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浙江:学考政治加试怎么复习?看名师考前点拨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考复习 来源: 记忆方法网

不到十天,2019下半年学考选考就要正式开考,同学们已进入考前冲刺阶段。思想政治科目加试题复习教学要注意什么?有需要的师生抓紧阅读吧。

复习要取得好的效果,必须把握学考选考之“道”——命题的特点,掌握正确的备考方向。对大多数选考政治的学生来讲,“得加试题者得高分”。选考卷的加试题部分共有五道选择题和两道综合题,考查选修教材《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和《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的相关内容。仔细研读前几次考卷中的加试题,从学科知识、情境信息、问题要求、能力层次、核心素养等五个角度看,不难发现一些规律,可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复习带来启迪,提升复习的针对性。

突出主干知识和关联考点

学科知识是命制试题的理论依据和支撑,准确熟练地掌握学科知识是正确解题的基础。因而了解真题如何考查学科知识,可为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供方向,让学生复习更有效率。

按照《考试说明》所列的知识条目,《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共有30个,已考18个,《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共有38个,已考14个。从所有考过的内容看,学科知识的考查在适当兼顾分布范围的同时,更加突出重点内容,侧重主干知识。比如,四份试卷都考核了“英国的内阁和首相”,只是题型不同,前两份卷考综合题,后两份卷考选择题;“夫妻财产的主要内容”和“公民的基本诉讼权利”考了三次;“君主立宪制中的英国国王”“美国联邦制的特点”“美国的两党制及其实质”“所有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等考了两次。由此可见,在复习基础知识时,要以《考试说明》为指导,抓住知识条目中的主干知识,特别是一些高频考点,分清层次,理顺思路,熟读熟记,并结合典型习题,从不同角度加以运用训练,以达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

四份卷的加试题还注重知识的综合性和迁移性,突出对关联知识的考查,《生活中的法律常识》部分更为明显。比如,2018年4月卷选择题的第38 题,考查的知识条目包括调解、仲裁、公民的基本诉讼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等,结合试题情境,要表达的意思是: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可采取哪些途径解决?如果采取诉讼的方式,公民可提出什么诉求?享有哪些权利?法院可判侵权者承担什么责任?这些问题环环相扣,充分体现了相关知识条目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复习《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基础知识时,不妨理出一条知识逻辑 “侵权行为或违约行为——解决途径——举证原则——承担责任”,在这一知识逻辑的引领下,打破专题界限,把相关联的知识点串在一起形成知识块。用知识块的思路巩固基础知识,在解题应用时方能前后贯通、游刃有余。

突出时政热点和生活案例

情境材料是命制试题的载体和介质,它关系着试题立意的实现和表达程度。优良的情境材料既能够有效考查教材知识,又能通过反映生活实践中的现象,灵活地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考生而言,能读懂情境材料是正确解题的前提,而如果看到试题中是熟悉的情境材料,更是心理上的“安慰剂”。

从以往加试题的情境材料选取看,有直接取自教材的,如2019年10月卷33题的材料“美国宪法规定:‘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由各州保留,或由人民保留’”,选自教材阐述“联邦与州分享政治权力”这一观点中的内容;2018年4月卷34题和35题的材料是对教材内容作简单整合形成的;2018年4月卷36题的“十周岁小明打车案例”,是根据教材“相关链接”中对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订立的合同举例改编创设的。这些教材中的典型案例与理论观点直接紧密相联,考生在复习时,要解读清楚教材中的每一个案例,通过举一反三,理解教材中的理论与生活中的案例是怎样有机结合的。长此以往,学生不仅能从容应对这类情境材料取自教材的考题,而且能够提升阅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当然,大多数加试题的情境材料是取自课外的,并都充分体现了政治学科的特点。《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试题的情境材料选取突出了时政性,主要选用当年国际社会的重大政治活动或热点问题。2019年10月卷选取的是联合国发展峰会和英国大选;2019年4月卷选取的是英法两国第34届首脑会议;2019年10月卷选取的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英国公投、奥兰多枪击案、奥巴马要求国会通过拨款议案等;2018年4月卷选取的是英国脱欧、叙利亚问题和美国修建高铁计划。针对这样的取材思路,考生可在日常学习中养成关注时政热点的习惯,理解和把握国际重大时政热点的主要内容及实质,并思考其与教材理论的结合点。《生活中的法律常识》试题的情境材料突出了生活性,主要选取生活中的一些法律案例,如夫妻财产关系、侵权案、各类合同纠纷案。对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吃透教材中的典型案例后,借助网络、电视等媒体观摩一些真实的法律案例,了解律师或法官对案情的剖析、对法条的运用,不断积累,应对法律加试题就轻车熟路了。

