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温儒敏:语文新高考新教材 专治不读书(附必读书单)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考复习 来源: 记忆方法网

  月8日,四川师大2018年义务教育统编教材八、九年级语文学科教师国家级培训在成都举行,北京大学教授、统编教材主编温儒敏先生金句迭出,让人感慨,颇有启发意义。如何教好语文呢?温儒敏先生给了药方。

  语文教学病症在哪?

  吕叔湘批评说语文课少慢差费,花了2000多课时还不过关,是咄咄怪事。

  其实也不奇怪,就是读得太少。

  药方是什么?

  要向那些懂得平衡的老师学习,化繁为简,抓主要矛盾,抓培养读书兴趣这个“牛鼻子”。

  编排下猛药

  “统编本”语文教材有什么特色?

  最主要的就是“读书为要”。

  “新教材专治不读书”。

  考试倒逼你读书

  使用新教材,也重视阅读量的问题。

  教法有讲究

  不同文体的教学,课型也要区分。

  阅读方法应当有所区别,授课的重点也不一样。

  采用“1加X”方法拓展阅读。

  老师每次备课最好重新读课文,赤手空拳去读,获取真实的感觉和认知,这是很要紧的。

  自己有感受,讲课才有感觉,有温度。

  实施“1加X”的办法,即每讲一课(主要是精读课),就附加若干篇同类或者相关的作品,让学生自己去读。

  阅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比如默读、浏览、快读、跳读、精读、互文阅读、检索阅读,以及如何读一本书,读不同类型的书入户用不同的方法,等等,以往的教材是关注不够的,老师在教学中也缺少方法意识。结果就造成一种状况:很多学生只会精读,无论碰到什么文章,全都用主题思想、段落大意加艺术手法等一套分析方法去套。

  精读、略读有区别

  精读课主要老师教,一般要求讲得比较细,比较精,功能是举例子,给方法,举一反三,激发读书的兴味:

  而略读课是让学生自己读,把精读课学到的方法运用到阅读实践中,主要是泛读,自主性阅读。

  一课一得有干货

  一堂课下来,有把握得住的“干货”。读书方法就是“干货”。

  统编本语文教材做了一些改进。

  每个年级和各个单元的课程内容目标力图更清晰,教学的要点也更清晰,要让一线老师备课时了解应当有哪些“干货”,做到“一课一得”。

  名著导读怎么办???要养性

  统编教材中有关读书方法的内容分布在导言、习题,特别是“名著导读”中。

  每一册2次“名著导读”,每次都会突出一种阅读方法。

  栏目“名著导读”,目的是什么?

  引导读名著,读经典,把人类文化的精华交给学生,让学生接触最高尚的精神产品;强化“整本书阅读”,读书养性。

  课内可以安排一些内容,比如简要介绍某一种书的基本情况,激发读的兴趣,重点放在提示读“这一类书”的基本方法。

  “签订阅读契约”

  如果“课程化”太明显,要求太多,学生还没有读,可能就兴趣减半了。

  如果搞得很功利,处处指向写作,甚至和考试挂钩,那就更是煞风景,败坏阅读兴味。

  整本书的阅读教学效果还不好,就看学生是否爱上读书,自己能找更多的书来读,而且多是整本书阅读。

  不要管得太死,宁可实行目标管理,开头有个提示和引导,结尾布置一点小结之类,那就很好了。

  根据各个学段的教学目标,安排适当的课外阅读,注意循序渐进,逐级增加阅读量与阅读难度,体现教学的梯度。

  但是,纳入计划不等同于上课,一定注意不要太多干预,要想办法激发阅读兴趣。

  要容许学生读“闲书”,尊重他们的“语文生活”。

  古诗文教学最重要的方法??诵读

  怎样教好文言文?

