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福建省福州八中届高三第六次质检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三 来源: 记忆方法网
试卷说明:

福州八中届高三第六次质检考试历史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300分第Ⅰ卷(选择题,每题4分,共144分)本卷共36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率大致为3%和2%,国A.结论与课本知识不相符,材料缺乏考古学支持B.材料不充分,仅用该材料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C.该学者所用材料确凿完备,结论正确并有创新D.说明 15.右侧是某同学绘制的我国古代儒家思想发展历程简图。其中,②处所示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和发展 B.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深入人心C.三教合一潮流弥漫各个领域D.独尊儒术日益成为社会主流A.师夷长技,求强求富 B.思想启蒙,救亡图存C.自强自立,振兴中华 D.以俄为师,武装斗争 17.1912年《清帝退位诏书》说:“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於前,北方各亦主张於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归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历史潮流之举加快共和的步伐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一书记载:材料实质A.消费资料的工业产值比重稳步增长,生产资料的比重逐年下降B.中国近代工业结构的畸形发展,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C.民族工业在20世纪30年代得到较快发展,但工业布局不合理D.在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的双重压榨下,民族工业发展举步维艰A.B.,C.,D. 22.法国史学家谢和耐说,中国“是一个面积可与整个欧洲相匹,具备近3000年有记载历史的国度”,“任何对它的有效论述都必须涉及确切的时间和地点,再不许奢谈什么‘永恒不变’中国了”。他强调的是A.中国历史比欧洲历史更加复杂B.中国有确切记载的历史长达3000年C.中国历史不存在任何不变的成分D.研究中国历史要注意时空的复杂性 23.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史实结论A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宋代以后雕版印制技术基本不再使用B考古发现唐长安城中的坊建有坊墙唐代城市中普遍实行坊市制C19世纪中期,英国生活资料及生产原料进口占其进口总额的95%,约50%的工业产品销往国外英国已经成为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国家D1951~1955年,苏联对农业的投资由年均200亿卢布增长到409亿卢布苏联工农业发展失衡的局面得以改变 24.贝多芬历经法国大革命前后欧洲社会剧变,给后人留下震撼人心的音乐史诗。对其《第三(英雄)交响曲》解读有误的是 A.作品充满时代气息 B.作品有田园风光般的抒情C.作品含蓄地献给一位无名英雄 D.作品具有英雄史诗般的雄伟气势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56分) 本卷共156分,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7~39题为必考题;第40~42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选择作答。【必考部分】(116分) 38.(37分)在农耕文明发达的古代中国,封建城市的繁荣水平远远超过同时期的西欧,但在近代这种优势逐渐丧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城市中,人口规模超过100万的有3个,另外还有十个左右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人口规模在50至100万之间。与之相比较,封建时代的西欧,城市人口规模要小得多。……阿尔卑斯山脉以北的整个西欧地区,只有巴黎、科隆和伦敦三座人口超过5万的大城市。那些著名的工商业中心城市,……都不过只有两三万人。中国封建时代的城市发展较之西方乃至世界可谓是一枝独秀。 ——张冠增《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商业垄断》(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城市发展“一枝独秀”的原因。(6分)材料二 西方学者比较中世纪的中国和西方的城市后认为:中国城市处于朝廷行政官僚的控制之下,城市在司法审判上表现出随意性。相比之下,欧洲的城市则更为自治和独立。大多数城市都有宪章和民法法典保护公民的法律权利。欧洲城市中的商业影响也要强大得多。而中国城市工商业中,国家起了主导作用,诸如国家制铁厂和皇家陶瓷厂(官窑),食盐贸易的许可证制度等等。 ——A.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2)据材料二,概括中世纪东西方城市的不同点。(12分)材料三 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在国内外因素的交互作用之下,中国的城市有了快速的发展,出现了若干近代化程度较高的中心城市。上海从市政建设与管理、上海士绅自治运动,到上海人的行为方式、婚丧嫁娶礼仪的变化,多有西方的影响;编制门牌号码、人车分道、文明婚礼、实行夏时制、选举市花、选举上海小姐……,不是仿照租界就是学自泰西。……许多早期城市的公共工程大多为西方商人所创办与控制---使得这些城市具有浓厚的西方印迹和色彩。许多人往往把他们看成是西方城市的缩影。——翟志宏《论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冲突与价值演变》材料四 19世纪60-70年代,上海乡民谓电线有碍风水,而将英商在吴淞-上海间所架设的电报线之“电杆悉行毁去”;一些保守旧官员也把同期外人在沪架设之电线、所修之铁路斥为“惊民扰众,变乱风俗”……而在一些传统城市,这种反应更为强烈。