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高二语文上册第三、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二 来源: 记忆方法网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单元测试
高二语文试题(2)【新人教】
命题范围: 必修五第三、四单元
第Ⅰ卷为题,共70分;第Ⅱ卷为表达题,共80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Ⅰ卷(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1—3题
为何“乌纱帽”是当官的代称
我们有时会看到反映官场百态的古装电视剧,戏剧中常有当了官叫作“戴了乌纱帽”,被革职的称作“摘去乌纱帽”的剧情。可是,为什么乌纱帽被用来作为当官的代称呢?
在早期的中国,并没有“帽”这种称呼,《仪礼》中称帽为“头衣”或“元服”(元,首也)。到了东晋成帝时,皇帝让在宫廷中做事的官员戴一种用黑纱制成的帽子,叫做“乌纱帽”。后来,南朝宋明帝时,建安王刘休仁创制了一种用黑纱抽边的半透明帽子,也叫乌纱帽。当时,这种帽子很快就在民间流行了,也成了百姓常戴的一种便帽,而且无论官民贫富都可以戴,但这种帽子还未成为官职的象征。
在《通典?礼十二》上记载:“隋文帝(杨坚)开皇初,尝着乌纱帽,自朝贵以下至于冗吏,通着入朝。”所以隋朝天子百官都戴乌纱帽,并且成了官职高低的分别。根据文献上的记载,隋朝文武官员的服饰有四种,而乌纱帽上的玉饰则显示官职的大小。一品官是最高级官员,玉饰有九块,二品有八块,三品有七块,四品有六块,五品有五块,六品以下就不准佩带玉饰了。
不过,到了宋朝时乌纱帽的形状有了改变。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后,为防止大臣们在朝廷上交头接耳,就下诏书修改乌纱帽的样式,在乌纱帽的两边各加一个翅,有一尺多长,并在翅上装饰不同的花纹用以区别官阶高低。如此一来,朝臣们只要脑袋一动,软翅便会随之摆动,皇上居高临下,就看得清清楚楚了。
明朝时乌纱帽则成为官员的象征。在《明史?舆服志》上载:“洪武三年定,凡上朝视事,以乌纱帽、团领衫、束带为公服。”从此,乌纱帽便正式成了当官的代称。而自明世宗开始,乌纱帽的双翅也做了一些变动,翅的长度缩短,其宽窄也改变了,官阶越高,双翅就越窄,官阶越低,双翅则越宽。
到了清初顺治皇帝入关后,由于收留了众多明朝的降臣,为笼络人心,就允许不少地方官员仍穿着明朝朝服,并戴明朝乌纱帽。但等到清皇室统治权巩固后,就下令将官员戴的乌纱帽全改为红缨帽。可是,至今人们仍然习惯将“乌纱帽”作为官员的标志。
1.下列关于“乌纱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晋成帝让在宫中官员戴一种用黑纱制成的帽子,这就是“乌纱帽”名称的最初由来。
B.隋朝从文帝到小吏,入朝都戴乌纱帽,一至五品官在帽上佩不同的玉饰显示官阶。
C.宋太祖为防止朝臣们交头接耳,给乌纱帽加了双翅,这种帽子成为后代的标准官帽。
D.到了明朝,“乌纱帽”作为官服装束的一个组成部分,正式成为了官员的代名词。
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建安王刘休仁创制了黑纱抽边的半透明帽,后世这种帽子在民间和宫中都很快流行起来。
B.宋太祖时又改进了乌纱帽,给乌纱帽加了一对饰有花纹的长翅,花纹不同则显示官阶有别。
C.明朝,官员所戴乌纱帽的双翅宽窄和官阶高低有关,这是第一次通过乌纱帽的双翅来区别官阶。
D.顺治皇帝入关后,允许地方官员穿明朝朝服并戴乌纱帽,因此收留了众多的降臣,同时也笼络了人心。
