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没人能挡住一个冲向成功的疯狂斗士---高考复读生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考复习 来源: 记忆方法网

  没人能挡住一个冲向成功的疯狂斗士---高考复读生

  高考复读生学习方法:集中力量攻克薄弱环节

  1、复读生区别于高三,应集中于薄弱科目。

  (1)复读生通过已参加的高考知道了自己的强项和弱项。提高弱势科目的分数是主要课题。弱项是因长期不重视或感到难学而产生的科目,必须采取果断有力的措施加以大幅提高。提高弱项是复读成功的关键因素,所以从复读开始就要给弱势科目多分配时间。

  (2)薄弱科目和单元是通过努力就能大幅提高分数的“金矿”。永远的拉分科目——数学就是投入精力即会涨分的科目。

  2、成绩要在较短期内获得较大提高。

  长时间的慢慢提高对大多数科目没有必要,且消磨锐气。要在一定时间段内刻苦投入,在成绩开始提升时加把劲儿,争取在较短时间内大幅提高成绩。

  3、成绩提高用四大件——精华教育学习阶段论

  学习是用屁股-> 手 -> 脑袋 -> 心的过程。

  第一阶段(屁股):态度决定一切

  能长时间坐得住已经意味着成功的一半。检查一下自己的屁股是不是固定在课桌的面前,这是成功的第一步。成绩大幅提高的学生第一个共同点是能用“屁股”学习,做到在座位上最少两个小时不挪窝(高考就是2-2.5小时)。两小时不动,慢慢习惯了再适当延长时间,随着时间增加再提高效率。

  第二阶段(手):不能坐着空想

  手在休息,只用眼睛做的学习就像用没有线的针缝衣服一样荒谬。随着动手写过的纸张的堆积会看到成绩上升。也许在自己都感觉不到的时候成绩已经进入了较高的分数段了。

  第三阶段(头脑):跳出机械学习阶段

  把自己的头脑动员起来,进入自我开拓的阶段。在了解高考出题原则后,从基础阶段开始,按各科特点自我开发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变被动为主动,提速前进。

  第四阶段(心):全心全意热情投入

  全神贯注,全力以赴。方法有效,大幅提高,能感觉到学有所成的喜悦、充实、满足、幸福……因而有可能获得预料之外的成绩。

  4、用新教科书、新笔记本开始学习

  (1)高三使用过的书和笔记本做过很多标记,会容易掌握和感到亲切。但是联想到失败的记忆也会对发掘新的意义成为障碍;

  (2)复读是新的人生。不要迷恋过去,不要满足于高三掌握过的内容,要以开拓精神来更宽、更深地学习。

  5、制定可行性计划

  过高的计划不但不能完成,而且会丧失自信心和进取精神,时间一长就会原谅自己,把完不成任务看成是应当的。无法实现的计划没有意义,自我计划是对自己的承诺,不管什么情况都要实现。应该通过圆满完成计划树立必要的自信心。

  6、以周为单位进行学习

  学习计划以周为单位制定最为有效。一星只做6天的计划,把星期天空出来。学习计划一定要完成。每周六晚上睡觉前享受完成目标的成就感和欣喜。

  高考复读生学习为大脑加油

  每年的七月,都会有相当部分的考生选择复读,课改后的今年更甚,升学不再是简单的“总分说话”了,还须两科选修等级达标,如此一来,相当部分高分考生,只因一门选修失守,导致能够的高等学校层次大大低于他们的心理预期。是收起抱负,藏起高分委曲求全,还是选择复读来年再战?恐怕是时下这些考生不得不做的选择题。毕竟上大学,即使不是理想中的学校,也代表着一个未来确定的三年或者四年;而若是复读,则须再经历一遍高三“炼狱”生活,更让人不安的是来年高考升学的不确定性。

