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概述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民族觉醒、文化发展、社会进步所发挥的作用。
本课是人民版高中历史专题三第二节,近代先进的知识份子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从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技术层面到制度层面进而上升到思想层面的学习。辛亥革命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陷入了最黑暗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革命的道路何在?
二、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已基本适应专题式学习,他们思想较为活跃,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理解史料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归纳、演绎、推理及运用逻辑法进行判断能力也有进步,但是学习观,价值观都尚未完全定型,可塑性、叛逆性很强,因此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显得格外重要。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新文化运动背景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当时思想界的混乱,新型知识分子面临着严峻的形势。理解并掌握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并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培养学生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以联系前面所学的有关北洋军阀时期的历史知识,加深对当时社会形势的理解。教师应注重移情式教学的方法,选取相关的史料或图片,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说出他们的切身体会并给予适当的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历史的进步并不是直线式的,经常会有曲折,甚至还会出现倒退的现象。那些为国家富强和民族进步作出巨大贡献的人都具有敏锐的眼光和非凡的勇气,尽管也有这样那样的缺陷和不足,但他们是值得尊敬的。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难点: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位于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是建立在原北京大学红楼旧址上的纪念馆 。北大红楼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近代建筑,原为北京大学第一院,后改作北京大学校部、图书馆和文科教室,是北京大学文学院所在地。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为什么以北大红楼为馆址?
一、新文化运动产生的背景
材料一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情况(略)
材料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差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材料三 袁世凯复辟帝制图片( 略)
材料四 华老栓是市镇市民,夫妻辛勤操持着一个小茶馆,是普通的劳动人民。他的儿子华小栓患有严重的痨病,他不去求医,却相信别人说的人血馒头可以治病。于是他千方百计去找人血,他拼命积攒铜钱,只想着尽快把人血馒头取到手,好医治他儿子的痨病。至于流血的是谁?为什么被杀以及人血馒头到底能不能治病?他不用也根本没有去想过这些问题。
??鲁讯《药》
材料五 欲使共和名副其实,必须改变人的思想"。 ----陈独秀
材料六 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人格的觉醒。??梁启超
回顾近代中国人探索的历程,即接连的几个运动,都各有其主导的革新目标,一个比一个深化,事后作历史检讨,又感到其目标的不完整、不深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们,是从更加深刻、更加彻底的角度来学习西方,反对封建。他们认识到,中国所面临的危机,不仅是国力的落后,更是文化发展上的落差,尤其是思想上的落后,新文化运动主张从思想上进行一次革命。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
指导思想:民主与科学思想
主阵地:《新青年》
中心:北京大学
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面对当时社会上人们思想仍然受封建传统儒家思想束缚,愚昧,迷信,新文化的倡导者认为要如何拯救国人的思想呢?
材料展示: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思考1:你们知道这里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什么吗?
新文化人士宣传的民主思想,涵盖的范围较广,不仅指享有主权、政府由人民投票选举产生、权力制衡等政治民主,也包括反专制反特权的共和、宪政、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等理念。
当时提倡的科学,主要指迷信、蒙昧无知相对立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以及具体的科学技术与科学知识,同时还包括反对迷信、反对偶像崇拜、宣传进化论、唯物论、无神论等内容。
投影:孔子生长封建时代,所提倡之道德,封建时代之道德也;所垂示之礼教,即生活状态,封建时代之礼教,封建时代之生活状态也;所主张之政治,封建时代之政治也。
??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
思考2:根据材料结合课本知识,请同学们判断:"旧道德"指什么?"新道德"又指什么?
旧道德: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其核心是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通常指仁、义、礼、智、信)特别是其中的三纲,臣下要绝对服从君主,要尽忠,儿子要听从老子,要尽孝,妻子要嫁夫随夫,要守节。这使得臣、子、妻都成了附属品,没有独立的人格,没有人身自主权,实质上是一种不平等的道德和一套为封建专制统治制造忠臣顺民、制造奴才的伦理(举例祥林嫂),这种道德纯属奴性。但是它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专制统治的需要,因此历代统治者都以此来束缚人们的思想。
问: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要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54最后一段,寻找答案。新文化运动中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提出了打倒孔家店主张,这是一种完全否定儒家道德的主张,我们应如何看待传统儒学思想。(学生讨论)
对旧道德攻击最为猛烈的是鲁迅,对"吃人的礼教"的抨击出自他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投影: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
过渡:新文化运动除了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还是一场文学革命运动。
投影:"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大家说一说:你眼中的新文学和旧文学相比具有怎样的特点?
投影:胡适是第一个提出把文言文变成白话文的人,他当时也面临很大压力。有一个学生问胡适:白话文就没有缺点吗?白话文语言不简练,打电报用字多,花钱多。胡适说:"不一定吧!前几天行政院有位朋友给我来电报,邀我去做行政院秘书。我不愿从政,决定不去,为这事我复电拒绝。请同学们根据我这一意愿,用文言文编写一则复电,看看究竟是白话文省字,还是文言文省字?"15分钟后,他挑选一份用字最少的文言电稿,电文是这样写的:"才疏学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胡适说:"你用了12个字,而我的文言文电报却只用了5个字:'干不了,谢谢!'"
新文化运动不但要进行文学形式的变革,还要进行文学内容的变革。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55第一段,看看陈独秀是怎样在内容上进行变革的。
四、意义
投影:材料一 "我没见过他,怎么能爱他?我没有爱他,又怎么能嫁他?这简直是一件买卖,拿人去当牛马罢了。我要保全我的人格,还怎么能承认什么礼教呢?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促使人们更加迫切追求真理、追求进步,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材料三:有的同学把《新青年》从第一期读到最后一期,这使我们文风一变,再也不写堆砌词藻、空疏无物之古文了。 ??北京女子高师学生程俊英
材料三 《新青年》大力宣传民主和科学,受到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被誉为"青年界之金针"和青年的"良师益友",他们说:"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
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⒈进步性 促进民众觉醒
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
⒉局限性 ①绝对肯定西方文化和否定中国文化; ②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这是一堂上得比较成功的历史课,对一位年青教师而言尤其可贵,课前教师花了大量时间进行准备,从整体教学设计看,有教师自己的较完整的教学设计思路,教学过程较紧凑,课件设计精美,能突出新文化运动学习的重点,较好地实现了教学三维目标,主要的亮点有三个方面:一是教师注重移情式教学的方法,选取与时代相关的史料或图片,设置了一个鲜活的历史情境,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二是师生互动气氛活跃,学生课堂回答问题比较踊跃,并能进行积极思考;三是材料的选择新颖,能说明主要的问题,并能结合学生学习情况提出问题供学生思考,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也有很大的提升。不足之处表现在:一是对教师对教材细节的处理有待改进,如对个别史料的选取还可做适当的取舍;二是教师讲得依旧过多,没有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三是小结总结较为平铺直叙,没有太多新意,需要改进。此外,教学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设计不够明确具体,应有具体的针对性要求,对历史问题的设置可依据学生特点分层次进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得。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er/650122.html
相关阅读:2014-2015学年高二化学寒假作业试题练习
高二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劝学
化学高二选修1第4章同步练习:垃圾资源化
高二物理学习技巧
高二文科地理如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