北京在20世纪初刚刚引进自来水与电力照明的时候,社会上就流行着一些谣言,认为“北京新的供水系统是外国人布下的圈套,供应的水是腐败的”;电力是外国人的鬼魂,西方人的阴谋,一些电力事故则被当作这一诡计和幽灵的最好注解而被大肆宣扬。——翟志宏《论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冲突与价值演变》(3)据材料三、四,分别概括当时市(乡)民对待西方文明成果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16分)材料五 “民工”: 一个过渡性边缘群体(右图)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要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子,着力提高内在承载力,不能人为“造城”,要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融合,让农民工逐步融入城镇。要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提供市场,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1月15日,李克强在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考察调研的谈话(4)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农民从乡村走向城市,从农业流向二、三产业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请结合材料五,为缓解图中“民工”困境建言献策。(3分)选考部分 41.(15分)考生在A、B、C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他的《解放法令》(1861年3月1日)解放了农奴,将农奴耕种的土地在农奴和贵族地主之间重新分配。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指出材料一中“土地在农奴和贵族地主之间重新分配”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俄国工业化的作用。(6分)材料二 梭伦说: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也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二者处理社会危机策略的异同。(9分)B.【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何以不曰中华共和国,而必曰中华民国?此民字之意义,为仆研究十余年而得之者。??????共和政体为代议制政体,世界各国隶于此旗帜之下者,??????如美国则已有十四省树直接民权之模,而瑞士则全乎直接民权制度也。吾人今既易专制而成代议制政体,然何可固步自封,始终落于人后。故今后国民,当奋振全神于世界,发现一光芒万丈之奇彩,俾更近而抵于直接民权之域。代议政体旗帜之下,吾民所享者只是一种代议权耳。若底于直接民权之域,则有创制权、废制权、退官权。但此种民权不宜以广漠之省境实行之,故当以县为单位,对地方财政完全由地方处置之,而分任中央之政费。其余各种实业,则惩美国托拉斯之弊,而归诸中央。如是数年,必有一庄严灿烂之中华民国发现于东大陆,驾诸世界共和国之上矣。 —— 孙中山《中华民国之意义》(1916年7月15日)(1)依据材料说明孙中山为什么对“中华民国”的名称情有独钟。这体现了怎样的伟人风范?(6分)(2)概括提炼材料中孙中山的直接民权思想。这样的中华民国在近代是否真正建立起来?为什么?(9分)C.【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二欧洲则普遍认为,由人民自己治理国家,最终只会导致无政府主义和天下大乱。但不管怎样,华盛顿并没有顺应当时的潮流,为世上多添一项王冠。然而世界却将因多了一位总统,而使王冠从此暗淡无光甚至难以戴稳。陈森《华盛顿——美国的开国元勋》”,“又建立另一种专制形式”。(4分)(2)结合所学,指出“华盛顿并没有顺应当时的潮流,为世上多添一项王冠综合材料,影响政治体制选择的因素(分)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CBDCDBBCCDCB38.(37分)(1)原因:政治上,国家统一,政治稳定,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保障;经济上,农业、手工业、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宋元时期城市发展奠定了基础。(6分)(2)不同点:①行政权力不同。中国:中央行政控制强;城市发展缺乏法律保护;西方:城市自治权力较充分;西方:以立法推动城市化进程;(6分)②经济发展模式不同。中国:官营手工业垄断;国家实行专卖制度。西方:商业影响较大。(6分)抵制原因:中西矛盾(民族矛盾)的根本对立;民族主义情绪和排外倾向强烈;传统的生存方式和生活习俗的抵制,西方在华势力的膨胀。(6分)(4)对策:①进一步深化户籍、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改革,减少他们融入城市的制度性障碍;(或要深化改革,加强社会建设,推进完善基本公共服务;)②加快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建设;(或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③加快社会主义新农福建省福州八中届高三第六次质检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san/1004534.html

相关阅读:高三文综历史联考试题(天津市带答案)
山东省青岛市届高三期末检测 历史试题
广东省“十二校”2013——2014学年度高三第2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山东师大附中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5--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历史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