  正是如此,我时常会遇到类似的问题:“你能保证我(我的孩子)在这里复读一年后至少考上本科么?”望着家长们焦虑而殷切的目光,同为家长的我很想给一个他们期望的,让他们安心的保证,然而很遗憾,我无法作出这类承诺。因为对他人的或然性未来作出必然性担保这一行为,并不能代表承诺者的教学水平出色,只能说明他抛弃了做学问人“勤、谨、和、缓”的基本习惯。

  然而,虽然未来谁都无法预见,但是多年的复读培训经验使我相信,如果能让学生拥有一个更为活跃的大脑,辅以适当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将使复读更为高效,增加明年高考成功的几率。

  为大脑加油

  坚持锻炼

  我建议学生洗漱前进行20-30分钟慢跑晨练,因为温和的运动能促使身体产生β-脑内啡(β-endorphins),这种物质拥有类似吗啡让人精神振奋,心情愉快的效果。不仅如此,慢跑对身心造成的影响更是多方面的:可以加快新陈代谢、降低肌肉中的紧张度;可以消耗面临压力时神经系统分泌的让人处于警戒状态的化学物质,从而减轻压力感,帮助神经系统恢复均衡状态。甚至有科学家研究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的运动,人的心智能力可以提高20~30%!

  合理作息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提出“天人合一”的观点,认为人体的运作只有和自然和谐统一,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实践表明,顺应晨昏交替,合乎时宜的作息安排,不仅能够让你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更会让你收获一个美好的心情。现代科学研究也证明,每晚11点之前入睡,有助于维持人体的正常代谢和机体复原,有助于保证睡眠质量,对于次日获得最佳听课效率大有裨益。若入睡太晚,即使延长睡眠时间,也很难使身体得到充分休整,白天亦难免感觉神疲乏力。

  晨练习惯和合理作息,能让我们拥有规律的生活,从而带来健康的身体、充沛的经历和愉悦的心情,这一切都能帮助大脑保持极佳状态,而这,正是我们获得成功的必要前提。

  制订科学学习方法

  制定计划

  很多教育工作者都十分强调学习计划的重要性,而不少学生却不以为然,觉得订计划不过是毫无帮助的形式主义。我认为,如果没有让学生真正领会制定计划的方法并从中获得正面体验,可能是教学双方在这个问题上产生认识差异的重要原因。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因为学习计划能够清楚地展示学习进度,合理的时间安排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增强自我约束。更为重要的是,明晰的计划,实际上是将复读需要实现的目标分解为各个阶段较易实现的小目标,通过每天具体的学习安排直观地体现出来,对学生心理上的积极暗示和自信心的提升才是其最关键最重要的作用。

  制订学习计划是为实现学习目的服务的,但两者又都会随着学习进程的推进以及阶段性目标的实现程度而发生变化。我经常建议学生们每月制定一个粗略的月计划,每个周末对本月计划进行分解,制定下周的学习计划。周计划必须详细列明:一、从周一到周五具体的时间段。按照人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每门科目连续学习时间不超过1小时;二、每个时间段准备复习的内容。内容须详细,且按照你的能力在设定的时间段中能够完成;三、周六、周日将前五日的复习内容小结一次;四、每月的月初或者月末需将本月的复习内容回顾一遍。

  一般而言,每个学校在开学前会制定一学期教学计划。学生们在制定月计划前,可预先了解各学科老师下个月的教学安排,这么做能够增加学习的可预见性,使自己的计划和老师的安排配合得更好,相得益彰。

  合作学习

  无论古今中外,教学都是以一名教师向多名学生同时教授作为常态形式出现的,这绝非偶然。正所谓“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现代科学研究则为这一论断提供了证据:存在人脑中的“镜像神经元”会让人下意识地模仿他人,使得我们更倾向于合作交流。可见学校的价值不仅在于老师的引导,也在于同学的互鉴。

  因此组成一个合适的学习小组共同学习也较单独学习有优势:首先团队能够集合分属于成员个体的各种想法,以及对所有知识的学习技能和诀窍形成集体智慧,有效地用于解决问题;其次,作为团队一员亦能带给学生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减少焦虑和无助等不良情绪的侵袭;再次,学习上遇到问题,先在小组中讨论并尝试解决,无法解决再求助老师,能够显著加快问题解决的速度。

