬自我、直抒胸臆就好。 D.我们有不少的文化管理者太急功近利,对文化遗产进行涸泽而鱼式的开发,这是 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行为。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青岛市旅游局日前下发“加快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提出通过实施各 种奖励政策,努力打造一支既懂文化又懂旅游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B.中国油画学会常务理事陈钧德教授先后在中国内地、香港,日本,巴黎,新加坡, 马来西亚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其作品多次获奖。 C.唯物主义者是不信神鬼的,《国际歌》中不是在唱:“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 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吗? D.南美的文学受到西方的承认,并不是因其语言文化的独特性,说穿了是因为以马 尔克斯、博尔赫斯为代表的南美作家都是受过西方现代文学教育,他们都能用西方的语言写作 (西班牙语、法语或英语等)。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千里瀚海、万顷荒原、巍巍高山,这样一些在时间上幽远、在空间上浩大的景物, 往往可以成为与之直接对话的生命之灵。 B.说话者并不真的认为自己做错了事,只不过是表示一个“高姿态”,缓和一下双方 的矛盾,这样就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C.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下,做生意应该讲诚信,像那种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靠 蒙骗顾客来赚钱的做法是愚蠢的。 D.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栏目组来到了山东菜芜,在晚会上,当年参加抗日战争 的老英雄们又一次听到了那些耳熟能详的抗战歌曲。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代表团团长谢振华对媒体表示,当前,要求发展中的中国在工业化的过程中 承担更多的减排,显然是有失公允的。 B.我们看过许多中国现在流行的选秀节目,比如曾经红遍大江南北的“超级女声”, 那是从美国、日本传过来的。 C.在当今,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个软实力硬不硬、强不 强、大不大,与一个国家的文化产业强大与否直接关联。 D.电子机票的普及改变了以往必须面对面的购票方式,没有了时间、空间、地域的 限制,这必将给代理人市场带来巨大变化。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葛剑雄 要考虑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首先必须明确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长期以来,国人认为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丰富灿烂、博大精深,固然都是事实,但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我评价,或者是就东亚汉语文化圈而言。如果放在世界范围内,与其他文化进行比较,整体上说只能是各有千秋。 在生产力和交通运输能力都还很落后的古代。世界上各大文化区之间缺少必要的人员和生活必需物资的交流,基本上都是独立发展的。由于不存在交流和比较,也谈不上 哪种先进,哪种落后。从不同文化的群体开始相互接触以来,文化的传播一直有两种方 式――自愿的和强制的。一般来说,对物质文化的接受大多是自愿的,而对精神文化的接受则两者兼而有之。强势文化往往会依靠武力、权力、财力、人力强制推广自己或抵制其他,今天世界上的制度、宗教、语言、文字以至生活方式的分布,大多是这样的结果。 在古代中国内部,同样如此。一方面,自认为居于"天下之中"的华夏诸族对自己文化的优越性深信不疑,因而绝不会向“非我族类”、尚未开化的“蛮夷”推广,仅给那些“仰慕华风”又具备学习条件的人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蛮夷”归化以后,就必须接受中国的主流文化。如清朝改土归流后,新设置的府、州、县内就必须办学校,兴科举,尊孔孟,以儒家学说教化百姓。如民间信仰和宗教一旦对主流文化构成威胁,也会被坚决取缔。 时至今日,物质文化的传播已经不存在障碍。但在大多数人已经具有宗教信仰或其他信仰,自由平等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的条件下,精神文化的传播只能以自愿接受为前提。中国文化再博大精深,儒家学说再高明玄妙,中国模式再快速高效,也别指望能取代别人已有的信仰、文化、观念、模式。因此,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主要目的,是让世界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由于主观或客观的种种原因,中国与世界各国一直缺少人员和文化的交流。中国文化主动走出去,能让各国人民近距离或直接感受到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和独特魅力,有利于改变以往形成的片面和偏见。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大批中国人走向世界,他们本身就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如果他们普遍具备了优良的素质和文明的举止,中国文化的地位就能随之提升。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另一个目的,是要学习世界文化。我们不能坐等各种文化主动传入中国,而且通过走出去后的比较借鉴,不同文化优劣立显,取长补短顺理成章。中国既然以代表世界最先进的文化自许,了解和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是必不可少的。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主要途径。是向世界提供尽可能多的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这也是传播文化的有效途径。到目前为止,中国的文化商品大多还是来样加工、贴牌生产,外销商品中的文化含量还很低,文化服务近于空白。发展的余地非常广阔。 费孝通先生曾提出不同文化的相处之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正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期待。 (节选自《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有删改)6.关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后,通过借鉴比较,更能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现出 中国文化的优越性。 B.强势文化往往依靠武力、权力、财力、人力强制推广自己,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则 是为了抵御外来文化。 C.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是为了推广快速而高效的中国模式,提高自身在世界文化中的 地位,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 D.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目的是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并学习世界文化,实现各种文明相 互促进的愿景。7.针对“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的问题,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正确认识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既要防止盲目崇拜西方,也要避免极端 仇视西方的情况出现。 B.中国文化应主动出击,让世界近距离或直接感受中国文化的丰富与魅力,以便消 解其他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偏见。 C.要想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就要向世界提供优质的文化商品及优良的文化服务, 这是现实的必然要求。 D.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就需要大批举止文明的中国人走出 去并成为文化传播者。8.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国人认为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源于中国文化未能与其他文化相融,这 是国人的自我评价。 B.清朝改土归流后,办学校,兴科举,尊孔孟,教化百姓等措施,表明对精神文化 的接受,纯粹出于自愿。 C.中国文化走出去后,就能通过比较借鉴,发现中国及其他文化的优缺点,以达到 取长补缺的目的。 D.要想处理好世界各国文明之间的关系,就要遵循相互欣赏、成人之美、共同繁荣 之道。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法正字孝直,扶风?人也。祖父真,有清节高名。建安初,天下饥荒,正与同郡孟达俱入蜀依刘璋,久之,为新都令,后召署军议校尉。既不任用,又为其州邑俱侨容者所谤无行,志意不得。 益州别驾张松与正相善,忖璋不足与有为,常窃叹息。后因璋闻曹公欲遣将征张鲁之有惧心也,松遂说璋宜迎先主,使之讨鲁。璋令正衔命。正既宣旨,阴献策于先主曰: “以明将军之英才,乘刘牧之懦弱。张松,州之股肱,以响应于内;然后资益州之殷富,冯天府之险阻,以此成业,犹反掌也。”先主然之,溯江而西,与璋会涪。北至葭萌,南还取璋。 及军围雒城,正笺与璋曰:“正虽获不忠之谤,然心自谓不负圣德,顾惟分义,实窃痛心。左将军从本举来,旧心依依,实无薄意。愚以为可图变化,以保尊门。”十九年,进围成都,璋蜀郡太守许靖将逾城降,事觉,不果。璋既稽服,先主以此薄靖不用也。正说曰:“天下有获虚誉而无其实者,许靖是也。然今主公始创大业,天下之人不可户说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san/237586.html
相关阅读:2019?2019学年度寒假作业高三语文答案
2013高三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有答案)
湖北省武穴中学2015年3月份高二月考语文试题
2019年秋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模拟题
2019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一模试题及答案(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