突出归纳思维和原因类型

问题要求是命制试题的主旨和题眼,是情境材料和理论观点的粘合剂,更是考生解题的引子和向导。考生只有明确了问题要求,才能把握解题的方向,从而正确作答。

从选择题的问题要求设置看,四份卷中《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的试题主要有三种方式:“这说明”“由此可见(从这里可以看出)”“据此判断”等,有些在后面跟了主体。《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的试题主要有如下方式:“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据此,我们可判定”“某某的行为侵犯了”“属于共同财产(个人财产)的是”“本案中,某某(可以)”等。不难看出,这些问题都是从情境材料出发,侧重对考生归纳思维的考查。在日常复习时,可引导学生借用语文学科的阅读方法,按照“主谓宾”“先中心后层次”的思路解读试题材料,从中归纳提炼理论观点或结合理论判断分析。

从综合题的问题设置看,一般每题有两问,格式比较固定。剖析设问的结构,一般有三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是要求“结合材料或本案”,即材料界定;第二部分是有明确的考点范围,如框题、目题或小知识点等范围,即理论依据;第三部分是问题类型,即问题方向。四份卷的加试题以原因类为主,指向直接明确,复习时,要加强原因类综合题的训练,从读题到组织答案的每一个环节,必须清楚。学生不仅要熟悉理论点的层次和具体内容,还要解读背景材料的中心和层次,然后把两者分层次有机结合。如此,学生组织答案时就能紧扣情境材料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无缝对接,避免“两张皮”现象。

突出综合能力和理解应用等级

能力层次是命制试题的目标和要义,是试题的重要立意点。考生明确了真题的能力要求和考点等级的分布,复习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少走弯路。

依据《考试说明》中的“考核目标”,政治学科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表现在六方面:记忆;理解能力;比较、归纳能力;判断、批判能力;分析、探究能力和表述能力。虽然整份试卷中的加试题数量不多,但对这些能力的考查都有所体现。就每道试题来看,考查综合能力运用的多。比如2019年10月卷40题(1)问,“运用‘美国的两党制’的知识,分析美国国会何以难作为。”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要完整准确地解答并不容易。首先,考生要能再现美国两党制的一些基本观点,但又不是纯粹再现,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对美国两党制的主要表现和实质的相关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其次,考生要能根据所给的系列时政材料,理解、判断、分析到底体现了美国两党以及国会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再次,考生要能够把材料所体现的美国两党和国会的关系与理论观点有机结合,运用学科语言,层次分明、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地组织答案。因此,在日常复习时,无论是基础知识的巩固、试题的讲解,还是时政背景的分析和阐述,都要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能力的训练,特别要重视思维方式的培养,找到发展智力和能力的突破口。

政治考试对考试内容的掌握程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识记、理解、应用,分别用字母a、b、c表示。《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的知识条目有10个a级、15个b级、5个c级,在已考过的18个知识条目中有3个a级、11个b级、4个c级。《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的知识条目有15个a级、18个b级、5个c级,在已考过的14个知识条目中有2个a级、8个b级、4个c级。显而易见,复习过程中更要重视b、c等级即理解、应用等级的知识条目,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熟练掌握并学会准确应用。

立足学生发展

核心素养的培育是试题命制的主导和灵魂。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由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四个相互交融、相互依存的要素构成,四份卷加试题的命制立足学生发展,渗透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突显了独特的学科本质和育人功能。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在考查国家的相关理论时,特别强调用阶级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这些政治现象。以美国为例,四份卷分别考了美国的两党制、联邦制、三权分立、利益集团等内容,命题者选取、整合了美国当时的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创设情境,依据情境设置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美国的政治实践,发现美国的政治制度在政治实践中存在的弊端,并进一步揭示美国政治制度的实质,使学生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从而实现对学生政治认同的培育。而《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的命题则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选用生活中的典型案例,针对案例中的纠纷设置问题。比如2019年10月卷的综合题,就选取了生活中常见的借钱案例,并根据还钱中存在的纠纷设置了两个问题,分别要求从“法院”和“合同履行”的角度去思考。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学生用所学法律知识,对案例中的纠纷进行全面辩证的理性分析,也就是要用法律人的思维思考和观察生活,而不是用常识或情感解决纠纷。这其中不仅培养学生的权利和义务意识、崇尚和尊重法律的意识,更培育了学生的理性精神。

这启示我们,在复习中要善于挖掘教材内容与核心素养培育的契合点,开拓学生思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解题能力。复习《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时,侧重引导学生掌握运用对比方式,把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及其实施效果与我国相比较,一方面要看到其历史进步性,但更要看到其阶级实质和弊端。复习《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可设置模拟法庭,通过对真实案例的模拟,在法庭辩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站在不同主体的立场去思考问题,将法律知识内化为法制观念,再将法制观念外化为守法、用法的行为。同时,也让枯燥的复习课堂鲜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提高课堂复习效率。

本文作者:徐俊 高级教师

原文刊载于《浙江考试》期刊2019年第10期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kao/1225561.html

相关阅读:增强记忆力趣闻 大脑爱打盹
高考生高效复习数学方法
准备错题本和好题本
高考30天物理冲刺技巧有哪些
高考倒计时30天:数学答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