  我比较倾向于学生们自行组成较为稳定的3-4人小组进行学习。学习小组的最佳组合方式就是其成员的优势互补:将在不同学科各有所长的同学整合在一起是决定小组能否成功运作的核心。每个小组自行选择一位与成员关系良好的组长,由其负责本组成员间的沟通交流,收集成员的问题,促进正面情绪在成员间的传播,强化成员在保持各自优势和提高薄弱学科知识储备方面的共识,组织讨论并向老师提供反馈。

  与此相对应,学校和老师方面要做的工作就是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关注每个小组在讨论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效率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协助,组织学生们思考如何在本组重复那些成功小组的例子,或者分析表现不佳的原因避免再犯。

  记忆方法

  有不少学生十分反感需要强行记忆的知识,提及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都很不屑,我也不喜欢机械记忆。然而遗憾的是,正如玩“反恐精英”,参与者必先了解游戏规则才有可能提升级别,最终成为高手一样,每门学科也有“游戏规则”,即部分基础概念和公式等,学习者必先谙熟,才能掌握以至运用。这类知识大多只能依靠强行记忆。部分是由于学习者的程度所限,很难在教授时说明推演过程,比如我们无法对小学生解释为何“1+2=3”;部分是根本无法用逻辑解释的,例如某英语单词为何由某几个字母构成等等。

  面对这些知识点,我们绝大部分人仅仅关注记忆时刻的效果,而忽略后期的巩固保持和知识点的再现,以至记忆效率低下,事倍功半。此时,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发现的人类遗忘曲线(又称记忆曲线),就能为我们提供有效的帮助。按照他的理论,某一个非理解性记忆的知识点,如果在初次记忆之后的30分钟、12小时、1天、2天、4天、7天、15天,这七个时刻及时巩固的话,该知识点将很难被遗忘。在学习中若能巧妙运用这一规律,我们将在更少的时间内,将知识点切实地储存进头脑中。

  歌德曾说过:“知识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要把它应用起来;愿望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要行动起来。”诚哉斯言!

  六个“认识”为复读生心理减压

  高考失利后,看着身边的同学陆陆续续进入大学,而自己面临的将是漫长的一年学习和一个不确定的未来,不少选择复读的学生出现了焦虑、烦躁、孤独、自闭等心理症状。专家提出六个“认识”可以帮助复读生为自己减轻心理负担,积极地面对学习。

  近日记者采访了有11年复读指导经验的北京四中复读学校校长杜洋。他记得有这么一个学生,高考失利后进入复读班,刚开始时神经高度紧张,别人午休时他也坚持学习,生怕浪费了时间。然而有一天,这位同学就因为教室的门没有及时打开,就狂躁地用脚踹门。“复读学生需要适度的紧张和激情,但也不能演变为歇斯底里。从这位同学踹门可以看出,他太焦虑了,已经出现了心理问题,如果不及时加以疏导,后果会很严重。”

  杜洋建议,复读生首先要正确地认识“复读”,必须尽快走出“我是复读生”的阴影。事实上,“复读”在如今已经不是没面子的事情,而是社会竞争中的第二次选择,反映了一个学生具有更高追求、不服输的品质,精神是可嘉的。

  第二,复读生要正确认识“交友”。建议复读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扩大交往范围,走出自闭和孤独,和朋友一起敞开心灵沟通交流,能及时有效地释放心理压力。

  第三,复读生要正确对待“考试成绩”。复读阶段,摸底考试、月考、周考、模拟考试等各种各样的考试很多,如果不正确认识,几次打击下来,心理就会变消沉。学生应该这样认识每次考试成绩:考了低分应该高兴,因为考试暴露出了自己的薄弱环节;考了高分也别骄傲,说明考的内容正好是自己会的,还应当继续寻找盲区。

