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高二期中测试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3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请用黑色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迤逦 /逶迤 闷闷不乐 /闷热 惊吓 /吓唬B.翘起 /翘首 得鱼忘筌 /诠释 埋怨 /馒头C.漂泊 /湖泊 未雨绸缪 /纰缪 殷代 /殷红D.迄今 /收讫 叨陪鲤对 /絮叨 屏风 /屏除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学好语文需要长时间的努力,不可能一蹴而就。B.邓发校门前坑坑洼洼的一段路,终于开始重修了。虽然短期出入有些不便,但从长远来看,这真是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C.别理科夫那种垂头丧气,和他那苍白的小脸上的眼镜,降伏了我们,我们只好让步。D.“中国好声音”吴莫愁的每个演唱会都是自成一派的独特系列,有口皆碑的创意引领时尚,弄得满城风雨,值得玩味。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李刚大学毕业后回农村当起了村支书,他积极寻找发展本村经济的切入点,考虑问题与众不同,给村里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B.金乌炭雕工艺精湛,采用纯天然颜料着色,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还能吸附有毒有害气体,是一种环保艺术品。C.近来,有些地方发生了利用短信诈骗银行卡持卡人的案件,且欺诈手法多样,出现了借口中奖、催款、退税等为名的新型欺诈。D.巍巍长城连绵万里,雄伟壮观。她是我国劳动人民汗水与智慧的结晶,是伟大祖国的天然屏障。4.下面8个句子的顺序打乱了,请选出排列得当的一项( )①文学是艰苦的事②我希望读者从这粗枝大叶的讨论中③你不能懒,不能粗心④可以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⑤不能受一时兴会所生的幻觉迷惑而轻易自满⑥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⑦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⑧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A.①②④⑤③⑥⑦⑧B.②④③⑤①⑥⑧⑦C.①③⑤④②⑥⑦⑧D.②①③④⑤⑥⑧⑦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7小题 ,每小题3分,共9分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节选自 庄子《逍遥游》)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绝云气,负青天 绝:穿越B.此亦飞之至也 至:到达C.故夫知效一官 效:胜任D.而御六气之辩 辩:变化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此小大之辩也 审容膝之易安 B.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门虽设而常关C.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D. 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7.下列对原文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宋荣子嗤笑那才智、品行、道德、能力俱佳的人,这是不对的。B.世人都称赞宋荣子,他并不因此奋勉,这表明他成功后有懈怠。C.列子对世俗的荣誉并没有汲汲去追求,他超然脱俗,树立至德。D.“逍遥游”是摆脱现实生活中各种桎梏之后精神上所达到的绝对自由。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复驾言兮焉求(3分 (2)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3分)(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4分) 9.默写下列句子,每空一分,共9分。 (1)悟已往之不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泉涓涓而始流。(3)物华天宝,__________________;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4)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5)天之苍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7)臣生当陨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秋 ?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3分)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4分)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小题美 和 美 的 东 西 蒋孔阳 什么是美?这个问题看似十分简单,一朵花、一片晚霞、一首诗、一曲音乐,我们觉得美;穿的衣服,用的家具,我们都会用审美的眼光,来说他们美不美。但是如果认真追问一下:究竟什么是美?我们却往往会瞠目结舌,不知所答。 在对美进行追问的过程中,首先碰到的,是把美和美的东西混淆在一起,把美的东西当成美。这是因为我们和现实发生审美关系的时候,差不多总是先碰到具体的美的东西,然后再从美的东西概括出美的概念来。 古希腊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是西方最早谈论美的专著。其中苏格拉底向希庇阿斯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美?”希庇阿斯就混淆了美和美的东西,用一位漂亮的小姐、一匹漂亮的母马、一只漂亮的汤罐等等,来回答“什么是美”。苏格拉底坚决反对这一回答,说他所要探讨的,不是“什么东西是最美的”,而是“什么是美”。“我问的是美本身,这美本身,加到任何一件事物上面,就使那件事物成为美”。苏格拉底与希庇阿斯探讨了许久,最后不得不感叹的说:“美是难得。” 这个讨论在美学史上具有重要价值:他要我们透过美的现象去探讨美的本质,从千千万万美的东西中,去寻找美的普遍规律。关于美本身,所要研究的是作为普遍规律的美,也就是美的本质,而不是芸芸总总的美的现象、美的东西。把美的东西当成美,会造成许多困难。 首先,任何美的东西都只能说明它本身的美,而不能说明其他东西的美。例如漂亮的小姐,就只能说明漂亮小姐的美,而不能说明漂亮的母马的美、漂亮的糖罐的美。美的东西千千万万,但它们都各有其美,而不能用以相互说明,更不能相互等同。桃花的美不同于梅花的美,而《红楼梦》与《儒林外史》或是唐诗的美,也是各异其趣均不相同。美是从各种各样的东西当中所总结出来的普遍规律,它从现象上升到本质,它能说明任何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原因,但它本身并不就是美的东西。 其次,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随着人们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当美的东西与人处在某种关系当中,它是美的;处在另外的关系当中,它就可能不美或是另一种美。例如西湖,当晴光潋滟或是山雨空?的时候,条件不同,它就具有不同的美。当杜甫写道:“好雨知时见,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时的雨可以说是美的。可是当杜甫写道:“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这时的雨,你又能说是美的吗?因此任何美的东西的美,都顺着它与人的关系而变化,我们很难把美的东西永远当成是美的。 第三,美的东西不仅仅是漫无边际的,而且是自相矛盾的。从自然到社会,从物质到精神,从生活到艺术,无不有美的东西存在,在这样众多的美的东西中,你要把美说成是一种东西,当然不可能。同一种东西,可以是美的,也可以是不美的;不同的东西,它们却可以都是美的;甚至相互矛盾的东西,也可以都是美的。 第四,美不是事物的某一种物质属性,本来不是一种“东西”,我们又怎么能够把美和美的东西混为一谈呢?谈到味,它有酸甜苦辣;谈到色,它有红黄蓝紫;谈到声,它有清浊高低。凡此,都是一定的物质因素构成的,它们都表现为某种物质的东西。但是,美却不然,你能说美是有哪些物质的因素构成的呢?你只能说,美必须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但它又不仅仅只是某种固定的物质条件。例如美必须和味、色、声发生联系,但美又不在于味、色、声本身,而在于味外之味,色外之色,声外之声。这样,你又怎么能够用某种固定的东西,固定的味、色、声,来说明美呢? 美不是美的东西,它是什么呢?我们说它是构成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根本性质和普遍规律。1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A.从美的本质看,漂亮的姑娘本身就是美。B.从美和一定物质条件的关系看,人的嗓音好,歌声不一定就美。C.梅花的美丽与桃花的美丽虽不相同,但都包含着美的规律。D.在欣赏诗词时,不能用词的婉约美去衡量词的豪放美。E.斑马身上的黑、白两种颜色决定了它的美。1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美的概念需要根据美的东西来总结。B.不能因为某一种东西是美的,就把与之相反的东西当成丑的。C.苏格拉底和希庇阿斯的对话并未解决"美是什么"的问题。D.美的东西人人都能欣赏广东省邓发纪念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er/943103.html
相关阅读:陕西省宝鸡园丁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2Wo
湖南省株洲市二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册寒假练习题
陕西省西安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2019级高二语文期中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