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解析版】北京市海淀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练习试题(地理)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三 来源: 记忆方法网
试卷说明:

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50分)本卷共2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代表字母填写在答题纸上(每小题2分,多选、错选、漏选,该小题均不得分)。下图为“甲、乙、丙、丁四个国家某时期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 A.国自然增长率最B.国人口增长C.国发国家D.国2. A.乙国城市化进程减慢B.国城市出现逆城市化现象C.乙劳动力D.国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北京市重点发展的三个新卫星城之一,其定位是京津城际发展走廊上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近年来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下图为“亦庄城镇人口构成比例图”。读图,回答3、4题。3.亦庄新增城镇人口的主要来源包括①中心城区迁出人口 ②本地区原有农业人口 ③来京务工人员 ④外国留学生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4.影响亦庄人口迁入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因素 B.政治因素 C.生态环境因素 D.社会文化因素 要是到大学求学,亦庄是经济技术开发区,不是高等院校,不会有太多留学生到来,④错。所以C对。A、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城市的发展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城区的扩展与主要影响因素组合正确的是A. 甲时期向南北方向扩展--地形因素 B. 乙时期沿干线公路扩展--历史因素C. 丙时期向东北方向扩展--行政因素 D. 丁时期向多个方向扩展--交通因素6.丁时期A. 商业用地因政府规划集中分布在城市中心 B.工业用地考虑地价因素分布在城市外围C.新增工业区为防止大气污染建在城市西北部 D.新增商业区因综合交通便利建在城市东南部考点:城市地域形态的影响因素,城市功能分区。下图为“北京市种植业各类作物产值比重变化图”。读图,回答7、8题。7.2000年以来 A.蔬菜瓜类产值比重持续下降B.水果产值比重排序稳居第二位C.粮食作物产值比重排序变化最大D.经济作物产值比重始终在1%以下8.蔬菜瓜类产值所占比重稳居第一位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条件适宜 B.温室技术成熟 C.交通运输便利 D. 市场需求稳定 下图中a图阴影部分为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中的甘肃新疆主产区,b图为该主产区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9.农业主产区呈条带状分布,因为A.地处暖温带,光热资源充足 B.沿铁路线分布,交通便捷C.沿山麓地带,灌溉水源丰富 D.地处山前平原,黑土肥沃10.b图中各区域适宜的农业生产活动与可能引发的主要生态问题,组合正确的是A.山区修建梯田----水土流失 B.绿洲种小麦、棉花----土壤次生盐渍化C.过渡带植灌种草----土地荒漠化 D.荒漠繁育野生动物----生物多样性减少雅戈尔集团将一种原产于我国云南山区、有“天然纤维之王”美誉的麻类植物改良后命名为“汉麻”。目前,雅戈尔集团的西双版纳勐海工业园区已成为全国“汉麻”的种植、加工中心和“汉麻”纤维化产业示范区。根据资料回答11、12题。11.雅戈尔集团在云南勐海建立“汉麻”加工的工业园区,主要考虑的因素是A. 交通便利 B.科技水平高 C. 原料丰富 D.政策支持12.该工业园区的建立对当地的影响是①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 ②改变了地理景观 ③增加了就业机会 ④推动了旅游业发展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11、C 12、A临空经济区一般是以机场为核心、以机场的影响范围为界限的区域。读下表,回答13、14题。13.临空经济区的主要特点是①企业产品附加值低 ②航空依赖程度高 ③物流速度快 ④产业能源需求量大A.①③ B. ②③ C.②④ D. ③④ 14.临空经济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该类产业的主要特点是A. 科研人员比重大 B. 产品更新换代慢C. 研发费用比例小 D. 运输成本比较高错。考点: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新疆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继“西气东输”之后,“十二五”期间又实施了“疆电外送”工程。下图为“疆电外送线路及沿线部分地区景观示意图”。读图,回答15、16题。15. “疆电外送”对调入区的直接影响有 A.调整产业结构 B.加剧环境污染 C.缓解能源紧张 D.促进资源开发16.关于“疆电外送”沿线地区人文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建筑充分利用了当地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 B.乙图建筑体现了当地降水丰富、地形平坦的特点 C.丙图地区牧业生产规模大,科技水平高 D.丁图地区农业生产精耕细作,水利工程量大下图为“某河流水利工程建设前、后遥感影像图”。读图,回答17、18题。17.该段河流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后A.大坝上游河道变宽,通航条件改善 B.大坝下游水位升高,淹没水中沙洲C.河流支流数量增加,流域面积增大 D.流量季节变化增大,两岸植被减少18.该水利工程的建设对区域发展的积极影响是A.大坝拦截泥沙,从根本上治理水土流失 B.水库调节径流,有效防治上游洪涝灾害C.