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种形式的教学都离不开习题训练。习题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基本组织形式,可以很好地反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教育思想。因为通过习题教学,既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又有利于学生归纳、总结、发现新问题,获得新的知识和新的结论,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然而,在日常“习题评讲”的过程中,往往存在“就题讲题”“照卷讲题”,甚至“对答案”等不良现象。“习题评讲”既不能从培养学生能力入手,加强概念辨析,归纳错因分析;也不能展示命题人的命题心理,传授答题技巧,研究对策、避免错误等。往往出现学生一错再错,甚至“倒退”的现象。
为了更好地、有效地评讲习题,现将我个人的做法总结如下。
1.共性错题重点讲
由于我们的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所以我们在评讲习题时,要以大多学生为准,对于“共性错题”,一定要分析其错误的原因,找出错误的征结所在,并对征下药,并及时对易错题进行巩固训练,才能使学生在以后的复习、练习中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当然,对于“个性错题”,我们可采取个别辅导和当面评讲的方法。
2.典型习题变式讲
对于在长期教学中所形成的具有良好知识结构,有较高区分度和适当难度的“典型习题”,要在充分肯定其价值的基础上,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的形式进行讲解。
2.1“一题多解”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揭示题目的内在联系,寻找多种解题途径,变定式思维为多向思维,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避免了题海泛舟,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例1一对夫妇,若其后代只考虑白化病一种病的概率,则患病可能性为a,正常的可能为b;若后代只考虑色盲一种病的概率,则则患病可能性为c,正常的可能为d。这对夫妇婚后生一个孩子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多少?
解法一 这对夫妇婚后生一个孩子只患一种病的情况有两种:一是只患白化病(不患色盲)概率为ad;二是只患色盲(不患白化病)概率为bc,所以只患一种病概率是ad+bc。
解法二 只患白化病的概率也可以等于患白化病的概率减去既患白化病又色盲的概率,即a-ac;只患色盲的概率又可等于患色盲病的概率减去既患白化又患色盲两种病的概率,即c-ac,所以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a+c-2ac。
解法三 这对夫妇婚后所生孩子患病情况有四种:一是患白化病不患色盲概率为ad,二是患色盲不患白化病概率为bc;三是同时患两种病概率为ac;四是既不患白化病又不患色盲的概率为bd,所以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1-ac-bd。
解法四 由解法三可知,只患白化病的概率还等于不患色盲的概率减去既不患白化病又不患色盲的概率,即d-bd;只患色盲的概率还等于不患白化病的概率减去既不患白化病又不患色盲的概率,即b-bd,所以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b+d-2bd。4种解法得出四个答案,这4种答案的形式不同,但答案的实质是一样的。
2.2“一题多问”可以引导学生采取对比、联想的方式进行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在生物学习题中,一题多问的现象非常普遍。
例2 (2005年广东) 甲图为人的性染色体简图。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甲图中I片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甲图中的Ⅱ-1,Ⅱ-2片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请回答:
(1)人类的血友病基因位于甲图中的 片段。
(2)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x和Y染色体能通过互换发生基因重组的是甲图中的 片段。
(3)某种病的遗传系谱如乙图,则控制该病的基因很可能位于甲图中的 片段。
(4)假设控制某个相对性状的基因A(a)位于甲图所示X和Y染色体的I片段,那么这对性状在后代男女个体中表现型的比例一定相同吗?试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从人的性染色体简图作手,分析血友病等基因的存在位置、基因传递的相关知识点,以此为载体,我们不可以进一步追问:
(5)从甲图中可以看出,减数分裂时能够联会的区段是 ,不能联会的区段是 和 。
(6)如果甲图示的某男性减数分裂产生配子,则配子的类型为 。
(7)乙图所示的遗传系谱其遗传有何特点?
(8)人类神经肌肉衰弱症是线粒体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如果乙图某一男性患有此病,其父母和子女发病情况如何?
