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治高考试题中,很多学生对简答题的解答往往由于答题方法不当,路径不明,导致“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要想提高简答题的得分率,在全面细致掌握教材基础知识的同时,最关键的是要掌握不同设问类型的简答题相对应的科学的解题思路和技巧,从而提高答题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长期教学过程中,笔者对不同类型简答题的解题路径进行了一些积极探索和归纳总结,实践效果不错,现就“措施类”简答题的具体解题方法谈点粗浅看法。
“措施类”简答题一般以“如何”或“怎样”等引导语来设问,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如XX是如何(怎样)做到XXX的?是如何(怎样)坚持XXX的。解答这类题目一般可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主体定位法
主体定位法就是根据不同行为主体列出不同措施,主要适用于设问中没有提示主体是谁(如党、国家、政府、公民、企业、消费者等)应该怎么办的试题的解答。
[例题]: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后,为确保乳品质量安全提供有效的法律制度保障,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并于2008年10月9日起施行。
请用经济常识知识简要回答:如何解决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解析]:设问没有指明谁应该怎么做?作答时要从多角度去考虑,围绕经济活动的常见行为主体分别归纳具体措施。
参考答案如下:
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加强法制建设,用法律手段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和市场经济秩序,健全市场法律法规,加大市场监管力度,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加强道德(信用)建设,促进富有时代特征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的形成和发展。
经营者(企业):依法经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开展正当竞争,自觉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不断提高自身道德素质,诚信经营,树立自我负责的道德意识,笃守诚实守信的道德规范。
消费者: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当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能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客体定位法
客体定位法就是从客体角度思考问题,依据特定对象归纳应采取的措施,主要适用于行为主体比较单一的设问题目的解答。
[例题]:从经济常识角度,谈谈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解析]:该设问中解决问题的行为主体很显然是国家,而客体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这时,如果仅从国家角度思考,答案只能是靠死记知识点的无序罗列,而如果从客体角度思考,围绕经济活动的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和两个方面内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来组织答案,就会有规可循,使结论富有逻辑性。
参考答案如下: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生产、生产力角度)
②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生产关系角度)
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行互利共赢得开放战略,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交换、消费角度)
高中语文 ④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坚持效率优先,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分配角度)
⑤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坚持科学发展观,做到“五个统筹”。(其他角度)
内容定位法
内容定位法就是根据相关问题或相关材料的具体内容,搜寻合理的多样化的措施,主要适用于材料信息比较多的题目中。
[例题]:(2004全国文综Ⅱ卷39)电力曾经被誉为国民经济的“先行官”。针对近些年来由经济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引发的电力紧张现象,国家决定加快电力工业的发展。在确保国有电力企业健康发展的同时,鼓励其他经济成份投资兴建电力企业。一些地方还通过试行电力供应“分时定价”的方式,缓解高峰时期的供电紧张局面。
根据所学经济常识,分析上述材料中发展电力工业的措施。
[解析]:这是一种给出一些具体做法,让考生从中提炼观点的设问,如果考生不能提取材料内容中的有效信息,不会进行相应的关键词转换,就很难取得满意的分数。
参考答案如下:
①发展电力工业要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由材料中“确保国有电力企业健康发展”归纳而得),并发挥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积极性(由材料中“鼓励其他经济成份投资”归纳而得)
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引入市场机制,运用价格杠杆调节用电,缓解电力紧张。(由材料中“分时定价‘归纳而得)
③政府要不断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保证电力工业适应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材料中“国家决定”归纳而得)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kao/84759.html
相关阅读:增强记忆力趣闻 大脑爱打盹
准备错题本和好题本
高考倒计时30天:数学答题技巧
高考生高效复习数学方法
高考30天物理冲刺技巧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