3.下列根据原文信息所作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两晋南北朝时期,原本只有宫中官员可以戴的乌纱帽流传开来,连穷困的老百姓都能戴,就是因为那时社会的等级制度还不森严。
B.隋朝官员除了服饰有区别外,乌纱帽上的玉饰多少也能显示官职的大小,玉饰越少,官职越小,后来因为玉石价格昂贵,就不再使用了。
C.在一些古装电视剧中,有时会看到这样的场景,清朝官员身着明代朝服,头戴明朝乌纱帽,这不是导演缺乏历史常识,而是历史上确有其事。
D.乌纱帽的几次修改都和官职高低有关,清朝“红缨帽”代替“乌纱帽”,虽然它没有成为官员的代名词,但却为巩固清初政权起了作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7题。
大力将军
蒲松龄
查伊璜,浙人,清明饮野寺中,见殿前有古钟,大于两石瓮;而上下土痕手迹,滑然如新。疑之。俯窥其下,有竹筐,不知所贮何物。使数人抠耳,力掀举之,无少动。益骇。乃坐饮以伺其人。居无何,有乞儿入,携所得糗?①,堆累钟下。乃以一手起钟,一手掬饵置筐内,往返数回始尽。已复合之,乃去,移时复来,探取食之,一座尽骇。查问:“若个男儿胡行乞?”答以:“啖?多,无佣者。”查以其健,劝投行伍,乞人愀然虑无阶。查遂携归,饵之,计其食略倍五六人。为易衣履,又以五十金赠之行。后十余年,查犹子令于闽,有吴将军六一者,忽来通谒。款谈间,问:“伊璜是君何人?”答言:“为诸父行,与将军何以有素?”曰:“是我师也。十年之别,颇复忆念。烦致先生一赐临也。”会伊璜至,因告之,伊璜茫不记忆。即命仆马,投刺于门。将军趋出,逆诸大门之外。视之,殊昧生平。窃疑将军误,而将军伛偻益恭。少间登堂,则卷帘者、移座者,并皆少姬。既坐,方拟展问,将军颐少动,一姬捧朝服至,将军遽起更衣,查不知其何为。众姬捉袖整衿讫,先命数人捺查座上不使动,而后朝拜,如觐君父。查大愕,莫解所以。拜已,以便服侍坐。笑曰:“先生不忆举钟之乞人耶?”查乃悟。既而华筵高列,家乐作于下。见将军日无别作,惟点姬婢养厮卒,及骡马服用器具,督造记籍,戒无亏漏。一日,执籍谓查曰:“不才得有今日,悉出高厚之赐。一婢一物,所不敢私,敢一半奉先生。”查愕然不受,将军不听。按籍点照,古玩床几,堂内外罗列几满。查固止之,将军不顾。稽婢仆姓名已,即令男为治装,女为敛器,且嘱敬事先生,百声悚应。又亲视姬婢登舆,厩卒捉马骡,乃返,别查。 (有删改)
【注】 ①糗?,干粮。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查遂携归,饵之     饵:给……吃。
B.逆诸大门之外 逆:背对着。
C.众妪捉袖整衿讫 讫:完毕。
D.稽婢仆姓名已 稽:查考。
5.下列言行全都能表现吴将军知恩图报的一组是 (  )
①为易衣履,又以五十金赠之行
②十年之别,颇复忆念
③则卷帘者、移座者,并皆少姬
④而后朝拜,如觐君父
⑤一婢一物,所不敢私,敢一半奉先生
⑥又亲视姬婢登舆,厩卒捉马骡
A.①②④  B.④⑤⑥  C.②③⑥ D.①③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伊璜在野外的寺庙中发现巨大古钟,好几个人抓耳挠腮皆无法掀动;而当时身为乞儿的吴六一却能轻易掀开。
B.?伊璜见吴六一力大不凡,就鼓励他投身军队;又见他贫苦无助,就把他带回家,厚赠之后让他上路。
C.?伊璜听说吴将军与自己有旧,但已经记不起来到底是谁;即便如此,他仍然带着仆人骑着马,上门投递名片。
D.吴六一十多年来一直不忘?伊璜赐金之恩;见面之后不仅礼节备至,而且把自己的家产和奴婢分了一半给他。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以一手起钟,一手掬饵置筐内,往返数回始尽。
(2)为诸父行,与将军何以有素?
