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育目标
1.@§知识目标
(1) @§识记
@§○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
@§○什么是唯物主义?
@§○什么是唯心主义?
@§○不可知论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 @§理解
@§○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如何理解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如何理解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仅具有从属的意义?
(3) @§运用
@§○学会判定什么样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什么样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如何区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如何区分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哲学的基本问题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2.@§能力目标
(1) @§使学生初步具有识别不同哲学派别本质的能力。
(2) @§使学生初步具有自觉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理论认识、分析和把握社会生活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 @§对世界的不同认识形成了不同的哲学,各种不同的哲学总是在相互辩难中发展,我们应该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自觉反对和批判唯心主义。
(2) @§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世界,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
(二) @§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内容目标: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
25
@§提示与建议:古今中外许多著名思想家的言论,表达着各自的哲学思想,反映了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争辩、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不同。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汇集资料:哲学的基本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
二、@§内容分析
(一) @§教学提纲
@§框题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对哲学其他问题的回答。
@§框题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唯物主义
(1) @§什么是唯物主义?
(2)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2.@§唯心主义
(1) @§什么是唯心主义?
(2)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3.@§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辩证法、形而上学的关系
(二) @§结构分析及探究活动设计意图
1.@§本课的逻辑结构
@§本课也是“生活与哲学”模块的绪论,主要是在第一课对什么是哲学这一问题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哲学的具体存在形态和发展过程的角度介绍哲学,目的在于让学生对于关于什么是哲学有一个历史的和感性的认识。标题为“百舸争流的思想”,主要负载的任务有二:一是说明哲学的基本问题,二是介绍不同哲学派别的基本观点。围绕这两个问题,我们设计了两个框: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研究的问题有许多,但最基本的问题只有一个,这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6
为了说明这一问题,我们设计了两个目:第一个目主要解释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第二目主要说明哲学基本问题和我们生活的关系,同时回答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一目,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在这一目中,我们首先回答了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然后介绍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所包括的两方面的内容。对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对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二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第二目,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首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哲学是对生活实践的追问和思考,生活实践中的基本问题,当然就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其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哲学要研究物质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就必须首先对存在于物质世界中的两类基本现象——思维和存在作出回答,否则就不能称作哲学。
@§最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对哲学其他问题的回答。
@§第二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这一框主要是通过对哲学存在和发展的具体形态的介绍,让学生从中感受什么是哲学。围绕这一问题,我们设计了两个目:第一目主要是通过对历史上各种不同的唯物主义哲学的介绍,从中概括出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第二目主要是通过对历史上各种不同的唯心主义哲学的介绍,从中概括出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第一目,唯物主义。这一目的基本逻辑结构是: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首先介绍什么是唯物主义,然后再谈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基本形态。
@§第二目,唯心主义。这一目的基本逻辑结构是: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首先介绍什么是唯心主义,然后再谈唯心主义发展的两种基本形态。
2.@§本课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
@§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一目,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此目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
@§这一探究活动主要是说明在许许多多的哲学问题中,有没有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的问题。哲学要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要回答宇宙问题、人生问题和认识问题,用中国哲学的概念来表述就是天与人、道与器、名与实、形与神、心与物、理与气、知与行等关系问题。在这许多问题中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哲学应该研究哪些问题。
@§第二目,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此目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
27
@§这一探究活动主要是说明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生活、实践处处涉及哲学基本问题。共有两问。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认识到,无论是工业、农业,还是商业、教育、服务等生活和实践活动,都涉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第二问主要是让学生思考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从中认识到正确处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对于我们的生活、学习等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第一目,唯物主义。此目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是为了说明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共有一问。这一问题通过对生活中一些具体实例的思考,弄清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明确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术语只能在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意义上使用,而不能在别的意义上使用,如果给它们加上别的意义就会造成混乱。如有人把信不信鬼神作为划分唯物唯心的标准,还有人把是否相信理想的力量、是否追求理想意图、是否相信人类进步作为划分唯物唯心的标准(如费尔巴哈),也有人把心硬和心软作为划分唯物唯心的标准(如实用主义者),都造成了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理解上的混乱。这一问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第二个探究活动,是为了说明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共有两问。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思考,知道什么样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什么样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第二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资料中所反映出的观点的合理性与局限性的归纳和分析,了解朴素唯物主义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第二目,唯心主义。此目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是为了说明什么是主观唯心主义,让学生通过思考认识到主观唯心主义的基本特点是夸大了主观精神的作用,把人类思维对感觉的依赖夸大为世界对感觉的依赖。共有两问。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思考人的思维和世界是什么关系,是不是没有人的思维就没有客观世界?从中感悟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和局限。第二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体会主观唯心主义犯错误的原因,同时也应领会到主观唯心主义对人类认识发展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第二个探究活动,是为了说明什么是客观唯心主义,让学生通过思考认识到客观唯心主义的基本特点是夸大了概念或客观精神的作用。共有两问。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思考,知道什么样的观点是客观唯心主义。第二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感悟客观唯心主义在思维与存在关系上的错误,同时也应领会到客观唯心主义对人类认识发展的启发和借鉴意义。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组织学生围绕唯物主义在人类认识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唯心主义这一朵不结果实的花对人类认识发展的借鉴意义进行讨论。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一) @§重点、难点问题分析