实现水能开发,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D.提供灌溉用水,避免干旱现象的发生2013年10月29日,贯穿土耳其海峡的海底铁路隧道正式开通。下图为“土耳其海峡示意图”。读图,回答19、20题。19.土耳其海峡海底铁路隧道的修建 ①沟通亚洲与欧洲,提高铁路运输的灵活性②加强海峡两岸的地域联系,促进人员流动③需克服洋流、台风、海水腐蚀等不利条件④缓解伊斯坦布尔跨海大桥的交通拥堵状况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0.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海峡连接两大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B.位于板块边界附近,地壳运动活跃C.气候雨热同期,以传统稻作农业为主D.日出比北京晚,区时与世界时相差3小时2013年10月,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评选出全球15条旅游最美的河流,漓江成为中国唯一入选的河流。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1、22题。21.唐代诗人韩愈写诗赞美漓江两岸的风光“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诗中 A.“苍苍森八桂”描写出该地区的茂密热带季雨林景观特点B.“兹地在湘南”描写出漓江的地理位置在福建省湘江以南C.“江作青罗带”描写出漓江蜿蜒曲折、水清沙少的水流特点D.“山如碧玉簪”描写出两岸山地是地壳抬升形成的块状山22.关于漓江景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漓江是自然旅游资源,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及经济价值很高B.漓江因天气不同呈现不同景色,属于气象气候类旅游资源C.漓江景区的游览应登高远眺,选择特定位置和适当距离观赏D.漓江景区旅游资源呈面状扩展分布,密度较小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称:如果人类继续向大气中增加碳排放,当全球平均气温上升12℃时,地球冰川将全部融化,海平面将上升66米,全球许多地区将被海水淹没。下图为“南极洲海岸线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23~25题。23.全球气候变暖对南极洲的影响是A.平均海拔升高 B.土地沙化严重 C.淡水资源减少 D.旱涝灾害多发24.人类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A. 持续性原则 B. 公平性原则 C. 共同性原则 D. 整体性原则25.我国计划在甲地建立第四个科学考察站——泰山站,该地A.地处南半球的寒温带 B.位于上海的东南方向 C.极昼时间长达6个月 D.严寒、风大、降水少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50分)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分)(1)石家庄、唐山、秦皇岛成为人口净流入市(2)结合,石家庄和沧州城市服务的差异。(2分)(3),河北省城市化进程的特点。(2分)(4)高铁(3分)(5)材料一 下图 “宁夏回族自治区图”。(1)宁夏北部海拔小于1500米的地区为枸杞种植适宜区。分析该地区利于种植枸杞的自然条件。(6分)材料二 近十年来,宁夏政府先后投入2亿多元大力发展枸杞生产,选育优良品种,扩大种植面积,使产量不断提高,并建立枸杞加工、营销企业100多家,开发枸杞酒、枸杞籽油、果汁等十大类、50多种特色产品。“枸杞经济”在宁夏已初具规模,如今的宁夏枸杞市场已拓展到五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 (2)依据材料,简述宁夏枸杞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社会经济条件。(3分)(3)说明宁夏“枸杞经济”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3分)28.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材料一 下图 “湖南省部分地区图”。(1)简述以郴州为中心的湘南地区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4分)材料二 2010年至2013年,长沙市规划建设了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园,多家全球知名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落户长沙,推动了一批本土配套企业的快速发展。(2)说明长沙市零部件生产企业集聚的好处。(3分) 材料三 2013年12月湖南省新闻报道:长沙市芙蓉区将打造“种业硅谷”,区域内有湖南省农科院、湖南农业大学等30余所科研院所,有袁隆平等一批专家学者,且聚集了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等多种产业。(3)简要说明“种业硅谷”的建设对该省粮食生产的积极作用。(2分)(4)邵阳、郴州、永州和衡阳市州的水土流失面积占全省总流失面积的63%(1)描述美国本土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3分)(2)密西西比河是美国航运最发达的河流,分析该河流适宜发展航运的主要自然条件。(4分)材料二 美国科【解析版】北京市海淀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练习试题(地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san/175375.html

相关阅读:江苏省淮阴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地理
厦门双十中学—学年高三上期中地理
河南省许昌市五校2013-2014学年高二第三次联考地理试题 暂缺答案
届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上学期期终基础学业测评(地理)
上海市某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