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湖南省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语文)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二 来源: 记忆方法网
试卷说明:

湖南师大附中高二年级语文必修5模块考试试卷时量:120分钟 满分:150 分命题人:湖南师大附中高二语文备课组一、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勾当(?ōu) 轴线(zhóu) 赍发(lái) 得鱼忘筌(quán)B.下乘(chén?) 捧袂(jué) 涸辙 (hé) 咬文嚼字(jué) C.朔风(shuò) 岑寂(cén) 央浼(měi) 命途多舛(chuǎn)D.讥诮(qiào) 棹舟(zhuó) 巢穴(cháo) 数见不鲜(shù)2.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布署 搭讪   满腹经论  深恶痛绝B.坍圮   水榭   义愤填鹰  逸兴湍飞C.鳟鱼   纰邻   沽名钩誉 模棱两可D.干燥   回廊   和盘托出  渔舟唱晚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生活和学习中要树立自信心,自信心不是天花乱坠吹来的,大话空话说多了反而会让自信心丧失。B.专家的几句话让人有醍醐灌顶的感觉,没曾想这个困扰我多年的难题,他却有如此精妙独到的理解。C.公仆履新,要有诚惶诚恐、如履薄冰的心态,更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D.到人才市场应聘机会很多,可谓洋洋洒洒,人的水平却参差不齐,用人单位很难物色到有真才的人。4.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地方政府对铁路的投资很积极,尤其是获得城际铁路建设主导权以后,城际铁路的建设开始提速。B.国庆期间,因扎堆外出人数增加,交通拥堵、景区游客滞留、餐饮及住宿难保障等问题频频出现。C.在老龄化进程加快和基础养老金支付压力日渐增大的背景下,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迫在眉睫。D.家具污染已成为继建筑污染、装修污染以后室内环境污染的新问题,是室内环境三大污染源之一。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一竿翠竹,一支横笛。生命简约如此,简约到一支竹笛。游子吹,__________;闺中少妇吹,__________。征人吹,____________;诗人吹,____________。① 是思君令人老② 是思发在花前③ 是江城五月落梅花,是白鸟成行忽惊起④ 是风起塞云断,夜深关月开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②①④ D.④②①③二、填空题(每句两空,每空1分,共6分)6. 古诗文默写。【小题1】既无伯叔, , ,晚有儿息。(李密《陈情表》)【小题2】怀良辰以孤往, 。 ,临清流而赋诗。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小题3】云销雨霁, 。落霞与孤鹜齐飞, 。(王勃《滕王阁序》)三、古诗文阅读(共2个语段,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9分)(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10分)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宋?王安石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舟下建溪宋?方维深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小题1】 两诗首联均描绘了一种怎样的生活图景?(4分)【小题2】 两诗末句说到“去年痕”,一用“应有”,一用“犹有”,所表达意思情感有何不同?(6分)【答案】【小题1】黄昏月下,远行船只泊岸、客子投宿的生活图景。【小题2】王诗说“应有”。黄昏月下,光线不明,系痕难寻。借此表达出诗人寻找旧影的复杂情感。猜想痕迹,暗示孤身漂泊,欲重温旧梦,有希冀,也有失意。(3分)方诗说“犹有”。黄昏月下,光线惨淡,系痕依稀。借此表现出诗人故地重游的独特经历,痕迹犹在,见野店偏僻,来客稀少,有所见,也有所忆。(3分)【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从两诗中重要的词语“黄昏”、“月”、“店”、“系船”、“系舟”可概括出来。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二)阅读下列文言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共19分)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节选自李密《陈情表》)【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逮:及、至B.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矜:自夸C.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擢:提拔D.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 听:准许【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B.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C. 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D.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小题3】下列各句对文段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A.文中,李密刻意提到自己曾经“少仕伪朝”的重大问题,表明自己并非怀念旧朝而不事二主,希望借此消除晋武帝的疑虑。B.第二段,作者还着重陈述了刘氏病重至“朝不虑夕”的情形,以及与之血肉相连须臾难分的亲情,以此表明不赴命的意愿。 C.李密提出“圣朝以孝治天下”,用古代贤君治国之道,为自己孝敬祖母找到不能立即奉诏的依据,也更暗示武帝要以孝治国。D.为人臣当“尽节”于陛下,为人孙当“报养”于祖母,在两难境遇中,作者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即先尽孝道,后报皇恩。【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⑴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3分)译文:______________ _⑵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矜:怜惜。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小题2】试题分析:以:均作连词,因为。B于:上句,介词,表比较,比;下句,介词,表处所,在。C为:上句,动词,表判断,是;下句,助词,表示反诘语气,呢。D且:上句,连词,而且;下句,副词,将。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小题3】试题分析:文中“圣朝”即指晋朝,“以孝治天下”就是晋武帝的治国纲领,故“暗示武帝要以孝治国”有违文意。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小题4】试题分析:注意重要的文言现象: ⑴微贱: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出身卑微地位低下的人。侍:侍奉。东宫:太子。陨首:杀身捐躯。⑵更相:相互。是以:因此。区区:拳拳(亲情)。废:废止(奉养祖母)。远:远离。⑶辛苦:辛酸悲苦。非独:不只是。牧伯:州中长官。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四、现代文阅读(共2个语段,共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共17分) 边城(节选)沈从文白日里,老船夫正在渡船上,同个卖皮纸的过渡人有所争持。一个不能接受所给的钱,一个却非把钱送给老人不可。正似乎因为那个过渡人送钱气派有些强横,使老船夫受了点压迫,这撑渡船人就俨然生气似的,迫着那人把钱收回,使这人不得不把钱捏在手里。但到船拢岸时,那人跳上了码头,一手铜钱向船舱里一撒,却笑眯眯的匆匆忙忙走了。老船夫手还得拉着船让别一个人上岸,无法去追赶那个人,就喊小山头的孙女: “礼轻仁义重,我留下一个。他得了我们那把烟叶,可以吃到镇?城!” 远处鼓声又蓬蓬地响起来了,黄狗张着两个耳朵听着。翠翠问祖父听不听到什么声音。祖父一注意,知道是什么声音了,便说: “翠翠,端午又来了。你记不记得去年天保大老送你那只肥鸭子?早上大老同一群人上川东去,过渡时还问你。我们这次若去,又得打火把回家;你记不记得我们两人用火把照路回家?” 翠翠还正想起两年前的端午一切事情哪。但祖父一问,翠翠却微带点儿恼着的神气,把头摇摇,故意说:“我记不得,我记不得,我全记不得!”其实她那意思就是“你这个人!我怎么记不得?” 祖父明白那话里意思,又说:“前年还更有趣,你一个人在河边等我,差点儿不知道回来,天夜了,我还以为大鱼会吃掉你!” 提起旧事,翠翠嗤地笑了。 “爷爷,你还以为大鱼会吃掉我?是别人家说我,我告给你的!你那天只是恨不得让城中的那个爷爷把装酒的葫芦吃掉!你这种人,好记性!” “我人老了,记性也坏透了。翠翠,现在你人长大了,一个人一定敢上城去看船,不怕鱼吃掉你了。” “人大了就应当守船呢。”“人老了才应当守船。” 翠翠睨着湖南省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语文)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er/620234.html

相关阅读: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册寒假练习题
湖南省株洲市二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陕西省宝鸡园丁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2Wo
2019级高二语文期中试题
陕西省西安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