  第四,复读生要正确对待“攀比”“嫉妒”。对于学习成绩领先自己的同学,要学习他们更好的学习方法,学习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如果一味攀比和嫉妒,看不到别人的优点,自己就不会进步。

  第五,复读生要正确认识“自信”。要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把每天小小的进步都看成是一种成功,源源不断给自己动力。

  第六,复读生要正确认识“感恩”。要学会感谢父母的付出,感谢所有帮助过自己的人,甚至感谢竞争对手。树立了这样的价值观,正确评价周围的人,很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考生分为四种:高分高潜力、低分高潜力、高分低潜力、低分低潜力。只有前两种才适合继续复读。潜能并非固定的,如果考生有特别强烈的愿望要复读,往往能够激发更多的潜能。”杜洋提醒,并非任何考生都适合选择复读,具备强烈愿望、考试失误、有潜力的学生适合选择复读,而没有目标、没有动力、成绩达到极限、在家长安排下被动复读的考生最不适合选择复读。

  心理缓冲期复读生重新认识自我

  ■ 调查

  类别1  高分复读

  心理关键词:焦虑、高估自己

  专家分析:这部分学生背负着的家庭压力比较大,在家庭因素的影响下,他们认为高考不再是个人行为,而是承载着一个家庭或家族的荣辱。他们中的不少人视北大、清华等重点高校为唯一选择,视野较窄,惧怕失败,无形中焦虑心理增加。另外,有的复读生的分数虽高,但自身能力很难满足上名校的预期值,即“高估自己”,不知不觉中走进了越是期望过高、越是能力难以满足的“心理怪圈”。这种情况下,复读一年通常很难如愿。

  对策:高分复读生的家长必须降低期望值,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这样才能缓解或者降低孩子的焦虑感、不安感。

  而高估者应尽早“认识自己”,重新进行自我评估和定位,比如将以往的月考、模考成绩相加再除以考试的次数,以得到总分、单科相对真实的水平。发现缺陷和不足后,再有的放矢,寻找适合自己的突破途径。

  类别2  中低分复读

  心理关键词:盲目乐观,“志在必得”

  专家分析:刚开始复读时,通常这些考生都是一副“志在必得”的架势,“雄赳赳气昂昂”,在没找到高考失利的真正原因前,已经开始“承诺”,盲目乐观。其实,偏科问题是中低分档学生复读的重要原因,亟待解决。复读了一段时间后,他们自身的自制能力差、偏科等一些弱点,就又会显露无疑。

  对策:考生对自己的偏科现状首先得正确认识,不再盲目乐观,而是迅速找到症结所在,在复读的过程中逐一攻克。在一年的复读中,必须有个总体的规划和目标。同时,家长应该拒绝攀比心理;在与孩子交流时,尽量平等,多用“建议式”的观点而非要求、命令式语气。

  类别3  退学复读

  心理关键词:挫败、自卑

  专家分析:大学退学的复读者所占比例不多,却不容忽视。通常情况下,他们可能沉迷网络游戏,考试多门科目“亮红灯”而被动退学;或自称“不适应大学环境”而主动退学。这部分复读生一般很有自卑感,甚至抱着复读即逃避的心态。

  对策:对于从大学退学而复读的学生,家长更应把握言语分寸。对学生自身而言,若不是被动退学,大一大二的低年级学生出现交际、专业兴趣等障碍,可先与老师沟通,或寻求心理援助,也可以尝试转。下定决心复读后,就应尽快走出大学校园遗留的不良状态,从基础知识抓起,不要好高骛远。

  指导专家:马泽中,燕园博思心理咨询中心主任

  “高四”如何调试心理?目标与减压

  很多复读生将自己复读的那一学年称为高四,认为这是高三生活的继续。一些老师分析,“高四”学生的心理压力要远远大于高三,对于他们来说,做好心理调节,十分必要。

  “高四”心理状态

  石家庄二中李玉金老师认为,很多复读生在心理上突出的表现是:低自卑、高焦虑、淡漠,低分复读表现更为突出。

  低自卑

  自卑的感觉很多人都有,但是复读生由于经历了高考失败的打击,对自己的知识、能力、精力都产生了怀疑:在家庭中,他们感觉无法面对家长;在周围邻居眼中,感觉低人一等;在同学中间,觉得技不如人。