1.@§哲学的基本问题
28
@§哲学研究的问题很多,但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是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提出来的:“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第一次明确提出并集中论述这个问题,既是对哲学发展历史的概括和总结,也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概括和总结。
@§这个问题应该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
(1) @§由其在哲学中的地位决定。在中外哲学发展史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它们研究的问题也包含着许多方面的内容。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全部历史过程中,对这一问题的回答直接影响着对哲学其他问题的回答和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且必须回答的问题,是研究和解决哲学其他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2) @§依据课程标准的规定。课程标准对本课的内容目标规定有:要求学生“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在“提示与建议”中也明确指出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解释哲学基本问题的要求,是过去的课程标准(1998年教育部颁布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没有的。
(3) @§由教学的目标任务决定。学生只有了解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才能对哲学的内容有一个宏观和总体的认识,才能了解不同哲学派别和观点,吸收前人的智慧,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立场。但这个问题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概括性,学生初步接触哲学,缺乏高度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理解起来是有难度的。另外,教师对这个问题的教学掌握的理论深度和层次也是有难度的。
@§尽管哲学界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提法存在着争议(详见本课“教学资源链接”),但教材还是采用恩格斯的论述。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教学,建议采用“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得出结论”的教学思路。可以选用哲学史上围绕哲学基本问题开展争辩的史实,提出让学生思考的问题。这样既可以给学生讲点哲学史的东西,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这里不把学生的注意力放到对这些问题的评价上)。比如,选用我国古代哲学史上关于形神关系的争论的史实(详见本课“教学资源链接”),提出问题:这里的“形”指的是什么,“神”指的是什么?你认为先有“形”还是先有“神”?“形”和“神”的关系应该怎样?为什么说它们的观点是对立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什么样的哲学问题?等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议论。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明确在这场形神关系的论战中,所谓人的形体指的是物质存在的东西,所谓精神指的是思维(意识)现象。所谓形神关系问题,是各派哲学争论的基本问题。哲学上讲的第一性、第二性的问题,就是讲谁先谁后、谁决定谁的问题。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是世界的本原、谁决定谁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的唯一标准。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内容,可以从庄子(公元前369一前286)梦蝶的故事谈起。两千多年前的庄子,有一次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醒来后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问题:
29
“究竟是刚才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呢,还是现在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子?”按照常识,不管我梦见了什么,梦只是梦,梦醒后我就回到了真实的生活中,这个真实的生活决不是梦。可是哲学家偏要问:你怎么知道前者是梦,后者不是梦呢?你究竟凭什么来区别梦和真实?因此,庄子提出的问题貌似荒唐,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问题:我们凭感官感知到的这个现实世界究竟是否真的存在着?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按庄子的观点,既然我们在梦中会把不存在的东西感觉为存在的,这就证明我们的感觉很不可靠,那么,我们在醒时所感觉到的我们以及我们周围的世界的存在也很可能是一个错觉,一种像梦一样的假象。
@§有一天,庄子和他的朋友惠施(公元前370一前310)一起外出散步,走到一座桥上,只见桥下有很多鱼不停地游来游去,穿梭嬉戏,自由自在,好不惬意,于是庄子说:“你看,鱼是多么快乐呀!”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很快乐呢?”庄子反问道:“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感觉如何,可是你也不是鱼呀,你怎么知道鱼快乐不快乐呢?”按照惠施的说法,不是鱼,就不知道鱼的快乐,那么不是物,就不知道物的道理了,由此推论下去世界上就没有可以认识的东西了。这就反映了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内容。
@§在哲学上,对这个问题有两种不同的回答:一是认为事物是可以认识的;一是认为事物是不可以认识的。在外国哲学家中也有这种不可知论的观点,如近代英国哲学家休谟(详见“人物介绍”),就否认人有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认为人只能认识自己的感觉,如视觉、听觉、嗅觉等,至于其他东西是否存在,我们是不知道的(是否介绍休谟和康德的观点,可以依据不同学校学生的不同情况而定)。
@§在教学中,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使学生明确意识与物质关系的问题和意识与物质的辩证关系问题是不同的。意识与物质的关系(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不仅是所有哲学必然遇到的问题,而且是所有哲学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而意识与物质的辩证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命题,它正确回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科学地指出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2)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内容的教学处理。由于下一框还集中阐述这个问题,在这里可以先不作详细讲解。(3)关于不可知论的内容或含义,教材中没有出现,教学中可不作要求,让学生知道不可知论就是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就可以了。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确立这个问题作为教学重点有以下几点原因。(1)明确这一问题可以加深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哲学基本问题中的两个方面,最重要的是第一个方面的内容,而只有进一步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才能明确哲学基本问题的重要性。(2)从教学目标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设定来说,明确这一问题,有助于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三个历史形态,了解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进一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30
@§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根本对立的。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
@§教师应尽量列举一些事例给学生讲解(见“疑难问题解答”),我们在本课的“教学资源链接”中也提供了一些参考资料。
(二) @§相关疑难问题解答
1.@§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可以着重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
(1)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
@§关于这个问题,在课程标准的“提示与建议”中有明确的要求:“汇集资料:哲学的基本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
