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Ⅰ卷(选择题,共55分)一、选择题(共55小题,每小题1分,共55分,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选择题:(共55题,共55分)1.春秋战国时期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对各种思想主流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和向上心得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他们分别属于哪一流派 A.道、儒、墨、法 B.墨、儒、法、道 C. 道、法、墨、儒 D.法、儒、道、墨 2.中国古代有两个思想文化非常活跃的时期,它们是 A.春秋战国时期和秦汉时期 B.秦汉时期和隋唐时期 C.隋唐时期和明末清初时期 D.春秋战国时期和明末清初时期 3.1793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罗伯斯庇尔起草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指出:“自由是属于所有的人做一切不损害他人权利之事的权利;……”其观点与下列哪种思想相符?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兼爱”“非攻”C.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D.人之初性本善4.在2008年首届世界儒学大会上,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各届人士纵论儒学发展。与会学者一致认为,孔子诞生于中国,儒学属于世界。下列说法不能印证此观点的是A.儒学对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和繁荣具有重要作用B.儒家的“贵贱有序”等主张是当今社会的济世良药C.儒家思想可以为化解当今社会出现的一些问题提供借鉴D.儒学具有跨越时空的恒久意义5.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差等。”墨子曰:“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A二人所处的时代不同 B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C学术思想不同 D谈论的问题不同6.《三字经》中写道:“人之初,性本善。”在人性论上,持相同或相近主张的思想家是①孟子 ②荀子 ③墨子 ④苏格拉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7.下列对中国古代儒学发展演变表述不准确的是A.春秋时孔子创立以仁为核心思想体系的儒学 B.战国时荀子提出“民贵君轻”思想,发展了孔子学说C.西汉时董仲舒对儒学加以发挥,使其处于统治地位D.宋代时朱熹集理学发展之大成,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新儒学 8.西汉中期,有一位书生前往长安投考太学,他不必准备的材料是A、《诗经》 B、《春秋》 C、《韩非子》 D、《礼记》9.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 ②思想控制的加强 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②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 10.秦朝实行“焚书坑儒”,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者的根本着眼点是 A.压制知识分子 B.区别对待古代文化 C.完善法制机构 D.加强君主专制统治11. 2010年1月15日下午15时31分左右(北京时间)出现了号称“千年最长日环食”的天象奇观。历史上,西汉宣帝年间发生一次日食时,使汉宣帝即刻下诏说:“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汉宣帝的认识和做法体现了哪种主张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大一统C.天人感应 D.君权神授.《明朝史话》说:“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和思想界的保守落后,他奋起揭露统治阶级和道学家的空疏与无能,他敢于向封建传统观念挑战,勇于批判盲目尊孔颂经的迷信思想。”材料中的“他”是A.程颐 B.王阳明C.黄宗羲 D.李贽.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A.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B.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C.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D.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朱熹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间者,有各得之以为性(本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这段话表明程朱理学的主要作用是A、为封建伦理道德寻求理论依据,从而规范人的言行,维护封建统治B、阐述“天理”的真谛,让人们理解自然界运行规律和人际关系的法则C、寻求天地和人世间万事万物的本性,阐明“理”的本质D、宣扬客观唯心主义思想.17.有人问程颐:“寡妇贫苦无依,能不能再嫁?”他断然回答:“绝对不能。有人怕冻死饿死,才用饥寒作借口。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种蔑视他人幸福的观念源于理学提倡的A.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B.道不行,百世无善治C.存天理,灭人欲D.致良知,愚夫愚妇与圣人同18.朱熹和陆九渊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两位重要的哲学思想家、文化教育家,前者集理学之大成,后者开心学之体系,由于二人成名于同一时期,且学术观点相异,故自鹅湖之会始,二人争论不休。他们的根本分歧是A.朱熹主张天理是万物的本原,陆九渊强调“心”是宇宙的本原B.“天理”是不是“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C.是否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D.是否进行内心反省,以致良知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A、万物皆只有一个一理 B、确理而后有气 C、宇宙便是吾心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原.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 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工商皆本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天下为主,君为客28.“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A.格物致知 B.尊崇道统 C.心外无理 D.经世致用29..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下列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罗马法的基础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④D.③④西方历史上的思想家为丰富人文精神的宝库,作出了各自不同的贡献。以下观点哪一项是卢梭提出的A.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 B.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教,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 C.社会秩序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神圣权利,这项权利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D.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于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第Ⅱ卷(非选择题45分)二.材料题(共3小题,共45分)56.阅读下列材料(20分)材料一 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五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二 (李斯上奏,建议秦始皇采取强硬措施)“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名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也,医乐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焚书之命,行偶语之刑”,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袤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请回答:(1)三则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思想界怎样的发展趋势?原因何在?(8分)(2)据材料,为了顺应上述趋势,自战国到西汉先后进行了哪些努力?(6分)(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评价秦汉时期的这种努力。(6分)57.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项数2225259257788材料二:中国发明了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这些重要的东西,外国今日知道利用他、所以他们能够有今日的强盛。……由此可见中国古时不是没有能力的,因为后来失了那种能力,所以我们民族的地位也逐渐退化。现在要恢复固有的地位,便先要把我们固有的能力一齐都恢复起来。 ——摘自《孙中山选集》材料三 明清时期,诗、词、散文等传统文学体裁渐趋衰落,通俗文学勃兴,小说、戏曲等大众化形式成为文学艺术的主流。 ——《中国古代史》材料四 明清时期,追求抒情与写意风格的文人画成就突出。郑板桥《兰花图》回答:(1)材料一中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4分)其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2)如何理解孙中山说的“外国今日知道利用它(四大发明),所以他们能够有今日的强盛”?(2分)材料四中孙中山对“我们民族的地位也逐渐退化”的原因分析是否正确?(1分)为什么?(2分) (4)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出现新变化的时代背景。(2分)说明经济与思想文化之间的关系。(1分)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Word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er/950387.html
相关阅读:上学期高二寒假历史试题精编
高二历史物理学的重大进展测试卷(有答案)
湖南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浙江省温州2012年高二历史下册阶段性测试题(带答案)
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寒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