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高考是注重考查学科能力与能力品质、旨在选拔人才的考试。高考总复习的目的除了使学生做到普通的知识规律化、零碎的知识系统化外,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创新素质;也就是要巩固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以适应高考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本文就高三化学专题复习中学案导学模式的运用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传统的高三复习教学中,往往是教师讲评、罗列、总结知识,学生听、练、记知识的复习模式。这种模式(讲?练?讲)没有了学生对“方法”的思考和学生思维被揭示的过程,即检索、选择、判断的过程,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1、教与学脱节:只有教师的“教案”,无学生的“学案”;只写教师要讲的,少有学生须思的,上课抄题、讲题、做题,一是浪费学生的时间,二是不利于学生的课后复习。
2、教学活动:教师不是当好“导演”而是充当“演员”,学生则当“听众”,只能被动地听教师讲,无独立思考活动,没有生动的竞争学习和快乐的协作学习。
3、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一味地讲,不考虑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至于学生掌握如何,心中无数,更谈不上对学生能力品质和创新素质的培养;教学手段单一 (粉笔+黑板),未能充分发挥实验、投影、电脑和直观教具的教学功能,课堂容量小,教学节奏慢,效率低下。
4、题海战术:所选习题量大、难度高,课上教师只讲题,课后学生再做题,未能充分发
挥例题的总结知识,形成解题技能,开发学生能力的功能。
二、专题复习学案的设计与实施
1.专题的划分
化学总复习的知识点多且分散,如按课本顺序复习,学生做题往往是“一看就会,一做就错”。因此,教师在研究教材整体结构的基础上,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学生在知识、技能和能力上存在的问题,重新认识和精心组织教材,并把课堂上所要解决的问题设计成具体的导学方案,作为组织教学过程的中心。导学方案通过专题形式从纵横两方面对知识进行归类、联系,以求复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导学方案要既能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理解和巩固知识,又能促使学生再发现新问题中的某些信息。在复习中对知识进行专题划分时一般应体现以下两条原则:
①知识梳理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
②突出重点知识复习与关键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
2.学案设计原则
学案是教师为指导学生编写的讲义,而不是教师教案的浓缩,为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其编写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1)课时化原则
分课时处理复习内容,防止几个小专题的内容只写成一个学案,一般一个小专题为1-2课时。这样便于控制本课时内容的知识量,加强授课的针对性、计划性,较好的实现课时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问题化原则
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以问题形式设计成题组)、质疑、释疑、激思,培 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创新素质。
(3)参与化原则
优化教学过程最根本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学会学习。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在学案设计中应考虑让学生进行参与性学习。在课堂上通过学案,增加人人参与的机会,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内化人人参与的意识,激励人人参与的成功,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
(4)方法化原则
强化学法指导。通过学案导学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同时注意学法指导的基础性与发展性。在引导学生形成基础性学习方法的同时,重视学生的发展性学习,让学生能够用已学方法,去解决新情况、新问题。
(5)层次化原则
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不同,认知水平的高低层次,在编写学案时应该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复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每阶层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从而达到提高全体学生素质,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3.学案内容
每个学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高考复习要求;(2)基础知识回顾;(3)知识要点;(4)样板题;(5)知识能力训练;(6)跟踪训练。学案中六点要有机结合,各有侧重,具体如下:
(1) 高考复习要求
根据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制定便于操作的具体要求,目的是使学生明确本专题复习的重点和方向,在知识目标复习要求的描述中可用“识记“、“理解”、“会用”、“综合”等行为动词。
(2) 基础知识回顾
一是将每个专题所涉及到的基础知识设计成填空、图解式、图表式、问题式方案,帮助学生回顾和梳理知识,在知识问题设计时要做到基础、全面、系统;二是将这些知识点设计成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讨论、辩析等方式,找准重点、突破难点、消除疑点、拓展生长点。目的是启迪思维,培养能力。
(3)知识要点
提炼归纳考点知识网络,提示本专题知识点,重点难点的内在联系,帮助考生理清知识脉络,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点框架,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4)样板题
精选或设计有代表性的例题(精选近两年全国、上海、广东高考题,及省市模拟题),目的是通过课堂解题指导使学生学会审题,形成解题思路,总结规律和技巧,培养解题的规范性,重在培养方法。