@§首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人们做事情为什么先有计划后有行动?为什么有的计划和愿望能够实现,有的却不能够实现,甚至会事与愿违?我们为什么不能只凭自己的意志行事?我们接触的客观对象都是物质,那么什么是“物质”?人人都有意识和精神,那么意识和精神又是什么?我们每天都在社会中生活,那么社会是什么?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不是虚拟的?人和外部世界是什么关系?人和自然、人与人应如何相处?这些问题都与哲学的基本问题有关。
@§然后,结合大量事例分析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都与生活息息相关。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们,在从事自己工作时,首先要承认自己活动的对象是真实存在的,离开这个基本前提,任何活动都不能正常进行。就像人饿了需要吃饭一样,观念中的饼不能解饿,现实中的饼才能充饥。也就是说,人们的实践活动,不管自觉与否,首先遇到的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总会这样或那样地解决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要做好工作,就应该努力使自己的主观思想符合客观实际。
@§又如,我们经常会提出“世界上到底有没有上帝和神”、“人是否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人是否能够改造自然”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如果你不相信世界上有神,就不会有遇到事情求神的做法。“眼见”不一定“为实”,说明我们认识事物不仅需要肉眼,还需要智慧的“眼睛”,想问题、办事情要正确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可以这样说,在实际生活中,凡是达到理想效果的事情,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原则。人们常以“心想事成”来表示祝愿,但心想未必能事成,只有符合客观实际的想法才可能成为现实。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即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同我们的生活实际也有密切的联系。相信世界可知与不相信世界可知是大不一样的,这两种态度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精神状态。相信世界可知,相信世界是有规律可循的人,会经常保持一种乐观的进取精神,相信前人没有认识的事物,一定会被今人和后人所认识,在实际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就会多一些。
31
@§总之,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说到底都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我们实际生活中,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表现为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可见,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每个人在实际生活中都回避不了的问题,也是我们解决人类社会生活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实际上是对人的实际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本质的哲学提升。
(2)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首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而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因为在人存在的条件下,世界现象尽管纷繁复杂,但高度概括起来,无非是物质(存在)现象和精神(思维)现象两大类。人的存在与活动,时刻都发生着精神与肉体的矛盾。同时,人们在处理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时,一方面所面对的是一个外在的、客观的物质世界,另一方面又按照自身的某种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就必然发生思维和存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哲学在追问世界本原、探讨人与世界关系时,就必须对这个问题作出明确的回答。
@§其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
@§再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决定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因此,解决这一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2.@§怎样理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全部历史过程中?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史上的一个古老问题,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已经开始思考灵魂和肉体、灵魂和外部世界的关系问题。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科学知识贫乏,人们不了解自己身体的构造,无法解释做梦等现象,就把它看作是灵魂的作用,并认为灵魂在人死时离开了身体而继续活动,因而形成了灵魂不死的观念。这是人类探讨思维和存在关系的原始形式。
@§到了奴隶社会,作为意识形态的哲学产生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就成了哲学家探讨的基本问题。尽管这一基本问题在各个时期的具体表现形式不同,但它贯穿整个哲学发展的历史。西方哲学史围绕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古希腊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为,一切事物的始基是原子和虚空,感觉和思维是由物体投射出的影象作用于人们的感官和心灵而产生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理念是始基的本原,客观事物不过是理念的影子。
@§中世纪的欧洲虽然宗教占统治地位,哲学基本问题被掩盖在神学的外衣下,但一切重大哲学问题的争论都没有离开过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经院哲学内部的唯名论和唯实论的斗争,就是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一种表现形式。15世纪下半叶,人们对自然界和自然科学真理性的认识有了越来越多的认识,这就促使哲学家们更加注意研究探求真理的方法,研究主体如何反映客体的问题,因此,认识论问题,思维和存在关系的同一性问题,即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被提到了重要位置,哲学基本问题获得了它的完全的意义。德国古典哲学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开始把这个问题同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有些哲学家已经认识到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哲学发展史上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概括哲学发展史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和它在哲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
32
3.@§如何认识哲学的基本问题两方面的关系?
@§哲学的基本问题两方面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从理论上看,尽管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在历史长河中可以发生研究重点的转移,但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其中第一个方面是根本的,第二个方面是从属的。
@§首先,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解决是第二方面问题解决的前提和基础,第二方面内容是第一方面的展开和深化。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的正确解决有赖于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正确解决。例如,唯物主义和彻底的唯心主义(如黑格尔)在认识论上都承认世界是可知的,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但是由于他们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回答截然不同,所以对认识的对象、来源和认识本质的看法也就根本对立,所以我们不能离开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来孤立地认识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内容。
@§其次,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解决也影响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彻底解决。第一方面的内容在哲学上称为本体论,第二方面的内容在哲学上称为认识论。认识论必须以本体论为前提和出发点,认识论总是渗透和贯穿着本体论。在漫长的哲学发展过程中,各种哲学观点层出不穷,无数哲学流派形态各异,但哲学所有理论无非分别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
4.@§如何理解中国古代哲学家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探讨?
@§在中国哲学中同样存在着哲学的基本问题,不过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已。在中国传统哲学两千多年的发展进程中,依次集中讨论的主要问题大体是:先秦至两汉时期的天人之辨和名实之辨;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有无之辨和形神之辨;宋元明清时期的理气之辨和心物之辨。这些论辨都蕴含着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和讨论。
@§天人关系和名实关系是先秦至两汉时期所讨论的主要哲学问题。天人之辨可以说贯穿于整个中国哲学史的始终,哲学基本问题在这里主要表现为:“天”是指自然界还是指主宰万物和人事祸福的天命?人能否对天(自然)有所作为?所谓“天命”,是将天奉为人格化的神,认为天有意志和意识,世界是按其命令建立和发展的,还是把它看作是自然运动发展的规律,从而赋予它以物质存在的意义?因此,关于天是自然界还是神意的天命的讨论就蕴含着对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探究。名实之辨是讨论名称、概念与实在事物之间的关系。名称、概念是思维的形式,因而名实之辨显然涉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主要表现为:名称、概念是实在事物的反映还是先天就有的?名称、概念能否正确地反映以及如何反映实在事物?