2.3“一题多变”能够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批判性,以及遇“新”不惊,处“新”不怕,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能力。
例3(2003年南昌)一般来说,参与植物有丝分裂这一生理过程的细胞器有 (A)
①线粒体 ②核糖体 ③高尔基体 ④中心体 ⑤内质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
变式 一般来说,参与低等植物有丝分裂这一生理过程的细胞器有 (B)
①线粒体 ②核糖体 ③高尔基体 ④中心体 ⑤内质网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变式二 一般来说,参与动物有丝分裂这一生理过程的细胞器有 (B)
①线粒体 ②核糖体 ③高尔基体 ④中心体 ⑤内质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
变式三 一般来说,与动植物有丝分裂这一生理过程的都无关的细胞器有 (D)
①线粒体 ②核糖体 ③高尔基体 ④中心体
⑤内质网 ⑥液泡 ⑦叶绿体
A.①④⑤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⑤⑥⑦
3.同型习题集中讲
同型习题所考查的知识点相同或相似,题目呈现的形式相同或相似。如“坐标曲线题”“实验设计题”“材料分析题”等,我们可以采取专题的形式,集中评析各类习题的特点、解答方法与技巧等。
例4(2005年广东卷)近年来,我国东南沿海水域富营养化严重,赤潮灾害频繁发生,这对海洋渔业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请回答以下问题:
(1)富营养化的海水为赤潮生物大规模爆发提供了 。
(2)许多赤潮生物体内含有毒素,分泌或死亡后释放到海水中,致使海洋动物生理失调或死亡:赤潮爆发时常常引起海鸟、鱼、虾和贝类等的大量死亡,甚至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起中毒。请写出赤潮生物引起人中毒的食物链: 。
(3)海水的pH值一般在8.0~8.2之间.赤潮发生时海水pH值可达8.5以上,有的甚至达到9.3以上:请分析赤潮引起海水pH值上升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了产生生物毒素和引起海水pH值变化以外.请另举一例说明赤潮对海洋环境的危害。
。
例5(2006年江苏卷) 近年来,一些城镇、社区修建了人工湖泊,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右图是某新建人工湖泊的生物类群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湖泊生态系统食物链有 条,鱼类与贝类关系应该是 。
(2)该湖泊被排入过量居民生活污水后,水体逐渐变绿、发臭,从生物因素分析, 湖水变绿的原因是 ,发臭的原因是 。
(3)有人利用贝类滤食藻类的习性进行控制藻类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虽然挂养贝类的水体中藻类密度呈上升趋势,仍能推论贝类可以有效控制藻类,理由是 。贝类对藻类最大滤食量在第 天。
(4)有的湖泊中藻类虽然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湖中水草却疯长了,并带来负面影响,下列控制水草疯长不合理的措施是 。
①打捞水草,开发利用 ②引水稀释 ③使用除草剂 ④控制污水排入
(5)有人提出大量引种水花生、水葫芦抑制藻类及水草疯长。你认为这样做会引起哪些不良后果?
例6(2006年北京卷)为合理利用水域资说,某调六小组对一个开放性水库生态系统进行了初步调查,部分数据如下表:
进水口浮游藻类数量
出水口浮游藻类数量
水库淤泥真菌、细菌数量
年均:1.93g (干重)/L ,
年均:1.02g (干重)/L ,
10 13~1015个/2
(1)浮游藻类属于该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它处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中的 。
(2)浮游藻类数量少.能从一个方面反映水质状况好。调查数据分析表明:该水体具有一定的 能力。
(3)浮游藻类所需的矿质营养可来至细苗、直菌等生物的 ,生活在水库淤泥中的细菌代谢类型主要为 。
(4)该水库对游人开放一段时间后,检侧发现水体已被氮、磷污染。为确定污染源是否来自游人,应检测 处浮游藻类的种类和数最。
这3道题目都是考查了生态环境污染方面的有关知识,又都是近年的高考题,将他们集中讲评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认识高考(突出主干知识的考查)把握重点,既有利于知识间的对比与联系,又可使学生更好地且系统地掌握某个知识面或解答某种题型。
4.综合习题拓展讲
在习题讲评时,我们不能“就题论题”,而应该“借题发挥”。以题目为“桥梁”, 将相关知识“连接”起来,进一步加以拓宽,有意识地把学生可能遗忘、与本题有关而题目又末涉及到的遗漏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在深度和广度上,对题目进行适当延伸,强化知识的纵横联系与融会贯通。
例7 小肠严重吸收不良的病人,采用静脉滴注全营养液的方法提供营养,全营养液的万分不含 (B)
A.葡萄糖 B.蛋白质
C.无机盐和维生素 D.氨基酸
作为选择题,我们可以采用排除法(B是大分子物质,A、C、D都是小分子物质)选出答案,但在习题讲评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借题发挥,提问:①为什么营养液中不能含有大分子的蛋白质?②静脉中是否有蛋白质,这些蛋白质有什么作用?③如果静脉注入的全营养液中含有蛋白质,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从而把内环境、内环境的稳态、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和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联系起来,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5.思路方法渗透讲
题目是无限的,而解题的思维方式与方法不外乎“假设推理法”“归纳法”“演绎法”等,它又是有限的。学生解答某一类题目的思维方式与方法是比较难的。所以,我们对那些“专家式”的解题思路与方法,要在平时的习题评讲中渗透到每一道具体的题目中。
例8 某草原上长期生活着野兔、狐和狼,形成一个相对平衡的生态系统。以测定,其各种生物所含能量如下表(能量单位:kj(k2·a)-1 :
生物种类
草
兔
狐
狼
所含能量
9.5×109
1.5×109
0.2×109
0.13×109
请写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网) 。
这一正确答案,也大多是根据生活常识与经验得出的,而并没有通过“假设推理”。其实,该题只要根据“能量在相邻的两个营养级之间传递效率大约是10%~20%”,就可以判断①②是不可能的,因为①中“狐→狼”的能量传递效率为65%,而②中“兔→狼”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8.6%,所以,正确答案只能是③。
这种“假设推理”的思维方式,不是学生通过训练一两道题目所能掌握的,这需要我们通过不同的习题,采取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情景下,把这种思维方式传授给学生,而这个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得于我们广大生物教学者在教学过程中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进行。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er/79127.html
相关阅读:高二生物下册开学初考试题(文科)(含答案)
与遗传和变异相关的探究题型的解法及思维方法
【名师解析】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
河南省唐河一中高二上学期10月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安徽省安庆市五校联盟2019-2019学年高二上期中生物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