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十九中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语 文 试 题说明: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满分1 50分。答题时间1 50分钟。 2.请将第I卷题目的答案选出后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的代号上;第II卷用黑色签字笔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纸对应的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作废。第I卷(选择题,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肄(yì)业 聒(guō)噪 压轴(zhòu)戏 唾(chuī)手可得B.谂(rěn)知 莅(lì)临 体(tī)己钱 繁文缛(rù)节C.媒妁(shuò) 趿(tā)拉 饮(yìn)牲口 抢(qiāng)呼欲绝D.蹊(xī)跷 平仄(zè) 歼(jiān)击机 茕(qióng)茕孑立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脉搏兵慌马乱 度过难关 冒然从事 B.辐射 协从不问 关怀倍至渊远流长C.震撼 以逸代劳 严惩不待仗义直言 D.坐镇 食不果腹毕恭毕敬委曲求全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京剧被视为“角的艺术”,有好角儿才有好戏,有好戏才能吸引观念,因此,京剧艺术能否薪火相传,人才队伍建设至关重要。B.让善良的人得到保护,邪恶的人得到惩罚,这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要做到这一点,只有一条路,就是建立法制社会。C.纵观证券市场,虽然整体跌幅尚不算大,但重挫个股不在少数,加之成交量萎缩,短期操作存在较大风险,故建议投资者暂且作壁上观。 D.凡?高在三十七岁时结束了自己病痛相伴的生命,半年之后,提奥也随之而去。但在他们的故乡荷兰,至今还传诵着他们情同手足、亲密无间的友谊。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在谈到如何治理国家时说,“民无信不立”,表明诚信是“立政之本”。孔子又说,“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政府有诚信,公民自然也讲诚信。 B.论坛的开放、博客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的革新使世界进入到“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但人人都有“麦克风”,绝不等于人人都可以“乱放风”。 C.菲律宾军舰在黄岩岛海域对中国渔船进行袭扰,中国百姓非常关心中国海军将会采取哪些针对性措施?D.“五一”动漫节期间,被济南当地业界誉为“中国聋人美女漫画家”的郎嘉楣将携新作“洛克和威克’’与观众见面,并进行现场签售。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公民在苏丹遭劫持虽然是一起偶发事件,但这告诉我们,出国前要了解海外的安全形势,防止各类安全风险,以便采取有效措施。B.“两会”代表们期盼国家医药管理局能够尽快制定措施,尽量降低药品的价格和流通环节,让老百姓能拿得起药,看得起病。C.刘翔在“两会”的提案中坦承,运动员文化教育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是运动员本身主观能动性不强、自我约束能力差造成的。D.“教育创强”工作进入攻坚阶段之后,面临着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它们是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二、阅读下列文字,完成6~8题。(9分,每小题3分) 在原始社会的史前阶段,把龙作为民族部落的图腾物来崇祀,是原始人朴素宗教意识的反映。其文化史价值仅限于氏族文化的精神信仰对象。其功能意识来源于人们认为民族的精神偶像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的信念。在考古文物和丧葬习俗中,则反映在希望来世幸福的追求之中,如西水坡墓葬中的骑龙升天摆塑,就是很好的例证。 龙文化伴随着中华民族的起源和发展有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主要经历了原龙、礼龙、神龙和文化龙四个阶段。原龙即图腾龙,主要作为氏族的感生神而存在。主要作用是氏族的保护神和崇拜图腾,既是民族之根,同时具有超常的能力。 在西安仰韶文化半坡遗址中出土的陶壶龙纹,揭示了龙的一源。陶壶龙纹为人面、长鱼身、有鳍、曲身、似龙似蛇,应为原龙形象的一种。在仰韶文化彩陶纹饰中,鱼的形象占了绝大多数,联想到商周铜器上习见的族徽动物,可以初步认定这些鱼纹具有族徽的性质。 大凡图腾崇拜,起初都是现实中实在的动物和植物,此后便不断地被加以神化,最后就可能演变为完全脱离实际的神物了。所以说鱼纹可能即是六千多年前半坡人的图腾物,而加长的鱼龙纹则是一种变形纹,有趋向神化的痕迹。 那么,鱼这种水中精灵怎么会成为半坡人的图腾物呢?这不能不让人联想到一万年以前的第四纪冰川洪水期。当时洪水滔天,世界一片汪洋,长达数千年,人类的生存受到了严重的挑战。所以,半坡人在回答“人从哪里来’’的时候,很自然地把鱼作为自己的感生神,即祖先,来加以崇拜。只有作为鱼的子孙,才可能具有鱼类在水中遨游的本领,民族才能在洪水世界里得到延续。而半坡民族大量的长身鱼纹或龙鱼纹则有明显的向龙转化的趋向,处于龙文化的萌芽状态。 这种起源在后世的典籍中也可得到印证。