33
@§春秋战国时期,天人、名实之辨已经发展成为诸子百家的哲学论辩中心。孔子以“仁”为其思想核心,用“爱人”来解释仁,其主旨是肯定人是天地万物中最优秀最尊贵,否定天是能以言说下达命令的人格神。荀子对先秦诸子的天人、名实之辨作了总结,提出“明于天人之分’’的观点,认为“天”就是物质自然界,是自然而然的运动。名称是指称各种事物的,是实在事物的反映。
@§有无之辨涉及的哲学基本问题是:万物的本体是物质世界本身还是在物质世界之外?形神关系表现为哲学基本问题,就是思维主体的精神与物质性的形体哪一个是根本的问题,与名实之辨相比,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讨论就由思维的形式(名)和思维的对象(实)的关系,转向思维主体自身和物质的关系,这无疑是更为深入了。
@§理器问题是与道器问题联系在一起的。“道”与“器”相对,道是抽象的普遍性的概念,器是具体的特殊事物,道的含义与“理”相同,器的构成元素是“气”,因而道器问题可以归结为理气问题。当时的心物之辨和知行问题紧密的联系着,因为心和物即精神和物质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知(认识)和行(实践)的反复活动。理气、心物之辨结合在一起,提出一个重要问题,“气、理、心”三者哪个是最根本的?气是物质世界,理是普遍观念,心是主观精神。可以说中国哲学发展到理气、心物之辨,哲学基本问题已经比较明晰地被揭示出来了,通过理气、心物之辨,围绕着气理心三者的关系,形成以张载、王夫之为代表的气一元论、以二程(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理一元论和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心一元论。最终由王夫之以朴素的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相结合的气一元论,达到了传统哲学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最高水平的回答。
5.@§如何理解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和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这个问题对初步接触哲学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建议采用讲授法,运用教材中小栏目的问题,“援引一些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课程标准中的内容目标)。也可以先给学生提供古今中外的一些著名思想家的言论,让学生谈理解。例如,古希腊赫拉克利特认为,“火产生了一切,一切都复归于火”。我国战国时期荀子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我国明清之际的王夫之认为,“气者,理之依也”,“理”不能脱离物质实体的“气”而存在。德国费尔巴哈认为,“人不是导源于天,而是导源于地,不是导源于神,而是导源于自然界”。古希腊柏拉图认为,“理念”是脱离和先于事物的客观存在,是万物的本原。我国明朝王守仁认为,“心外无物”,世界万物依赖人的心灵。英国贝克莱认为,“存在即被感知”、“物是感觉的集合”。德国黑格尔认为,“思想不但构成外界事物的实体,而且构成精神性的东西的普遍实体”。在他看来,“客观思想”或“绝对精神”是万事万物的本质。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的最初形态,是原始的、自发的唯物主义。其主要特征是以自然原因去解释自然现象,把万物的“本原”归结为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它是依靠笼统的直观,即通过经验观察再加上想象和猜测而形成的理论,具有明显的自发性和朴素性。如,古希腊的泰勒斯认为,水是世界万物的始基;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中国的五行说认为,宇宙万物是由水、火、木、金、土五种元素所构成的。古希腊和印度也有类似思想,如地、水、火、风说。在西方,古代唯物主义的最高理论形式是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创立的原子说,他认为不同形态和重量的原子构成不同的事物;在中国,则主要表现为“元气论”,认为气是世界的本原。值得强调的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与朴素辩证法结合在一起的,确信世界万事万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称机械唯物主义,它以近代实验科学对自然现象的实证研究为基础,以新的实证知识和科学方法论证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古代唯物主义的朴素性和自发性。它认为,物质就是原子,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的物质单位。但由于它把世界归结为原子,归结为物质结构的一个层次,既经不起自然科学的检验,也经不起唯心主义的攻击。它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看不到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或者只承认机械的联系和机械运动,因而表现出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局限性,这种唯物主义还有其不彻底性,即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的,在历史观上则是唯心主义的。17世纪英国的唯物主义、18世纪法国的唯物主义以及19世纪40年代德国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著名代表。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中最彻底、最科学的形态,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9世纪中叶创立的,不仅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在社会历史领域中坚持了唯物主义。
@§ 主观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或本质归结为人的感觉或主观意识。如“心外无物”、“存在即被感知”等。
@§客观唯心主义则把世界的本原或本质归结为某种超自然的“客观精神”。如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的产物、“上帝创世说”、“理在事先”等。
6.@§如何认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在人类认识发展中的作用?? 首先,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存在客观上促进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发展。如,正是唯心主义的不断攻击,才使得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不断进步。近代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就是构成世界的最小微粒原子,而当科学证明原子是由更小的微粒构成时,唯心主义就嘲笑和攻击唯物主义说,原子不见了,物质消失了,唯物主义的大厦垮塌了。唯物主义正是在应对这种攻击的过程中,修改自己关于物质的定义,最终获得了关于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的科学认识。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是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除此之外,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这两个用语本来没有任何别的意思”(恩格斯),这也就是说,只有涉及世界本原问题时,唯心主义确定无疑是错误的,而离开这个问题,唯心主义的很多观点都是很有价值的,甚至可以说,很多精致的唯心主义比许多粗糙的唯物主义对人类认识的贡献要大得多。
35
@§人类最早的意识是一种原始神灵的观念,从世界观上说,它无疑是唯心主义的观念。但在原始时代,人能产生这种观念本身是人类认识和人类发展史上的重大飞跃,只有人类才有神灵的观念。在后来很长的历史时期中,广大劳动人民都把信仰某种宗教和神灵变为反抗统治阶级的力量,推动历史的进步。唯心主义一般都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是人类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一些非常有名的唯心主义命题虽然从本体论上是唯心的,但也深刻地突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尤其是在人们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能动性时,这些思想起码起到了启蒙的作用。如,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意思是说我可以怀疑一切,但有一点不可以怀疑,那就是我正在怀疑。他极度地强调了怀疑、思考对人的重要性,也是鼓励人们勇敢地运用自己的理智去改造世界和把握人生,而不是盲目地相信上帝。