(5)知识能力训练
编写知能训练题时,为保证教学质量,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以涉及本专题知识为主,并重视知识的综合应用。既要有利于知识巩固和技巧、方法的运用,又要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②提倡多种题型合理搭配,题目编排由易到难;③控制习题数量,以课堂完成80%左右为宜;④避免教师占用过多讲解时间,在练习中可适当给出提示或答案。
(6)跟踪训练
跟踪训练的设置要体现“步步为营,步步为梯,步步提高”的原则,避免在同一知识、同一层次上的机械重复,摒弃过难、过大、过深的问题(这不是能力,而是能力的异化)。做到试题设计规范,题型新颖,材料新鲜;编写时力求增加与生产、生活、新科技等有关的新情景题,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训练情趣,使考生变苦练为乐练;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
如复习氯气净水时,设计了以下四个梯度问题:
1、氯气净水的原理是什么?(旧知识回顾)
2、漂 *** 能否代替氯气净水?若可以,其不良后果是什么?(相关知识迁移)
3、NH2Cl是一种新型净水剂。试利用水解实质回答NH2Cl净水的原因?(实际知识具体迁移)
4、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净水剂。已知铁酸钠的氧化性比KMnO4氧化性还要强,其还原产物是Fe3+,试回答铁酸钠能净水的原因。(实际知识运用能力迁移)
以上四个问题的设计以净水为出发点,问题的难度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知识的应用从记忆到迁移,从迁移到类比呈现了梯度的变化。学生回答问题的角度自然从问题的表象理解,层层递进,到问题实质的理解,对知识的认识从低级向高级飞跃。
习题的设计应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按容易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为3:5:2的比例来编写,同时兼顾程度较高的学生,可适当编拟一些选做题,使他们吃得饱,同时可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提高学习水平。
4.学案实施
(1)课前准备
学案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明确复习目标,做好课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如基础知识部分可在课前完成,通过课前预习,对基础知识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易混淆的概念等做好标记,对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做到心中有数,以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听课,提高复习质量。
(2)课堂学习
①知识结构的落实??讨论:课堂上对于基础知识部分的教学可通过提问、学生主动发问等方式进行。对于重点的知识一般宜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研究模式进行,让各层次的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探索、汇报学案中设计问题的解决策略,促成各点的教学目标的落实,同时对学生确实无法解决的问题可在教师点拨下以悟为果。每堂课的开始5min,让学生上讲台讲解和复习基本知识点。上台学生讲的不当之处,其余学生提出疑问或修改补充。然后教师点出本节课所需复习的基本知识点。让学生明确疏漏之处和不足之处,以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完整的知识网络。这样,一方面学生可以巩固所学基本知识,另一方面又可提高学生的演说能力,增强课堂的活跃气氛,促进师生共鸣。随着这一活动的举行。学生上台讲解的系统性越来越强,甚至到后来学生不仅能够较系统地复述基本知识,而且还能做些归纳,增强记忆的效果,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②认知方法的传授??精讲:对于学案中的例题,可让学生先尝试解题(可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解题汇报中应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解题见解,集思广益,形成多途径、多思路解题(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时对学生解题中出现或教师预先备好的典型错例,放手让学生寻找错误所在,分析错误的原因,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后经教师对解析思维、方法、技巧的归纳总结,形成规律性东西。真正达到把例题搞懂。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对某些例题展开,指导学生一题多变,培养学生触类旁通的能力。
③技能训练的实施??精练:练习是促进知识迁移,形成技能、技巧,培养能力的基本途径和有效方法。课堂上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练习,此间教师应做好个别辅导工作。
(3)课堂小结
在课结束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回顾总结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技巧。
(4)课后反馈
反馈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一是要求学生在课后对学案进行消化、整理、补充、归纳,同时对课堂上未完成的部分也在课后完成,二是完成跟踪练习并于当天上交。教师应对每位学生的学案进行认真、细致审阅,对其中存在的个别问题则由个别辅导解决。对共性的问题则下一课集体讲解,真正做到教学一步一个脚印,收到实效。
在高三化学专题复习中运用学案导学模式,学生可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如实验、观察、练习、评析问题等),调整原有的知识结构,使知识链中薄弱环节得到加强,错误理解的概念得到纠正,分散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同时,通过知识的实际应用,促进智能的转化,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kao/860818.html
相关阅读:高考30天物理冲刺技巧有哪些
高考倒计时30天:数学答题技巧
高考生高效复习数学方法
准备错题本和好题本
增强记忆力趣闻 大脑爱打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