(3)不才得有今日,悉出高厚之赐。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采莲曲
(唐)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采莲词
(唐)张潮
朝出沙头日正红,晚来云起半江中。
赖逢邻女曾相识,并著莲舟不畏风。
8.两首诗都写了采莲女,形象有所不同。请简要说明。
9.两首诗在写人的手法上有哪些异同?请具体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面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句1分)
(1)悦亲戚之情话, ______________。
(2)木欣欣以向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虹销雨霁,彩彻区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5)臣生当陨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彼 岸
陆颖墨
要说这龙凤岛上的居民,海虎是老资格了。
海虎是一条军犬,纯种的德国黑背。打从海军陆战队驻守龙凤岛以来,海虎就一直住在这里。兵换了一茬又一茬,海虎总是站在码头热泪盈眶地看着它那些身穿海洋迷彩服的伙伴消失在海天相连的地方,又含情脉脉地迎来了新的伙伴。
一晃十年过去了,海虎老了。
驯犬员王海生是七年前上岛的。前任把海虎交给海生时,他还是个新兵,如今已是三期士官。在岛上论资格,海生仅次于海虎。别看现在在礁盘上巡逻,是海生牵着海虎,海生刚上岛头一年,上礁盘都得要海虎带着。这龙凤岛在南中国海的南端,方圆大小不会超过两个足球场,四周都是白花花一片珊瑚礁。那礁石像花一样绽放在海面,可每个海石花缝隙之间多是几十米深的海沟,谁要是一失足掉进去,出来的可能性几乎没有。特别是涨潮时,不少珊瑚岛礁在水下,巡逻走上去,哪儿能落脚,哪儿要避开,一般士兵不摸个一年半载是不会清楚的。这种情况下,都是要靠海虎来做向导。
海虎退休的命令是一艘地方的水船带上岛的。一同上岛的还有一条军犬训练基地毕业的年轻黑背,名叫金刚。海生虽然心里有准备,但没想到上级的动作这么快。他赶紧找到守备队长,要求请示上级,把海虎再留下来一段时间,就当是超期服役。
队长叹口气:“咱们陆战队巡逻还非得让一条老花眼的军犬领着?”
这回海生心虚了,这狗确实眼睛老花了。海生为海虎戴上老花镜,它像模像样地伸起前右爪上下左右地挥舞,等换到第五副眼镜时,它的视力达到了一点五。
队长又好气又好笑,但是完全被海生这番真情和心血感动,他不声不响去了趟队部,回来后对海生说:“请示了一下,就让海虎在岛上再待一阵吧。我汇报了它的作用,让它带带金刚。”
于是,礁盘上经常看到海虎领着金刚在熟悉地形。
水船走了没两个礼拜就出了事,还真亏得海虎。
三号台风来时,防台风时两边窗户都要打开,风带着雨从这边进去再从那边出来,自然就有一些雨点落到桌子上,值班室的值班日志放在抽屉里让渗进的雨水淋湿了。通信员见台风走了,雨也停了,火辣辣的太阳又出来了,赶紧把值班本放在窗台晒干,没想到,忽然来了一阵怪风,把本子吹跑了。
因为这时涨潮,太危险,没法行走,也没法游,战士们无法下水。就在这时,海虎一下子扑向海面,它优美地扭动着身子,熟练地在水面上跳跃,每一次都准确地踩上水下的礁石,不一会儿,就一口叼住那本日志,在大家的欢呼声中返回。
第二天早上,海生发现海虎走路后边右腿有些瘸,他赶紧从卫生员那里要来碘酒和消炎药,搬来一把椅子,让海虎坐上去,命令它抬起前爪直立起来,而后,用药棉蘸上碘酒。
当碘酒涂上伤口时,海虎一阵惨叫,它是伤口部位被碘酒刺痛。慌乱中,海虎用前爪把海生推开,刚好抓到海生额头,划去了一块皮。
因为岛上没有狂犬疫苗,海生受伤的又是头部三角危险区,因为海岛到大陆有两天两夜的航程,上级很快派直升机把海生接走了。
海生一走,海虎开始不吃不喝了。
从军用长途里得知海虎已饿了三天,海生在医院里急得脸都白了,赶紧找到医生,要求出院。医生训了他一顿:“你没拆线就想着出去,再说还有一针狂犬疫苗没有打,你不要命了!上级批准用直升机救你来医院,你以为是闹着玩的?”
第三天晚上,总算找到一只去金沙岛的水船。海生苦苦哀求终于把船老大打动,同意多绕半天航程,把海生送到龙凤岛。
那两天的航程,对海生来说,是两周,两个月,乃至两年,漫长而又焦虑。等两天后水船靠上龙凤岛码头,没等跳板摆好,海生就飞一样奔向海虎的住处。
犬舍里,队长和几个战士正在摇着一动不动的海虎,队长用手在试它的鼻孔。海生心里一阵激灵,全身都凉了,冲过去扒开他们,大叫:“海虎!海虎!”