@§从一般意义上说,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是不对的。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人们总是从一个个的片面认识开始的,最后才形成了全面、整体的认识。形而上学的主要错误在于否认事物还有联系、发展和全面的方面,辩证法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应该理解为对它的超越和包容,而不是简单的否定。
7.@§怎样理解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在近代自然科学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克服了古代唯物主义的朴素性和直观性,在反对中世纪经院哲学,反对宗教神学,坚持无神论,反对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发展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的斗争中起过积极和进步的作用。但受当时历史条件、自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特别是受资产阶级的阶级性的局限,它有很大的缺陷:一是机械性,即用机械力学的观点观察事物,把一切运动形式都归结为机械运动,否认物质运动形式的多样性,否认事物的质变,甚至把人也视为机器;二是形而上学性,即否认事物的联系与发展,否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三是不彻底性,即不能把唯物主义观点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中去,社会历史观仍然是唯心主义的,把人的思想和意志当作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8.@§如何理解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从思想观点上看,哲学上确实存在着“两个对子”,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但从哲学派别上看,则只能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而不是四军对垒,因为在哲学史上,从来没有游离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外的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独立派别。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不是同唯物主义相结合,就是同唯心主义相结合。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围绕着如何理解世界的存在状态,用什么样的思维方法来把握世界的问题而形成的。它们的对立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始终与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相结合的,在历史上存在过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也存在过辩证的唯心主义;存在过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也出现过辩证的唯物主义。既有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结合,又有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法的结合。
9。@§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应该注意哪几个问题?
@§一是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也就是说,它仅仅在承认什么是第一性和什么是第二性这个哲学基本问题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了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具有相对的意义。
36
@§二是要克服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错误理解。不能仅从两个语词的表面意义上来理解其内涵(英文中唯物主义为materialism,来源于material,物质;唯心主义为idalism,来源于ideal,理想),认为唯物主义是重物轻人的物本主义或贪图享受的物质主义,把唯物主义理解为贪吃、肉欲、爱财、牟利、娱乐等一切满足感官需求,追求个人私利的龌龊行为;认为唯心主义是轻物重人、追求社会道德信仰的理想主义。这是极其错误的。唯物和唯心是一对哲学范畴,表明一种在关于世界本原、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上的特定哲学立场或哲学倾向,是一个世界观问题。
@§三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是同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交织在一起的。
10.@§如何认识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社会根源和认识论根源?
@§社会根源在于:一是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不发达以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为片面扩大精神的作用提供了社会条件;二是在阶级社会,唯心主义哲学总是受到社会没落阶级、反动阶级的拥护和利用,从而使其得以保存和流传。
@§认识论根源在于: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分离。如果片面夸大认识过程中的感觉、经验等因素,把它们看成不依赖于物质的第一性的东西,就会导致主观唯心主义;如果片面夸大认识过程中的概念、理性因素,把它们看成是不依赖于物质的第一性的东西,就会导致客观唯心主义。同时,人类认识过程是曲折的,而不是直线的,如果把这个曲折过程中的某一个片断夸大,就会陷入唯心主义。
四、@§教学方法建议
(一) @§课时安排
@§建议安排2课时。有两种安排方式供参考:一是每框1课时;二是l课时讲两框的理论知识部分,1课时引导学生开展讨论、提出质疑和解决问题。
(二) @§教学方法建议
@§教师在教学中要贯彻课程标准中强调的新理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结合本课的具体内容,主要适合采取讲授法的内容有: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唯心主义的作用,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历来是同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相结合的等。
@§哲学的本性决定了在教学中应该强调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也最有利于使用探究式。在探究的过程中,使学生亲历思维过程,体验思维方法,理解基本结论,领悟哲学思想。
@§例如,对“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的教学,就可以从学生的生活事例人手,提出让学生能够探究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讲“眼见为实”,意指人们亲眼看到(感觉到)的事物是真实的,在实际生活中,却经常会出现“眼见”未必“为实”的情况。
37
@§又如,我们可能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未能看到实际事物的全部;只能看到事物的外部现象,不能看到事物的内在本质;受各种因素影响,我们的感觉还会产生错觉或幻觉,甚至有时会被假象所蒙蔽。由此,我们就会提出这样一系列的问题:我们“感觉”到的“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吗?我们没有“感觉”到的“事物”是否在我们的“感觉”之外“客观存在”吗?世界上“事物”的存在是不是以我们的“感觉”为转移呢?为什么以我们的“感觉”为转移处理问题往往不能如愿达到理想的效果呢?我们为什么会对“事物”有“感觉”呢?我们对“感觉”到的“事物”应采取什么态度呢?我们的“感觉”对“事物”有什么作用呢?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解决,直接关系到我们如何从事社会生活,如何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从哲学上说,这些问题主要就是涉及人的“思维”(意识)与“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哲学的基本问题。通过学生思考讨论,使学生明确哲学的基本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然后,让学生开展“角色体验”的活动:学习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假如你是个医生,处理病情和处方的关系应遵循什么原则?假如你是个法官,处理案情和判决的关系应遵循什么原则?假如你是个企业经营者,处理市场行情与经营策略的关系应遵循什么原则?作为学生处理自己学习实际与指定学习计划的关系时又应遵循什么原则?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每个人在实际生活中都回避不了的问颢.