  除了高考打击之外,起点低,基础差是部分低分考生自卑的另一个原因。实事求是地说,部分低分考生和其他同学并不是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这部分同学学习底子薄、基础差,自卑在所难免。在这方面,高分复读生相对好一些,因为他们虽然没有进入高校,但手里有一个比较好的高考成绩,感觉底气十足。

  高焦虑

  这几乎是所有复读生的“通病”。最大的表现是考试中的患得患失:复读期间,不管是什么形式的考试,他们都非常敏感,一旦成绩不好,就会非常着急,而这种情况在普通高三班,并不是特别明显。

  师大附中傅涿生老师分析,复读班学生这种普遍的高焦虑,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目标比普通高三学生更加明确:考个好学校,这几乎成了他们的惟一信念。越是这样,他们所承受的压力就越大,而焦虑情绪也越重。

  此外,来自于社会、家庭的压力,也加剧了复读生的焦虑。在复读班报名现场,家长问得比较多的是:一年能提高多少分?能不能保证明年上重点线?家长的心态,无形中就给复读生增加了压力:明年要比今年强,一年要长多少分。在这样心态下学习,对成绩患得患失,高度焦虑也就不奇怪了。

  冷漠

  复读班的整体气氛与普通班相比有很大不同。在入学后的前3个月,这里的人际关系非常冷淡,同学之间缺乏交流,同学们普遍缺乏集体观念,很难形成一个融洽的集体,几乎是“你干你的,我学我的”;在和老师的关系上,很多同学对老师缺乏信任,不主动与老师沟通。

  另一个明显的表现是,部分复读班的学生轻视老师、对个别老师有抵触情绪,老师的建议根本听不进去。

  据老师分析,出现这样的情况也属正常,毕竟复读班不同于普通高三,这里的同学来自不同的学校,不知道各自的水平与背景,老师也是新面孔。在这样一个全新的环境中,同学们缺乏安全感,对谁都不信任,表现就会比较淡漠、自闭。

  复读生的心理调试

  针对复读生的几大心理特点,老师们给同学开出了调节的药方: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在学习过程中不断释放压力。

  树立合适的目标

  复读生要清楚自己的起点,明白不同层次的复读生高考提升的空间也是不同的,根据这些给自己树立目标。这个目标一定要适合自己,不要过分苛求自己,否则整个“高四”过程,会一直处于低落与失败的状态。

  学会减压

  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的压力,经常压得复读生抬不起头来,这时就要学会自我减压,具体说,就是要学会宣泄和转移情绪以及自我安慰。

  首先复读生应该认识到,刚刚结束的高考不管成绩如何,都已经过去了,要尽快走出以前的阴影。

  师大附中闫老师介绍,几乎每年都有复读生,本身素质不错,学习成绩也很好,但由于心理压力过大,而影响了考试发挥,无缘理想的院校。但也有部分同学因为心理压力小,平时不很出色,高考却让人刮目相看。

  第二,复读过程中,各种大大小小的考试会接踵而来,每一次考试都有进步是不可能的,复读生要学会正确看待平时的考试,要通过考试检查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及时查漏补缺。

  自从上了高四,很多复读生就远离了操场,其实在这时,更要学会转移情绪,用打球、听音乐等娱乐形式,来转移自己的心理焦虑。

  第三、很多复读生在复读过程中,常常怀疑自己的复读是否有必要,担心复读一年,高考分数反而下降,浪费青春和精力。这时,就要学会自我安慰:任何一种选择都会有风险,只要自己奋斗过,就不必计较结果,要表现出一种大气与洒脱。

  心中似有千千结——高三复读生的心理困境与辅导策略

  (大众科学2014年01期)

