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考对生物实验的考查要求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生物学的基础理论都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实验在生物教学中有很重要的地位。随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研究性学习的广泛开展,高考对生物学实验的考查要求越来越高。从近几年的实验题在高考中的题型变化来看,单纯考查课本实验内容的试题已很少出现。而以课本实验为依托,侧重考查学生对实验进行设计、分析和评价的能力成为命题趋势。命题考查的几种形式有:1.找出实验设计中的错误并改正;2.补充和完善实验;3.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4.设计实验方案,写出实验步骤。其中,设计型实验题更是热点。因为这类题能较全面地考查学生的实验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造能力。
二、生物实验设计复习策略
(一)掌握理论基础,作到心中有数
1.实验设计的基本内容
一份完整的实验设计方案,一般包括这样几方面的内容:(1)实验课题:是关于一个什么内容的实验;(2)实验目的:要探究的某一科学事实;(3)实验原理:进行实验依据的科学道理;(4)实验对象:进行实验的底物;(5)实验条件:完成该实验必需的材料用具;(6)实验方法与步骤:实验实施的具体方法及过程;(7)实验现象:实验过程中发生的事实;(8)实验结果的预测及分析:能够预测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并分析导致的原因;(9)实验结论:对实验结果进行准确描述并给出一个科学的结论。
2.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
即在实验设计中必须有充分的科学依据。整个实验设计的思路和实验方法的确定都不能偏离生物学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以及其他学科的基本原理。
(2)简便性原则
设计实验时,要考虑到实验材料容易获得,实验装置比较简单,实验药品比较便宜,实验操作比较简单,实验步骤较少,实验时间短。
(3)随机性原则
随机性原则是指被研究的样本是从总体中任意抽取的。这样做的意义在于:一是消除或减少误差,二是平衡各种条件,避免实验结果的偏差。
(4)单因子变量原则
指在实验中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而这个因素就是该实验中所要研究的因素。
(5)对照性原则
实验中的无关变量很多,必须严格控制,才能平衡和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设立对照实验就是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鉴别实验中的处理因素与处理因素的异同。通常有以下几种对照类型:空白对照、条件对照、自身对照、相互对照、平行重复。
即控制某种因素的变化幅度,在同样条件下重复几次实验,观察其对实验结果影响的程度,这样可以避免偶然因素下的误差。
(二)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
1.设计思路
准确把握实验目的,细心弄清设计要求,精心策划实验方法,合理设计操作过程,严格设置对照实验,准确预测实验结果,分析得出相应结论。
2.设计步骤
(1)假设的提出
根据题设的要求,先确定变量x,在此基础上提出假设,常可描述为:“当条件x存在时,事件p能发生;当条件x改变时,事件p不能发生或发生的程度发生改变。”
(2)确定实验方案
根据提出的假设,明确实验目的和原理,充分利用题目中给出的实验试剂和材料,确定实验方案,设计对照实验。
(3)叙写操作步骤
描述过程用词要科学、准确,遵循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操作步骤要求条理清晰,简明扼要,一般不宜连续描叙,往往可分段叙写,按分组、编号→处理(设计对照实验)→观察、记录的思路进行。设计对照实验,要控制好单一变量,即除变量x唯一不同外,其他条件一样。因此叙写常用到“相同”、“相等”、“等量”等词。
(4)预测结果、结论
根据原理及已有的知识推测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在回答问题时,有时可根据实验假设预测可能出现的结论再反推实验结果(现象)。以上只是解答实验设计题的一般思考方法。在解题过程中,应根据实验设计题的具体情况和要求,作出正确的回答。
三、生物实验复习实践
(一)以课本为基础,掌握理论
现行的教材中对生物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等内容没有专门的系统的阐述,而是把它们隐含在教材的实验内容和生物学史的内容之中。这就要求教师应善于发现并挖掘出教材中的隐含信息,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实验设计的理论知识。
(二)加深加广,拓展实验教学
分析教材中的实验,发现实验内容少且缺乏系统性的方法指导,这对于学生全面了解实验设计的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地补充生物学的经典实验,着重让学生了解实验者实验意图,认识实验的形成过程,分析实验中设置的实验条件的目的。这对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实验设计的原则,掌握实验设计的方法,都是十分重要的。
(三)实验重设,树立信心
进行实验设计的初期,学生对实验设计方案的思路模糊,存在畏惧的心理。此时教师可采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策略,帮助学生树立实验设计的自信心。课本实验是学生既熟悉又亲切的知识,教师在课本实验的复习中可灵活地改变实验的某个条件,让学生模仿课本实验的程序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使学生从中获得成功感,增强对实验设计的兴趣;同时在“模仿”的过程中训练学生实验设计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初步形成实验设计的思路,为实验设计实施的可行性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四)典型剖析,理顺实验设计的思路
在课堂上,教师可选择经典题型作为范例,以高考题作为典型例题,说服力强,可信度大。最后再拿出高考题的准确答案及评分标准,让学生知道如何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拿到高分。
(五)专题训练,培养能力
“实践出真知”,只有将知识应用于实践,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从而形成相应的技能。学生在明确了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思路之后,一定数量的设计练习是必要的,它可培养学生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等,提高实验设计题的应答准确性。
(六)合作交流,提高实验设计的能力
由于实验设计题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再加上每个学生自己独特的思维方法和不同的解决问题的途径,设计水平的高低不同,得出的结果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在进行了一定数量的实验设计训练后,教师要及时给予点拨或引导学生交流设计成果,总结出生物实验设计方案的基本思路和评价标准(科学合理、设计简捷、效果明显等),从而使学生巩固实验设计方法,提高实验设计的能力。另外,通过学生对实验的设计方案的讨论,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完善设计方案,丰富设计内容。同学的启示和教师的点拨丰富了解题的思路,启迪了思维,通过交流点拨使每个同学对问题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入,实验设计能力从本质上得到了更大的提高。
来自转载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kao/276796.html
相关阅读:高考倒计时30天:数学答题技巧
增强记忆力趣闻 大脑爱打盹
高考30天物理冲刺技巧有哪些
高考生高效复习数学方法
准备错题本和好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