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陕西省宝鸡园丁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二 来源: 记忆方法网
试卷说明:

(说明试卷分两部分:一 选择题30X2=60分。二 材料分析题4X4=40分 。共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1.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5897块活字印刷字盘变换出不同字体的“和”字,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古代的和谐理念,而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先秦思想家中能分别体现这两种和谐的是庄子、韩非子 B.老子、韩非子 C.孟子、荀子 D.庄子、孔子2.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针对教师提出的“对比宋明理学和文艺复兴的不同之处”,某学习小组得出下列四个结论 ,以下观点正确的是①前者以儒家道德压制个人欲求,后者提倡思想自由②前者以农耕经济为基础,后者以工业经济为基础③前者服务于官僚政治,后者服务于新兴的资产阶级④前者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后者遭到封建专制王权的压制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3.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反对理学家只谈义理不谈功利的虚无说教。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异端”思想家李贽A.提倡拜金主义,发展工商实业 B.主张以“法治”代替“人治”C.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D.倡导“经世致用”思想4.董仲舒再三提醒君主在利益之上还有正义,在力量之上还有良心,在权力之上还有“天”在临鉴。宣传君主政令失误、不尊道德、不行仁义,“天”就会以灾异示警,其实就是在权力已经无限的君主之上再安放一个权力更加无限的“天”。这带来的直接效果是A.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 B.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D.形成“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对图1解读正确的是图1 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A.中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于西方 B.15世纪中西方科技发展趋势出现逆转C.公元前后中国科技达到最高峰 D.公元前后到10世纪中国科技发展停滞6.老师介绍下边这幅古意盎然的书法艺术,内容以词的形式,描述作者的心情,并要同学讨论其可能的时代。其中说法较为正确的是A.这是甲骨文,但商代以后不用,这应当是商代的作品B.这是汉代的隶书,商代也没有纸张,这应当是汉代的作品C.这是汉代的隶书,但汉代没有发展出词的文学形式,这应当是宋代的作品D.这是甲骨文,但宋代对甲骨文并没有认识,这应当是民国初年的作品7.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由研究科学技术进而转向研究民主政治学说。下列言论能够反映这一转变的是A.“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B.“采西学,制洋器” C.“夫自由之义,孔门已先倡之矣”D.“敢以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8. 梁启超说:“我国蚩蚩四亿之众,数千年受制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壑,不知天地间有□□二字。”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 A.君主 B.民权 C.西学 D.科学9.新文化运动的健将之一胡适曾说:“我在学堂里的名字是胡洪”“直到考试留美官费时(1910年)我才正式用胡适的名字。”直接影响胡适改名的著作应该是A.魏源的《海图图志》 B.洪仁?的《资政新篇》C.梁启超的《变法通义》 D.严复的《天演论》10.上海某县在1912年举行第一届小学联合国文竞进会,其中高小从一年级到四年级的题目分别是《说谋生之大要》、《个人自治说》、《说社会教育之必要》《论现在小学生对于中华民国之责任》,全县有70%的学生参加。下列对这一现象的理解中,不正确的是 A.沿海地区观念更新较快 B.学校教育趋向近代化 C.民主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D.新文化运动影响巨大.清末,出现了许多反映现实的灯谜,如“论伍子胥之为人”,谜底为“议员”;“颈上污尘”,谜底为“领土”;“独行三年丧”,谜底为“专制”;“成汤鸣条之役”,谜底为“商战”等。对此分析有误的是 A.体现了实业救国的思想 B.体现了爱国主义的情感 C.体现了阶级斗争的思想 D.体现了追求民主的思想.在近代,有人认为“社会主义理想甚高,学派亦甚复杂。惟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但后来又提出“物质文明不高,不足阻社会主义进行。”导致这种认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B.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1924年,孙中山说:“从前奋斗不充分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办法,从此以后有了办法,就要诸君担负责任,拿这个办法,去替国人发生一个新希望。”“这个办法”是 A.武装夺取政权 B.联合地方实力派 C.建立责任内阁 D.实行新三民主义.孙中山认为:“井田之法既板滞而不可复用,则惟有师其意而已。”这种思想体现在他的什么主张中A.民生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族主义 D.三大政策.发表于1940年1月,阐述中国革命理论和策略,在政治思想方面主要论述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性质、领导权等问题。“在今天的中国,这种新的……国家形式,就是抗日统一战线的形式。它是抗日的,反对帝国主义的;又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的,统一战线的。”上述材料来源于百度词条,它是毛泽东的哪一部著作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新民主主义论》D.《论人民民主专政》.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A.武装反抗的策略 B.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策略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D.井冈山道路.毛泽东:“为人民服务”;邓小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的一切都是为了我的祖国和人民”;江泽民:“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材料体现的共同本质思想是A.提高党和国家的执政能力 B.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C.中共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D.一脉相承而且与时俱进.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体系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那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者共同的本质特征是 A.一脉相承而且与时俱进?B.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C.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D.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 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 B.“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 C.“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 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邓小平曾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在此基础上,中国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进一步提出A.“载人航天工程” B.“双百”方针C.“科教兴国”战略 D.“三个面向”方针.某位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这位哲学家是A.普罗塔戈拉 B.苏格拉底C.伏尔泰 D.卢梭.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周国平在《尊重生命》中有这么一句经典的名言“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要受到尊重即敬畏生命、尊重生命。下列观点与此相符的是A.“人是会说话的工具”B.“存天理,灭人欲”C.“人是万物的尺度”D.“信奉圣经,献身上帝”.马丁?路德这样描述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的“福音体验”:“我夜以继日地思索‘上帝公义’的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义人必因信得生’的关系。不久我便明白‘上帝的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惠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我立即感到自己已得重生,乐园的门大开,让我进入。圣经的一切话语有了新意义。”马丁路德“福音体验”的重大意义在于A.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B.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C.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D.使宗教神权、专制王权和贵族特权遭到沉重打击.康德这样定义启蒙:“启蒙就是人类摆脱自我招致的不成熟。不成熟就是不经过别人引导就不能运用自己的理智。如果不成熟的原因不是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运用理智的决心与勇气,那么这种不成熟就是自我招致的。”这说明康德认为启蒙运动就是A.人身的自由 B.主权在民 C.思想的自由 D.社会契约. 19世纪上半叶,法国经过大革命的洗礼后,资产阶级的地位逐步确立,人权思想深入人心,尊重个性、强调自我、注重个人情感成为新的时代风尚。进而产生的是强调主观情感、追求个性表现的浪漫主义艺术。下列理解和说法正确的是A.这一时期的重要代表是雪莱、德拉克洛瓦、塞尚 B.偏重向外,朝对象感性世界开掘C.偏重内心,向自我心理探求,揭示复杂矛盾的内心 D.偏重客观、揭露和批判社会现实B.果子包括《人权宣言》 和1787年宪法C.美国独立是“欧洲的思想之花”结出的唯一“果子”D.美国政体深受“欧洲思想之花”的影响31.(12分)“新儒家”、“儒学复兴”、“孔子学院”等现当代文化现象的出现,又反映了儒学的因时之变与应世之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和谐”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理想境界。现在,更是越来越为国际社会所认同。下列中国某一历史时期一些思想家的言论:①“君子和而不同”、“和而不流”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③“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近者悦,远者来陕西省宝鸡园丁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er/775726.html

相关阅读:湖南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上学期高二寒假历史试题精编
高二历史物理学的重大进展测试卷(有答案)
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寒假试题
浙江省温州2012年高二历史下册阶段性测试题(带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