  把诵读作为学习文言文基本的又是最重要的环节与手段。

  对文言文来说,通过诵读知其大意,能对文章的文气和语感有整体感觉,这是基础。建议文言课少一些串讲,少一些活动,不一定要“先译后背”,也不一定“字字落实,句句翻译”,把更多时间交给学生诵读,很多课文都可以做到“当堂成诵”。

  古诗词教学最好的办法就是反复诵读,读得滚瓜烂熟,不用有过多的阐释,也不要太多活动,宁可多读几遍、多读几篇。

  古诗词教学要注重让学生感受诗词音韵之美,汉语之美,也许一时说不清美在哪里,总之是积淀下来,有所感觉了。

  现在有些古诗词教学过于繁琐,像外科手术,把那种“美”都给弄跑了。

  关于写作教学??训练思维与教师下水文

  写作学习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写好文章,更加是为了思维训练。

  作文课和阅读课一样,需要气氛,需要熏陶,需要不断激发学生表达言说的欲望。提升写作能力,最重要是扩大阅读面,加上适当的思维训练和文字训练。

  多读比多写能更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

  作文教学是否做得好,有一个前提,就是老师自己要喜欢写作,会写文章。

  老师要敢于和学生一起来写,敢于写“下水文”。

  不一定要写得多么漂亮,但起码“会写”。

  语文教学要讲授知识教学

  如今的语文教学知识体系被弱化。

  很多老师不敢理直气壮地讲语文知识,不敢放手设置基本能力的训练,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不突出,也不成系列。

  教学梯度被打乱,必要的语文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得不到落实。

  有时课上得满天飞,可就是没有把得住的“干货”。

  教师用书。

  单元导语。

  研究思考题和各个栏目的要求。

  如何看任务驱动下的群文阅读

  有利于学习目标和内容集中,明确,克服语文教学的随意性,同时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如果所有的阅读教学都预先布置任务,是在任务的指使下去阅读,可能会让学生被动,降低他们阅读和学习的兴趣,适得其反。

  所以任务驱动的那个“任务”,恐怕不能预设太细,要考虑留给学生的空间大一些。

  在实施多文本阅读的时候,怎么把握好精读与略读的结合,怎么防止浅阅读,是非常有必要的。

  改进的办法就是,还是要把群文阅读的课文或者材料分为精读和略读,要有精读的要求。

  让语文课堂安静沉浸下来

  我们的语文课本来就很热闹,很浮躁,缺少沉浸式的阅读,缺少真正个性化的自由的阅读,如果老是任务驱动,老是组织各种活动,那也是不利于语文素养的提升的。

1到2019年级课外必读书单

  新的语文教学架构下,如何进行课外阅读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部编本”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就新语文的课外阅读对家长、老师和孩子提出以下建议:

  1.新语文课本格外注重往课外阅读延伸,教材有意引导家长少看电视、少打麻将、少上微信,多和孩子一起读书,老师可以给家长“布置作业”,让他们配合做好“和大人一起读”。

  2.一起读可以是朗读,也可以讲读,或者对话式阅读,形式不拘,但要注意都是在读书,是书面语言的阅读。

  努力做到课标所要求的“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

  3.一般学生,特别是还没有读书兴趣的人,给他开个书单很有必要。

  语文老师可以借书目来做两件事。一是激发读书兴趣。你推荐了30本,他能够读3本就不错了,慢慢进入状态,唤起阅读的兴趣。

  4.我们老是抱怨语文教学低效、贫血、不健全,什么原因?很多人可能全归咎于考试,认为是中考高考和各种考试制约了语文教学,所以学生不读书或者很少读书。都在责怪应试教育,就是没有从自己教学上找找原因。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我们肯定会受到制约,但总也还会有些空间,我们可以让学生考得好,但又学得不那么死板。如果一个学生阅读面广,视野开阔,语文素养一般也会比较高,考试也不会差到哪里。不要把一切负面的东西全都归咎于应试教育,我们要面对应试教育这个现实,采取某些必要的平衡。让学生多读书,同时又应对考试,考得好,这两者完全可以结合。

  不要每一本书都那么抠字眼,不一定全都要精读,要容许有相当部分的书是“连滚带爬”地读的,否则就很难有阅读面,也很难培养起阅读兴趣来。周国平先生讲到阅读就是最初的恋爱,恋爱搞得全都那么严肃,甚至面目可憎,那怎么可以?

  我们说的“连滚带爬”地读,包括浏览、快读、猜读、跳读,学生可以无师自通,但有老师指导一下,甚至纳入教学,就事半功倍了。这可能是激发阅读兴趣的好办法。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kao/1253024.html

相关阅读:准备错题本和好题本
高考倒计时30天:数学答题技巧
高考30天物理冲刺技巧有哪些
高考生高效复习数学方法
增强记忆力趣闻 大脑爱打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