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几年高考试卷来看,政治简答题重点考查考生对主干知识的识记、理解和应用能力,要求考生对基础知识不仅要知道“是什么”,而且还应懂得“为什么”,能进行解释、说明;较多地采用引文和材料,联系政治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解答简答题要注意答案简明扼要,问什么答什么,无需做过多的扩展和引申。1、审查设问,辨别类型。从设问上主要划分为直问式和简析式;2、把握命题材料,明确命题主旨。即“材料引路联实际,分析说明考能力”。最大特点是“题在书外,理在书中”;3、明确答题范围,折射教材内容;4、理清思路,列出提纲;5、行文作答要做到答案要点化,要点序列化,层次化,语言规范化。条理清楚,字体工整。
题型一 直问式简答题
题型特点
近几年,这种题型常以设置情景材料的方式出现,一般是以对某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或基本观点(包括党和政府在现阶段的重大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为命题内容,提问较直接,只要求从一个角度回答。
解题对策
这类试题设问比较明确,回答比较容易,要求学生在理解掌握基本概念、原理和观点的基础上,依据教材内容或党和政府在现阶段的重大路线方针政策,直接回答。我们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必要的基础知识,通过识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知识掌握上,从纵向的深度包括含文、内容、地位、作用、措施等,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横向的广度包括知识之间的联系。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指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运用所学的经济常识分析,怎样才能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
2、2014年10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800元调整到1600元,充分考虑了全国各地居民平均生活水平的差距,可以有效实现税法面前纳税人权利平等原则。这是“以人为本”的立法理念在立法中的重要体现。
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弘扬“以人为本”的立法理念?
题型二 演绎式简答题
题型特点
题目给出的相关情景材料,一般包含着多层意思,其设问形式是“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原理(观点)”、“材料中是怎样做到……”等,要求考生根据从一般到个别的思路作答。
解题对策
对策一:解答此类题,首先用系统分析法将材料分成若干层,然后再用演绎分析法去具体分析每一层材料是如何体现设问所给出的观点的。阅读、归纳处理材料就是要搞清楚每层材料所体现的原理或观点。按照学过的有关知识和题目的要求确定答案要点,简明扼要,准确全面地回答,一般不需展开论述。
对策二:值得注意的两点:第一,如果题目的设问不直接指出观点,就需要考生先归纳出材料中的观点,再用演绎分析法去看材料是如何体现这一观点的;第二,如果观点与材料都是多层意思的,一定要注意材料与观点的对应,不能张冠李戴;第三,在作答时要先阐述原理或观点,然后再说明哪些材料体现这一观点,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结合。
1、2014年全球取消纺织品贸易配额制度以后,美国频繁对中国纺织品实施限制措施,给两国纺织品贸易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中美两国政府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经过七轮磋商,最终就纺织品问题达成了协议。纺织品问题的解决符合中美两国企业的共同利益。
请回答:这一过程怎样体现了中国政府对外政策的基本特点?
2、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前,由于片面强调“以粮为纲”,向荒山开战,把地种到了山尖上。结果,粮食没打多少,植被却被破坏了。经过1998年的大洪水以后,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长江上游地区有计划地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口粮由财政给予补贴等。
材料二 由于“发菜”与“发财”谐音,所以其市场需求量很大,而甘草能调和百药,其销路也不错。因此,在甘肃、宁夏一带常有人大量采挖它们,从而导致植被遭受破坏,还有猎杀黄羊等野生动物的现象。国家通过了《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对这些行为予以禁止。
从这两个材料中看,政府的宏观调控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3、材料一 改革开放20年以来,我国全国人大常委会按立法程序制定的法律和有关法制的问题决定达400多部,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800多件,地方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4000多件。
材料二 据悉,我国《行政诉讼法》颁发实施以来,全国各级法院共受理一审行政案件近百万件;行政案件的类型拓展到50多种,几乎覆盖了所有行政管理领域;在已审结的一审行政案件中,原告胜诉率为30%左右。
材料三 2001年至2014年7月,全国各级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案件152440件17020147人,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89.6亿元。其中厅局级干部820人,省部级干部29人。
材料四 据全国检察机关会议提供的资料看,正在查办的案件中,80%以上是人民群众依法举报的。
阅读上述材料,请结合所学国家机构的有关知识回答:
(1)上述材料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
(2)上述问题在材料中分别是如何体现的?
4、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流动线性经济。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流程,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分析说明经济发展中所倡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如何体现联系观点的。
题型三 意义式简答题
题型特点
意义式简答题是针对某一“做法”或“事件”的意义来设问的,一般有“积极影响”、“经济、政治意义”、“意义”等引导词,对这类试题的回答,首先要明确问的是经济方面的还是政治方面的意义,或是涉及经济、政治两方面的意义。回答的要点要密切结合所学的知识,紧紧抓住材料中所提供的关键语句。如果是问政治、经济意义的,一般不必把政治、经济意义分得很清,只要分要点即可。此外,有的简答题要求用哲学原理或时事知识来分析说明某一事件的意义。
解题对策
对策一:回答经济意义题,可分别从个体(个人和企业)、集体和国家的角度,对题中的材料和事实作出分析,力争不要出现遗漏。从个体的角度来看,其经济意义有增加就业、增加人民收入、丰富人民生活、提高经济效益等;从集体的角度来看,其经济意义有加快企业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三大产业的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繁荣城乡经济等;从国家有角度来看,其经济意义有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扩大内需、增加外汇储备、增强经济实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等。
对策二:回答政治意义题,可从国家、社会、政党、民族、宗教及国际关系等方面进行思考。政治意义一般有保障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巩固国家政权和政治稳定、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提升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加强党的建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依据不同的主体(中国共产党、人民、国家机构、民主党派等),从上述意义中选取不同的内容和角度对材料进行分析和理解。
对策三:用哲学原理分析某一事件的意义(或启示),一定要认真审题,紧扣事件本身的实质性内容。一般从四个方面思考:第一,从唯物论角度看,有没有做到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与自然、社会保持和谐发展;第二,从辩证法角度看,能不能做到与时俱进,推动事情向好的方面发展,也可以分析事件本身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两点论);第三: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事件的实践意义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积极意义;第四,从价值观的角度看,得出对个人、社会的重大意义。
1、荷兰人民从13世纪起就进行围海造陆、与海争地的活动,取得的成就为世人所称颂。目前荷兰有1/5国土是从海中围起来的。现在荷兰人发觉,人为操纵海洋与大地的变迁,在许多方面得不偿失,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造成环境恶化。为此荷兰政府曾制定了野心勃勃的大自然计划”,把人们辛辛苦苦得来的低地、农田再还原成海洋、湖泊和沼泽,开始偿还10多个世纪的自然债。
问题:荷兰从“围海造陆”到“野心勃勃的大自然计划”,带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
2、2014年11月28日《人民日报》报道,近一个时期以来,各地相继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引起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有关部门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多发势头,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用所学的经济常识简要说明重视安全生产的经济意义。
3、2014年12月1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根据所学的经济常识知识,分析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意义。
[1]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kao/107441.html
相关阅读:高考生高效复习数学方法
高考倒计时30天:数学答题技巧
增强记忆力趣闻 大脑爱打盹
准备错题本和好题本
高考30天物理冲刺技巧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