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学科选择题怎样才能做到错两个以内,甚至不丢分?小编搜集了高考名师分享的实用技巧给大家,通过六个例题的讲解,把历史选择题应试技巧实实在在的传授给大家。
给大家两个关键词作为答题主线:
1.意图。
在做题的时候,如果考生能明白命题人的“意图”材料内容的意图,答案的意图,那么这道题目基本上就很明确了,当然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高度和基础,如果考生不能有效的获取题目的信息,基础也欠缺很多的话,很难在短时间内把题做对,这里对这个关键词作详细的讲解。
例如:高考北京卷第18题:
“单干邀伴变互助,小组联起变大组,大组变做合作社,领导要靠党支部。”这首歌谣反映了: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D中共八大经济方针
那么材料的提供了“单干”“互助”“小组、大组”“合作社”这些关键词的出现,意图一体现了农业方面内容,并且是农村生产关系的一种体现,当然这里有D干扰选项,但是从小组变大组意图是合而不是分,答案自然就是C了。可是现实中,这道题,北京考生平均只拿了1.65分(满分4分)。
再如: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指出:“我国欲安内攘外,亟宜练兵将,制船炮,备有形之战以治其标;讲求泰西士、农、工、商之学,裕无形之战以固其本。”在这里郑观应最想表达的观点是:
A在政治上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B将发展工商业与增强军力相结合
C对西方列强侵略采取妥协的政策
D主张发展军事工业以维护封建制度
这道题就是直接考查郑观应的在文章中的意图:发展军事的有形之战和发展农工商的无形之战结合起来。答案明显是B选项。
再来加深一下印象:
例:胡适指出“评判的态度含有几种特别的要求,(1)对于习俗相传下来的制度风俗,要问”这种制度现在还有存在的价值吗?(2)对于古代遗传下来的圣贤教训,要问这句话今天还是不错的吗?(3)对于社会上糊涂公认的行为与信仰,都要问大家公认的,就不会错了吗?人家这样做,我也应该这样做吗?“材料中胡适强调的是:
A。对古代制度要加以区别和否定
B。对事物的评判要依据现状
C。基本不相信过去的事情
D。对旧事物持有怀疑、质疑的态度
这道题命题意图考查学生的史学素养,同时考查考生的获取信息的能力,胡适的话,强调怀疑、质疑,对古风俗、圣贤以及就的习惯要有怀疑和质疑的态度,意图是强调在思考的体系下,对事物一种更全面、科学的判断,因此说答案是D。
2.匹配。
就是说你在答历史题的时候,答题内容一样要与所给的材料、时间、不同时间段的政治和经济等特点、分值、立场等匹配起来。这样的话,你才能百发百中,最大限度的得分。
例如举几个例子:
北京卷第13题:
公元97年,东汉的班超曾派人出使欧洲强国“大秦”。东汉和“大秦”都创造了辉煌的文化。属于他们的文化成就分别是:
A。活字印刷术、万有引力定律
B。《九章算术》、罗马法
C。蔡伦改进的造纸术、日心说
D。《春秋繁露》、《理想国》
这道题考查的匹配的知识点是:高中必修三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中的东汉数学成就,与《考试说明》中的“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中“教学”内容匹配。
材料内容中时间的匹配是公元1世纪,因此说A项C项排除。因为日心说说14、15世纪波兰的哥白尼提出的。D项中的《春秋繁露》是西汉时的董仲舒作品,《理想国》是希腊的柏拉图作品。地名、时间匹配上,就能确定选项了,可是这道题北京学生平均分只有2.27分。
北京卷,选择题第21题:16??17世纪,英国物价上涨了256%,工资上涨了145%,地租涨幅远远低于物价涨幅。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1)英国成为海上霸主(2)工业革命(3)殖民掠夺(4)奴隶贸易
A(1)(2),B(2)(4)C(1)(4)D(3)(4)
那么在答这个题目的时候,我们就想到“匹配”,一是与时间“16??17世纪”匹配,和空间“英国”匹配,与题目要求“原因”匹配。那么这个题目答案就一下子出来了。这段时间,英国还没有成为海上霸主,也没有进行工业革命,这些都是在18世纪,因此与时间上就不匹配。所以答案是D。
孙中山(1866??1925)在回忆录中写道:“28岁那年,我就与20多个华侨,在海外成立起革命团体,决心用流血斗争推翻满清王朝。”孙中山“28岁那年”的行动,出现的原因有:
(1)《马关条约》签订,(2)提出改革要求遭到拒绝,思想发生转变(3)“西学”传入和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4)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A(1)(2)(3)B(2)(3)(4)C(1)(2)(4)D(1)(2)(3)(4)
那么答这个题目,看看时间与事件上是否匹配,孙中山28岁那年,应该是1894年,《马关条约》是1895年签订的,因此在时间和事件不匹配,答案不含有(1)。
再给大家外加一个材料题:
唐太宗发现一个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但负责此案的官员戴胄说:“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置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对他说:“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
以上故事实质上反映了哪两种全力之间的冲突?结合材料指出,唐初期君主的权力受到哪些方面的制约?据此,唐朝的君主专制制度呈现怎样的特点?
那么在答题的时候,与时间匹配“唐代初期”与当时的政治制度结合,与材料内容匹配,材料中说皇帝的由于受到法权掌握者的建议,就改了决定,于是可以得出当时皇权受到相权和法权的制约。与问题匹配“唐朝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马上想到:集体决策,具体表现为君臣、中央各部门相互配合、协调。
答案为:
皇权与法权的冲突(很多学生答出于相权的冲突,就不得分了,因为与材料内容不匹配,紧紧考死记硬背积累的东西,盲目的拿过来用,这样肯定不行)。皇帝受到相权和法权的制约。唐代在君主专制政体下,形成了集体决策的局面,君臣关系,中央各部门之间的关系都配合得比较协调。
因此说这个“匹配”是贯穿整个考试的关键词,能帮助你在审题,答题、组织答案等环节上,不误入歧途。
相关链接>> | 考生园地:届高考4月备考攻略 | 全国学年高中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汇总 |
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汇总 | 全国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汇总 | |
全国届九年级一模考试历史试题汇总 | 届中考备考:重点历史专题汇总 |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kao/1017307.html
相关阅读:高考生高效复习数学方法
高考30天物理冲刺技巧有哪些
增强记忆力趣闻 大脑爱打盹
高考倒计时30天:数学答题技巧
准备错题本和好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