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历史提分必备 现代精神文明资料
一、选择题
1.同治年间(1861~1875年),清朝统治出现相对稳定的局面,国力有所增长,士大夫阶层将其称为“同治中兴”。然而西方学者对其评论道:“同治中兴只能算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低层次的复兴,是一种浮于外表的现代化姿态。”这一评论的历史依据是()
A.清朝统治者仍固守天朝上国的心态
B.洋务运动和“中体西用”思想
C.太平天国运动被中外势力联合镇压
D.维新变法运动遭到顽固势力的扼杀
解析:从同治中兴的时间判断,这个事件实际指的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技术,而且也不在称西方人为“夷人”而改为“洋人”所以A不正确。B中体西用只学西方技术,所以符合材料中“表面上的近代化”所以B正确。C与材料无关;D时间不对,维新变法是1898年。
答案:B
2.(2013年广州二模)“(它)毕竟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并设法把这部分引进到中国来,而成为中西文化频繁接触后的当时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形式……给僵化的封建文化打开了缺口。”材料评述的是()
A.经世致用
B.“中体西用”
C.维新思想
D.“兼容并包”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概念的解读和再认再现能力。结合近代思想解放历程可知“中西文化频繁接触后的当时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形式”符合“中体西用”思想的内涵,故选B项。
答案:B
3.据统计,洋务运动时期西方哲学社会科学文献翻译数量占译书总数的22%;到了戊戌变法时期,西方哲学社会科学文献的翻译数量占此期总数的61.4%。近代中国出版内容的变化说明()
A.西方民主思想与传统儒学相对立
B.洋务派只重视西方科学技术
C.国人已认识到开启民智的重要性
D.当时出现了学术救国的热潮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戊戌变法时期翻译外国文献的比重大幅度增加,这表明维新派已经认识到只有开启民智,让国人了解西方的思想文化、社会政治,才能变法图强。故选C。A、B两项旨在分析洋务运动时期翻译外国文献比重较小的原因,不符合题干意思,可排除;D项“学术救国”表述错误。
答案:C
4.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写道,“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这种做法()
A.暴露了思想深处的封建伦理
B.是切合实际的理智考虑
C.是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D.躲避了卫道士们的愤怒反扑
解析:根据题干在康有为看来人民群众的革命会引发强烈的社会变革,而依靠皇帝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会避免因革命引发的社会动荡,也会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故选B。
答案:B
5.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严复在《辟韩》一文中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国者,私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这反映了严复( )
A.中体西用的观点
B.人民主权的主张
C.废除君主制的要求
D.进化和革命的思想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严复认为,自秦以来,国君从人民手中窃取了权力;国家本来是人民的公有财产,王侯将相,本来是国家的公仆而已。即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反映了人民主权的主张。故选B项。
答案:B
6.杨宁一在《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提出:“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民族危机迫在眉睫。朝野士大夫不得不放弃洋务制器兴国的迷梦,开始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次“思考”的“层次”变化是( )
A.从技术到器物
B.从制度到思想
C.从制度到文化
D.从器物到制度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事实的分析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分析,洋务运动引进西方近代军事工业技术,在甲午战争后并没有改变中国落后面貌,之后掀起了戊戌变法,提出了进行政治制度改革,因此应选D项。
答案:D
7.鲁迅先生在《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一文中说:“从二十世纪的开始以来,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但至袁世凯时代,却又被重新记得,不但恢复了祭典,还新做了古怪的祭服,使奉祀的人们穿起来……”孔夫子“又被重新记得”,主要是因为()
A.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影响根深蒂固
B.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
C.辛亥革命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
D.儒家思想符合专制需要
解析:本题解题须明确两个问题,一是,统治者采取的措施归根结底都是为维护其统治服务的, 二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些糟粕,如 “别尊卑,明贵贱”的封建等级观等能为袁世凯称帝做理论依据,所以袁世凯大肆“尊孔复古”其原因就是儒家思想符合专制需要。
答案:D
8.(2013年大连高三模拟)1916年2月,易白沙发表了《孔子平议》一文,历数了孔学四大弊端:孔子尊君权,漫无限制,易演成独夫专制之弊;孔子讲学不许商榷问题,易演成思想专制之弊;孔子少绝对之主张,易为人所借口;孔子单重做官,不重谋食,易人民贼牢笼。这说明作者的意图是()
A.抨击迷信思想
B.痛斥君主专制
C.倡导科学精神
D.回击复古逆流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分析与解读能力。材料反映作者对孔子的猛烈批判。结合时间可知是新文化运动期间。1915年,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为其专制奠定舆论基础,故作者批判孔子主要是回击复古逆流。
答案:D
9.胡适曾经反思和评论新文化运动是“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可见,在他看来,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A.思想解放
B.学习西方
C.文化转型
D.提倡科学
解析:胡适属于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他的评论意在强调“针对中国的现实问题,利用西方文化去整合中国传统的文化,目的是创造一种全新的文化”,故选C项。
答案:C
10.(2013年肇庆一模)1920年,北京政府教育部颁布法令,规定自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文,改用白话国语。此一改变应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中共建党
D.国民大革命
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结合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提倡文学革命,掀起白话文运动,故选B项。
答案:B
11.“个人不可太过自由,国家要得完全自由。到了国家能够行动自由,中国便是强盛的国家。要这样做去,便要大家牺牲自由”。孙中山先生此观点()
A.反对个人自由,追求国家富强
B.对民权主义产生动摇
C.重视国家的自由,不排斥合理的个人自由
D.受中国传统专制思想影响
解析:根据所学史实孙中山认为个人自由应该服从国家自由,两者辩证统一。故选C。
答案:C
12.(2013年高考江苏卷)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解析:根据所学史实新文化运动批判旧文化,提倡白话文,开展文学革命,使“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因此新文化运动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答案为D项。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3.读史使人明智。作为五四运动的旗手,陈独秀正是从西方历史中寻求改造中国的良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要拥护那德先生(Democracy),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Science),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1919年1月)
结合中外历史的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论文,谈谈你对材料主张的认识。
要求:
①主题明确,观点合理;
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③条理清楚,合乎逻辑。
提示:内容至少应包括:德先生、赛先生的含义;西洋人为此闹事流血而达到光明世界是否属实(以某一国家为例);陈独秀如此言明的用意。
解析:首先要注意问题提示答出德先生、赛先生的含义,同时明确自己的观点,注意主题明确,观点合理,阐明观点要史论结合,史实准确,条理清楚,表达合乎逻辑,最后指出陈独秀宣扬民主科学的用意。
答案:德先生是民主,赛先生是科学。科学和民主是近代社会的两大旗帜。陈独秀对西方历史的分析是符合历史实际的。例如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经过1640年~1688年得资产阶级革命,使国王接受《权利法案》,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英国科学文化和工业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例如法国大革命经过大革命、波旁王朝复辟、拿破仑战争等环节,最终在1875年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总统共和制。又如美国经过独立战争,在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联邦制总统共和制。其他符合题意者酌情得分)
陈独秀以西方历史发展为例,倡导民主和科学,意在号召人们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传统礼教,促进人们思想解放,这对促动新文化运动、促进中国社会近代化转型具有极大意义。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kao/321919.html
相关阅读:准备错题本和好题本
高考30天物理冲刺技巧有哪些
高考生高效复习数学方法
高考倒计时30天:数学答题技巧
增强记忆力趣闻 大脑爱打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