(三) @§探究活动操作建议
@§探究活动1(教材第9页):“哲学研究的问题有很多,我们能不能从中找出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的问题?”
@§此探究活动是本课的起始内容,可作为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使用(或作为联结一、二课的导语),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第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而整个世界包括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那么在哲学研究的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等很多问题上,有没有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呢?如果有,应该是什么呢?为什么呢?这就自然过渡到了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教师着重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的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本课的内容。
@§探究活动2(教材第10页):“上述材料涉及的共同的哲学问题是什么?你认为处理好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重要吗?为什么?”
@§建议此探究活动采用情景模拟法,让学生在体验不同角色的活动中,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也可以就某一个角色进行深入的讨论。比如,学生在处理自己学习计划和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时,如何体现了哲学的基本问题?你是根据什么确定学习计划的?你的学习实际是什么?我们应如何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
@§探究活动3(教材第11页):“你同意这位学者对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理解吗?谈谈你的看法。”
@§建议此探究活动采用事例分析法,结合该探究活动提供的学者与民工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不同理解的事例,先让学生进行议论,教师不必表态,更不急于明确答案,允许学生谈出不同的意见。在学生充分议论的基础上,教师再列举出在哲学史上思想家的一些典型观点(详见“自我测评及思考提示”),让学生进行辨析,这就为本框教学创设了良好的合作探究的氛围。
38
@§探究活动4(教材第11页):“上述材料所反映出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还是唯心主义的?简要辨析上述观点的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建议此探究活动采用谈话法,因为学生对唯物主义的理解还停留在感性认识上,特别是第二问“简要辨析上述观点的合理性和局限性”,需要通过师生对话的方式,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的合理性与局限性揭示出来。也可以将此材料作为巩固练习,在学习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后,再让学生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使学生明确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这些观点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探究活动5(教材第12页):“人的灵明和天地万物是什么关系?没有人的灵明就没有世界吗?王守仁看到了人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但从中引出了错误的结论,为什么?”
@§建议此探究活动采用讲授法,因为这是学生较难理解的问题。可以在学生谈出自己看法的基础上,教师结合具体事例,帮助学生树立辩证观点,树立正确对待唯心主义的态度问题,既要看到唯心主义在世界观上是错误的,又要认识到唯心主义对人们认识发展的意义(详见“疑难问题解答”)。也可以结合此探究活动,让学生谈谈对唯心主义是“一朵姹紫嫣红的无实花”的理解。
@§探究活动6(教材第13页):“把理看作世界的主宰,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观点?你认为理和天地万物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此探究活动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这里引导学生对“理”的理解是关键。在汉字中,理字从“王”(玉)部。《说文解字》讲:“理,治玉也,从玉里声。”玉有天然纹理,按其纹理进行加工就是“理”。后来,理也作为名词用,并被引申为一切事物的纹理,如肌理、脉理、地理、事理、名理、条理、道理等。朱熹哲学的最高范畴是“理”,他在《大学或问》中阐明了“理”的含义:“至于天下之物,则必各有其所以然之故与所当然之则,所谓理也”。他认为,自然界的事物都有“当然之则”(指人的有目的的行动应当遵循的准则、规范,首先是道德准则),而人的活动准则也应有客观必然性,“理”作为“所以然之故”既是动力因,又是目的因。就“理”和各种事物的关系来说,“未有这事,先有这理”。他认为,理是唯一的存在,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朱熹理学的基本范畴是“理在物先”、“理在事先”。教师可以结合此探究活动,介绍朱熹的哲学观点,从中国哲学智慧的学习中,渗透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五、@§教学评价建议
(一) @§评价方式建议
39
@§除了课堂教学的主体参与评价,还要多采用自我反馈、体验评价。有条件的学校要充分运用网络资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比如,上网查询与本课内容有关的资料(古今中外著名思想家的言论表达着各自的思想,反映了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争辩;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等),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主办墙报等。
(二) @§自我测评及思考提示
1.@§下列观点哪些属于唯物主义世界观?哪些属于唯心主义世界观?为什么?
