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题目自己明明在课堂上听懂了,课后的习题也基本会做,但一到考试时就不会了。很多知识自己明明记住了,但考试的时候就是想不起来。考卷上的有些题目感觉很简单,但自己就是做不对。
很多同学反映,在学习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比如对于某类数学题,看参考答案可能一看就懂,听老师的讲解可能一听就会,然而一到动笔测试可能一做就错……学习仿佛陷入“一看就懂、一听就会、一做就错”的怪圈之中。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眼高手低”现象。那么,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呢?
学习时三心二意,注意力不够集中。有些新知识当时觉得好像是记住了,但实际上要么新信息根本就没有纳入或整合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去,要么新建立的知识结构较为紊乱,没有形成有意义的知识结构,不能持久记忆。这是由“不认真记”导致的“眼高手低”现象。
学习时不讲究方法。所记的信息引不起特殊的刺激,因而印象不深、记忆不牢。这是由“不会记忆”导致的“眼高手低”现象。
没有及时复习,所记的知识得不到强化,结果记忆淡化,一时回忆不起来。这是由“勤奋不够”导致的“眼高手低”现象。
过分依赖“看”和“听”,忽视“做”和“练”。有些同学认为,既然能看懂或听懂,显然已经会了。其实不然,能看懂或听懂与会做完全是两码事。就像学骑自行车,不曾有骑自行车经历的人看别人熟练地骑觉得非常简单,但当自己去骑时便会手忙脚乱。这种情况在学习中表现得较为普遍,也很隐蔽,危害较大,是“眼高手低”现象的典型表现形式,可视为“聪明有余,踏实不足”。
忽视变式练习。所谓变式练习是指在常规练习的基础上有所变化的练习。它的特点是“变化”,通过变化能形成全面而深刻的技能,可以适应有更多变化的新情境。如果练习做得单一,遇到稍有变化的题型,就可能会不知如何下笔。这是由“不知变通”导致的“眼高手低”现象。
忽视归纳和总结。归纳和总结是重要的思维方式,通过归纳和总结而形成的概括性技能可以解决那些具体的、富于变化的问题,达到以概括应多变的效果。有些同学学习很刻苦,做了大量的练习,但效果不明显,算得上是“事倍功半”,个中原因可能就是练得盲目,不注意归纳和总结。练得盲目是指在练习解题的过程中,虽然做了大量的练习,但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在练什么,或者是“进得去、出不来”,不能在练习的实践中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练得盲目很难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所以练得盲目还不如不练。此种情形可视为“稀里糊涂”导致的“眼高手低”现象。
要克服“眼高手低”的问题,同学们就应该从自身做起,端正态度,改进学习方法,用更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
第一,学会记忆。开始记的时候,一定要准确;记完之后,一定要测试记忆的效果,找出没有记住的知识,并重新记忆;间隔一段时间后,再复习记忆的内容,防止遗忘。
第二,加强练习。练习要有针对性,主要针对自己掌握不牢的知识。练习还要灵活多变,切忌千篇一律,要通过变式练习来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练习之后还应及时归纳、总结。
第三,细心解题。解题要细心,特别是数学、物理等科目,一字之差就会带来不一样的结果。不要错误地认为,只要思路对了,就说明能力没有问题,至于计算错误,下次小心一点就不会出错。其实,计算也是能力的一部分,考生应该引起重视,及时提高计算能力。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kao/812062.html
相关阅读:高考30天物理冲刺技巧有哪些
高考生高效复习数学方法
高考倒计时30天:数学答题技巧
准备错题本和好题本
增强记忆力趣闻 大脑爱打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