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语 文 试 卷命题人:武汉四中 张明胜 审题人:武汉中学 陈碧玉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绣衾(qīn) 啮齿(niè) 圈养(quān) 哥哥行(háng)B.?火(wēn) 车辇(niǎn) 古冢(zhǒng) 鲈鱼堪脍(kuài)C.挑剔(tī ) 连累(lěi) 楔子(xiē) 汗涔涔(cén)D.馥郁(fù ) 瞅见(qiǔ) 蹩进(bié) 黑??(xū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踊跃 拥上街头 截流 开源节流B.行迹 形迹可疑 抱怨 以德抱怨C.摧藏 摧人泪下 厮打 撕心裂肺D.罪愆 繁衍生息 清秀 山清水秀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母女俩沿着杏树阴悄悄地走进小镇,尽量不去惊扰别人的午睡。她们径自朝神父家走去。B.传统小说家竭力把人物刻画得像一个现实生活中的真人,卡夫卡则漫不经心地将K打发成了一个无足轻重的符号。C.海明威有着极具丰富的人生经历,他的一生都在历险,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硬汉”,我们这些温室里的花朵只能望其项背。D.素芭的这种语言琳琅满目,从蟋蟀鸣叫的草地到星空无言的世界,只有手势、表情、音乐、哭泣和叹息,充盈在那广阔的语言世界。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炼金术士》是一部以事件辅佐人物成长的小说,它讲述的是西班牙少年圣地亚哥梦见在埃及金字塔附近埋着一批宝藏,在吉卜赛老妇人和撒冷之王麦基洗德的引导下踏上寻梦之旅和抵达梦想。B.“迷惘的一代”这个称呼的来历,出自于侨居巴黎的美国老一辈女作家格特鲁德?斯坦因之口。C.中国拥有航母之后,更具大国“气质和形象”,特别是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中国与周边国家还存在海洋领土主权争端,无疑增大中国有效解决问题的筹码和力度。D.《江南style》的走红,不仅仅是因为鸟叔的舞步契合了部分人慌张浮躁的心理特点,更主要的是对那种拜金主义及其产生的生活方式的反思。5.关于文学常识的一些说法,不当的一项是( )A.元代杂剧和散曲合称“元曲”,关汉卿是中国戏剧的奠基人之一,他和马致远、王实甫、白朴合称“元曲四大家”。元杂剧一本戏中每一个角色都有唱词。B.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他的戏剧有历史剧、喜剧和悲剧,其中悲剧有《哈姆莱特》《李尔王》《麦克白》等作品。C.雨果,法国浪漫主义作家,朗德纳克是其小说《九三年》中的主人公,他果断镇定,冷酷无情,具有领袖风范,课文《炮兽》就塑造了他的这种气质。D.当使用第一人称时,叙事者同时也是故事里的人物,他是站在故事内部的参与者角度来讲述故事的,采取的是有限视角。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创造性”概念的历史张卜天一般认为,“创造性”概念起源于西方基督教文化。最早的西方创造性观念是《圣经》中的创世记述。在基督教传统中,创造性专属于神。人没有能力创造新东西。根据《旧约》中关于神的创世记述,圣奥古斯丁发展出一种为后世所有基督教神学家所遵从的教义,即神不是从一种业已存在的质料中而是从无中创造了世界。从无中创造是专属于神的特权,根据已有材料产生作品的人类艺术家远远不能与神性创造者相提并论。现代的“创造性”概念始于文艺复兴时期,从那时起,创造开始被视为源于个人的能力,而不是神。但这一转变是逐渐进行的,直到启蒙运动时期才变得明显起来。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艺术家和诗人的成就开始受到更广泛的赞美,人们将“神性”与但丁和米开朗琪罗等人联系起来。但是说诗人(更不要说艺术家)在创造,这种讲法仍然罕见和异常。17世纪时,波兰诗人兼诗歌理论家沙比斯基开始谈到诗人的“创新”,可以说是第一次使用“创新”一词的人,不过,他还是把创造性视为诗歌独享的特权,认为其他艺术都只是在模仿和复制。关于我们现在所谓的“创造性”,西方思想中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18世纪。诗歌、音乐和视觉艺术第一次被归于美的艺术,美的艺术成为一门新学科,浪漫主义运动将艺术家的位置擢升到其他所有人之上。艺术家不再受理性或规则的指导,而是由感受与情绪、直觉与想象来支配。艺术家产生新颖的、原创性的东西,达到最高成就的艺术家是一位天才。然而,在18世纪的法国,创造性的观念遇到阻力。人们认为人类的心灵不能创作,它所产生出来的东西都带有其原型的烙印。到了19世纪,“创造性”的概念才有了前所未有的彻底转变。从无中生有的要求被放弃了。创造性变成了新事物的制作,而不是从无中做出东西来。虽然并非每一种新颖性都称得上是创造性,但创造性最终是靠新颖性加以界定的。创造性进入了艺术语言,不仅如此,它也成为艺术的专有属性。“创造者”变得与“艺术家”同义,就如同过去“创造者”和“上帝”是同义词一样。到了20世纪,“创造性”一词开始被用于艺术以外的其他人类活动领域。创造性概念之所以重要,不仅是因为这个概念反映了人类关于认识中的规则与自由的看法,更因为它是不断发展的、因时而异的和与文化相关的。