(1) @§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王充)
(2)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范缜)
(3) @§水是万物的本原。(泰勒斯)
(4)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
(5) @§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贝克莱)
(6) @§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
(7)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人的头脑并被人的头脑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克思)
(8) @§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王充)
(9) @§死生看命,富贵在天。(子夏)
(10)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毛泽东)
@§思考提示
(1) @§意思是指,没有有形的物质,就没有精神。是唯物主义世界观。
(2) @§意思是指,物质实体乃产生精神的基础,精神不过是物质实体的一种作用,是由物质派生出来的;精神不过是物质实体的一种作用,是由物质派生出来的。是唯物主义世界观。
(3) @§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
(4) @§意思是指,宇宙万物不是神造的,而是天地阴阳自身矛盾运动的结果。是唯物主义世界观。
(5) @§是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
(6) @§意思是指,气作为物质实体是“理”存在的依据,“理”不能脱离“气”而存在。是唯物主义世界观。
(7) @§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8) @§意思是指,鬼不过是人们害病时由于恐惧而造成的主观幻觉。是唯物主义世界观。
(9) @§是客观唯心主义世界观。
(10) @§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辨析
@§承认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强调精神作用就是唯心主义。
@§思考提示
(1) @§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
40
(2) @§追求物质利益不一定就是唯物主义,如果不从实际出发,主观蛮干地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心主义的表现;强调精神作用不一定就是唯心主义,如果是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重视意识的作用,就不是唯心主义。
3.@§议议
@§“疑邻偷斧”的故事,说的是有一个人丢失了一把斧子,便怀疑是邻居的孩子偷了,他看那邻居孩子走路的样子、说话的神态等一举一动都像是偷斧子的。后来,他的斧子找到后,再看那邻居家的孩子,怎么也不像是偷斧子的了。
@§丢斧子的人在思想方法上犯了什么错误?属于什么样的世界观?列举现实生活中的类似现象,并说明哲学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思考提示
@§丢斧子的人在思想方法上犯了从主观出发的错误,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列举事例略。
4.@§列举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世界观在实际生活中具体表现。
@§思考提示(略)
六、@§教学资源链接
(一) @§名词解释
1.@§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可知论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哲学学说,认为我们的感觉、表象、概念、思想能够正确认识世界。一般来说,唯物主义都认为意识是物质派生的,认为世界是可知的。唯心主义者如黑格尔所说的世界可知只是精神的自我认识,旧唯物主义者承认世界是可知的,但由于不懂得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能辩证地解决世界可知的问题。辩证唯物主义把实践的观点作为认识论的第一和基本的观点,科学地证明了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不可知论是否认人们认识世界或彻底改造世界的可能性的哲学学说。此概念首先由英国的赫胥黎(1825—1895)于1869年提出,不可知论的思想在古代就已产生,欧洲近代的主要代表是休谟和康德。其本质是把人的感觉看作是主观和客观之间的屏障而不是桥梁,不承认在感觉之外有确实可靠的客观外部世界的存在,不懂得认识过程中本质与现象、有限与无限的辩证关系。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是实践。有时不可知论一词也用以专指针对宗教教义而提出的一种学说,认为上帝是否存在、灵魂是否不朽是不可知的。
2.@§二元论
@§二元论是认为世界有两个本原的哲学学说,与一元论相对立,它把物质和意识绝对对立起来,认为物质和意识是两个各自独立、相互平行发展着的实体,谁也不产生谁,谁也不决定谁,都是世界的本原。它的观点是错误的:它肯定精神不依赖于物质而独立存在,这本身就是唯心主义的观点;它虽然承认物质是独立的本原,但在说明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时,又把精神说成是唯一具有能动性的力量,必然倒向唯心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笛卡儿和德国的康德。
41
(二) @§人物介绍
1.@§荀子(约公元前313一前238)
@§战国末思想家、教育家。他批判和总结了先秦诸子的学术思想,对古代唯物主义有所发展。反对天命、鬼神迷信之说,肯定“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即自然运行法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承认人能通过“天官”(感官)和“天君”(心)的知觉作用认识客观世界,并强调思维对于感觉的辨别和验证。
2.@§范缜(约450一约510)
@§南朝齐梁时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无神论者。在梁武帝宣布佛教为国教后,他仍能坚持反对佛教,并著《神灭论》。他从‘‘形神相即”和“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的根本命题出发,论证形体和精神的关系是“质”和“用”的关系:“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形和神的关系,正如刀刃和刀刃的锋利的关系一样。肯定精神本身并非物质实体,而是人的形体的一种作用,修正了以前唯物主义者误认为精神是一种特殊物质的观点,有力地批驳了佛教神不灭论。
3.@§朱熹(1130—1200)
@§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在哲学上发展了二程(程颢、程颐)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世称程朱学派。认为理气相依而不能分离,但又断言:“理在先,气在后”,“理是本”。强调知先行后,但又认为“知行相须”,注意到行在认识中的作用。强调“天理”和“人欲”的对立,要求我们放弃“私欲”,服从“天理”。他的理学一直成为后来封建地主阶级统治人民的理论工具,在明清时代被提到儒学正宗的地位,他的博览和精密分析的学风对后世学者很有影响。
4.@§王守仁(1472—1528)
明朝哲学家、教育家,余姚(今属浙江)人。初习程朱理学与佛学,后转陆九渊的心学,用以对抗程朱学派。断言“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心明便是天理”;否认心外有理、有事、有物。提出‘‘致良知”的学说,把封建伦理道德说成是人生而具有的“良知”。他的“知行合一”和“知行并进”说,旨在反对“知先行后”以及各种割裂知行关系的说法。
