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未雨绸缪备高考 信息收集“三步曲”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考复习 来源: 记忆方法网

犹记得,高考填报志愿那天,在家长们都围着班主任咨询孩子应该报什么学校什么专业的时候,一位同学的爸爸从包里拿出一本厚厚的册子,那是他从同学上高一开始搜集的高招信息,里面有他和同学心仪的几个学校近年来各个专业的预测分数、实际录取分数、就业率,这位细心的爸爸甚至还做了曲线图。后来听说这位爸爸还请了假带女儿去省城参加了高招咨询会。如果说那时候这位爸爸还是异数,但是现在填报志愿前的信息收集和分析工作已经是每位家长的"必修课"了,特别是在很多省市采用“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的政策之后,这样的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

  信息收集得越早分析得越透彻,就越能使自己在竞争中占得先机。那么考生和家长该通过何种途径收集对报志愿有用的信息?收集的信息又怎样才可以为志愿的填报提高有限的参考重要呢?至善教育的小编从招生经验丰富的老师那里了解了原来收集资料也要遵循“三步曲”。

  第一步问自己

  填报志愿的基础还是高考的分数和考生自己的意愿,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只有了解自己的实际水平、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才能有的放矢,一击即中。

  所以首先要问自己的高考文化成绩。根据一模、二模及上学期期末成绩,客观地估算自己的高考文化成绩,以此作为"知分"前信息收集的依据和信息分析判断的基础,估分力求准确。

  其次,问自己的性格。不同性格的考生适合不同专业的学习,"热门"或"冷门"专业是相对的,与个人性格相匹配的专业才是理性的选择。

  再次,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高考填报志愿不是短期的行为,而是与个人职业生涯紧密相连,虽然专业与职业没有必然关联,但专业是职业的基础,影响将来职业选择与发展。

  最后,问自己的选报高校。有三种方式,或以区域优先选择高校,或以高校优先选择区域,或以专业优先选择高校。不论以何种方式,考生和家长不能眼光仅局限于名牌高校、热点区域和热门专业,需要有开阔的思路。

  第二步问高校:在确定的大致的几所高校后,就要开始广泛地收集信息。

  在各类信息收集中,高校往年在本省的录取信息,即各高校往年招生计划、上线考生人数、分数段人数、录取的最高分和最低分,这是考生和家长应作为重点收集并分析。

  因为由于每年的试卷难度都会有差距,单一依靠分数来判断有失偏颇,在此,专家建议可以采用"双分值差比较法",是所谓"双分值差比较法"是指某高校某年录取最低分数减去省(市区)招办划定的某一批次录取最低投档控制线之间的差值(差值I)和当年考生本人高考文化成绩减去当年省(市区)招办划定的某一批次录取最低投档控制线之间的差值(差值II),以两者差值相比较并综合其他信息,分析判断作为填报志愿依据的方法。

  为增强指导作用,在进行差值I计算时,至少要对某高校三年的差值I进行计算,然后对三年的差值I平均,得出差值III,再用差值II减去差值III作比较。

  两者差值的比较会出现正值、负值或相等三种状况。处于正值时,分差越大,填报高校和专业志愿的有效性也就越大,分差越小,填报高校和专业志愿的有效性也就越小;处于负值,说明考生分数低于某高校的最低录取分,这部分考生填报高校和专业志愿的有效性就很小;处于相等时或处于略高的位置,这部分考生的志愿具有风险,要慎重填报。大平行志愿是按1(计划数)∶1.05(投档数)投档,相等或略高状态下的考生就是0.05数据中的人数。

  第三步问专业:在初步确定高校后,专业志愿又是考生和家长面临选择的一个难题。

  首先选报专业应以个人性格和职业规划为基点,围绕专业是什么、学什么和干什么广泛收集信息,内容主要包括专业课程设置、专业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向、专业就业方向以及办学实力等。

  在收集专业志愿信息时,考生和家长要注重高校录取原则中对专业志愿的要求,这是因为某个考生符合某个高校录取条件,投档到这所高校后,高校要以录取原则根据考生的专业志愿进行录取。如果考生信息把握不准专业志愿填报不当,就会有落榜的风险。

  考生和家长在填报专业志愿时可能会遇到一个问题,是否服从专业调剂。这也需要考生和家长收集信息,有些学校按大类招生,有些学校规定在考生入校完成基础课程的学习后,符合教学的规定,允许重新选择专业。考生和家长根据信息,是否填报服从专业调剂就由考生作出理性的判断选择。

  有人将高考志愿的填报称为另一场“高考”,虽然有点考张,但是志愿填报确实是需要智慧与勇气并重的,特别是家长在这个时候既要做好孩子的“军师”,给孩子理智系统的指导,但又要注意切不可“越厨代庖”,用家长意志取代学生意愿,毕竟你可以帮他填志愿,但你是不能代替他上大学的,他的人生还是要自己经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kao/54920.html

相关阅读:高考生高效复习数学方法
高考倒计时30天:数学答题技巧
高考30天物理冲刺技巧有哪些
增强记忆力趣闻 大脑爱打盹
准备错题本和好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