忽然,海虎缓缓睁开了眼睛,耳朵也慢慢竖了起来,它看到海生,眼珠子顿时闪亮起来。海虎抬起身,居然,吃力地挣扎着站起来了,它没有停止,继续吃力地把自己的两个前腿抬起来张开,像人一样直立起来,一头扑在了海生的怀里。
海生紧紧地抱住它,眼泪止不住掉下来。他喃喃地说:“好海虎,想死我了,快吃东西吧……”忽然,他停住了,感到海虎全身重量都压过来,两只手没抱住,海虎整个身躯像小山一样塌了下去。
(文章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海虎热泪盈眶地送别伙伴,是因为它不愿和他们分别,它也想回到大陆。
B.队长让海虎留在岛上,主要还是考虑海虎熟悉地形,可以超期服役。
C.作者安排金刚上岛,主要是想起到对比的作用,借以显示海虎的形象。
D.通信员在太阳下晒值班日志,不小心让海风刮走,说明他经验不足。
E.小说情节扣人心弦,感人至深,用以小见大手法展现海岛军营生活。
(2)请分析小说中海虎的形象特点。(6分)
(3)请概述小说中王海生不愿海虎退休的原因。(6分)
(4)请结合文本,从主题、情节、人物三个角度任选一个,来分析小说的选材特点。(8分)
第Ⅱ卷(表达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有些人取得一点成绩,便自命不凡,洋洋自得,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这样的人终究不会有大的作为。
B.看到果农家里汗牛充栋的黄灿灿的橙子,我深感欣慰,因为这说明我们开发的新品种产量高,品质好。
C.对那些少不更事的年轻人,我们不仅要多加指导,还要给他们更多的锻炼机会,使他们尽快地成熟起来。
D.开发商们对商品房面积的计算方式一直讳莫如深,由此导致的开发商与业主之间的经济纠纷经常发生。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随着“天河一号”的问世,我国成为继美国后第二个能够研制运算速度为每秒千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的国家,在这一重要科学领域中跻身前列。
B.该厂狠抓生产质量,重视企业文化,十几年来凝聚了一批技术骨干,所生产的内衣产量成为全国同行业销售额率先突破十亿大关的一个著名品牌。
C.对于那些指责这些学说缺乏理论支持、说它不以实验而以先验方式作一般性推理的人,这表明他们对这一学说缺乏深入认识,还没有掌握其精髓。
D.那个年代的手抄本很难得,书中的故事对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爱国心、人生观、事业心、爱情观以及手抄本那漂亮的字迹也让我非常喜欢。
14.填入下面的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最美的感觉当然就在这深巷里。我喜欢它两边各式各样的古屋和老墙。________________我尤其喜欢站在这任意横斜的深巷里失去方向的感觉。
A.喜欢它随地势起伏的坡度,喜欢它们年深日久之后前仰后合的样子,喜欢忽然从老城里边奔涌出来的一大丛绿蔓或生气盈盈的花朵,喜欢被踩得坑坑洼洼的硌脚的石头路面。
B.喜欢它随地势起伏的坡度,喜欢它们年深日久之后前仰后合的样子,喜欢忽然从老城里面奔涌出来的一大丛绿蔓或生气盈盈的花朵。
C.喜欢它们年深日久之后前仰后合的样子,喜欢它随地势起伏的坡度,喜欢被踩得坑坑洼洼的硌脚的石头路面,喜欢忽然从老城里面奔涌出来的一丛大绿蔓或生气盈盈的花朵。
D.喜欢它们年深日久之后前仰后合的样子,喜欢它随地势起伏的坡度,喜欢忽然从老城里边奔涌出来的一大丛绿蔓或生气盈盈的花朵,喜欢被踩得坑坑洼洼的咯脚的石头路面。
15.下面的句子拖沓?嗦、语序混乱,请加以修改,使其准确而简明地表达出句子的原意。(不超过30字)
荔枝壳上的裂片,有的品种小些,有的品种密些,有的品种大些,有的品种疏些,荔枝壳裂片的片峰,有的品种平些,有的品种尖些;情况并不是一样的,这是由于品种不同所造成的。
16.阅读下面文字,仿照画线句子的格式,以乡情为开头,再续写三个句子。
说一声乡情,道一声乡情。乡情是小时候偷瓜时腚上挨打的酸疼;乡情是小时候上课时大意捏响的鸟鸣;乡情是爷爷胡子上系着的故事,乡情是奶奶纺车上唱出的歌声……