5.@§王夫之(1619—1692)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湖南衡阳人,晚年隐居于衡阳的石船山上,著书立说,学者称“船山先生”。对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学都有所研究。在哲学上主要贡献是总结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他认为“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气”是物质实体,而“理”则是客观规律。他还用“诚”、“实”、“有”等概念论述世界的客观实在性,驳斥程朱关于“理气”的唯心主义观点。他强调“天下惟器而已矣”,“无其器则无其道”,从“道器”关系建立了他的历史进化论,反对保守退化思想。在知行关系上,强调行是知的基础,“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其主要哲学著作有:《周易外传》《张子正蒙注》《老子衍》《思问录》等。
42
6.@§笛卡儿(1596—1650)
@§法国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他试图建立无所不包的哲学体系,由形而上学、物理学、各门具体科学组成。笛卡儿的沉思是从“怀疑一切”开始的,他认为,我能不能怀疑我正穿着晨衣坐在这儿的炉火旁边?能,因为也许我正赤身睡在炕上却梦见自己坐在这儿。而且,一个精神病人也可能产生这样的幻觉,我也许正处于与精神病人相同的状态。用这种怀疑的眼光来看世界,就没有什么事物和知识是不可怀疑的了。他说,“我可以怀疑一切,但我却不能怀疑我正在怀疑。”他的意思是:我在想,眼前这一切都有可能不是真的,但“我正在想”却是一个确定不疑的事实,从这里,他引出了一个肯定的结论:“我思故我在。”由此,他建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
7.@§贝克莱(1684—1753)
@§18世纪英国爱尔兰大主教,哲学家。是主观唯心主义与经验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提出“物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对象与感觉原是一种东西”等命题,宣称存在的只是我的感觉与我自己,人们的认识对象是自己的观念和“感觉的组合”。他认为,物质就是“虚无”,物质是一个虚构的词,它不表示任何实在的东西,在人的心中也没有与之相应的观念。他认为,人们认识的对象就是观念,观念并不反映观念之外的任何事物,而且观念之外没有任何事物,人们平常所说的事物,不过是观念的各种不同的结合而已。
8.@§休谟(171 1—1776)
@§18世纪英国资产阶级思想家,近代欧洲不可知论哲学的创始人。他的主要著作有:《人性论》《人类理智研究))((道德原理研究》《自然宗教对话录》等。他曾担任过驻法使馆的秘书和负责外交事务的副国务大臣。在政治上,他反对封建专制复辟,害怕人民革命运动的再起,他的信条是在所有的政治斗争中都“保持中庸适度”的态度。在哲学上,他表现出调和妥协的中间派色彩,他虽然从洛克的经验论出发,但却拒绝承认经验以外的任何存在物,他既怀疑上帝的存在,又怀疑物质世界的存在,认为经验范围之外的问题是无法回答的,建立了近代欧洲第一个怀疑论和不可知论的哲学体系。
@§休谟认为,认识不能越出经验的范围。他从感觉出发,认为感性知觉是人的认识的唯一对象。我们所能知道的就是各种知觉,世界对我们来说,只不过是一束不同知觉的组合,至于知觉之外是否存在着一个能产生知觉的东西,这个东西是物质实体还是精神实体,这是我们无法知道的。休谟否认上帝的存在,他在《宗教自然对话录》中明确表示:“绝对否认从这个世界确定神的存在的推论,从而把上帝赶出哲学领域。
43
9.@§康德(1724—1804)
@§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康德的前半生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自然科学方面。《自然通史和天体理论》(也称《宇宙发展史概论》)是康德前期最杰出的成就,他从机械唯物论的自然观出发,提出了太阳系起源于星云的假说,认为宇宙是一团稀薄的云雾状的物质粒子,由于引力和斥力的作用,在旋转的运动中逐渐地密集、凝聚而成了太阳、行星和卫星,这就推翻了牛顿的“上帝第一推动力”的说法,第一次把天体看成是一个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康德的后半生的研究侧重于哲学。康德哲学的基本特征是调和和妥协,他的哲学体系是一个矛盾的体系,其主导方面是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和不可知论,同时又包含着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合理因素。
(三) @§相关资料选辑
1.@§形神关系的论战
@§我国南北朝时期,齐朝宰相肖子良的府内,名流云集,高僧满座。他们迷信佛教,大谈因果报应,宣扬人死后精神不灭。普通官员范缜挺身而出,指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他认为,精神不过是人体的一种作用,从属于形体,形体存在则精神存在,形体死亡则精神消失。他把肖子良等一帮王公名流驳得哑口无言。肖子良几次组织人马与他辩论,都被他驳倒。肖子良无可奈何,派人对他说:像你这样有才能的人,不怕得不到高官,为什么发表这种违背潮流的言论呢?你应当赶快放弃你的言论。范缜听后,哈哈大笑:要我范缜“卖论求官”,那我早就是“高官”了!
2.@§波晋尔的”世界3”理论
@§当代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提出了一个名为“世界3”的理论:他认为存在三个世界,即物质世界、精神世界和客观知识世界。世界1即物质世界,就是宇宙,地球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小点;世界2即精神世界,是人类知识、主观经验、精神状态的世界;世界3即客观知识世界,是人类精神产物的世界,它由语言、艺术、科学等构成。他承认先有世界1,后有世界2,最后才有世界3。世界3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但它一出现,就“如同桌子、椅子是实在的一样”,也是客观存在,是独立于世界l和世界2的。这种世界多元论的主张在哲学上是站不住脚的。但强调科技知识的作用,在今天特别有意义。
3.@§哲学界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争论
@§哲学基本问题一旦以明确的形式提出来,争论就接踵而至。围绕恩格斯对哲学基本问题论断的争论,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从未间断,前后发表论文上百篇。归纳其中的主要观点,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传统”论。这种观点认为,自人类产生哲学一开始,就存在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全部哲学史都贯彻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44
@§二是“否定”论。包括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从古代到当代的整个哲学发展史不存在一个基本问题,甚至同一时代哲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也不尽相同,因而也就有不同的基本问题;另一种观点认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提出没有多大意义,相反还给以后的哲学的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如,把哲学家分成两大阵营,就会禁锢人们的头脑,束缚哲学的发展,把哲学研究简单化,以至发展到对哲学的研究采取贴标签的方法,而且哲学的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又都强调物质的决定作用,有明显的机械论色彩。
@§三是“过时”论。有学者认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只是在近代的一个短时期内才有意义,之后,马克思通过对实践观点的论述,实际上已经把“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确立为新时期哲学的基本问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er/73870.html
相关阅读:第二节 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教案
具体分析和解决不同的矛盾
意识的作用
第三节 选择崇高的社会理想教案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