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高考语文的主体部分,也是考生拉开差距的关键部分,笔者根据平时的教学实践,针对文言文阅读中的翻译题、诗词阅读中的形象鉴赏题、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开头设问题,这三个阅读难点进行解读,并对考生的复习备考提出相应的突破方法,希望能帮助广大考生缩短差距,决胜高考。
消除文言文阅读中的翻译“通病”
实词翻译常见易错点
失分原因1:实词有漏译,句意不连贯
会诸军遭风流溺,所亡中分。(4分)
病例:恰逢军队遭受狂风暴雨,死亡的人数达到了一半。(3分)
参考翻译:恰逢各路军队遭遇强风,并且被顺势而下的水流淹没,死亡的人数达到了一半。(得分要点:会、流溺、所亡、中分各1分)
失分原因2:关键实词理解不准确
贼盛兵少,未足以讨,齐住军息兵。(3分)
病例:叛贼势力强大,而贺齐的兵力少,不足以用来讨伐叛贼,因此贺齐让军队驻扎,使兵将得以休养。(2分)
参考翻译:叛贼势力强大,而贺齐的兵力少,不足以用来讨伐叛贼,因此贺齐让军队驻扎停止战事。(得分要点:省略句、住、息兵各1分)
失分原因3:实词活用未翻译
齐身出周行,观视行便。(3分)
病例:贺齐出去走了一圈,以观察、寻找有利的地形。(2分)
参考翻译:贺齐出去绕山巡行,以观察、寻找便于进攻的地形。(得分要点:身、周行、行便各1分)
对于重要实词的理解,积累是基础,关键是要学会词义的推断,下面笔者介绍几种比较实用的方法:
1.联系语境法
即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推断实词的含义。
例如:隆庆时,绍兴岑郡候有姬方娠。一人偶冲道,缚至府,问曰:“汝何业?”曰:“卖卜。”岑曰:“我夫人有娠,弄璋乎?弄瓦乎?”其人不识所谓,漫应之曰:“璋也弄,瓦也弄。”怒而责之。未己,果双生一男一女,卜者名大著。
通过联系上下文语境可知,“弄璋”即生男,“弄瓦”即生女。
2.字形推断法
即通过分析字形结构,再联系上下文,推测其大致含义。
例如:“贫民虽平价不能籴”中的“籴”的结构,可推断出这个字应该与“米”有关,联系上下,根据语境,可解释为“买入粮食”。
3.语法分析法
古汉语有其特殊的语法结构,任何一个实词都与其前后词构成特定的语法关系,因此,考生可以从语法结构进行推断。
例如:“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中的“渔樵”置于名词之后,则名词活用为动词,解释为“捕鱼和砍柴”。
注意,判断一个实词是否活用,主要就是依据语法分析法。
4.对应互译法
在一些语言结构中,对应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相近或相反,考生可根据其对称的原则进行推断。
例如:“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中的“简”根据此法对应“择”,联系语境,分别解释为“选择”“选拔”。
5.联想迁移法
考生拿到考题时可联想学过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语典故,从中找到相关依据,灵活迁移。
例如:“敌兵自大安口入,遽薄京师”中“薄”通过联想到成语“日薄西山”,再联系语境可解释为“逼近”。
注意,此五法不可单独运用,要注意在具体的语段中互为辅助,互为验证。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kao/1325832.html
相关阅读:高考倒计时30天:数学答题技巧
准备错题本和好题本
高考生高效复习数学方法
高考30天物理冲刺技巧有哪些
增强记忆力趣闻 大脑爱打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