乡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乡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乡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从前有一种病,这种病使人食欲不振,最后导致人死亡,在当时几乎是不治之症。有一位化学家,也得了这种病。有一天他路过一个村子,村里的人听说他有这个病,于是告诉他,我们这个村里有一种神水,一口井里的水,能治你的病。化学家听了,照办了,就去喝那个水,结果病好了。病好以后,化学家就想:为什么这个水能救我啊?结果就是这么一个村子里的人从来不曾想过的问题,促使化学家去研究,最后发现水里有芒硝,芒硝救了他,因此他发现了芒硝的药用价值。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C(C项中的“标准官帽”有误,文中五相关信息。)
2.B(A项无中生有,原文第二段只提到“这种帽子很快就在民间流行了”;C项,用双翅区分官阶在宋代就有了;D项,颠倒因果,由原文“到了清初顺治皇帝入关后,由于收留了众多明朝的降臣,为笼络人心,就允许不少地方官员仍穿着明朝朝服,并戴明朝乌纱帽”可见,收留降臣、笼络人心为因,允许穿明朝朝服、带明朝乌纱帽为果。)
3.C(A.原因推断错误,原因应是“这种帽子还未成为官职的象征”;B.“玉饰越少,官职越小”不对,官职在六品以下的官员的乌纱帽上没有玉饰,“后来因为玉石价格昂贵,就不再使用了”于文无据;D项“巩固清朝政权”错,于文无据。)
4.B(逆:迎接。)
5.B(①是?伊璜的行为,③描述一个客观事实。)
6.A(“抓耳挠腮”不对,是抠住古钟的双耳往上抬。)
7.(1)(他)竟然用一只手抬起钟,另一只手捧着食物放在筐里,往返几回才放完。
(2)是叔父一辈的人,跟将军您怎么会有旧交情?
(3)我之所以能有今天,都是出于您的丰厚的赏赐。
【参考译文】
?伊璜,浙江人,清明时节在野外的寺庙里喝酒,看到大殿前面有一座古钟,比两个石瓮还大;上面留有泥土的痕迹和手印,都是新近才有的。?伊璜感到疑惑,俯身往钟里看,有一个竹筐,不知存储着什么。让好几个人抠住钟的双耳,用力往上掀,一点都不能抬动,就更加吃惊了。于是就坐着喝酒来等(在钟下放东西的)那个人;过了没多久,有个乞丐进来,带着(乞讨)获得的干粮,把它们堆积在古钟底下。(他)竟然用一只手抬起钟,另一只手捧着食物放在筐里,往返几回才放完。把钟合上以后才离开,过了一会又来,手伸进去拿东西吃。满座的人都很吃惊。?伊璜问:“那个男儿,你为什么要做乞丐呢?”回答说:“吃得多,没有人雇佣我做事。”?伊璜因为他健壮,鼓励他去参军,乞丐发愁,觉得没有凭借这样做。?伊璜带着他回家,给他吃,算起来食量是常人的五六倍。为他换了新的衣鞋,又给他五十两银子作为路费。过了十多年,?伊璜的侄子在闽地做官,有个将军叫吴六一,忽然来拜见。说话之间,问道:“伊璜是您的什么人?”回答说:“是叔父一辈的人,跟将军您怎么会有旧交情?”吴说:“他是我老师。作别十余年,很是想念。麻烦您转告先生,请他光临。”适逢?伊璜来到,于是就告诉他,伊璜全不记得这个人。立刻命令仆人备马,在吴将军门前投递名片。将军快步跑出,在大门外迎接伊璜。伊璜看他,觉得一点也不认识。私下里怀疑将军弄错了,但是将军弯着腰,越发恭敬。过了一会来到大堂,那些卷帘、搬座的人,都是年少姬妾。坐定,正想问清楚,将军动了动脸色,一个姬妾捧着官服到来,将军就起身换衣,?不知道他要干什么。众位姬妾为将军整理衣袖完毕,将军先让几个人把伊璜按在座位上,不让他动,然后行朝廷上的礼节,如同拜见君王。?大吃一惊,不理解为什么这样。朝拜完毕后,将军就穿着便服在他身旁陪坐。笑着说:“先生记不起那个举钟的乞丐了吗?”?这才明白。过了一会,高举盛宴,家里的歌妓在底下奏乐。伊璜见将军每天不做别的,只是清点姬妾奴婢的人数和骡马器用的数量,督促下人登记,告诫他们不要漏了什么。一天,拿着登记的文书对?说:“我之所以能有今天,都是出于您的丰厚的赏赐。奴婢器物,我都不敢自己占着,请允许我分一半给您。”?大惊不接受,将军不顺从。按照文书点数,古玩和家具,几乎放满了厅堂内外。?坚持阻止,将军不理。考查奴婢仆人姓名完毕之后,就让男的备办行装,女的收拾器物,并嘱咐他们恭敬地服侍先生,底下都惶恐地答应。又亲自看着奴婢登上马车,马夫整治好骡马,这才回去,与?作别。