  前几天,《中国教育报刊》:一位复读生:"刚开始复读时,那落榜的一幕幕总是挥之不去,不论老师和家长怎么鼓劲,学习成绩也没有预想中的大幅度提高。但我还是挺住了,半年以后好像有点开窍似地一下子明白了,以后的进步便是几何形增长了……"这是幸运者,但多数复读生并非如此,他们大多成绩起伏度大,并且频繁。复读是非常痛苦的,它不仅考验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考验他们的心理素质、心理承受力。很多人称复读生"心中似有千千结"。怎样为他们解开这些"千千结",实现新的突破呢?现略谈一二。

  千千结1:复读意味失败,失败意味无能

  高考的失败使自己产生自卑感,并且,容易将这种自卑情绪泛化到学习以外的其他方面,一遇到挫折或不如意就产生错误归因,认为是自己无能,不如别人。或者采用消极防御心理不敢正视自己。

  千千结2:破釜沉舟:只可成功,不能失败

  复读生在带有低成就感的同时,却抱有过高的期望,孤注一掷,认为只有考上名牌大学才能证实自己,对学习提出高标准、严要求,造成学习压力大,焦虑水平高,一遇到学习障碍或一时的成绩下降,就产生较大的情绪波动。

  千千结3:自我封闭,人际关系淡化

  复读生普遍存在人际关系不良的倾向。老师、同学的偏见,社会的歧视,再加上自己的自卑情绪使他们对人际关系过度敏感。多数复读生主动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与人交流,甚至不愿接受亲属朋友的安慰,不愿参加集体活动,认为自己没有资格,认为那是浪费时间和精力。

  千千结4:精神崩溃:我还能坚持多久

  过度的精神压力和学习焦虑加上一时的成绩起伏,很多复读生徘徊在精神崩溃的边缘,对自己的能力、毅力产生怀疑,反之又加重了自己学习的压力和焦虑水平,形成恶性循环,不能自拔。

  千千结5:贪多求快,眼高手低,行为浮躁

  复读生经历过高考,对知识范围、考试要求比较清楚,各种题型、往年考题都见过,所以在从新学习时,每道题都似曾相识,一看就会,感觉没有必要再动笔做,只是浏览性的看一遍,贪多求快,行为浮躁,结果缺少练习,眼高手低,每次测试分数都与自己的目标相差甚远。复读生产生这些情绪和行为是可以理解的,面对师生的眼光,背负家庭的期望,考虑到个人的未来,高期望与低成就感融于一体,构成复读生微妙而不可忽视的心理状态。教师需要针对特定群体实施合理的教育策略。

  策略1:客观分析失利原因,制定总体计划

  复读一般有三种原因:

  1.目标过高。对自己的综合实力估计过高,志愿填报不当,没能被理想的高校或专业;

  2.基础薄弱。有偏科现象,知识结构参差不齐,或在各学科中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知识漏洞,个别章节学的不透彻、不扎实、不完整、不系统,或由于平时贪玩,缺乏足够的学习动力和意志,或在平时的学习中思维不够灵活,记的慢,忘的快,学习效率不佳;

  3.考试失误。由于心理素质不好,影响了正常水平的发挥。复读生下决心开始新的拼搏时,教师首先应帮助学生认真分析失利原因,找出缺点所在,放眼全局,制定弥补措施,有的放矢,查漏补缺,这样,学习效果才会明显。

  策略2:正确归因,放弃错误观念

  归因就是从行为结果推论行为原因,根据归因类型可分为内归因型和外归因型。与归因类型相对应可将人格分为"内控型"和"外控型"。内控型的人认为结果是由自身原因造成的,当归因到自身不可控因素时,易导致自卑,归因到可控因素时,易找到原因,激发动力;外控型的人认为结果是由外部原因造成的,若归因到外部不可控因素时,易减弱动力,归因到外部可控因素时,可以产生积极性情绪和行为。复读生对自己高考失利原因分析,如果是内控型,认为失败是由自身能力造成,属于不可控因素,易产生自卑情绪,若认为是自身努力程度不够,属于可控因素,就要在以后的学习中刻苦努力;如果是外控型,认为失败是自己运气不佳,属于外部可控因素,在以后的学习和考试中也会抱有侥幸心理,若认为是考题太难,就会在以后学习中更加努力。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归因类型,改变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对每次的考试和学习失误都进行正确归因,这样,不仅有利于查漏补缺,而且有利于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策略3:树立合理目标,保持适当的动机水平