时下,培养创造力的书籍和手册铺天盖地,研究创新机制、创新方法是最时髦、最来钱的课题之一,建设“创新型国家”已成为国策。如此强调“创新”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特有的现象,是时代精神的反映。它的种子在中世纪晚期现代性形成之初就已经埋下了。现代性的倡导者们竭力主张现代优于古代,强调抛弃传统,以把人类提升得更高。(摘编自《文汇报》)6.与“创造性”有关的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到了17世纪,与“创造性”类似的词语才在欧洲出现,且仅适用于艺术。B.18世纪欧洲浪漫主义运动大大提升了“创造性”在艺术领域的影响力。C.到了20世纪,人们才开始承认人类的一切活动领域都是有“创造性”的。D.“创造性”概念起源于西方基督教文化,这种文化认为神能从无中生有。7.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介绍了“创造性”一词出现的文化背景,为揭示人们在认识层面艰难摆脱“从无中生有”的束缚作铺垫。B.第二段主要讲“创新”一词出现时的特定背景和特定含义,让读者感受到当时人们对艺术家的关注与敬重。C.第三段紧承第二段,虽略写“创造性”适用对象的延展,但仍让人感觉到人们更新观念的迟缓,为后文作铺垫。D.第四段介绍了“创造性”在当下的特点和意义,肯定了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国策,但也流露出一些焦虑。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18世纪的法国,创造性的观念遇到阻力,其深层的原因还是人们认为“创造”就要“无中生有”。B.“创造性”一词的演化历史,总体上体现着人类对自身认识的变化,也体现着对自身地位的提升。C.“创造性”概念是不断发展的、因时而异的和与文化相关的,就是这些特点让它的意义非同寻常。D.随着历史向前推进,“创造性’’这一词语的适用范围由小变大,以至于能适用于人类的所有活动。三、文言文阅读(共21分,选择题9分,翻译题9分,断句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李大亮,雍州泾阳人,少有文武才干。隋末,在东都与李密战,败,同辈百余人皆就死,贼帅张弼见而异之,独释与语,遂定交于幕下。义兵入关,大亮自东都归国,授土门令。属百姓饥荒,盗贼侵寇,大亮卖所乘马分给贫弱,劝以垦田,岁因大稔。躬捕寇盗,所击辄平。时太宗在藩,巡抚北境,闻而嗟叹。其后,胡贼寇境,大亮众少不敌,遂单马诣贼营,召其豪帅,谕以祸福,群胡感悟,相率前后降者千余人,县境以清。高祖大悦,以功赐奴婢百人。大亮谓曰:“汝辈多衣冠子女,破亡至此,吾亦何忍以汝为贱隶乎!”一皆放遣。 贞观元年,出为凉州都督,以惠政闻。尝有台使到州,见有名鹰,讽大亮献之。大亮密表曰:“陛下久绝畋猎,而使者求鹰。若是陛下之意,深乖昔旨;如其自擅,便是使非其人 八年,为剑南道巡省大使。十七年,晋王为皇太子,东宫僚属,皆盛选重臣。以大亮兼领太子右卫率,俄兼工部尚书,身居三职,宿卫两宫,甚为亲信。大亮每当宿直,必通宵假寐。太宗尝劳之曰:“至公宿直,我便通夜安卧。”其见任如此。大亮虽位望通显,而居处卑陋,衣服俭率。至性忠谨,虽妻子不见其惰容。每怀张弼之恩,而久不能得。弼时为将作丞,自匿不言。大亮尝遇诸途而识之,持弼而泣,多推家产以遗弼,弼拒而不受。大亮言于太宗曰:“臣有今日之荣,张弼力也。”太宗遂迁弼为中郎将,俄代州都督。时人皆贤大亮不背恩,而多弼不自伐也。寻遇疾,太宗亲为调药,驰驿赐之。卒,时五十九。 亲戚孤遗为大亮所鞠养,服之如父者十五人。太宗为举哀于别次,哭之甚恸,废朝三日。赠兵部尚书、秦州都督,谥曰懿,陪葬昭陵。(删节自《旧唐书?列传第十二》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遂单马诣贼营 诣:到……去。 B.讽大亮献之 讽:嘲讽 C.深乖昔旨 乖:违背。 D.而多弼不自伐也 伐:夸耀。10.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大亮“忠谨”的一组是( ) ① 以惠政闻 ② 大亮密表曰 ③ 必通宵假寐 ④ 而居处卑陋 ⑤ 我便通夜安卧 ⑥ 哭之甚恸 A. ①③⑥ B. ①④⑤ C. ②④⑥ D. ②③⑤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弼对李大亮有不杀和赏识之恩。隋末时李大亮战败,与他一起的一百多人都被处 死了,只有他被张弼释放并成了张弼的朋友。B.李大亮曾凭借冷静和勇敢建功。胡人进犯他所辖县境时,面对敌众我寡难以取胜的情况,他独闯敌营,最终使辖区恢复了太平。C.晋王成为皇太子后十分器重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er/893338.html
相关阅读: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册寒假练习题
2019级高二语文期中试题
陕西省西安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陕西省宝鸡园丁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2Wo
湖南省株洲市二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