8.白诗的是一位情窦初开、腼腆羞涩的采莲姑娘;张诗的是一群互助(或“团结”)、勇敢的采莲姑娘。
9.①两首诗前两句都通过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形象(“烘托”也可写成“衬托”;或者写“景物描写为人物出场作铺垫”)。
②白诗后两句采用细节描写(或“神态描写”)勾画人物形象。
③张诗后两句采用白描手法(或“动作描写”)勾画人物形象。
10.乐琴书以消忧 泉涓涓而始流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但以刘日薄西山 死当结草
11.(1)(5分)E项3分,符合小说艺术特色;B项2分,不太完善,考虑王海生一个老兵的情绪也很重要;C项1分,更重要的是情节上的串联作用;A项“也想回到大陆”错误;D项“经验不足”没有根据。
(2)(6分)海虎作为一个老兵,坚守岗位,尽职尽责,在岛上服役十年;台风事件,表现出海虎的敬业精神和高超能力;误伤王海生,心生愧疚,绝食而亡,表现出它重视情义的特点。(每点2分)
(3)(6分)王海生和海虎相处七年,有一份深厚的感情,不舍海虎离去;作为一个老兵,他不想海虎这么早结束它的军人生涯;金刚初来,海虎确实还有留下一段时间的必要,这样自己的训犬工作会轻松些。(每点2分)
(4)(8分)(给分要点:统观全篇,分条解答,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示例1:从主题来说,选材以小见大。选用一条军犬来表现军人的坚守岗位、尽职尽责,十年如一日;通过海虎来表现军人的过硬本领,保卫边疆;借军犬与人的感情,来映军人在边疆同患难而结下的深厚友谊。犬如此,人更如此。(观点2分,分析每条3分)
示例2:从情节来说,选材独特,吸引读者。开篇叙说一个服役十年的军犬,给人悬想,让人猜测下面故事内容;中间对待退役问题,也就是如何对待一个老兵的问题,趣味横生,引人发笑;最后人犬情感深厚,以悲剧收场,感人至深。(观点2分,分析每条3分)
示例3:从人物来说,塑造了一个独行的军人形象。一个把自己大好青春岁月献给祖国和平事业的军人形象;一个忠于职守,本领高强,勇于献身的军人形象;一个有情有义、维护生命尊严的军人形象。让人深思。(观点2分,分析每条3分)
12.B(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使用对象有误。)
13.A(B项“凝聚”和“骨干”不搭配,“产量成为品牌”搭配不当,可改为“十几年来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所生产的内衣在全国同行业销售额率先突破十亿大关,成为一个著名品牌”。C项“这”指代不清,应将前半句改为“一些人指责这些学说缺乏理论支持、说它不以实验而以先验方式作一般性推理”。D.定状语序不当,应该为“潜移默化地产生了影响”。)
14.C(先明确选项中的“它们”指的是“古屋和老墙”,从而确定横线处应以“它们”为陈述对象,排除AB;然后按“坡度-路面-花朵”排序。)
15.荔枝壳裂片的大小、疏密、片峰的尖平,都因品种的不同而各异。(“大小”“疏密”、“尖平”等中心词不能少)
16.答案示例:乡情是妈妈送儿时殷殷的叮咛;乡情是儿时夜晚那有趣的迷藏;乡情是故乡山村那古朴的茅棚。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er/71882.html

相关阅读:陕西省宝鸡园丁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2Wo
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册寒假练习题
湖南省株洲市二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019级高二语文期中试题
陕西省西安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