  耶基斯-多得森定律(Yerkes-Dodson Law)表明,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成倒U形曲线关系。动机强度过高或过低,压力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达到最佳学习状态;中等强度的动机和压力水平,可以保持良好的情绪与心态,学习效率最高。曾经失败过一次的复读生面临不利处境及将来可能出现的一些难以预料的情况,认知往往表现出以偏概全、绝对化、孤立化的特点,并产生一些不合理的信念。尤其是认为这一次的高考就是人生的背水一战,只有考上,并且只有考上名牌大学才能证明自己的能力,在没有客观分析自己水平的情况下,盲目制定高目标、严要求。强动机、高压力不但起不到促进效果,相反却会产生焦虑和紧张情绪,干扰记忆和思维活动的顺利进行,抑制能力发挥,降低学习效率。

  策略4:接纳他人,融入集体,在集体中发展自己

  复读生很难与新集体融为一体,甚至有些复读生还会出现自闭心理和行为,对他人产生强烈排斥感,把自己置于集体之外。面对高考这座"独木桥",很多学生把身边的每一位同学尤其是成绩优秀的同学看作潜在的对手,尤其是经历过一次失败的学生,更痛心地感触到竞争的残酷性。一些心存偏见的老师又把复读生与应届生区别对待,造成不良气氛。这种状况要求,一方面教师在行为上要多发现复读生的优点,给予鼓励,在心理上要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教学上转变教学形式,多采用集体参与方式,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排除自闭心理和抵触情绪;另一方面学生自己要主动与同学、老师交流,在交流中从新认识、评价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树立切合自己水平的目标。

  策略5:学会放松,改变心态

  复读生面对内外各方面的压力,往往生活在过度焦虑中,压抑的情绪得不到适当发泄,久而久之会影响心态和学习效率,甚至带来生理方面的不良反应。学生可以适当采取一些有效的放松方法,主动改变心态。如渲泄,找朋友倾诉,把郁闷写进日记,写进给朋友的信中,把不愉快的、压抑的情绪抛出;转移,参加适合自己兴趣的娱乐活动,让头脑、情绪得到松驰;自我安慰,精神上自我肯定,不沉沦于一时失败的沮丧,以一种"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洒脱对待人生,把过去看做人生的一种经历,而不是负担,充满信心,坚信自己能战胜一切困难。

  策略6:抓基础,重练习,循序渐进

  复读生因为知识都学过,并系统的复习过,复读时往往不按老师的安排进行,喜欢超前,喜欢追求偏、难、怪题,这样的复习往往事倍功半。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它会有一个好的区分度。在考题的设置上中低难度题一般占全卷的八成,即600分。每年通过对部分考生得分率、失分率统计分析,发现相当一部分考生难题都得分很少的情况下,中低档题拉开了距离。这就提醒考生高考复习应当首先抓中低档题,既使是实力很强的考生,也应当从中低档题入手,抓住基础,逐步提高难度,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关注复读生的心理困境是教育者的使命,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是教育者的责任。同时,复读生要主动走出封闭,接受他人的建议,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面对现实,科学的有针对性的制定奋斗目标和学习计划,采用适合自己特点的,并怀有战胜一切困难、取得理想成绩的坚强信念。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kao/132154.html

相关阅读:高考倒计时30天:数学答题技巧
高考30天物理冲刺技巧有哪些
高考生高效复习数学方法
准备错题本和好题本
增强记忆力趣闻 大脑爱打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