在我国夏代,还常常面临着洪水灾害,所以夏人仍把龙鱼作为感生图腾①,仍希望人类像龙鱼那样在水中生活。战国时代,人们把龙当做“鳞虫之长”,还保留了把龙作为鱼类的传统观念。在商周铜器和汉代画像石中的龙,口中是常常衔鱼的。所以说,原始龙是水物的观念是始终不变的。 在东北红山文化中出土的“玉猪龙”,头部似猪首,身体呈“C形。所以,有学者认为:猪是龙的起源,因为在人类最早驯化的六畜之中,只有猪的繁殖能力最强,而强大的繁殖能力,可以使氏族生生不息,在任何灾害面前代代延续下去。这和半坡人以鱼龙为图腾出于同一理想:希望氏族代代繁衍,生生不息。只不过半坡人希望拥有超自然力,而红山人希望增强自身的生存能力而已。 以上两种原始的龙之起源中,随着炎黄二帝及华夏族形成的文化大融合,玉猪龙文化被融入了龙鱼文化之中。这从中原地区分布广大的仰韶文化遗址和与仰韶文化有直接传承关系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可以得到佐证。之后的夏商周文化一直延续至今。 据研究,龙崇拜起源于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而有文字记载以来的中国历史即使从甲骨文算起,也只有三千多年。因此,古代文献资料所记载的龙,只能反映当时人们的崇龙习俗和认识水平,不能当做龙崇拜起源的直接材料加以引用,清楚龙的本来面目,只能根据考古材料。【注】①感生图腾即感生神话中的匿腾。指母系氏族时期人们把氏族繁衍的“功劳”归于图腾的意志和行为。6.下列关于我国龙文化起源和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项是( )A.在原始社会,把龙作为氏族部落的图腾物来崇祀,反映了史前阶段原始人朴素的宗教意识。人们对于氏族的精神偶像存在于生活中的信念,成为其功能意识来源。B.伴随着中华民族漫长韵演化过程,龙文化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原龙、礼龙、神龙和文化龙四个阶段。仰韶文化半坡遗址中出土的陶壶龙纹,揭示了龙的一源。C.长身鱼纹或龙鱼纹则有明显的向龙转化的趋向,处于龙文化的荫芽状态,鱼纹可能是,六千多年前半坡人的图腾物,而加长的鱼龙纹则有趋向神化的痕迹。D.西水坡墓葬中的“骑龙升天”摆塑,有力地证明了氏族部落把龙作为崇祀的图腾物,意为希望追求来世的幸福,所以说原龙主要作用是氏族的保护神和崇拜图腾。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类生存曾遇到洪水肆虐的严重挑战,因而后来的半坡人很自然地把鱼作为自己的祖先来崇拜。他们认为只有作为鱼的子孙,氏族才可能在洪水世界里生存延续。B.起源于原始人类的玉猪龙和鱼龙,随着文化大融合而相互渗透,这从诸多仰韶文化遗址和龙山文化遗址中可以得到佐证。再由夏商周文化一直延续到现在。C.有学者认为,猪是龙的起源,红山文化的玉猪龙和半坡人以鱼龙为图腾的理想都是同样的:希望氏族代代繁衍,生生不息。D.大凡图腾崇拜,起初都是现实中实在的动物和植物,此后便不断地被加以神化,最后就可能演变为完全脱离实际的神物了。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的龙文化在文化史价值上,仅限于氏族文化的精神信仰对象。例如:仰韶文化中的“鱼龙”和红山文化中的“玉猪龙”,只是象征着氏族的生存、繁衍。B.原始龙是水中物,这个观念一直伴随着中原一带华夏文化的发展。有学者认为,,因为猪的繁殖力可佑护氏族在灾害中延续下去,所以它自然就成为红山文化中龙的起源。C.夏人为感激龙鱼对本氏族的繁衍、避灾之功,依然把其作为图腾,希望自己的族人还能像龙鱼那样在水中生活。因为在那时,我国的人民还常常面临着洪水灾害。 D.研究表明,龙的崇拜起源于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而用文字记载的中国历史也不过三千多年。因此,研究龙文化的起源,只能依据考古材料而不能依赖古代文献资料。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2分,每小题3分) 徐石麒,字宝摩,号虞求,嘉兴人。天启壬戌进士,授工部主事。御史黄尊素坐忤魏忠贤,下狱。石麒为尽力,忠贤怒,诬以赃私,削其籍。崇祯中,起官南京;历十二年,始入为通政司,升刑部侍郎、署部事。时帝以刑威驭下,法官引律大抵深文注;石麒多所平反。寻进尚书,论诛兵部尚书陈新甲。后有熊、姜之狱,卒以执法去位。 江南立国,起右都御史;未至,改吏部尚书。再疏力辞,举郑三俊自代,不允。乃入朝,即奏陈省庶官、慎破格、行久任、重名器、严起废、明保举、交堂廉七事;皆褒纳之。石麒方以进贤退奸为任,而马士英、阮大铖植党树私,货贿公行,权倾中外;石麒时以祖宗之法裁之。士英欲得侯封,讽司礼监韩赞周入言之,请加恩定策,五等延世。石麒奏曰:“世宗以外藩入继,将封辅臣伯爵,而杨廷和、蒋冕谦不受。今国耻未雪,诸臣遽列土自荣,愧廷和耶?且俟海内清晏之后,议之未晚。”士英恶之,凡所上考选,少所称可。 先是,御史刘宗周矢公甄别,拟庄元辰等十三人为科道;士英庇其私人,更易殆半。御史黄耳鼎、陆朗有物议,石麒以例出之;朗急贿阉人内侍留用。名麒愤甚,因发朗内通山东青岛19中2013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语文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san/116580.html
相关阅读:湖北省武穴中学2015年3月份高二月考语文试题
2019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一模试题及答案(语文)
2019?2019学年度寒假作业高三语文答案
2013高三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有答案)
2019年秋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模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